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運河的開通是在地方性運河的基礎上形成的,沒有地方性運河的開鑿,要想開通隋唐大運河是不可能的。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即便在分裂時期,地方政權也開鑿了一些地方性運河,這些運河,從客觀上講隋唐大運河做了準備。
隋文帝時期,通過對漢代槽渠的疏浚,開了廣通渠(又稱富民渠、永濟渠),在渭水之南,傍南山而東,到潼關銜接黃河。
到了隋煬帝時期,修的大運河分為四條: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運河。
而隋朝修運河,其動機已超越了服務軍事行動的目的。主要是因為當時南方經濟迅猛發展,已成為全國經濟重心。所以,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繫,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
當然,隋煬帝修運河,還有政治上的考量。與遷都一樣,也是想甩脫關隴貴族的控制。
而歷史就是這樣諷刺,秦始皇修長城被罵勞民傷財、不恤民力,但長城卻成為世界奇蹟之一,成為後代炎黃子孫的驕傲。
大運河也是一樣,隋煬帝因此被罵得狗血淋頭,修運河也成為他亡國之因,但大運河所起到的歷史作用卻綿延千年,數個朝代因此受惠。
當徐齊霖乘船在大運河上航行時,也不由得發出感慨,開通大運河,可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而隋煬帝這個人的功罪評論,也真是複雜。
對此,徐齊霖倒是比較贊同一位哲人所說:一個朝代存在的時間長了,這個朝代就聖人輩出,因為寫史的都是本朝的史官,多是歌功頌德。
而一個朝代存在的時間短,那麼大抵就沒有一個好人了,因為寫史的都是他朝的史官怎麼會有好話呢?像司馬遷這樣的人畢竟是不多的。
除了感慨,徐齊霖看到的還有將來繁榮的運河經濟。開發的潛力如此巨大,但現在還遠未達到。
溝通南北經濟,促進南北交流,消除南北差異,就在當時,也只有大運河能夠做到。
說起來,別人以為在外奔波辛苦,徐齊霖卻把這當成一種歷練,當成欣賞美好風光的旅遊。
從穿越而來的迷茫,到適應,乃至融入其中,徐齊霖發現自己愛大唐,愛這片悠久而古老的土地,愛這裏的淳樸人民,愛這裏的秀美風光。
儘管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完美是不存在的,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他願意為之付出努力,為人民的安居樂業,為家人的幸福安樂,為國家的強大興盛。
「阿郎,既有各地官吏的報告,為何還要親自走一趟。」伍菘蹲在甲板上,有些不解地問道:「這一來一回,兩三個月時間也不止。」
徐齊霖挑了挑眉毛,反問道:「怎麼,這就想家了?」
「那,那倒不是。」伍菘囁嚅着,但表情說明他確實想家了。
徐齊霖呵呵笑了兩聲,說道:「光看那些報告,並不能準確了解情況。沒看我還帶着很多人嘛,碼頭裝卸、運輸的設備,還有各個航段需要的船隻,成立航運公司所要招募的船工,這些都需要我來先作個規範。」
這倒是沒說錯,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除了徐齊霖,別人恐怕拿不準其中的關鍵。而運費的節省,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大的小的都不能忽略,那才能把成本削減到骨子裏。
朝廷對用鹽利僱傭船工,而不是徵召,還沒有明確的答覆,可能也是要看這運費到底能節省到何種程度。
如果節省得多,為了減輕百姓負擔,撈個愛民的好名聲,李二陛下多半會答應,朝中群臣也不會太過反對。
而一些並不起眼的地方,比如利用起重設備裝卸,糧食改散運為標準麻袋或木箱盛裝,進行集裝化系統化運輸。按徐齊霖的計算,每斗米的運費便能削減十七文。
這是什麼概念,向長安運百萬石糧食,只此一項,便能節省一百七十貫。而通過繞道三門峽的陸路,每斗米又能節省百文,百萬石便是千貫。
而節級轉運,則是運費削減的大頭,也是關鍵。既減輕了江南船工的負擔,又減少了沿途等待的無謂消耗,再精打細算的話,省出近三成運費,也是可能。
這還不算完,如果航運公司成立起來,南貨北運,北貨南輸,合理調度,船不跑空,效益將更加顯著。
按徐齊霖的粗略計算,連省帶賺,每年十萬貫還是保守數字。
伍菘當保鏢是盡職的,卻哪裏知道徐齊霖的籌劃,只覺得這般辛苦,還有點想家了。
徐齊霖當然也想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但要混吃等吃,怎麼也對不起自己這個年齡,也對不起老姐、大哥,還有小妹。
至於升官,徐齊霖表面上又討又要,其實倒並不是很熱衷。朝堂上都是人精,也並不是一團和氣,要想立得穩,並不是很容易。
特別是在封建社會,皇帝決定一切,看你不順眼,輕則發配,重則賜死,你有什麼招兒?
