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郎耿育上書為陳湯訟冤。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說:甘延壽,陳湯為聖漢揚鈎深致遠之威,雪國家累年之恥,討絕域不羈之君,系萬里難制之虜,從古至今無人能比。先帝嘉獎他,於是下明詔,宣着他們的功勞。無論年曆如何改觀,傳之無窮。瑞應是南郡獻白虎,邊陲無需警備。會先帝寢疾,然而猶垂念不忘,數使尚書責問丞相,趣立其功。只有丞相匡衡排斥而不與功。僅封延壽陳湯數百戶。這實在使忠臣戰士失望。孝成皇帝承建業之基,乘征伐之威,兵革不動,而國家無事。但大臣傾邪,欲專主威,排妒有功,使陳湯如土塊般而見拘囚,不能自明,只能以無罪老棄敦煌。此處正當西域通道,徒令威名卓著之臣,隨即災禍及身。復為郅支遺虜所笑。實在是可悲啊。至今奉使外蠻的使者,未尚不陳述郅支被誅的往事,以揚漢國之盛。援引別人的功勞以使外敵害怕,摒棄人的身家以令饞人稱快,豈不令人痛心?而且安不忘危,盛必慮衰,如今國家沒有文帝累年節儉富饒之儲,又無武帝梟俊禽敵之臣,只有一個陳湯罷了,假使後世不及陛下,尚希望國家追錄其功,封表其墓,以勸後進。就會說,陳湯幸得身當聖世,立功未久,朝廷反聽邪臣,鞭逐斥遠,使亡逃分竄,死無處所。有遠見的人,都會思考,以為陳湯之功累世無人能及,而陳湯的過錯,也不過人情所有,陳湯尚如此,後來之人雖然捐身為國,也難免受制於嫉妒之臣,這誠然是臣戚戚為國憂慮的原因啊。
書奏,天子赦免陳湯,令還都。陳湯卒於長安。
孝哀皇帝上
建平元年春正月,北地隕石十六次。赦天下。
司隸校尉解光奏言:臣聞許美人及故中宮史曹宮,皆御幸孝成皇帝產子,子隱匿不見。臣遣吏驗問,皆得其情狀。元延元年曹宮有身,其年十月,曹宮於掖庭牛官令舍產子,中黃門田客,持詔記與掖庭獄丞籍武,令他收置於暴室獄中。籍武之母問此兒是誰的孩子,曹宮說:請好好保存我兒的胎衣,你應該知道這是誰的兒子。
過了三天,田客又持詔記與籍武,問此兒死了沒有。籍武回答未死。田客說:皇上與昭儀大怒,為什麼不殺?籍武叩頭哭着說:不殺兒,自知當死。殺之亦死。於是通過田客上封事說:陛下未有繼嗣,子無貴賤,希望陛下留意。
奏入,田客復持詔記取兒付給中黃門王舜,王舜受詔將小兒帶入殿中,為他選擇乳母。王舜選擇官婢張棄為乳母,告誡她善養小兒有重賞。並令她不要泄露。
又過了三日,田客復持詔記並毒藥,強令曹宮飲下。曹宮說:果然是要姊弟擅專天下。我兒是男子,頭上有壯發,像孝元皇帝,如今我兒安在?為什麼令長信宮知道,實在是太過危險了。於是飲藥死。十一日,宮長李南持詔書將張棄所養兒領走。不知安置到哪裏去了。
許美人元延二年懷孕,十一月產子。昭儀對皇上說:常誆我說從中宮來,假如真是從中宮來,許美人之子又是從哪裏生出來的?難道許氏還要復立為後嗎?於是憤怒的以手自揪頭髮,並以頭擊柱。從床上自投於地,涕泣不肯食,說:現在該如何安置我?我要歸家。皇上說,我今天特意告訴你許美人生子的事,為什麼反而為之發怒?實在不可理喻。皇上也不吃飯。昭儀說:陛下自以為做得對,為什麼不吃飯?陛下曾經親自言約,決不負卿。今美人有子,為什麼竟然就負約?皇上說,約以趙氏故不立許氏,使天下再沒有出於趙氏以上的人。不要擔憂。
