碧血山河滿江紅抗戰遠征 四兵分三路出征入緬

    東南亞地區有着豐富的自然礦藏,一直是日本經濟賴以生存的鐵礦石、石油、橡膠、鎢、錫等戰略物資的重要來源。日本統治集團雖然早懷凱艦之心,但礙於英國、美國、法國、荷蘭等國現實的殖民佔領,始終苦於無法下手。1937年7月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的侵略野心急劇膨脹,並進而直接觸犯西方國家在遠東的利益,雙方的矛盾因此漸激化。1941年7月,日軍進佔法屬印度支那南部,但隨即引發了英、美、荷嚴厲的聯合制裁,彼此間已視同水火!9月6日,日本御前會議終於作出在12月上旬對英、美、荷正式作戰的決定。其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攻佔這些國家在東南亞的屬地。1941年11月5日,日本天皇批准了"南方綜合作戰計劃"。次日,日軍大本營即發佈南方作戰部隊戰鬥序列,正式成立"南方軍"。前軍事參議官、資深大將寺內壽一伯爵被特命為總司令官。日本陸軍二戰中有四大戰略集團,就是在日本本土及駐台灣朝鮮的日軍、的「國內軍」(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太平洋戰場的「南方軍」,以及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和中國關內的「中國派遣軍」。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動用總兵力不到二十個師團,約五十萬人.而在中國大陸,日軍常年保持的兵力高達五十至七十個師團,總數超過百萬人。南方軍匯集了日本陸軍武裝力量的精銳,下轄師團占同期日軍總師團數的20~35,日軍的坦克力量向來薄弱,坦克聯隊(相當於坦克團)總共只有i5個,在南方軍編內還破天荒地集結了9個坦克聯隊。高級指揮官寺內壽一、山下奉文、今村均、本間雅晴等,歷來是日軍大本營倚重的撓將,自侵華戰爭以來已積累下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豐富經驗。寺內壽一出身世家,其父是日本著名首相、元帥寺內正毅。壽一本人也曾擔任過陸軍大臣、北支那方面軍司令等要職,在日軍現役大將中,他和陸相杉山元、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並稱為"陸軍三最峰"。山下奉文則素以膽大兇悍著稱,曾任關東軍防衛司令官,新近又剛從德國、意大利考察坦克新戰術歸來,正欲施展一番。後來由於他在馬來攻取中進軍神速、作戰得力,因而獲得"馬來之虎"的綽號。戰爭頭一周,日軍佔領泰國全境,迫使鑾披汶政府簽訂城下之盟。十二月十日,日軍同時在菲律賓和哥打巴魯登陸成功。十二日,日軍強渡柔佛海峽,進攻馬來半島和新加坡。二十五日,香港淪陷,港督馬克?揚爵士宣佈投降。此後一個月,馬尼拉、擊隆坡和新加坡相繼失陷。七萬美菲守軍放下武器,八萬新加坡英軍向三萬日本入侵者掛出白旗。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倉惶逃出澳大利亞。日軍乘勝南下,攻佔爪哇、南蘇門答臘和峇里巴板。日軍企圖佔領緬甸,切斷美英向中國提供戰略物資的交通線滇緬公路,迫使中國屈服;並伺機進軍印度,促其脫離英聯邦,以保障東南亞地區日軍翼側的安全。1942年1月1日,日本開始進攻緬甸。南方總軍下屬的日軍第十五軍坂田樣二郎率四個師團十萬人,計劃分兩路向緬甸進攻:一路由泰國侵入緬甸之毛淡棉北進;一路在仰光登陸,遁緬路進攻英軍。日軍每個師團滿員約3萬人。按當時中英軍隊的編制裝備火力與他對比,中國軍隊在防禦時,需要3個師對它1個師團,進攻時,更需5個師對他1個師團。進攻緬甸。日軍大大超過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英國駐在緬甸的為英緬軍第一師、英印軍第十七師、英澳軍第六十三旅、裝甲兵第七旅,有戰車150輛及炮、空等部隊,約4萬餘人,由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指揮。1941年夏,中國正式提出共同防禦意見書。但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遠征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強調中國應在中老、緬甸邊境佈防,不允許中國軍隊入緬佈防。事實上,在蔣介石集中全力經營這條國際路線時,他同統治雲南的龍雲發生着尖銳的矛盾。蔣介石企圖利用抗日幌子,處心積慮「統一」雲南;而龍雲則處處防備蔣介石的這一手,堅持龍氏小王朝獨攬雲南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的局面。關於雲南的政治蔣介石不能過問;經濟方面一直到一九四一年前後,雲南仍使用它自行發行的「滇幣」,軍事上則中央軍不能入境。蔣介石這時對龍雲所運用的政治手腕是:一面派中央大員如宋子文等人向龍雲多方疏通、拉攏,一面以準備遠征為理由於1940年9月間將他的嫡系部隊先後向滇黔、滇川、滇康邊境陸續集中。但因蔣介石、龍雲間的矛盾,長期未能入滇。先後集結的部隊有:滇黔邊境:在興仁、興義附近整訓的為第六軍甘麗初部三個師(第四十九師、第93師、暫五十五師);在安順、盤縣附近整訓的為第五軍杜聿明所部三個師(新22師、第96師、第200師)及機械化部隊。滇川邊境:在瀘州、敘永附近整訓的為七十一軍鍾彬部兩個師(第87師、第88師);另有新29師馬維驥部。滇康邊境:在西昌、會理附近為第七十一軍36師。滇桂邊境:為第五十四軍黃維(以後為闕漢騫)部的第14師、第五十師、第一九八師。川黔境內:為第二軍王凌雲部的第九師、第七十六師、第三十三師;後歸屬六十六軍的稅警總團孫立人部(一九四一年底編為新38師),新28師劉伯龍部。一直到1941年中英軍事同盟醞釀期間,準備雙方協力保全滇緬路及仰光國際交通線,蔣介石、龍雲之間經過長期曲折的商討,這年秋冬間,中國遠征軍第五軍、第六軍、第六十六軍三個軍才進入雲南,屯兵中緬邊境。

