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敵當前,應以戰事為主。就依敬德之言,調取十萬兵馬,千萬阻擊突厥。」李世民最終在關鍵時刻選擇偏袒尉遲恭。
這種做法沒什麼錯,尉遲恭是根直腸子,一時半會兒跟他將不明白道理。而杜如晦、房玄齡兩人都是學士出身,相對涵養也會高些。再說了,京城都要不保了,多留五萬少留五萬兵馬並沒有太大差別。
「臣謝主隆恩!」尉遲恭眼中感動的淚花閃閃,對於李世民的信任感激不已,得此明主,不僅可以暢快殺敵,也不需小心度日,老天對自己不薄啊!
事後,李世民又將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留下,把自己的苦衷說出,希望兩人能夠理解。房杜二人當然表示不在意,但是杜如晦還是提出,對於這批勇將,還是要提高文化層次方面的修為。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突厥接連攻克大唐的城池,已經涇陽,距離長安不足四十里。頡利可汗激動不已,暗自嘲諷漢人的陰險狡詐,父子兄弟相殘,勾心鬥角,殊不知外面已經變了天地。
然而,就在此時,頡利可汗聽聞一支唐軍正在火速趕來,領頭之人則是大唐名將尉遲恭。
聽說對方只有十萬兵馬,頡利可汗並沒有在意,連日的勝利已經讓他沖昏了頭腦。而且他自認為比較了解這些漢將,尉遲恭為鐵匠出身,使得一把好長槊,但是性子急躁,標準的武夫。
所以頡利可汗命令大軍原地紮營休息,他則想着尉遲恭的大軍趕來,怎麼也得明日中午,等到凌晨時分,可以設下埋伏,誘敵深入,若是能全殲這支隊伍,便可直攻長安。
頡利可汗想的是不錯。也知道尉遲恭是個急性子,但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對方的性子竟然這麼急。半夜時分,突厥兵正睡得香甜。突然聽到殺聲遍野。
頡利可汗連忙披衣外出,卻差點驚掉了下巴,因為尉遲恭的大軍已經趕到了,而且是沒有任何徵兆的對突厥大營進行了襲擊。
這怎麼可能!唯有鐵騎才能達到這種速度,尉遲恭起兵不過兩萬。其餘皆為步卒,他們難道都不怕死嗎?
身邊慘叫之聲不絕於耳,很多突厥兵都還沒有拿到自己的武器,即便找到了,也沒有時間穿鎧甲,面對全副武裝的唐軍顯得十分慌亂。
在尉遲恭的帶領之下,唐軍與突厥兵展開了殊死搏鬥。唐軍神兵天降,突厥兵措手不及,在將近一個時辰之內,都是唐軍佔據很大的優勢。突厥兵死傷過萬。
然而,唐軍一路奔襲,又是連夜作戰,肚子是空的,四肢是酸的,很快便體力不支。而突厥兵也從驚恐之中回過神來,相互幫襯着終於找到了鎧甲戰馬,而且人數又有絕對的優勢,在頡利可汗的指揮之下,突厥軍邊戰邊形成扇形隊列。大有包抄唐軍的架勢。
頡利可汗激動不已,損失的兵馬並不足以讓其傷筋動骨,所以當即否決了開始誘敵深入的想法,而是改為全力進攻。
不過。頡利可汗也太小瞧漢人高級將領了。他們所謂的出身寒微已經成為過去,而這些將領們整日追隨大唐最優秀的君主李世民征戰四方,作戰經驗十分豐富,閒暇之時,也會去弘文館旁聽,而且還有房玄齡和杜如晦這樣的高參。耳濡目染,現在的尉遲恭不見得來個華麗轉身,成為傑出軍事家,但是獨當一面的能力還是有的。
尉遲恭一看情況不妙,不由冷笑一聲,立即下達命令,收兵!