後來詔使中黃門靳嚴從許美人處取走小兒,盛放在韋筐中,放置在昭陽南舍中。皇上與昭儀正坐,使侍者於客子解開束筐的繩子,一會兒,皇上使客子及其他侍者都迴避出去,自閉門戶。獨與昭儀在。不久開門,招呼於客子,使他緘封韋筐及詔記,令中黃門吳恭持與籍武,說:告訴籍武,此筐中有死兒,埋到隱秘處,不要讓別人知道。籍武在獄牆下挖深坑埋在其中。其他飲藥傷墜者無數。這些事都在四月赦令前發生。臣謹案永光三年男子忠等髮長陵傅夫人冢,事也正趕上大赦,孝元皇帝下詔說:這件事朕是不應當赦免的,窮治盡伏誅。天下以為孝元處理得當。趙昭儀傾亂聖朝,親滅繼嗣,家屬當伏天誅。而同產親屬皆在尊貴之位,迫近帷幄。天下寒心。請求窮竟其情。令外朝大議以正其法。
皇上於是免新城侯趙欽,欽兄子咸陽侯趙?皆為庶人。將家屬徙往遼西郡。
議郎耿育上疏說:臣聞繼嗣失統,廢適立庶。聖人法禁,古今至戒。然太伯見歷知適,逡循固讓,以至於逃身吳越以避季歷。權變所設,不計常法。致位王季,以崇聖嗣。子孫承業,七八百載。功冠三王,道德最備。因此尊號追及太王。因此世上必有非常之變,然後才有非常之謀。孝成皇帝自知繼嗣不以時立,念雖未有皇子,萬歲之後,未能持國。權柄之重,受制於女主。女主驕盛,則耆欲無極。少主幼弱,則大臣不聽使喚。世上沒有周公這樣抱負的輔政大臣,恐怕就要危亂社稷,傾覆天下。知道陛下有賢聖通明之德,仁孝子愛之恩,懷獨見之明,內斷於身。因此廢后宮就館之漸,絕微嗣禍亂之根。將要致位於陛下,以安宗廟。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櫃之計,又不知推演聖德,述先帝之志。乃反覆校驗省內,暴露皇家燕私,誣污先帝傾惑之過。成結寵妾妒娼之誅。甚失賢聖遠見之明。逆負先帝憂國之意,論大德不拘俗,立大功不合眾。這一切(指援立哀帝事)是孝成皇帝至思所致,所以萬萬於群臣,陛下聖德盛茂,所以是符合於皇天之意的。豈是當下庸庸斗屑之臣所能及的。況且褒獎將順君父之美,匡救消滅既往之過。這是古今通義。有事不能當時固爭,以防患於未然。卻各隨指阿從,以求容媚。晏駕之後,尊號已定,萬事已經有了結果。乃探追不及之事。污揚幽昧之過。這是臣所深深痛恨的。願下有司論議。即如臣言,宜宣佈天下,使天下人都知曉先帝聖意所起,不然的話,空使謗議上及山陵,下流後世。遠聞百蠻。近布海內。實在不是先帝托後之意。蓋有孝心的人,善於描述父親的志向,善於成人之事。願陛下省察。
皇上亦以為為太子頗得趙太后力,遂不再追究此事。傅太后感恩趙太后。趙太后亦歸心。因此太皇太后及王氏皆心有所怨。
丁酉,光祿大夫傅喜為大司馬。封高武侯。秋九月甲辰,虞地有二次隕石。郎中令冷褒,黃門郎段猶等,復奏言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皆不宜復引定陶藩國之名以冠大號,車馬衣服,應該都與皇帝身份相稱。並為他們設置二千石以下官吏,各供其職。又應該為共皇立廟京師。皇上復下其議。群下多順指,言母以子貴,宜立尊號。以厚孝道。只有丞相孔光,大司馬傅喜,大司空師丹以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