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夏至。
陳志文一行人,離開了待了一個多月的內地,回到了香港。
香港的主體經濟,還是那樣的一潭死水,在被地產綁架之後,所有的經濟數據都與地產掛鈎,地產強則經濟強,地產弱則經濟弱,雖然有一小批人,似乎已經看出了未來的走強趨勢,開始大膽投資,另外,包括恒隆地產在內的幾家地產公司,也因為受到了陳志文的投資或者海信銀行的支柱,部分不得不動工的業務也開動了起來,但對比與整個香港的地產市場,這點規模還是太小了點,幾乎產生不了什麼影響,如同地產牛市最巔峰的時候,就算有小部分人撤離,甚至他們公開宣稱地產市場會出問題,也沒人信。
大部分人,都是跟風的,即使覺得未來可能會不一樣,但也不敢賭,只有那些有眼光又敢賭一把的人,才能夠逆風崛起。當然,像恒隆地產那樣賭輸了的,實際上也比比皆是。
休息兩天後,6月25日,陳志文來到了位於中環的和記大廈,目前的和黃,是他旗下最重要的公司之一,不亞於美的,因為很多重資產投資,都是由和黃來負責。
「跟粵州市的發電站項目,談的怎麼樣了?」陳志文喝了一杯剛剛泡好的咖啡後,問道。
港燈,因為是公共服務,所以沒辦法獨資,必須要上市,不然就會被港府取消獨家經營權,雖說,發電業務就算沒有這個權力別人也不太可能進入,可也沒必要與港府對着幹,再說,發電站業務,重資產,回報率也只能說穩定,根本就談不上暴利,也沒必要獨資,還不如保持上市,這樣在融資的時候也會很方便。
不過發電業務雖然每一個都是重資產,但幾年下來也未必會有幾個新項目,特別是之前,港燈一直陳守香港,就最近,才開始進軍內地,而即使在未來,能夠參與的項目也不會達到數量很多的級別,除非陳志文額外再注入資金,但這樣的低回報重資產項目,至少目前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港燈在整個集團內部就屬於第二等級的企業,由和黃直接管理,還不如九龍倉,後者還是可以直接向陳志文匯報的,因為雖然目前九龍倉的規模還不如港燈,可未來的潛力要大多了,只要有資本,是可以在很多國家很多城市直接建商場,可發電廠卻不行,雖說後者可能影響力更大,但的的確確,是很難成長到非常龐大的規模的。
這種難得有什麼大動靜的子公司,陳志文也不至於需要經常去過問,因此,交給和黃就行了,不過在純粹的運營這一塊,還是由港燈自己負責,只不過資本投資這一塊,和黃負責。
因此,港燈在粵州市的投資,由和黃負責,再者來說,陳志文收購港燈之後,因為專業性的問題,幾乎沒怎麼幹涉港燈的管理層,這群人,做起發電業務自然很是牛逼,可其他就不行了,在原先的歷史上,港燈旗下有着大量的地皮,卻沒能力開發,最終全部便宜了李嘉成,這樣的管理層,連地產都不會玩,如果讓他們去進行涉及大幾十億港元的投資談判,估計會廢了項目,而和黃,這些年來,已經與內地合作過多次,懂得該怎麼操作。
「地址一塊基本上已經選好了,粵州市給了6個地方,讓我們選擇3個,這其中因為涉及到環境污染,所以也沒有太考慮位置問題。這張地圖上就是備選的位置。」周家楊將一張地圖遞給了老闆,又說道:「後面就是涉及到投資金額、發電功率問題,還有就是日後運營的稅務優惠問題。」
「嗯,位置方面你們根據自己需求來決定吧,這些都是非常偏遠的地方,考慮到水源問題、交通運輸問題方便就行了。」陳志文接過地圖後大概看了一眼,也沒在意。
發電廠屬於高污染產業,特別是這個時代,超高空排放以及碳回收技術還不成熟,以及現在使用的煤炭也不會是高質煤炭,因此,對附近的污染非常重,因此必然不可能放在市區附近。
當然,如果未來市區想外擴張太多,也是有可能蔓延到發電廠附近的,也就是說現如今的邊緣地帶,到了未來可能會是市區郊區了,不過那太久遠了,自己也不可能知道一個粵州市未來的發展規劃,所以也就沒必要在乎位置了。
發電廠,這個項目,純粹就是發電所用,第一其本身也能有足夠的利潤,第二,有了電,自己未來的產業才方便轉移進內地,不然,就只能待在香港享受巨高的人工成本,那還不如早做準備,至於未來可能出現的地價上漲,那就看運氣了,有則更好沒有也無所謂。
