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質和小兕子,李治都去見李世民和長孫皇后。
李正和李泰在驪山腳下閒逛。
在這裏踏青的還有很多皇家的家眷。
有女人也有男人,大多數都是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
也都是李世民這一輩的人。
李正看了一眼一旁的李泰,李泰這一輩也就只有李承乾和李麗質成婚了。
就連李恪也沒有成婚。
四周的目光也紛紛看了過來。
李泰苦笑着說道:「你是我皇姐的駙馬,不論走到哪兒,你都會吸引他們的目光。」
李正抱着保溫杯苦澀地笑了笑。
李泰又說道:「在皇姐出嫁之前,我們這些皇子公主中,父皇和母后最疼愛的也就是皇姐,很多人都以為皇姐一定會嫁給一個門第很高的人,誰能想到父皇會把皇姐許配給你。」
正說着,一個年紀相仿的人朝着這裏走來。
李泰看着來人說道:「他是柴紹的兒子,柴令武。」
柴令武走到近前說道:「這些日子才回到長安,就聽說了很多關於你的事情。」
李正說道:「我的名聲一向不好。」
柴令武笑了笑說道:「今日總算是見到了,也算是不虛此行。」
說完柴令武便又離開了,去和別的人打招呼了。
李泰小聲說道:「據說父皇要把襄陽公主許給柴令武。」
李正稍稍點頭,沒太多的在意。
原本的歷史上柴令武就是娶了襄陽公主。
李泰又說道:「不過父皇和柴令武的父親,也就是柴紹這些年看不對眼,這些年也是一直住在祖籍很少回長安。」
柴紹這個傢伙是不是帶着反骨不好說。
至少在之後的歷史上,柴令武確實有了謀反的意思。
只不過柴紹過世了之後,柴令武有些自大了。
李正低聲說道:「柴紹死了沒有。」
李泰古怪地看着李正說道:「還好好的呢。」
說來也對,柴紹應該是貞觀二十年之後才過世的。
現在也才貞觀十年。
貞觀一朝的賬很複雜。
尤其是李世民的兒子女兒們,還有一些權貴皇戚嗎?
一本亂賬算都算不清。
有時候想想可能也只有後來武則天的強權之下,這種亂賬才被清算清楚。
驪山腳下的皇家親眷來得越來越多。
和皇家的親眷並不是,也不想和這些人混得熟。
李正找了一片樹蔭打算在這裏午睡一下。
李泰正好也有這樣的想法。
剛要躺下,李君羨這個掃興的傢伙就來了。
李君羨穿着一身盔甲,走起路來也是叮噹響。
「陛下和皇后要長安令一起用飯。」
李君羨說道。
「這到驪山,我才剛歇腳,半時辰都不到。」李正一臉苦惱地說道。
「你看看這裏多少親眷都沒有機會和父皇母后一起用飯。」
李泰說着已經站起了身。
在眾多親眷的目光下,李正也只好起身前往行宮。
在眾多的皇家親眷中,李正絕對是一個異類。
李正出生在一個苦寒的家庭。
一個小小黔首,混到了如今的郡公。
更是娶了當朝的陛下最疼愛的公主。
驪山的行宮不大,但建造得也絕對非常奢華。
光是一路走來,李正就看到了很多鑲金的建築。
話說李世民是不是用欠的錢來給他自己修建行宮呢?
欠了我好幾年俸祿,還有這麼多份子錢沒還呢。
做皇帝的怎麼能這麼奢侈。
就不能接地氣點?
行宮的大殿內,小兕子和李治就坐在這裏。
還有李麗質坐在長孫皇后身邊。
李世民坐在上首。
太子不在這裏,估計是留守長安了。
李世民低聲說道:「你跟朕也沒有客氣過,自己隨便坐吧。」
李正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便有宮女端着酒菜上來。
長孫皇后觀察着李正,作為李麗質的母親,李麗質的婚後生活自然也要清楚,神色帶着一些擔憂,因為李正和李麗質還沒有孩子。
有些事情李麗質也不會和李世民說。
但自己這個母后,李麗質還是願意說的。
按照李麗質的說法,李正確實不近女色,但也不是對她毫無興趣。
甚至麗質看得出李正一直都在克制。
這種克制是好事,也是一種壞事。
長孫皇后最擔憂的是因為李正和陛下之間的關係,影響到了李正和李麗質的夫妻關係。
作為李麗質的母親,長孫皇后只是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過得幸福。
現如今李麗質已經十九歲了。
長孫皇后倒也聽孫思邈說過,麗質一樣有氣疾的病症,太早懷孕若是出現意外,對麗質的身體有害無益。
等到麗質病情好了之後便可以了。
嫁給李正這麼多年過去了,麗質似乎很多年沒有犯病了。
氣色也非常地好。
李世民低聲說道:「李正,太子妃都已經有孩子了,朕什麼時候可以抱上你和麗質的外孫?」
李正喝了一口茶水說道:「陛下,我們一定要聊這麼彆扭的話題嗎?」
李世民嘆息道:「麗質也不小了。」
李正說道:「我們都還年輕。」
李世民瞥了李正一眼,沒有注意到長孫皇后在給自己使眼色。
在這種話題上,身為一個大男人李世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李世民灌下一口酒水,「朕打算踏青回去之後,就派兵馬去遼東,到了遼東之後,牛進達做主帥,李大亮和蘇定方作為副帥,兵分三路進攻高句麗。」
說到國事的時候,長孫皇后帶着李麗質,還有小兕子和李治便走向大殿的後方。
說完李世民等着李正的回話。
此刻李正正啃着一隻熊掌。
李世民放下酒杯說道:「你覺得朕的辦法怎麼樣。」
李正依舊啃着熊掌點頭說道:「陛下英明。」
看着李正依舊這麼用力地啃着熊掌,李世民沉默地搖了搖頭,自顧自喝酒。
君臣兩人各自吃着各自的東西,殿內非常安靜。
也非常的詭異,讓一眾宮女太監都不敢吱聲。
好一會兒,李正啃完了熊掌說道:「陛下天色不早了。」
李世民看了看殿外說道:「這才下午。」
李正惆悵着說道:「涇陽距離驪山也不近,早點回去的好。」
李世民說道:「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和朕痛飲,巴不得賴在驪山不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