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母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 原來古代的學生也要學很多科目

    測試廣告1    卓耀一直陪着小寶,此時聽到這幫孩子們的言論,不禁感慨:讀書人就是不一樣!不過小寶啊,你覺得跟沈先生緣分匪淺嗎?我知道內幕,就是不說!

    同樣對這次縣試展開了討論的還大有人在。茶壺小說網 www.chahu123.com

    學政問宋知州:「那個六歲的神童,聽說跟你挺熟?」

    宋廷山:「他娘跟我很熟。」

    學政:「……」

    宋廷山:「別誤會,他娘是密偵司、餓不,是朝廷唯一的女官,官階還不低!」

    學政:「是那個楚清?」

    宋廷山:是那個楚清。

    學政:「難怪啊!難怪那孩子對農事那麼有見解。」

    宋廷山:「早慧是一回事,根本是在於:他娘干到哪兒,他就總結到哪兒。」

    學政:「有這麼個實幹的娘,教出這樣的孩子倒也能理解了。」

    而胡恆秋此時也在談論這事兒,他被皇帝叫道御書房開小會,開着開着話題就轉到楚清這裏。

    胡恆秋:「皇上,今年的縣試,參加的考生比往年增加了兩成!」

    皇帝:「嗯,很好,這些人將來又是一代可用之才。對了,那個楚清不是給她兒子要了考試資格?可參考了?」

    胡恆秋:「考了,案首呢!」

    皇帝抬起眼皮:「案首?學政考校過了?」

    胡恆秋:「考校過了,據說學政很是驚嘆,私下稱:如此幼子,堪稱神童。」

    皇帝:「案首可是免試院試的,那幼童免試了?」

    胡恆秋:「是,聽說學政本想勸他安心讀書,怕這孩子起步太高,難以為繼,希望他能踏實向學,但是那孩子算了算年齡說:『反正十八歲之前沒人用我,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就先拿了秀才功名。」

    皇帝大笑:「這孩子夠狂!不過一個秀才功名也代表不了什麼。且看他今後吧。」

    皇帝又問道:「軍屯那邊怎樣了?」

    胡恆秋:「今年有些晚,但是種子已經播下去了。」

    皇帝:「因何會晚?」

    胡恆秋:「挑選荒地用了不少日子,楚清把駐軍所在的地域親自走了一遍,挑選出合適的地方,還要尋水開渠。」

    …………

    胡恆秋走後,御書房裏安靜下來,皇帝揮揮手,李公公退了出去。

    皇帝對着空氣說道:「不群。」

    一個影子輕飄飄落了下來。

    影子單膝跪地:「皇上。」

    「不群,吉州縣試,可有營私舞弊之事?」皇帝問。

    影子想了想剛才御書房的對話,稟道:「回皇上,並無。」

    「嗯,你且忙吧。」

    影子一閃,又輕飄飄不見了蹤影。

    …………

    小寶如願以償坐在了內舍甲班的第一排。如願以償見到了走進教室的沈先生。

    沈先生進班就見到小寶,眼神頗為複雜:你娘幫點忙,勝過老夫跑斷腸!

    甲班的學生們也眼神複雜:別惹這小兒郎,他娘很囂張。


    只有小寶自得其樂:沒人再說閒話了吧?我可是憑實力考進來的!

    其實小寶可以進上舍了,幾屆的案首或者前三名幾乎都在上舍。但是小寶還是覺得該打好基礎,所以依然留在內舍。

    這是他自己選擇的。其實他很贊同學政的話,學業上應該精進,不要着急於科舉。

    所以小寶的選擇是留在內舍繼續打基礎,但是秀才功名必須要。有了這個功名他可以隨時去「遊學」了。

    尤正航依然留在了丁班。

    都說人比人得死。

    尤正航此時覺得全世界都在嘲笑他。

    現在同學們竊竊私語的內容,竟然是圍繞自己而不是楚懂的!

    同樣是天才,是神童,可是楚懂已經進了甲班,還是童試的案首,這可真是星星碰到月亮了,自己的那點光都不如螢火蟲。

    妒火熊熊燃燒,尤正航表示要發憤圖強,非要比小寶早一天進入上舍!

    秀才算什麼?縣試、院試不過是初級的考試,有種比鄉試!可聽說過才盡的江郎?且看你到時如何,哼!

    這當中感覺最好的是秋生。秋生此時看着小寶的後腦勺,又看看沈先生,再看看門口上豎貼的牌子:甲班。

    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佈滿胸膛:當初費勁巴拉上個學都要娘親受那麼多委屈,現而今不但能上州學,還取得進入甲班的資格,感謝小寶的帶動、感謝沈先生的悉心教導,感謝楚嬸子大力栽培!

    …………

    州學原本設立了「經義」和「治事」兩齋。

    「經義」齋自然是還是學習經書的義理;而「治事」開設治民、講武、堰水和算曆四項課程,要求學生「各治一事,又兼攝一事」。

    這是教授剛來來主持吉州州學時而設立的。

    教授的想法非常務實,他主張研究和解決實際的問題,反對空談,提倡把書本知識在實踐中應用。

    大宣的教授,是一個學校中教師的代表,負責教給專業知識、授課授業,制定本校的教學計劃。

    由於教授的權利範圍相對狹窄,也就使得教授很快被老師們把權利架空。

    開始兩年還好,可是隨着州學教師的更新換代,這些逐漸成為學校支柱的老師不但擁有教授所不及的社會關係,還大都是研讀「經義」的出身。

    教授在社會關係上的短板使得他無法與這些老師抗衡,以至於「治事」齋形同虛設。

    要不說呢,學校這種「象牙塔」般的存在,真的很怕來自外界的「污染」。

    這次童試,因為出了個六歲的秀才,而這個稚童的廣博見識,使得學政大人對培養全面型人才有了些想法。

    他專門面見了州學的教授和知州,並交談許久。

    三個人有一致的看法,他們都認為: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而科舉只是考核人才的形式之一。

    作為朝廷的官員不能只會做些文章,要「律歷、刑法、天文、地理、軍旅、官職之類都要理會。雖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識個規模大概。」

    所以培養人才不能只為科舉這一途,應該為朝廷培養出具有綜合能力的精英。

    為官可不是只會看看文章就可以的。

    其實這樣最符合朝廷治學的理念。

    因為科舉這條路並不適用於每一種人才,科舉走不通的還可以參加明法、明算、明書等科的考試。

    這就有些像現代的綜合性院校和專科院校的分類了。只是他們考試不是為了入學,而是有了進入相應職位的資格。

    至少也能成為某一部門的吏員,從事專業事務。

    所以現在「經義」和「治事」兩齋重新規範了起來。

    所謂兩「齋」,相當於現代的主科和副科。

    教授覺得主副科不該在現在這個階段就分開,而是要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學識基礎和固定了志願後再分不遲。

    不能只學經義,而「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測試廣告2



  
相關:  六繩護主    柯南之我在酒廠抓臥底  從三十而已開始的影視攻略  明末鋼鐵大亨  我在大理寺捉妖那些年  不滅鋼之魂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寒門母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原來古代的學生也要學很多科目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5s 4.0354MB

搜"寒門母子"
360搜"寒門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