就象現在這樣就挺好,自己管一攤,不就是賺錢嘛,後世的腦瓜,還能被這難住。
「阿郎說那《相會》的戲很受歡迎,等咱們回去能看上吧?」伍菘不好意思提鄭團團,就拿徐齊霖告訴他的事情來說。
徐齊霖不以為意,也知道這傢伙在想什麼,說道:「自家的戲班,啥時想會啥時演,這還算個事兒?你別胡思亂想,安心跟着某走,少不了你的好處。」
伍菘嘿然一笑,又開始想這好處是什麼,要不要求阿郎幫忙向鄭娘子說媒。
徐齊霖的目光已經移到一艘逆流而上的小船,看那船老頭已是年紀不小,操船的手法熟練,旁邊還有個女子,手中持篙,用力撐船。
那女子年紀也不算大,臉龐曬得挺黑,光着兩隻腳,汗水從鬢邊流下。隔得挺遠,只是向這邊望了一下,便又專心撐船。
生活不易啊,自己應該是幸運的,不必象他們這般辛苦。
徐齊霖感嘆一聲,再度轉移目光,望向沿岸的風光。
田地里的莊稼已經收割完畢,光禿禿的,樹木的蔥綠也大半被枯黃代替。秋高氣爽,行人寥寥。
農忙已過,多數人要等到明年開春才能再操鋤把犁。如果能有個冬天操持的營生,最好是在家裏,收入會增長,勞動生產率也能提高。
光是指着種地,沒有災害的情況不,能得溫飽已是不錯。若是有個副業,奔向小康豈不更快?
徐齊霖垂下眼瞼,又陷入了沉思。
…………….
長安千秋殿。
前幾日出去散了心,聽了歌,看了戲,李二陛下的心情還是有所舒緩。
今天,李二陛下的心情依舊不錯,特別是看到了胖兒子的來信,以及通過正常渠道呈上的奏報。
顯然,李四胖是真的悟了。不僅給老爹寫信問安,奉上禮物,還給在京的兄弟也寫了信,同樣表示了心意。
對此,李二陛下表示很欣慰。儘管他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兄宰弟上的位,可誰又希望自己的兒子再演骨肉相殘呢?
