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之後,江湖上的事就沒什麼要關心的了,王金龍開始籌備出兵事宜。
經過這麼多年的埋頭種田,王金龍手下的實力已經發展到相當強悍的程度。唯一的弱點,就是兵力太少。
雖說王金龍手下的軍隊戰鬥力極其強悍,一萬人能打普通軍隊三五萬。可兵力不是任何時候都貴精不貴多,比如說這個時代最常見的攻城戰,很多時候就是靠人命往上堆。至於堆的是精兵還是兵痞,並沒什麼區別。
王金龍當然捨不得將訓練多年的精兵當消耗品,所以擴軍勢在必行。然而他在陸地上的地盤太小,人口也太少,擴充到現在的十萬人已經是極限了。只靠十萬人打天下顯然是不夠的,那麼就必須得擴大地盤了。
王金龍在陸地上的地盤,全都在金國境內,他一旦開始擴張,首當其衝的就是金國。而金國和南宋小朝廷的大戰剛剛結束,還沒緩過氣來呢,又被王金龍狠狠地捅了一刀,頓時吃了大虧。再加上王金龍事先在各個城市都佈下了暗子,在攻城的時候突然在城中裏應外合,輕鬆的拿下了不少城池。
在王金龍的部隊勢如破竹,迅速擴張的時候,郭靖、楊康、黃蓉、穆念慈這四小,全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郭靖和楊康在比武之後,得到了王金龍的傾囊相授,都武功大進,在戰場上每每衝鋒在前,充當尖刀的刀尖。尤其是兩人總喜歡較勁,就更加勇猛了。
黃蓉自不必說,她那聰明的腦袋瓜,在參謀部得到充分的發揮,總是有無數奇謀妙計,仗還沒打,就將敵人可能的動向算計的一清二楚。下面的部隊只需按計行事,就能輕輕鬆鬆的取勝。
穆念慈在武功上不太積極,腦袋瓜也不夠聰明,但做事嚴謹認真,尤其擅長管理雜務。王金龍就讓她充當後勤總管,將十幾萬大軍的錢糧管理的井井有條,同樣功不可沒。
除了四小之外,陸乘風和上官相也表現優異。陸乘風自不必說,智商雖然比不上黃蓉,可是性情沉穩、學識豐富,在掌控大局上功不可沒。上官相則是洗心革面,真心實意的幫王金龍打天下,即使被貶了也依然兢兢業業。再加上他確實能力出眾,慢慢的也重新提拔了回來。
另外還有不少歷史上籍籍無名之輩,都是從王金龍建立的教育體系中出來的。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在投靠王金龍之前,全都沒上過學,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底層平民。當王金龍給了他們學習的機會時,他們的聰明才智就顯現出來了,並成為王金龍勢力中的骨幹。..
王金龍起兵的速度太快,才幾天時間就拿下了濟南府,不到十天就接近了中都。中都可是金國的首都,皇帝和王公大臣都在這裏,一聽說王金龍大軍來襲,都嚇的慌了手腳,拼命調集周圍的兵馬來援。
在黃蓉的建議下,王金龍沒有馬上打下中都,而是將其團團包圍,然後一口一口的吃掉來援的兵馬。因為金國皇帝的調令太急,所以來援的金國兵馬無法統一步調,只能用最快的速度趕往中都。這樣一來,援軍到達時就出現了時間差,王金龍就利用時間差形成優勢兵力,輕鬆的吃掉他們。
中都的仗打了三個月,將金國的家底基本上打空了。等金國的權貴們反應過來,王金龍是在圍城打援的時候,他們可調用的兵馬已經損失的差不多了。金國皇帝驚恐之下,竟然接受了某些大臣的建議,準備請降。
別人都可以投降,唯獨完顏洪烈不能降。別的不說,光是想想投降後整天看着楊鐵心和包惜弱親親我我,他就絕對受不了,所以他堅決反對。可是他反對也得有應付眼前困境的辦法才行,否則誰聽他的?