「好的。」周家楊點點頭,又說道:「還有一個問題需要陳生來決定,我們的發電機組,是從國外採購還是購買國內的。」
「國內這一塊的技術,應該不太行吧?」陳志文想了想問道。
雖說發電是國家的根基,改開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對於發電技術的研究肯定也沒停過,只是,肯定還是比不了海外那麼多國家以及更長歷史研究的成果的,在他的記憶中,內地是在2010年前後才將自己的火力發電技術,提高到與國際尖端水平,也就是超臨界發電技術,然後就一起鎖死了出口。
「是的,燃燒效率、穩定性都不如國外,就是便宜點,長期使用,光是採購煤的成本都會非常高,而買海外的,雖然一次性支付貴了點,可未來效率會高的多。」周家楊說道。
「那當然選進口的,我在乎的是效率,而且發電量越高越好。」陳志文沒有絲毫猶豫的說道。
如果是類似康師傅在上滬的工廠,選擇低端設備,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效率上也可以通過加人增大工廠來彌補,這種情況下就無所謂了,反正,一般的食品生產線,可能十年時間也就大換代了,等未來再根據實際情況,再做新決定就好了。
可發電站不一樣,這玩意一用基本上就是30年,除非未來新技術出現爆炸式的增長,不然不可能替換,而長期運營的話,那就需要在前期準備好,而且粵州市未來的擴張速度必然很快,發電廠污染太嚴重,也不符合城市發展,雖然說陳志文也想利益最大化,但底線就是不傷害任何一個人的身體,不管是自己旗下的工人,還是客戶,還是無關緊要的人。
「好,那我聯繫海外的幾家公司,等他們提出報價,不過這樣的項目,需要的時間也會比較長,因為需要多方一起商討,內地那邊也需要根據不同條件,準備好基建設施,可能需要半年左右才有有初步的結論。」周家楊說道。
「嗯,這我能理解,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吧。」陳志文點點頭說道,大型基建項目,流程方面肯定會比較慢的,涉及到城市需求、環境需求、上報中央、基建準備等等,後續還會涉及到安全問題等等,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流程,以保證不出問題。不像輕工業工廠,效率高的話,從開始到廠建成了,可能只需要三個月。
「好的,陳生。」周家楊答應說道。
「和黃在日本的地產投資怎麼樣了?」陳志文又問道。
現如今,在地產市場,最適合佈局的,就是日本。
香港這邊,他目前已經有了置地、和黃、九龍倉,同時又通過資本投資,入股了長江實業、恒隆地產、新鴻基地產等等未來的華資巨頭,基本上在香港這個城市,已經到達了地產規模的極限了,再多投資,特別是還繼續投資,反而會適得其反,第一會容易讓自己更與香港綁定的太深,雖說自己知道未來,也知道香港地產會一直很好,可也沒必要在一個城市將肉全部吃光,而第二就是,過於參與地產,對自己的名聲可不好,特別是住宅,除了自有土地之外,其他的,他也不準備在與其他地產公司競爭了,反正也已經通過投資,獲得了其他華資巨頭的利益。
頂多在未來,一些大型寫字樓或商場項目,和黃、九龍倉與置地可以參與一下,又或者收購現成的寫字樓等等,不然,在香港的地產投資基本上也該差不多了。
而目前的日本,就是最佳的市場,到了明年,廣場協議一開,日元升值,地產升值,現在的投入可以在短時間內成指數倍上升,且市場規模夠大,能夠容納海量的資金,撤出來的時候也方便。
「和黃從82年開始,已經先後在日本市場投入了超過30億美元,主要在東京、名古屋、大阪、橫濱這些大城市投資寫字樓物業與一些高檔商業住宅,不過在銀座的進展非常緩慢,至今我們也沒有收購到一套完整的寫字樓。」周家楊有些可惜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