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

    不管後續的戰役要怎麼打,第一階段「保持保密,分兵徐進,充分偵查」的思路總歸是沒錯的。

    所以跟李素商量好了之後,第二天開始,劉備軍就開始分批逐次南下、一邊探路一邊鞏固中轉據點,並運送囤積糧草。

    跟皇甫嵩他們分兵是正月二十九,正月三十大軍出散關,花了三天時間,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天,才堪堪翻過秦嶺主嶺。

    龍抬頭的日子,從節氣來說大約是驚蟄之後幾天,所以大軍翻秦嶺主嶺的時候,山谷里的積雪已經融化得差不多了,旁邊高峰處依然還沒化完。

    而山谷中已經非常泥濘,經常可以看到一段一段匯成涓涓細流淌下。從散關外往西南七八十里,一直到東狼谷,地勢都是逐漸變高的,所以這些融雪水流會一直往陳倉城方向流去。

    李素大部分路程騎在馬背上,享受最高級的文官待遇,但遇到實在泥濘不穩的險要之處,也只能下馬,由武士攙扶前行。

    走到東狼谷時,大軍暫時歇息,劉備找到李素,一起吃點乾糧酒水,順便攀談起來。

    劉備親自掰了一塊驢肉火燒給他,嘆道:「我等久居朔方,這蜀道之難,今天才算大開眼界,難怪張魯能截殺漢使。走陳倉道已然如此泥濘,要是走郿縣的褒斜道,甚至直插長安的子午道,不知要何等險要。」

    李素喝了口水,才接過火燒:「只是泥濘,還好解決,等融雪積水流完就好了。正因此時泥濘、封雪也才剛剛化開,我軍進軍才有突然性,張魯容易不作提防,這點苦值得吃。」

    劉備把一個小石子丟進山溪,搖頭嘆道:「再不作提防,總不至於陽平關上一個巡哨的都沒有、讓我們偷偷登上關牆吧?只要開始攻關,片刻之間拿不下,敵軍援軍還不是源源不斷趕來。」

    李素不願說喪氣話,就想找話題歪樓,他看着劉備丟出的小石子在山溪中濺起的水花,心中一動,問道:

    「今日可有扣留到北上的本地商旅、藥農?我正想找熟悉地理的土人問詢,這山中積雪的融水成河,真能流到陳倉城下嗎?我們從陳倉出發的時候,還不見有河自秦嶺流出。」

    劉備以為李素是在轉移話題,不屑評價:「這很重要麼?」

    李素微一聳肩:「孫子曰,以虞待不虞者勝,為將者多知點地理總沒錯。我讀史,總好奇當年淮陰侯如何助高祖皇帝暗度陳倉,問問土人當地地理,說不定有啟發呢。」

    劉備並無惡意地輕輕哂笑:「那賢弟慢慢琢磨吧,這種東西知道了又如何,又不能回數百年前,幫高祖皇帝打得更好。」

    幸虧劉備是真正的正常人,不知道「穿越」這個概念,不然的話,他就該說「你又不能穿越回去幫高祖」了。

    李素很快找來一個被大軍扣押的本地採藥老農,客氣地分了對方一塊驢肉火燒,問了這條河的事兒。

    那老農一五一十回答:「將軍,此溪確能一直流到陳倉城下,水量最大的時候大約在二月底,還能匯入陳倉城南的護城河,最終進入渭水呢!我久在此地採藥,也常去陳倉貨賣,故而知之。但此河不常有,每年也就開春融雪一兩個月,雨水最多的年份,也不會超過三個月,其餘時候都幹了。」

    李素心中一動:莫非當年韓信暗度陳倉時,藉助了水運?所以後勤容易解決?可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只走武都郡下辨的祁山道,卻破不了陳倉?

    是郝昭守城太強,還是諸葛亮後勤太弱、無法持續運糧到陳倉前線保持對陳倉的圍城?如果是持續運糧圍城太難,是因為諸葛亮沒有利用水運嗎?還是他選的出兵季節和韓信不一樣,才導致不是豐水季?

    這一連串的問題,讓向來走一步算三五步的李素如骨鯁在喉,很想釋疑,他便誠懇追問:「此河水量最大時,最深能有多深?可得行舟?」

    老藥農搖搖頭:「最深時不過四五尺,而且怪石雜亂,如何行得了舟?」

    李素摸着下巴暗忖:那看來不是季節的問題了,這小溪無論什麼季節水位都不能開船運糧。

    罷了,先想到這一步,做好記錄,將來平了張魯,有時間再回來慢慢考察地形吧。

    一旁始終跟着李素晃悠的諸葛瑾,見狀也不由奇怪:「中郎為何專注於這些無用小事?不妨說說,說不定屬下可以幫助探查。」

    李素隨口說道:「我只是想知道這陳倉谷中是不是溪水一直如此淺少,將來有暇可令士卒挖開河道兩側緩坡,刨去樹木土壤,看看山壁岩層。」

    李素上輩子學外交,地理成績還是很好的,一來地理雖然從科學角度來說算是理科,但高考分科的時候劃到了文科,要記要背的東西也比較多。

    二來麼,學外交需要對各種國際河流有非常深刻的了解認識,要知道「自古以來」的情況。所以李素穿越兩年,至今還對雅魯藏布江、伊瓦洛底江、怒江、瀾滄江(湄公河)這些河歷史軌跡如何、流經外國何處入海如數家珍。

