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男人將菜剛剛放下,一男一女又端着托盤出來了。
兩人一邊跳着舞步,一邊在臉上做着怪相,其動作幽默而滑稽,舞姿輕鬆而優美。
男人的肩膀上居然放了兩個長長的托盤。
而女人的嘴巴里也咬着一個托盤,手裏還端着兩個托盤。
「天哪,他到底是怎麼咬住那個托盤的呀?」
「Σ(?д?|||)??這也太厲害了吧!」
「(??д?)b☆d(?д??)天哪,這是怎麼做到的?」
「我覺得要做到這種地步一定要訓練很久很久的吧。」
「媽咪問我為什麼跪着看視頻……」
「Σ(°△ °|||)︴天哪天哪,雖然我理解不了,但是我大為震撼。」
「?━=????(???????)我現在的表情就和這個顏文字一樣……」
「笑死,我連吃個冰棒我都咬不住。」
「彝族果然是個熱情好客且能歌善舞的民族呢……」
「別的不說,這種上菜方式的確很有意思。」
「你們看現場的氣氛多麼熱鬧啊。」
「用這樣的方式上菜的確有帶動氣氛的作用吧……」
「彝族同胞歡迎各位前來做客哦。」
彝族人民喜歡將肉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形狀,稱之為「坨坨肉。」
彝族人民認為肉越大坨主人越好客。
坨坨肉的做法是將豬肉砍好,用冷水煮熟,不下任何佐料,肉熟後撈起,再加鹽、花椒、辣椒等即可食用。
吃時直接用手拿肉。其味非常鮮美,因煮時不能爛燉,而是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則肉生,「火候」稍過則肉硬,因此,一般人做不好。且要趁熱即食。
李瀟嘗了一口,這肉是用柴火燉煮出來的,比起用電做出來的肉,帶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香味。
而且山上的寨子,燉肉用的那都是從山上接下來的山泉水,山泉水燉出來的肉,和城市裏自來水燉煮出來的肉,味道又不能夠相提並論了。
況且這彝族寨子裏面的豬,都是寨子裏的村民自己養殖的土豬,這種豬和市面上常見的豬不是同一個品種,不僅僅養殖的時間比較慢,而且整頭豬的豬肉,肥肉多瘦肉少。
所以很少有人養殖這樣的豬。
可是不添加一點點飼料餵養出來的豬,肉香濃郁,即便是不添加任何調料,這用柴火和山泉水燉煮出來的土豬肉,也是一道美食。
蘸料裏面添加了花椒和辣椒,還有大蒜生薑蔥花香菜孜然。
很常見的蘸料。
夾起一大坨豬肉,沾上一點點蘸料,麻辣焦香,令人回味無窮。
原來這蘸料裏面的辣椒,是用火燒過的。
當地人稱之為「糊辣子」。
就是曬乾之後的辣椒,到碳火和灶灰裏面滾一圈。
然後這辣椒被燒的發黑,拿出來碾碎之後,就成為了蘸料中的辣椒。
這樣的辣椒吃起來不但很辣,而且還椒香四溢。
就是燒的時候比較嗆人。
那邊的跳菜還在繼續。
只見一個跳菜者坐在另一個跳菜者的肩膀上,上面的師傅頭上,手上都還放置了托盤。
而下面的師傅也不閒着,手裏同樣拿着兩個托盤。
最厲害的是,有一位跳菜的師傅,出來的時候甚至在嘴巴里,咬着桌子的一個角。
他僅僅只是用嘴,就把那張桌子舉了起來……
宴席過後,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李瀟的粉絲拉着李瀟,在好客的主人家裏坐了一陣。
院子中心燃起了一堆火。
親戚朋友們還有能歌善舞的青年人在這團篝火外面圍城了一圈。
他們一邊烤火,一邊喝着酒。
他們大聲談論着最近遇到的趣事,說到高興處,笑成一片。
他們所喝的酒,基本上都是自釀的酒。
高粱酒,玉米酒,基本上每一個村子,都有那麼幾戶會釀酒的人家。
年輕的彝族姑娘們穿着彝族服飾,似乎正在等待着什麼。
「你們這裏晚上都這樣聚集在一起烤火嗎?」
李瀟看着這副場景,詢問道。
「也不一定,只有遇到逢年過節,還有這種做客的時候,才會圍在火堆旁邊。」
「我們也去烤火吧。」
粉絲拉着李瀟,也來到篝火旁邊就坐。
坐好之後,旁邊的一位大叔就好奇的詢問起來:「這個小伙子是哪裏來的呀?長得這麼白淨?」
「這麼帥的小伙子,我都沒見過哩。」
「這不是本地人吧?」
他講的是方言,粉絲便回答道:「阿叔,這是我的朋友,這幾天出門旅遊的,我就帶他過來玩了。」
「你這個朋友是哪裏人,有女朋友了沒有啊?長得這麼帥氣。」
果然,只要是遇到一個長輩,就逃脫不了這些問題。
李瀟自然能夠聽懂這位阿叔所說的話,一一回答。
那位帶他過來的粉絲就不太樂意了。
「哎呀,我也很帥的好不好!」
「小伙子,要不要嘗嘗我們這裏自己釀的酒啊?」大叔高興的將手裏的酒杯遞給李瀟。
彝族是個好客的民族,在面對客人的時候,喝酒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李瀟的酒量還行,見此情景哪有推脫的道理?