不得不說完顏洪烈還是有些才智的,情急之下他真的想到一個辦法,就是讓南宋出兵,襲擾王金龍的後路。
這個辦法聽起來有些異想天開,王金龍名義上還是宋朝的官員,宋朝怎麼可能在自己人征伐敵國的時候拖自己人的後腿?但宋朝自立國以來,幹過的奇葩事多了去了,也不能認定他們就不會犯糊塗。只要以王金龍做大,將來必會滅亡南宋為說辭,說不定真能讓宋朝出兵。
除了宋朝,還有蒙古人可以求援。雖然之前蒙古和金國之間是死敵關係,可是聽說蒙古人和王金龍之間的關係也很惡劣,萬一成吉思汗覺得王金龍威脅更大,真的幫金國呢?只要有萬一的希望,這時候都要試試。
金國的信使在半夜的時候用繩子從城上爬下來,偷偷越過王金龍的包圍圈,分赴兩國去求援。為了確保成功,他們還特意多派了幾個信使。只是信使多了,漏網的希望大增的同時,落網的可能也大增,因此不用去打探,被擒住的信使就送到了王金龍面前。
發現了金國的動作,王金龍還真挺擔心的。宋朝且不說,那邊的皇帝、大臣的大腦迴路很特別,沒法猜測他們到底會做出什麼決定,但成吉思汗估計會來援助。
不管成吉思汗屠殺了多少人,可有一點必須承認,就是他絕對是個雄才大略的人物。不管他和王金龍有沒有仇,只憑政治嗅覺就能判斷出,王金龍是比金國更棘手的強敵。即便成吉思汗不進中原,一門心思的往西打,兩家也畢竟是接壤的,兩強相鄰,必有一戰!何況成吉思汗怎麼可能不進中原?所以援助金國就是必要的了。
金國已經是苟延殘喘,但中都的城牆高大厚實,防守的兵力也有七八萬之多,想打下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而蒙古大軍的戰力更不用說,如果動員二三十萬大軍來襲,和金國裏應外合,還真夠王金龍受的。
因此,王金龍決定立即攻破中都城,不能再等了!
攻城戰一開打,王金龍就擺出了全力以赴的架勢。但是他起家的十萬大軍都沒動,真正拿命往上填的,都是起兵之後收編的部隊。其中有金國的,也有金國屬下各個小軍閥的,還有一些是土匪流寇。用這些人當消耗品,王金龍一點都不心疼,拼命的催促他們猛攻,不得後退一步。
有王金龍的十萬大軍當督戰隊,那些雜兵要是敢後退,必定會被執行軍法。唯一的生路,就是打下中都城!只要消滅了敵人,不但能活命,還會立下大功,弄個封賞什麼的。所以這些雜兵也都瘋了,不要命的狂攻。
雜兵的整體素質很低下,可也偶爾有一些高手猛將。其中有兩個人引起了王金龍的注意,一個叫許大錘,出身綠林,是一個山寨的四當家。有天生神力,使一柄重達八十斤的鏈子錘,勇不可當!就是腦子不太好使,他的武功在他們山寨是第一份的,卻被前面三個哥哥騙的只能當四把手。
還有一個叫丁立,則是出自金國屬下的小軍閥。不過他可不是什麼軍閥,而是軍閥身邊的親兵隊長。而且他的武功也不算高,只是這傢伙帶領着親手訓練的百餘個兄弟如同一體,在攻城戰中大顯神威,表現搶眼。
對於人才,王金龍向來是不吝提拔的。於是山寨四當家、親兵隊長,全都迅速升官,遠遠超過了他們原來的軍主和哥哥。而這兩人的迅速提拔也刺激了其他人,打起仗來都積極了很多,給城內的金兵帶來更大的壓力。
強攻了三天後,王金龍終於親自率領手下的精銳大軍出手了。他自己帶一路,郭靖、楊康各帶一路,再加上許大錘和丁立的隊伍,五個攻擊點同時發力,立即在城牆上撕開了口子。
這個時代的城市攻堅戰,主要的戰鬥場所就是城牆和城牆外百餘步這個範圍內。城內的守軍依靠城牆之利,能夠以少敵多、以弱勝強,可一旦城牆被突破,立即就會士氣崩潰。即使沒崩潰,最多就是縮回皇宮、城主府等另一個有城牆的地方繼續抵抗,極少有巷戰的概念。所以當王金龍首先突破城牆後,金兵立即潰敗了下去。
但金國立國百餘年,好歹還是有一批死忠的。這些人眼看大勢已去,依然不肯投降也不願逃跑,而是選擇了死守皇宮。可惜對王金龍來說,皇宮的城牆更容易破,一個衝鋒就拿下來了。
中都城拿下來了,就該是狂歡的時候了。在這個歷史時期,金國絕對是第一流的富裕國度,和宋朝不好比,但絕對比剛崛起的蒙古強的多。作為金國的首都,中都城自然也富裕的很,尤其是城中有很多王公貴族,個個家裏都富麗堂皇。現在都是王金龍了,當然要全部收繳。
只是在收繳財物的時候,王金龍全部用自己的本部人馬,那些雜兵全都靠邊站。這讓雜兵們都很不服氣,打硬仗的時候用他們,現在到發財的時候了,居然把他們都排除在外,也太不公平了。為此還出現了小小的騷亂,要不是郭靖、楊康等人鎮壓得力,只怕就是大亂了。
但很快他們就知道王金龍為什麼不用他們了,因為負責收繳財物的士兵,沒有一個私藏的,所有的東西全部上繳。然後再統一計算,其中的三成按照各自的功勞分發下來。
王金龍就是要告訴他們,想要榮華富貴,只能靠功勞來換,想要趁亂打劫、中飽私囊,那是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