來勢洶洶的唐軍又如同退潮一般退了下去,頡利可汗見對方不中計,十分惱羞,命令大軍窮追不捨。
很快,頡利可汗便看出了端倪,因為這個尉遲恭逃走的方向根本不是長安,由此也可以證明一點,尉遲恭害怕長安受到威脅,如果沒有推算錯的話,長安現在的兵力也不過幾萬而已。
頡利可汗得意洋洋的再度讓大軍安頓休息,吃飽喝飽睡足之後,一鼓作氣,奪下長安!而尉遲恭見敵軍並沒有追趕上來,沒有再繼續跑,也是吩咐唐軍原地休整,密切關注突厥動向,不得有任何閃失。
前方戰況送到李世民手中的時候,他卻是一臉憂慮之色,眾臣都提心弔膽,以為是吃了敗仗。
「尉遲敬德不負皇恩,在涇陽大敗突厥,斬首萬人有餘,並擒獲突厥數名官員。」
李世民說完,大家交頭接耳,這不是打勝仗了嗎,怎麼還不高興呢?朝堂之上為首幾人都很清楚,房玄齡上前說道:「陛下,雖然尉遲將軍此戰並未傷及突厥元氣,但卻給其當頭棒喝,在氣勢之上更勝一籌。」
「陛下,此戰可拖延突厥一時,等其試探一二,必知究竟,不能不防啊。」魏徵也上前說道,房玄齡直皺眉,這個道理他也懂,話要一口口說,不能上來就全盤否定,讓人心裏不痛快。
「那依諸愛卿之言,又當如何是好?」李世民環顧四方。
立刻,朝堂之上響起了熱烈的討論之聲,而且是爭得面紅耳赤。一方面是持積極態度的,認為尉遲恭定能拖延突厥,等待各地援軍,即便是進犯長安,長安易守難攻,再有尉遲恭回頭來打,雙面夾擊,也一定可以打突厥一個落花流水。
李世民頻頻點頭,他也是這麼認為的,甚至在想,如果突厥真的膽敢兵犯長安,他還真是技癢,說不定會御駕親征。
另外一方,則是保守派,以宇文士及為主。他們認為長安岌岌可危,與其留在此地冒險,不如暫時先退避洛陽,眾所周知,洛陽的防禦工事遠強於長安。
保守派明顯氣勢不高,一是李世民登基,萬眾歸心,正是士氣昂揚之際,怎能還未打就言敗?另外一點,長安到洛陽也有幾日路程,攜家帶口,十分不便,萬一突厥在中途設防,豈不是自投羅網?
但是保守派也不乏忠臣,李世民不好駁了他們的面子,示意眾人安靜,又說道:「之前朕四處征戰,多帶着一位軍師。」
眾人的眼光齊刷刷落在袁紫煙的身上,李世民的意思很明顯,還是希望軍師能拿個主意。人家可是太史令,不管打仗的好不好?
袁紫煙暗嘆一聲,說道:「陛下,雙方大人們所講皆有道理。暫避洛陽,途中雖有危險,但亦有當地州縣兵力護駕,可保無礙。而留在此處也有道理,讓突厥不敢小大唐。」
還是等於什麼都沒說,李世民微微皺眉,他現在可不需要和稀泥的老好人,而是給出明確答覆的軍師。
「紫煙,直言即可。」
「是,陛下。」袁紫煙微微欠身施禮,又接着說道:「如果按照我個人的觀點,那就應該留在長安,除了剛才大家所說的理由之外,也可以起到震懾突厥的作用,不要讓他們以為咱們怕了。」
正是,正是,眾人紛紛點頭,長孫無忌本來也是主張繼續留在長安,但還是站出列反駁道:「袁大人,長安岌岌可危,本就沒有多少兵馬,還要再分出三萬,人多眼雜,若是走漏消息,那麼長安豈不是令人唾手可得?」
「既然是演戲,當然就要演的像一點,只要能瞞哄住對方十天左右的時間,咱們真正的援軍趕到了,那麼危機才能真正化解。反倒是此時去了洛陽,各路援軍又不能及時得到消息,那樣才會亂套。」袁紫煙認真的說道。
「好,暫時就按紫煙之計,李勣將軍,你可全面負責此事。」李世民說道。
李勣連忙上前領命,心裏是五味雜陳,兩人是情敵關係不假,現在還是君臣,尤其李世民還給徐茂公賜了李姓,成為一家人。
「臣定當不辱使命!」李勣心中的感激成分還是多些的,臨危受命,足可見這是李世民對他的信任。
李世民當然也不是拿着所有人的身家性命來賣個人情,而是認定李勣此人心思縝密做事周全,在將軍圈裏,稱得上是最佳人選。
這一招無疑是管用的,不斷有探子向頡利可汗匯報,一會兒說是東邊來了一支援軍,兩萬人的架勢,緊接着又是南邊一萬人,然後就是東南方向三萬人,還有西北的一萬,西南的兩萬。
頡利可汗扒拉着手指頭算,加吧加吧,一天不到的時間,長安就匯集了九萬兵力,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頡利可汗更是不敢輕舉妄動,大唐人口眾多,馬上募集士兵也並非是難事,九萬士兵其實不多。正當頡利可汗思索着是先攻打尉遲恭還是直攻長安之際,第二天又是三萬,兩萬,一萬這樣的援軍到達長安。
不對啊,頡利可汗眼珠一轉察覺出異常來。首先一點,那就是這些隊伍沒有超過三萬的;另外一點,每次都是一個支援隊伍,從沒有各個方向同時匯集的現象。
難道說,長安真的空虛,李世民這是在故弄玄虛?想到這一點,頡利可汗笑的眼淚都出來了,自己真是太聰明了!當然,頡利可汗也不能確定,大唐具體的派兵情況,屬於國家軍事機密,他也是了解的模稜兩可,沒有十足的把握,也許真的就是零星的往這趕來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