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園還是小了,兩百多車貨裝了一多半便不敢繼續裝,剩下的柳寒決定拉到城裏的店內倉庫,讓柳銅帶着三十名護衛和一百多夥計以及全部孩子都留在園子裏,負責園子的安全,其他的跟他進城。
到了城裏,柳寒讓許遠立刻去包一間客棧,城內的宅子,他只帶老黃柳鐵和十名護衛,二十名夥計住進宅子裏,其他人全部住客棧。
接下來幾天中,柳寒忙得腳不停,先是到店裏查看,又拉着老黃許遠,讓陪着逛帝都,許遠充當嚮導,邊走邊介紹帝都的情況。
這帝都和長安姑臧都不一樣,這兩個城市都有坊市,商品買賣都在坊市里,可帝都只有一個坊市,這個坊市在城北十里舖,這裏專司牲畜買賣,馬羊豬等都在這裏,沒有牛,大晉律明確規定不准私自殺牛,牛是重要生產工具,凡私自殺牛者,輕者鞭撻,重者流放。
至於其他商品,比如絲綢布匹,珠寶首飾,糧食食鹽,甚至農具鐵器,均可在任何地點出售。
帝都是座龐大的城市,比千年古都長安還要大上一倍,柳寒花了三天時間才走完大部分城市,他估計整個帝都,不算城外,全城有人口在百萬以上,甚至有可能突破兩百萬人,這在這個時代是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一個城市要養活這麼多人口,必須具備幾個基本要素,首先是糧食,兩百萬人的城市,每天消耗的糧食便是個驚人的數字,這個城市的糧食來源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本地產,另一個是外調。本地屬於司隸,產的糧食遠遠不夠帝都龐大的人口,所以,朝廷在帝都四周修建了四個巨大的糧庫,每年從各地調來的糧食全部進入這四個糧庫,這四大糧庫,除了滿足帝都人口吃飯,還負責為幽并兩州提供軍糧。
其次,這麼多人要在帝都生活,必須要有足夠大的空間,才能滿足居住,娛樂的需求。柳寒在城內轉了一圈,從大的格局來看,帝都與長安沒什麼區別,都分宮城內城和外城,但範圍不同,帝都在各部分都大得多。
宮城自然就不說了,柳寒只是遠遠看了看,這宮城金碧輝煌,宮殿延綿不斷看不到頭,就看見一間接一間的宮殿,明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散發着高貴的璀璨。內城的範圍足足有長安內城兩個那麼大,除了各衙門外,還有親王郡王和著名豪門的宅院,這些宅院無一不是高門明瓦,富麗堂皇,許遠告訴他,以他的了解,一般下品士族都沒有資格住在內城。
而外城,才是帝都人最密集的地區,許遠告訴柳寒,根據他掌握的情況,從前朝大周到現在,帝都經過五次擴建,最近一次擴建是在兩百年以前,整個帝都向外擴張了二十里,現在這個城牆便是那時建的,調動勞力五十萬人,前後費時十年之久,這種分法是按照階層地位分的,宮城自然只有皇帝一家子,內城則是皇族和上品士族,外城才是其他人。除了這種分法,民間還根據馳道將整個外城分為四個部分。
龐大的帝都,被四條馳道劃分為四個區域,這四條馳道平坦寬敞,可並行四輛馬車。
從正北的正陽門到內城應天門再到皇城正門午門的是玄武大道,朝廷每次出兵便自此門而出;
從正南方向的懷遠門到內城的長夏門,再到宮城的定鼎門為朱雀大道;
從西邊的白虎大道則連通外城的新開門、內城的麗景門和宮城的建德門;
而青龍大道則自外城東邊的建陽門,內城的永春門和宮城的朝陽門。
聽着許遠介紹,柳寒禁不住有些頭大,僅城門便讓他有些抓不着頭緒。帝都的城門可不只這十二個,整個帝都,外城有十二個城門,內城有八個城門,宮城有六個城門,為什麼宮城有六個城門呢?
