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姑來到京城最大的妓院——天仙閣,僅僅一天便驚動了整個京城。
三天後,全城男女老少都曉得天仙閣來了個比天仙還要美的大美人。
只因紫姑宣稱暫不接客,連日來,登門求見的嫖客成千上萬,客廳坐不下,堂屋又坐滿,前院後院人擠人。
那些性急的忍不住七嘴八舌地嚷開了:
"只要紫姑陪我喝一杯茶,我願出十兩銀子。"
"只要紫姑站在樓上向我笑一聲,我願出五兩黃金。"
"只要"
鴇媽子先前只是說來了搖錢樹,聽了那班公子王孫們的議論聲,才知道來的哪裏是什麼搖錢樹,分明是能夠搬來金山銀山的"活財神"。
鴇媽子是個搜錢精,她見紫姑宣佈十天內暫不接客,真是如百鼠抓心。她既不敢得罪紫姑這位活財神,又不願白白地放過這筆財喜,便急中生智地想了個主意。
只見她「得——得」上樓來,小心翼翼地同紫姑商量道:"三姑,我的好女兒,你初來乍到,我這當媽子的本不該叫你為難,何況你遠道而來休息十天半月也是人之常情。只因你那天生麗質,太惹人愛了,所以連日來,我這偌大的天仙閣里里外外被客人們圍了個水泄不通,趕都趕不走。別的不說,他們多停留半天,僅茶水就得喝下去十缸八缸的。「
「三姑,你看這樣好不好,為了打發他們,勞您的大駕,就站在樓門口對他們笑一笑,我保證他們十天內不會再來了。不過如果您覺得不方便的話,也不勉強。當然嘍,這笑也不會讓你白笑,他們每人願出五兩金子,你看"
紫姑答得倒也乖巧:「媽媽說哪裏話來,有道是: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管。媽媽叫女兒去,女兒怎敢不去,只是這五兩金子嘛」
"老規矩,三七開,你得三,不不不,三姑你不同,還是四六開吧!"鴇媽子見紫姑笑而不語,生怕她不干。緊接着又改口道:"那就二一添作五,或倒四六?"
"媽媽你誤會了,女兒我的意思是,分成仍舊按天仙閣的老規矩辦,再少一點也不妨事,只是那些願意看女兒笑的價錢要翻一番,而且只笑一下,還要隔着帘子笑。捨不得的,出不起的,讓他們趁早回去,回自家婆娘的熱被窩去"
鴇媽子見條件如此苛刻,真有點大風頭上吃炒麵——不好開口,但丟一個不如撿一個,看在錢的分上,不好開口也要開。哪料到那些早就垂涎三尺的嫖客們,聽說十兩黃金能買紫姑一笑,竟沒一個喊貴的。
那些因銀錢不夠不能一飽眼福的,還氣得直捶腦殼呢!
那些有幸看了的都說十兩金子花得不冤枉——因為那紫姑長得實在太漂亮了。
到底怎麼漂亮法呢?
真是一言難盡,雖然古往今來形容美女的詞是車兒拉不完,船兒載不盡,卻沒有一個能將自己的容貌形容得恰到好處的。
有人請教過翰林院的老學究,老學究們抓了半天頭皮才擠出一句話來:"怎麼形容也不過分,怎麼誇耀都嫌不足。"
後來又有三個進京趕考的窮酸秀才,他們窮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總算湊合成了一首打油詩,雖然他們自己說"難表紫姑之容顏於萬一",可到底還是在京城流傳開了。
詩曰:
煙花柳巷快關門,天仙閣內有美人。
三宮六院該投塘,月里嫦娥應吊頸。
八旬老翁流口水,鐵打金剛也斷魂。
如來若見紫姑面,同樣要害相思病。
紫姑來了以後,天仙閣的妓女們因相形見絀而紛紛擇婿從良了。
其他十幾處煙花柳巷也都因生意清淡面臨破產,不得不改行唱戲、賣藝了。
如果說這些事兒都不足為奇的話,那麼天仙閣內發生的事兒就令人費解了。
連日來天,仙閣的鴇媽子硬是想不通,紫姑天生麗質依然如故,待人接客分外熱情,收費天天降價,上門的嫖客就像冬天的潮水一退再退,秋天的黃葉一落再落。
三個月不到,就經常是紫姑和鴇媽子兩人在天仙閣內"對我生財"了。
按下這天仙閣內的怪事暫且不表,卻說那何國的國君也是個好色之徒,娶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還嫌不夠,每到一時心血來潮之時,也喜歡出來換換胃口。
萬歲爺幹這等風流事可比不得公子王孫,更比不得平民百姓。前呼後擁地帶一大幫子吧,多有不便也不雅,一個人青衣小帽溜出來吧,既怕刺客,又怕"驚駕"。
不知是哪位善於拍馬溜須的大臣,想了個絕妙的主意,為國王從皇宮後院到天仙閣修了個地下通道,只要他高興就往地道裏面一鑽,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鴇媽子的臥室。
鴇子見國王一到,馬上端出天仙閣所有姑娘的畫像讓他挑選,再帶進那專門的房間供其玩樂。這樣既安全可靠,又不必帶隨從。
這天,正當鴇媽子為生意清淡而發愁的時候,國王突然從壁櫃似的暗門鑽了出來。
鴇媽子一見萬歲爺駕到,就像快要淹死的人撈到一根救命稻草,沒等萬歲爺開口,她便將紫姑的來龍去脈,如何美貌,怎麼擠垮了京城的所有妓院,如何笑一聲值萬兩黃金的事又添油加醋地給國王說了一遍,惟獨隱瞞了天仙閣的生意突然冷清了的真情。
萬歲爺還沒聽完口水就流了下來,迫不及待地要見紫姑。
鴇媽子說要按君臣之禮通知紫姑來接駕,萬歲爺卻冒出一句"新婚三天無大小,煙花柳巷無高低"的話來,又說,「不用接。」鴇媽子一想,這話也對——貓兒見了魚,桌上吃地下吃都一樣,不必擺什麼架子。
鴇媽子領着國王來到紫姑的臥室,那紫姑還沒等侍從通稟,早已適時地來到臥室門前,深深地道了個"萬福"之後,說:"萬歲駕到,有失迎迓,恕奴婢失敬之罪!"那名門閨秀的風度,那飄飄欲仙的體態,那笑不露齒,語不高聲的分寸,簡直比娘娘、貴妃們接駕更合宮廷禮儀,就是讓禮部尚書站在一旁也絕對挑不出一丁點毛病。那才是:少一分則不足,多一分則有餘,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使鴇媽子吃驚的倒不是紫姑對宮廷禮儀的了如指掌,而是她能在無人通稟的情況下,適時地出門接駕,準確無誤地判斷是"萬歲駕到",難道她有料事如神的本領不成?
且不說鴇媽子的驚訝,也不說紫姑的"如神",卻說那年輕的國王見了紫姑那長相,那風韻,只覺得像喝醉了酒似的,渾身酥軟,四肢沒勁,心率加快,腿肚子轉筋,腦袋昏昏然,身子飄飄然。
後來自己是怎麼進的房,怎麼接的茶,怎麼坐的凳子全然不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