    根據反法西斯同盟的規定,遠征軍在中國設立中國戰區,蔣介石為26國聯軍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參謀長為美國史迪威將軍,所有軍需補給,由美國供應。1945年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佔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1942年2月中旬,中國遠征軍只有第六軍的49、93師進入緬甸景東地區,其餘各部仍在滇緬公路集結待命。此時由於緬甸戰事吃緊,英國人強烈要求遠征軍立即入緬參戰。1942年2月16日,蔣介石下令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部副司令長官杜聿明(司令長官衛立煌,未到任),率第五軍、甘麗初第六軍、張軫第六十六軍共10萬遠征軍進入緬境,先運送第五軍入緬,以第200師為先頭部隊。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兼,第200師師長戴安瀾,新22師師長廖耀湘,第96師師長余韶;第六軍軍長甘麗初,第四十九師師長彭璧生(原第五軍第200師副師長),第93師師長呂國銓,暫五十五師師長陳勉吾;第六十六軍軍長張軫,新38師師長孫立人,新28師師長劉伯龍,新29師師長馬維驥。戰鬥力最強的是第五軍,它基本上部署在仰光以北約250公里的同古到曼德勒一線擔任阻擊日軍中路軍的正面作戰。第六軍分散部署在泰緬邊境的景東以及毛奇等地,稍後入緬的第六十六軍控制在曼德勒、臘戍一帶為預備隊。1942年3月14日,日軍在仰光登陸,第十五軍坂田樣二郎所第三十三師團在普羅美以南地區,第五十五師在同古以南地區。佔領仰光之後,胃口大開的日本人已不滿足這個勝果,日本軍部發令讓第15軍繼續北上追擊,為了加強力量,又調第18和第56兩個師團增援。第十八師團在泰國景邁附近,第五十六師團登陸後亦進出於同古以南。隨即兵分三路北進,其作戰計劃:以一路追擊撤退的英軍,侵入米內瓦,直趨卡原里,佔領仁安羌油田,截斷英軍退路;一路攻佔同古,進逼曼德勒,圍殲我軍主力;一路由同古東進東枝(又名棠吉)進攻臘戍,北進八莫、密支那,截斷中國軍隊歸路。中英兩遠征軍隊集結後,策定作戰計劃,分三路南下迎擊日軍:中路軍為第五軍,第五軍第200師,附騎兵及工兵團一部為先遣部隊,循滇緬路直下到達同古。西路軍為英緬軍,東路軍為甘麗初第六軍。杜聿明,中國第五軍軍長兼遠征軍副總司令,史迪威名義上的副手和下級。其實他才是這支中國大軍真正的司令官和決策人物。他的軍部設有一架電台直接同重慶保持聯繫,並把史迪威的動靜和各種情報隨時匯報給委員長。

    當年參加長城抗戰的部分將領,1942年冬於重慶合影。前排左起:黃杰、徐廷瑤、杜聿明;後排左起:劉嘉樹、鄭洞國、邱清泉。第五軍遠征緬甸,行軍途中,第五軍軍旗咔嚓一下就斷了,開會的時候,軍長杜聿明頭上裹着繃帶就來了呢。原來啊,是出車禍了,這行軍的時候,司機一腳急剎車,杜聿明一腦袋撞前窗玻璃上,撞傷的。入緬作戰軍旗折斷,軍長未戰先傷,不祥之兆,似乎預示着遠征不利。

四兵分三路出征入緬  
相關:    星辰之主  天降鬼才  掛了99次之後  神級修煉系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碧血山河滿江紅抗戰遠征四兵分三路出征入緬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147s 4.1892MB

搜"碧血山河滿江紅抗戰遠征"
360搜"碧血山河滿江紅抗戰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