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行駛在街道上。
前兩天下了雪,街道顯得有些泥濘,今天依舊沒有太陽,天空灰濛濛的。
應該說,整個世界都是灰濛濛的。
灰濛濛的天空,灰濛濛的樓房,視線里,不時閃過高聳入雲的煙囪,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煙氣味。
鐵溪區被稱為「東方魯爾」,擁有第一機床廠、冶煉廠、變壓器廠、化工廠、拖拉機廠、鼓風機廠、東北製藥廠各個工廠都是全國各行業的龍頭,中國的第一枚國徽、第一台拖拉機、第一輛內燃機等都在這裏誕生。
可是現在,已經開始衰敗了。
大伯住的是一個叫工人村的地方,聽父親說,這裏曾經號稱「全國第一村」,電燈電話、煤氣暖氣、糧站、大合社、郵局、摩電車、勞動公園、俱樂部、電影院應有盡有,簡直就是一個小社會。
方明華他們趕到的時候,這裏果然很熱鬧,街道兩邊都是擺着小攤的商販,錄像廳,舞廳
雖然現在是白天,但依舊能聽到裏面傳來音樂。
方明華和父親趕到大伯的家,住在一棟三層樓房裏,這是工人村典型的建築,五十年代按照前蘇聯圖紙設計,還有個專用名稱叫:「三層起脊悶頂式住宅」。
也就是俗稱的「蘇式樓」:樓體方正,木質樓板,磚混結構,牆體極厚,屋內挑高達2.8米。
大伯家住在三樓。
他們上了樓,門上貼着白色對聯,進進出出人挺多,看到方長河父子,立刻有人招呼。
「二叔、明華,你們回來啦。」
兩人進了屋,裏面空間不大,但人挺多,其中有個面容憔悴的老婦人,就是方明華的大伯母。
旁邊還有幾個戴孝的,是方明華的平輩。
一陣招呼後,方明華頭上也被戴上白色的孝幛。
「我大伯的靈堂在哪?」方明華輕聲問道。
「在殯儀館的第三靈堂,家裏地方小,擺不下,現在一般都在那裏,明傑和明軍在那邊守着。」大伯母說道。
「爸,你先休息,我過去一趟,給大伯上個香。」
方長河同意了。
方明華放下行李,然後下樓打的直奔殯儀館,到了作為晚輩的他,還不忘記買上三幅花圈,挽帶上分別寫上大姐、小妹,以及自己一家的人名字,表示晚輩對長輩的哀悼。
到了第三靈堂,方明華看到裏面放着一副棺木,前面有大伯的遺像,旁邊還有幾個同樣戴孝的人。
將花圈靠在四周牆上,方明華跪在遺像前,先點上三炷香,又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這才站起來和家門兄弟聊天。
大伯要了兩個兒子,老大方明傑是接大伯的班進奉天重型機械廠當工人,找的媳婦是廠里的工人,老二方明軍初中畢業後上了廠里辦的技校,現在也在廠里上班,媳婦是廠里幼兒園老師。
幾乎可以說,大伯一家都生活在這個廠里。
家門兄弟多年未見,也沒什麼共同經歷,相互問候過後就無話可說,不過方明華覺得這實在太沉悶,就沒話找話。
老大四十歲出頭,看樣子是個悶葫蘆,老二方明軍年齡比方明華小一點,兩人就聊起來。
先是聊了各自家庭近況,方明華又問道:「明軍,廠里效益怎麼樣?」
「效益?」方明軍聽了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逑的效益!他媽的,馬上就要下崗了!草!」
方明軍突然爆了句粗口,惹得旁邊的方明傑瞪了弟弟一眼。
方明軍平時隨便慣了,但在老爹的靈堂也不敢再亂說什麼,閉住了嘴。
方明華也不好再說下去。
在靈堂呆了一會,方明華就決定離開,先要找個旅店,安排好自己和老爸的住宿——伯母家那么小肯定住不下。
另外作為晚輩,晚上還要再這裏輪流守靈。
按照東北風俗習慣,人去世後一般是單數日子下葬,三、五、七天,今天是他大伯去世的第三天,也就是過兩天才能火化下葬。
晚上守靈,白天方明華回去補一覺,像他這樣遠道而來,又不熟悉周圍環境的,一般也不會給他安排什麼活,所以他一天基本上也是無所事事,直到第五天給大伯開完追悼會,火化後安葬在陵園裏,才算結束。
不過方明華跟着父親並沒有返回西京。
按照東北風俗,還有園墳一說,就是死者入葬後第三天,親友要到陵墓去圓墳、添土、燒紙。
方長河決定留下來,給大哥園墳後再回去。
方明華決定到處轉轉,看能否再找幾個工人家庭聊聊,於是找到堂弟方明軍。
「明華哥,這有啥好聊的?」方明軍有些不太明白。
「你也知道,我是作家,我想寫一點反映工人家庭生活和工作的文章。」方明華說出自己的目的。
「行,最近這兩天我也不上班,一帶我都熟,我帶你去轉轉。」方明軍很痛快答應了。
穿上舊軍大衣,帶着火車頭帽,方明華坐着堂弟的摩托車,冒着嚴寒在附近一帶的工廠、家屬樓轉起來。
跑了三天,記下了自己採訪的記錄。
1992年11月26日,第一感覺。
夕陽的餘輝籠罩着整個市區。站在昔日紅火的建設大道上,方明華真切地感受到了這裏的落魄。
XX實業機電廠門口,廠名中的「沈」字已經大部脫落,「業」僅僅留着左右兩點。廠房空空蕩蕩的,裏面的大部分窗戶玻璃已殘缺不全。
寒風吹打破窗,發出一陣陣的嗚咽聲。
方明華沒想到自己和堂弟在上職工宿舍樓經歷了一幕「電梯驚魂」:從這座高樓上拍照返回時,電梯在六層戛然而止,旋即迅速下滑,快到底時才停住。
方明華餘悸未消,問同梯一位老人:「這電梯沒人修嗎?」
老人苦笑說:「這是老毛病了,幾乎每天都要犯。廠子快黃了,哪裏還有錢修電梯?」
這是給方明華留下的第一印象。而這樣的工廠在這裏比比皆是。夜幕降臨。
方明華跟着方明軍,騎着摩托車從廠區駛入家屬區閒聊中,方明軍告訴方明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這裏曾經是全中國最現代化的住宅區。
所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說的就是這裏。」
還沒到晚上8點,工人村的街道上已經看不到幾個人了。樓群中燈光昏暗,一片寂靜。
方明軍解釋說:「工人都下崗了,誰還有心過什麼夜生活?」
在街上惟一可看見的燈火,是幾個賣水果的小販在攤頭點的小燈泡。當我們的車子駛過時,攤主沖着我們大喝:「鴨梨!三元錢六斤!賤賣!」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