    因為當外交官的人必須活用一切「鑽國際條約空子在上游修水利工程」的手腕,在國際法框架內威脅下游鄰國、逼迫他們做出讓步接受外交訛詐。

    仗着這門課的學習,李素也略懂一些水利方面的地理勘踏經驗。只要把河床旁邊的泥土挖光,他看一眼山壁的岩石類型就可以看出是沉積岩、頁岩;還是玄武岩、花崗岩。

    如果是前者,那就說明這條山谷的谷底之所以這麼深,歷史上是水流沖刷蝕刻出來的,曾經有河而現在沒河。如果是後者,那就說明這裏自古就沒有河,完全是地殼運動積壓在兩側形成山峰、這裏天然就是低谷。

    諸葛瑾不知其中地理知識,他只是默默把李素要了解的情況記錄了下來,準備到時候回去翻翻典籍,監督士兵挖地考察,幫中郎將把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了。

    ……

    在東狼谷一路探路、地理勘測折騰,二月初三大軍終于越過了這一帶秦嶺谷道的最高點,然後開始走下坡路,初五抵達河池縣。

    這是一處方圓幾十里的河谷小平原,可以略作歇腳,縣城南郊十幾里就是西漢水。

    抵達此處之後,關羽暫時擔任嚮導,領兵兩千開道,為於夫羅引路,往正西方向、沿着河谷溯西漢水上游而去。

    河池往西八十里就是下辨,從下辨再往西八十里就是武都,武都之北就是祁山大道,可以到天水郡治冀縣。


    李素也是親自在周邊勘踏了一番之後,才有了真切的認識:歷史上,季漢軍隊要從漢中北伐,只要不走子午谷而是走西北方向,那麼從陽平關到河池之間,是沒有岔路的,就一條道。

    到了河池之後,才會分岔,關羽護送於夫羅去沓中養馬屯田那條路,就是最容易走的,也就是諸葛亮經常出祁山的。而另一條就是劉備和李素這次的來路。

    於夫羅軍的動向,就相當於是「從陳倉往南繞進秦嶺山區,到武都後再往北重新繞出來」,這個姿態,戰略上也是很有欺騙性的,因為它可以偽裝成

    「皇甫嵩帶着漢軍主力在隴山渭水河谷中追擊韓遂,但韓遂因為堵谷徐徐而退,敗而不亂,導致皇甫嵩沒有空間迂迴展開兵力、包抄韓遂後路」,所以「邀請劉備出奇兵,走秦嶺山區繞過隴山,到天水出現在韓遂背後,從背面把韓遂堵在隴山渭水河谷中」。

    這個邏輯有點繞,但當世的將領如果你這樣騙他,他至少都是聽得懂的。

    正因為如此,這一路過來,劉備軍抓住商旅和藥農、獵戶暫時扣押時,也都言之鑿鑿告訴他們「我軍走這條路是為了偷襲韓遂背後,目的是繞祁山大路去天水」。

    這樣萬一這些人當眾有張魯的細作、逃脫了,也依然不至於讓張魯立刻警覺。

    李素就是這麼陰,連不打算放走的俘虜都要騙,騙人的戲必須做全套。

    這,才叫演技!