四個城門都有象徵意義,午門其實還有個名字,叫承天門,這個名字更官方,皇宮內有數萬人之多,每天消耗的糧食和水等生活物資眾多,不可能從這些有政治意義的門進出,於是在宮城西面的建德門一側又開了城門,叫西便門,從名字便知道這是方便出入的;另外在南邊也開了處城門,叫清明門,這個門出入的就是些不好的東西,什麼生活垃圾,死了的宮女太監,都從這個門出來。
老黃的神情很複雜,邵陽郡王掌權時,他是王爺的主要智囊,辭別帝都已經快十年了,帝都依舊是往日舊貌,醉香樓的板栗雞,王家老店的燒雞,池家的老陳醋,美味佳肴,令人食慾大振。
長清渠穿城而過,勾連黃河與淮水,河面上彩旗飄揚,來自江南的糧船絡繹不絕,有花舫隱約穿梭其間,河風伴着曲聲,流淌在兩岸柳樹間。
上清宮下清宮,依舊熱鬧非凡,善男信女,於縈繞香煙中叩頭,三清上人目光慈祥,悲憫的看着世間。
邵陽郡王府,朱紅色的大門,門上的四十五顆銅門釘,閃閃發亮,兩側的石頭獅子雄壯威武,可惜的是,匾額已換,舊主換新人。
老黃重重嘆口氣,似乎要將無盡愁緒全自這口氣中嘆出,柳寒聽見了,輕輕的在他肩上拍了下,老黃沒有回頭,目光中隱隱有淚珠閃過,用力擠了擠將眼淚憋回去。
「老了,老了,總想些老事,」老黃嘆口氣:「算了,這帝都,待久了就什麼都知道了,還是回吧,店裏的事情還不少。」
帝都最熱鬧的大街在長清渠邊的柳蔭街,這條街靠着長清渠,岸邊栽了一排楊柳,綠樹成蔭,河風吹拂,柳枝輕輕擺動,恍若少女的細腰,江面上船工裸露着古銅色的臂膀,奮力撐動長杆,飛舟劃江面,盪起層層浪花。
這裏風景如畫,兩岸商鋪如林,可以說是寸土寸金。這裏的店鋪早已被捷足先登者佔據,許遠根本拿不到,所以,瀚海商社的店鋪開在距離柳蔭街兩條街的老石井胡同上。
老石井胡同,得名於胡同里的一口老井,傳說此井已有千年歷史,這條胡同同樣是商鋪林立,許遠買下的店面在胡同的頭上,正好是老石井胡同與青羊宮大街相交處。
許遠將店門進行了一番改造,而後從正對老石井胡同,變成了一個弧形,於是,一半店門開在老石井胡同,另一半則開在了青羊宮大街,青羊宮大街也同樣熱鬧。
青羊宮雖然趕不上上清宮和下清宮,但同樣熱鬧非凡,此宮建於大周宣帝元康五年,距今也有上千年歷史了,在大周末年,青羊宮曾受兵災,一部分被損毀,大晉承平後,陸續重新修復,再度重現往日風貌。
這個店買來時,實際是前店後屋,後面住着原店主一家人,許遠買下來後,對後屋進行了改造,又將兩邊的房屋重金買下,這樣在後院修了庫房和住宅,平時店裏留有護衛保護,貴重物品全都在後店交易。
柳寒看了這個店後很滿意,對許遠大加稱讚,許遠卻有些不好意思,因為這一年多,店裏的生意沒什麼起色,可以這樣說,每月都在虧損,幾乎沒有大宗交易。
「帝都最有名的珠寶店是鳴玉齋,鳴玉齋有四大擋手,人人技藝超群,設計的珠寶匠心獨具,在帝都很有名望,不但士族上那去,就算宮裏也常上那買。」
看來許遠對鳴玉齋研究很多,將其視為最大競爭者。可柳寒卻一臉無所謂,許遠擔心他輕視對手,進一步介紹說:「我查過這鳴玉齋,店東姓譚,叫譚英,庶族身份,家中有二子一女,老大叫譚容,今年二十四歲,負責從江南進貨;老二叫譚恩,今年二十,負責從荊襄一代的貨物;小女兒叫譚媌,今年才十四,待字閨中。」
柳寒皺了下眉頭,老黃插話道:「這些情況隨便找個人問問便知道了,說些不知道的吧。」
許遠自嘲的笑了下:「是,小的囉嗦了,嗯,根據我的了解,鳴玉齋建於譚英的祖父,不過,這四大擋手卻是他自己招攬的,這個店的信譽很好,用的材料也極佳,價格公道,小的給他算過,普通珠寶的利潤並不高,不到一成,大約.,不到半成,也就是三到四厘,最要利潤來自豪門和宮裏,這部分利潤極大,按照我的計算,大約一倍到十倍不止。」
「這沒什麼,珠寶這行只能掙有錢人的錢,」柳寒笑了下:「咱們慢敲鑼鼓慢開張,後發制人,他的四大擋手利害,老梁柯必罕他們的手藝你也見過,絕對不比他們差。」
珠寶的好壞主要看兩個方面,其一是材料,沒有好材料絕不可能出好珠寶;其二便是製作,製作便是看製作師傅的手藝,這手藝也分兩層,一是設計,另一個是做工,這兩者缺一不可。
珠寶店的珠寶師傅又叫擋手,柳寒此次回來,將他西域珠寶店最好的六個擋手全帶回來了,首席大擋手姓梁,次席則是西域人,叫柯必罕,這六個人全是他的奴隸。
「開店的事不急,還是先解決住的問題。」柳寒看着前面不遠處的一處店面,店門前掛着幌子,上面只有一個錢字。
老黃看了眼,含笑問道:「這是通匯錢莊吧?」
許遠早瞧見了,見柳寒和老黃都在看着,便點點頭:「是,老爺,黃師爺,說來讓人驚訝,這通匯錢莊居然已經開到帝都來了,」說着搖搖頭,神情很是羨慕:「這錢莊才真的掙錢,老爺,咱們要有閒錢的話,也開個錢莊,那銀子絕對比開珠寶行掙得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