李瀟和這位阿叔喝了點就,這大叔的臉就紅撲撲的。
李瀟看着他懷裏的樂器,笑道:「你還會吹這個啊。」
大叔懷裏的樂器長得有點奇怪,表面上看起來不過就是一束竹子。
然而早就瀏覽過彝族的風俗習慣的李瀟卻知道,這可不是什麼簡簡單單的竹子。
這由六根竹子所組成的樂器,被稱之為蘆笙。
蘆笙這東西,有的人連見都沒見過,更別提吹響他了。
這大叔還披着一個黑色的蓑衣,或許是喝的高興了,大叔興奮的拍了拍李瀟的肩膀。
「沒想到你居然還認識這個啊,厲害了小伙子!」
大叔興奮的手舞足蹈起來,拿起手裏的蘆笙就要給李瀟表演一段。
李瀟自然也不拒絕。
悠揚的調子聲響起,大叔從地上爬了起來,一邊吹奏蘆笙,一邊跳着舞蹈。
旁邊的一個男人見此情況,也吹起了自己手裏的笛子,為這個男人伴奏。
旁邊的小姑娘們穿着鮮艷的彝族衣裳,也紛紛從篝火旁邊站起身來。
大家自發地圍城了一個巨大的圓圈,朝着一個方向,載歌載舞。
李瀟不會打歌,但是還是被旁邊的粉絲拉着進入了隊伍之中,跟着人群開始轉圈圈。
姑娘們拍着手,跺着腳,晃悠着身子往前走。
時而拉着手往中間靠攏,時而又收回手往後退。
時而將自己的腳踢得老高,時而又蹲在地上轉圈。
姑娘們嘴裏唱着歌兒,和奏樂的笛子和蘆笙是同樣的曲調。
內容則是一些歡迎遠方的客人,慶祝今天的日子等等的詞。
歌詞並非固定的,想到什麼就唱什麼。
所有的話語在這一刻通通變為了歌詞,姑娘們一個接一個的唱着,跳着。
李瀟喝了許多酒,跟着大家沉浸在這熱熱鬧鬧的氛圍之中。
至於糰子,早就在李瀟的車上,吹着空調睡着啦。
李瀟在這個彝族寨子裏住了幾天。
粉絲姓王,李瀟就叫他小王。
雲南的天氣向來是多變的,無常的。
在雲南,甚至有可能出現這裏下雨,另外一邊出太陽的情況。
昨晚散場的很晚,今天李瀟起來的時候,已經下了一場大雨。
時間一晃,已經到了五月。
來到雲南,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而從五月份開始,雲南的雨季就到了。
通常情況下,五月到九月都是雲南的雨季。
六月中旬,雲南的彝族還會度過一個盛大的節日,那就是火把節。
這個節日,在彝族的寨子裏,可是相當於過年一樣值得重視的日子。
李瀟在地圖上看了又看,其實距離火把節也沒有多久了。
若是那個時候他還就在雲南,倒是可以跟彝族人民一起,度過一個火把節。
今年的雨季似乎來的格外的早。
還在李瀟過來做客之前,就已經下了一些雨。
不過那些雨都沒有現在這麼大。
李瀟和小王看着屋檐上落下來的雨水,幾乎都要連成一條線了。
這雨實在是太大。
不過下雨,對於雲南人來說,還意味着一種美味的誕生。
那就是野生菌。
野生菌對於雲南人來說,可是致命的誘惑。
來到雲南,不吃一頓野生菌,那可就幾乎算是白來了。
但是吃野生菌,也是有風險的。
網絡平台上,「紅傘傘,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的魔性歌曲四處傳唱。
每年一到雨季,雲南人的手機里都會收到提示的短訊。
都是提醒大家吃野生菌要注意安全的。
吃野生菌,要遵從幾大原則。
不認識的菌子不吃,沒炒熟的菌子不吃,沒吃過的菌子不吃,沒有把握的菌子不吃。
哦對,還有,對去醫院的路不熟悉的,也最好不要吃野生菌。