    於夫羅被分兵往西佯動後次日,二月初六,李素也帶着數百精銳斥候,在趙雲的掩護下,準備悄咪咪親自南下勘測陽平關外的地形。

    劉備也想掌握戰局信息,堅持要親自輕裝簡從去探視,少不得又帶了幾位猛將保護,全部人都偽裝成商隊。

    一路南下,李素也不是白白遊山玩水,而是始終保持了警覺和觀察記錄,每天走了多少路、未來大軍想要偷襲得一天趕多遠,他全部都做了詳細記載。

    至於路途丈量的辦法,他就是讓士兵們實際數步數,每個人數五千步,然後換人歇歇腦子,最後匯總相加。如此一來,光看地圖看不清實際路途的弊端也可以解決了。

    這種丈量路程的仔細謹慎勁兒,讓劉備和魯肅以及其他隨軍護衛猛將都嘆為觀止,暗贊李中郎這戰前參謀的活兒做得太細了。

    「從河池至武興直線大約70里,但沿途要沿着西漢水河谷曲折,實際行程竟有110里,山路果然不能看直線距離啊。

    武興到沮縣直線三十里,山路實際五十里,沮縣沿沔水到陽平關十五里,實際也是十五里,這段河道很平直。我軍半騎馬半牽馬趕路,輕裝而進都走了足足兩天。」

    距離陽平關還剩最後十里時,道路勘探工作終於做完了,李素和劉備悄咪咪在山坡上登高瞭望陽平關,如是核對了一下里程道路。

    如果將來要突然發難襲擊陽平關的話,看來從河池出發還是來不及的,除非先走一夜夜路,趕到武興、稍作休息,然後天亮再從武興翻山到沮縣,這樣一個白天走七十里,倒是還在山路行軍的極限範圍內。

    這次因為張飛還在養傷,所以沒有跟來,李素身邊質疑他的莽人也少了很多。

    最後只有一個隨身護衛的典韋有些不耐煩:「中郎,要俺說,算這些作甚,直接帶兵攻一下陽平關試試不就知道了?」

    李素訓斥道:「胡鬧!我等千辛萬苦,就是為了這個猝然發難的機會,要張魯直到攻關的那一刻之前都不提前警覺。陽平關天下險隘,一旦暴露了,數年都攻不進去都是有可能的!」

    李素太清楚歷史教訓了,都不用看三國志,只要看看演義就知道,歷史上北方政權集中全力攻打陽平關,但凡是明車明馬的陣戰,就從沒攻破過。

    僅有的兩次攻破記錄,分別是曹操征張魯和後來鍾鄧滅蜀漢。

    曹操征張魯時,一開始就靠堆兵力,十幾萬大軍打了那麼久屁用沒有。最後居然是張魯的弟弟張衛腦抽了,主動出關反擊,結果被夏侯淵狂喜裹挾追殺破關。

    而鍾會進漢中時,靠的則是一來有漢奸投降,二來是姜維屯田沓中被鄧艾阻隔了回漢中的道路,所以陽平關守軍士氣極為低落。

    換句話說,歷史上兩次攻破,在不動用劃時代科技攻城武器的情況下,都是靠「把敵守關主力部隊騙出來,或者隔絕在外不得回關防禦」的前提下,才攻破的。

    至於什麼「模仿鄧艾鍾會從隴右和關中夾擊」的套路,如今更是想都別想,根本不符合實際情況。那一招的前提是姜維本來就在關外,可以被你隔絕牽制。現在張衛苟得跟龜一樣,全軍龜縮,拿什麼分割嘛。

    李素要想計策,思維慣性肯定也是往「如何把敵人守關部隊主力騙出來消滅」,然後再攻關。

    「陽平關如此雄峻險惡,我之所以始終隱秘進兵,就是想看看有沒有辦法逮住一個敵軍主力疏忽的機會偷襲。或者是守關主力換防回漢中、或者是守關主力突然被我軍用迷惑的藉口騙出關來,然後再突然殺出。若非如此,此戰不易啊。」

    李素觀察地形再三,如是跟劉備和魯肅商議。

    張衛遇到夏侯淵時犯傻主動出擊的那種情形,是百年一遇的。

    李素不能把期望寄托在敵人再犯一次百年一遇的鯊臂,他只能主動促成。

    「就算附近沒有朝廷大軍出現,就算保密再好,張衛也不會傻到出關吧?」一旁的魯肅聽完後,思之再三實在想不到敵人怎麼可能如此智障。

    「能不能在戰役開始後,指望張魯逼張衛出關作戰?」李素被魯肅潑冷水後,心中也難免退求其次意淫,期待張魯跟李隆基一樣智障誤判形勢,像李隆基逼哥舒翰出潼關一樣逼張衛出陽平關決戰。

    但很快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也被他自己驅趕出腦海:李隆基在潼關之戰時的智障,已經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了,那更指望不上。

    一路腦補着計略,劉備和李素一行漸漸摸到陽平關更近處,抵近觀察細節。

    就在這時,李素忽然發現一個問題:「嗯?我大意了!這陽平關前的路,怎麼不是直插關內、當道立關的?反而是一條人字形的道路,陽平關是建在這個人字形的交叉頂端的?

    那豈不是說,如果不是想進陽平關去漢中,只是想入蜀去成都的話,可以『過陽平關門而不入』,直接路過麼?」

    李素順着這個思路往下想,心中巨震。



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  
相關:  噴神  竊隋好駙馬  重回80當大佬  開局一條小漁船顧鯤  重生之我全都要  舍弟諸葛亮  學霸終結者    我乃捉鬼大師  從離婚開始的文娛  陸地鍵仙  穿書後她玩脫了  天門神幻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4.0802MB

搜"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360搜"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