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勞工散佈謠言,其目的無非就是想趁人心離亂之際,好藉此搜羅財物。因為修行高人施展大法力的地方,為了避免波及生靈,往往都需要事先將普通百姓遷離,而這些事又不可能全部又修行各派弟子來做。
咸瑜如今手下得力幹將不少,一些經過教導培訓的勞工,被分派到各地參與治水工程,而疏散民眾、安置新居等事務,大多安排給這些幹部。
但一支隊伍總是難免會滋生腐化敗類,咸瑜只是稍不留心,一些負責疏導民眾的幹部就開始搜羅財物,更為此編造各種謠言,甚至把咸瑜說成是救苦救難的龍王爺。
眼下百姓流離失所、人心動盪,修行高人渡世救苦,難免被奉若神靈,其實古往今來類似情形也不少,有時候鄉野村民敬奉的神靈,很可能只是一些偶爾路過行善的修行人或山精水怪,但大多難成氣候,這也是為何各派高人並不在意此事的原因。
可咸瑜不同,他之所求並非世外超脫,人間大道並非獨私修行,而是要教化與指引世人如何面對自我與整個世間。如果非要樹立一個受萬民膜拜的偶像,咸瑜寧可不是他自己,因為這種偶像存在的強烈煽動,將會使得世人更加盲目,失去自我心靈的獨立與自由。
咸瑜也有自己敬仰的對象,從齊德仲、雲霄,到雲霽、懷靜等尊長,都是咸瑜所敬仰的人物。但咸瑜自己非常清楚,他所崇敬的,是這些前人尊長的超脫境界、求道之心,而不是一個經過種種浮華表象加工的偶像。這一點也是修行各派弟子應有的素質。
咸瑜也明白,眼下就要讓百姓明白這種崇拜的謬誤並不容易,甚至需要不止一代人的長久教化,既如此,那便從眼前之事做起。
那些製造與散佈謠言,藉此搜羅財物、貪瀆徇私的幹部,一律被嚴格處分,並且公之於眾。咸瑜明白,此舉定然寒了不少最早跟隨自己那批勞工的心,可是他要讓眾人發自內心深處明白,這支隊伍並不是那種得勢之後便「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的山賊土匪,必須要有不斷的自我反省與拷問的素質,如此才能長久地維持下去。
至於那些被謠言煽動的百姓,咸瑜總不可能處罰他們,最好的方式便是讓他們一同參與治水。只有在自己手中重建家園的經歷,才能夠明白,自我意志便是對自我存在最好的詮釋與解放,而不是某個虛幻偉大的偶像。
……
九州治水前後總共延續了九年,各派修行人主要參與了前三年重整河道的那部分,後面的工程大多是世俗百姓自力更生,一些荒蕪廢棄的土地上也重新開墾成田,漸漸恢復過往人氣。
而九州寰宇天文氣候之變也漸漸平緩下來,起碼最激烈的那段日子已經過去,在未來一兩百年之內,氣候會較之過去更為溫熱,這也說明北荒廣漠之地的開墾會比過去更容易一些。
經歷了這些年的災劫動盪,九州寰宇浮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修行界也暫歸平靜。僅有的幾件大事,一是六合明府再度分崩離析,以射、御、數為首的三部門人,雖然避過昔年紛亂,可是再無心力傳承宗門道統,打算借雲海仙宗渡海法舟之力,前往元始界清修,從今往後不再復返。
六合明府六部離散,六藝之寶也隨之分家。尚存九州世界的三部,為了爭取本脈所屬,導致明府徹底分裂,一些門人成了江湖散人,各尋修行福地。只剩下書部握有明宗玉典,維持六合明府最後一絲門面,但也不復當年龍霄佩中興鼎盛,漸漸被修行同道所遺忘。
而在處理好六合明府遺留之事後,九州盟盟主重光打算潛心清修,欲將盟主之位傳於他人。經歷了白蓮教之亂、以及後來的治水之舉,雲海仙宗名望如日中天,雲霽也是公認九州第一人,遠邁前人、獨尊古今。只不過雲霽本就曾經擔任盟主,不適合再受傳位,於是重光打算傳位於雲海仙宗掌門懷英。
面對盟主之位,懷英拒不肯受,認為雲海仙宗治水渡世,實乃修行分內之舉,不應因此受賞承恩。同時懷英推舉太華門掌門元洪,理由是此前劫亂,元洪掌門率太華門人鎮守天衍玉鎖而不失,看似舉動最少,實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盟主之位,不應該是單純衡量功勞多寡而有所擔當。正所謂上醫治未病,九州盟有守護九州之責,元洪掌門就做得很好,不必非要有輝煌功績。須知此等威名聲譽,是在世道昏亂、含生罹難間而成就,對於修行人而言,應自省立身處世,為何會引致此等世道亂象。
功成而弗居,講得並不僅是急流勇退的機巧權變,而是要明白功業從何而來,也要知道自己當不當得起。
當然,修行界也有一種風聲,說是要把九州盟主之位傳給咸瑜,認為他不僅有除魔衛道的實際行止,而且也在教化眾生一途上,比大多數修行人做得更為深入。
不過這個說法也招來了強烈的反對聲浪,而且反對最為激烈的也恰恰是雲海仙宗。經歷了長久艱苦的治水歷程,咸瑜如今在俗世的聲望早已無人比肩,乾天龍道隱約要成為一個新的教派或信仰。
如果此時再將九州盟主之位傳給咸瑜,那麼他將徹底掌握世俗內外最高最大的權柄,這樣的事情對於咸瑜而言,並非是福緣,對於九州萬民和修行界而言,也未必是好事。
而之所以會有支持咸瑜的聲音,除了咸瑜本身在治水過程中的確實功績,還有別的原因,那就是咸瑜之師懷靜在治水過程中,挖開最後一條堰塞的河道,同時求證地仙位業。「青峪水聖」化形金鰲,隨江河濁浪湧入汪洋,宛如海上一座仙山。
懷靜求證地仙位業,難免讓人想起其師雲霽。不過自從九年前襄州城上紫氣那短短一瞥,雲霽便不再出現過,就連仙壺洞天的觀雲亭中也空無一人,只剩下十多面雲海圓光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