看過胖兒子的書信,再看胖兒子的奏報,李二陛下更覺舒暢。他沒想到,這胖兒子不僅文采出眾,還對大唐的民生有着深刻的見解。
說到大唐的強盛的衰落,恐怕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府兵制的興起和廢棄,以及均田制的實施與瓦解。
府兵制以均田制為基礎,均田制瓦解,導致府兵制廢棄,接下來便是大唐軍力的衰落,以及軍閥割據的產生。
所以,均田制在歷史上被看作大唐興衰的關鍵因素。
而李四胖的奏報,正是針對均田制的弊端,以及百姓由狹鄉向寬鄉遷徙的困難。
均田制的起源很早,自北魏起,至唐代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的目的是為了讓平民能有土地維持生存,而讓富豪不足以構成侵凌之勢。
而在唐朝,採用均田制也是有歷史原因,以及實施的基礎的。隋末之亂,戰事頻繁,造成人口銳減,土地大量荒蕪的景象。
這便使得初唐時期,國家有大量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而百姓在受讓田地後,並不是永遠佔有,而是要在死後將其大部分歸還給國家,再由國家分配別人。
表面上,這似乎沒有問題。只要大唐疆域足夠廣,有足夠的土地分配,便可以把這個制度長久地實施下去。
但事實上,到了高宗時期,均田制便已經瀕於瓦解,實在是因為均田制有着難以避免的弊病。
因為唐代的土地分為永業田與口分田,前者一般包括宅地與桑地等,為私有性質,可以傳給子孫或者進行買賣;後者是根據人口分配的,人一出生就有權分配,一故去就要收回。
這樣一來,隨着人口的增多,原有的土地再也就不能滿足需要,人口多的地區,能分到的土地所來越少,遠遠達不到政府所規定的水平。
而且,由於退田分田頻繁發生,使得土地呈現碎片化。一戶人家所擁有的土地常常分散各地。
由於沒有現代化的代步和運輸工具,農民要耕種相距很遠的田地,那是相當的困難。
據史料記載,唐代有人擁有的土地,最遠距離達到了百里之遙。一百里啊,有汽車還湊和,在古代,那真是沒法耕種。
再者,長安有多少官僚,又要佔多少田地,那可是個巨大的數了。
按照規定,有爵位的貴族從親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業田一百頃遞降至五頃。職事官從一品到八、九品,受永業田六十頃遞降至二頃。散官五品以上受永業田同職事官。勛官從上柱國到雲騎、武騎尉,受永業田三十頃遞降至六十畝。
此外,各級官僚和官府,還分別領有多少不等的職分田和公廨田,職分田的地租作為官僚俸祿的補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費用。
而田地不足的現象在關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不僅僅是因為關中人口越來越多,還有朝廷分給大臣的田地,使得關中農民所分到的田地越來越少。
沒有足額的田地,可丁口又要繳納定額的租庸調,這個負擔很是沉重。等達到一定程度,農民負擔不起,也就只剩下了逃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廷也出台了狹鄉向寬鄉遷徙的政策,允許人多地少的地區百姓向人少地多的地區遷徙。
可政策是政策,不考慮當時的具體條件,也就是空頭文件,沒有實施的可能。
你想啊,地少的農民和無地的流民,當然想得到足額的田地,可遷徙到遠方卻是他們所面臨的最大困難,說是危險也不為過。
首先,是沒有具體的指向。這在後世是不存在的,打開電腦上網一查,哪個地方有優惠政策,又給田來又給房;哪個地方田地多,要招多少人耕種,可謂一目了然。
可在那個時候,老百姓是兩眼一抹黑。能走出所在地方圓百里,已經算是出過遠門,有見識的人了,誰又可能知道更遠的地方的具體情況。
不知道去哪裏,更不知道路怎麼走,拖家帶口的奔向遠方,餓死在路上都是大有可能。
就象歷史上自發的「闖關東」和「走西口」,那真是被逼得沒招兒,只能用命去闖一下。
而且,「闖關東」和「走西口」這一路上,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到了目的地,又有多少能在陌生的土地上安身立命?
所以,讓老百姓自由遷徙,那就是扯淡,有政策也沒用。但凡餓不死,寧肯在本地要飯當乞丐,也不願背井離鄉,去奔那希望渺茫的未來。
所以,沒有政府的支助和引導,要百姓自發地向寬鄉遷徙,那就是一句空話。所謂的政策,也是扯淡,沒有實施的可能。
而李四胖的奏報恰恰是針對這些而寫,並提出了解決的辦法,雖不是盡善盡美,但卻能夠緩解關中地狹人多的弊病。
說實話,這個奏報中雖然有徐齊霖的想法和建議,但連他也不能一功永逸地解決困難。儘管他認為均田制和府兵制,是大唐強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