這句話雖然帶了一點點開玩笑的意味,然而,野生菌中毒那可不是說着玩的。
野生菌中毒之後,輕則上吐下瀉進醫院,重則幻覺昏迷直接抬上山。
有的菌子致幻,吃完了之後可是會「見小人人」的。
這句話來源於一位吃菌子中毒的網友,吃了致幻的菌子之後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小人人」,像是見到了小人國的人一樣。
也有看到小精靈的,看到怪物的,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妖精的。
都是由於吃菌子中毒。
「好大的雨啊,再這麼下個幾天,就可以去討菌子了。」
在寨子裏,「找蘑菇」就被稱之為「討菌子」。
說法類似的還有上山「討野菜」的說法,說的都是上山去尋找。
小王看着這連成了一條線的雨水感嘆道,眼睛裏閃爍着奇特的光芒。
寨子處在半山腰上,雲南這邊的山很高,山上建的房子也大多數都是土瓦房。
建房的時候,泥土混合稻草,放在模具里製作成為一塊塊的土磚塊,曬乾之後就可以拿來像是砌磚一樣砌房子了。
房子裏的柱子橫樑,也都是選擇長得粗壯筆直的木頭製作而成的。
屋頂上則是瓦片,雨水落在上面,就順着瓦片之間的溝流下來了。
這樣的土房子,在農村里並不少見。
李瀟看着院子裏的雨水,也有些期待起來。
「這菌子要幾天才能長出來啊?」
「這菌子長得可快嘞,只要下過雨,第二天就冒出來了。」
「有的菌子,同一個地方,我第一天去看的時候還啥都沒有,第二天再去的時候就長出來一窩了。」
一窩,是方言裏指一從的意思。
這大雨下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早上,這大雨還在下。
到了中午,雨終於停了。
雨天比較寒冷,所以大家雨天的日常就是圍在火爐邊上烤火。
老爺爺在火爐邊上,將一個土罐子放進火裏面烤乾。
然後在裏面放了一把茶葉,時不時翻動幾下茶葉罐子。
茶葉被烤出了茶香味,然後老人便往裏面倒了一些沸騰的開水。
這樣的做法,不就和大理三道茶當中的第一道茶「苦茶」一模一樣嗎?
這樣的茶水,在這邊被叫做「烤茶。」
烤茶的茶味濃郁,焦香可口。
但是也由於一個小罐子裏面會放很多的茶葉,而且這茶是煮過的,會十分的苦澀。
一般人喝茶可喝不了那麼苦的。
從火爐里扒拉出來一堆碳火,上面擺着幾個白色的糍粑片片。
糍粑被烤的軟乎乎的,外皮被烤的金黃。
從碳火上面把烤好的糍粑拿出來,拍一拍上面的灰塵,沾上一些從山上拿來的土蜂蜜,就可以吃了。
香甜軟糯,在這雨天裏,整個身子都暖和起來了。
糍粑沾蜂蜜,通常情況下是本地冬至節才吃的食物。
不過平時也可以當做主食來食用。
也有的人不喜歡吃沾了蜂蜜的糍粑,就自己倒一點點辣椒麵,蘸着吃。
小王家門口的李子樹上已經掛滿了又大又青的李子,不過這種李子要到秋天才會變紅成熟。
但是小孩子們可等不及,青色的李子摘下來,拌上辣椒麵就迫不及待的吃掉了。
青李子酸澀,辣椒麵火辣,拌在一起就是又酸又辣的口味,在寨子裏是十分常見的零食。
625.雨季
已加入書籤
下載免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