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選大破緬軍的消息很快傳到阿瓦。
緬王莽達喇大驚失色,連忙命王弟莽白率十萬大軍前往阻擋明軍。
莽白奉命出征,率援軍迅速進兵,與前線敗退的緬軍會合。
這些聚攏而來的敗兵早已是草木皆兵,心驚膽裂,不敢再與明軍交鋒。
而緬軍統帥莽白卻是心高氣傲,當得知白文選部兵馬不多只有區區萬餘人後。
他根本不相信自己十萬大軍打不過白文選的區區萬餘殘兵敗將。
所以當即斬殺了兩名畏敵怯戰的將領,鼓舞軍心。
其餘緬軍將領見此情形,只得強打起精神,準備和白文選決戰了。
兩天後,莽白等來了白文選部。
當仔細觀察了明軍後,他大喜過望。
「漢人無狀,然亦不多,又有何懼!」
當天夜裏,他隨即挑選一萬緬軍精銳,準備劫營一舉殺敗白文選。
當夜子時,緬軍在莽白的帶領下不打火把,悄悄向着明軍大營摸來。
然後當他們殺進營中之時,卻發現大營守兵寥寥無幾。
莽白心中大驚,連忙下令撤退。
但是白文選一聲令下,頓時火光四起,箭如雨下,大批明軍從暗處殺來。
緬軍頓時亂作一團,爭相奔走逃命,被明軍殺得大敗。
莽白在援軍的接應下才勉強逃脫。
第二天不服氣的莽白帶緬軍主力出營,欲與白文選決一死戰。
只見漫山遍野的緬軍以戰象為前驅,朝着明軍殺來。
白文選臨危不亂,下令集中火器。
在緬軍戰象抵近之時,齊齊開火。
又命令士兵投擲火油等易燃物。
一時間緬軍戰象大亂,不少大象受驚後回身逃竄,踩死了大批緬軍士卒。
待破了緬軍的戰象,白文選又調騎兵迂迴側擊。
自己親自出陣,帶着明軍發起了總攻。
待夜幕降臨之時,十萬緬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被區區萬餘明軍所敗。
這些從抗清戰場上存活下來的西營老卒們,在緬軍面前宛如真正的天兵一樣,勢不可擋。
大破緬軍主力後,白文選揮軍繼續前進,直趨阿瓦城中。
莽白帶着殘兵敗將倉惶而逃。
待回到阿瓦後添油加醋地說起了明軍的厲害。
緬甸國王莽達喇聽完戰況後,目瞪口呆,滿臉地不可置信。
他哭喪着臉對左右大臣說道:「這明軍莫非是天兵天將不成?從南渡河至此我十幾萬大軍居然擋不住區區一萬疲弊之師!」
「這天朝果然非我等外藩可以窺測!事到如今,這仗還怎麼打啊?」
一時間緬甸群臣沉默不語,一個個地垂頭喪氣。
他們原本以為雲南已經被吳三桂所佔,永曆也逃難到了阿瓦,南明群臣更是醜態百態。
如此情況李定國和白文選的殘兵敗將應該不足為懼。
哪曾想真打起來,竟然的明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我大緬甸的十萬大軍竟然被區區萬餘明軍所敗!
舉朝大臣一想到此處便面面相覷,鴉雀無聲。
過了許久方才有人怯生生地提議道:「大王,不如還是把永曆皇帝還給白文選,讓明軍趕緊撤軍吧。」
「沒錯,天朝之兵不可敵,若不交還永曆,只怕我國會有滅國大禍!」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眾大臣直接被白文選嚇怕了膽,紛紛附和這些建議。
「糊塗!」緬王莽達喇怒斥道:「明人犯我土地,殺我子民,要是把永曆交出,只怕他們便再無忌憚!」
「若是白文選生出歹意,迎回永曆後仍不退兵,強行佔領阿瓦,本王又該如何?」
此言一出,緬甸群臣汗毛倒豎,紛紛反應了過來。
眼下緬軍主力已經被白文選擊敗,要是在膽怯之下再交出永曆,只怕會被白文選更為看輕,更加地肆無忌憚。
而雲南已失,大明已經是爝火餘燼。
只剩下了李定國和白文選等人的軍隊還在堅持。
如此情況,李白二人未嘗沒有和鶴占雀巢,奪取緬甸為基地而後反攻雲南,恢復河山的打算啊。
要是交出永曆讓白文選更無忌憚。
那麼緬甸就將有真正的亡國之禍!
一想到此處,莽達喇和他的臣子們就如坐針氈,汗毛倒豎。
不能交!不能交!這永曆一旦交了。
他們的手中就徹底沒有籌碼了!
要是握緊永曆,讓明軍投鼠忌器,或許局勢還有所改變。
「傳旨,各處兵馬迅速回援阿瓦!我等萬不能露怯,否則便死無葬之地!」
莽達喇下令,準備和白文選周旋到底了。
在緬王調集各地勤王兵馬之時,白文選的兵鋒已經直抵阿瓦城下,並派使者送去書信,表示要迎回永曆帝。
然而緬方卻是久久不予回應。
白文選大怒,旋即整頓兵馬準備攻城人了。
莽達喇見狀連忙派兵前往永曆住所脅迫他寫下退兵詔書。
此時沐天波、王啟隆、鄧凱等人也正在準備,試圖聯絡白文選一舉護送永曆帝出險。
但是永曆帝卻膽小如鼠,深怕沐天波等人的行為會觸怒緬甸人,引來刀兵之禍。
而馬吉翔則在這段時間,目無君上,欺辱群臣。
唯恐白文選接駕後,知曉自己的所作所為後,一刀殺了自己。
於是便或明或暗,百般阻攔。
在種種情況下,沐天波等人只得偃旗息鼓。
很快緬甸人趾高氣昂地從永曆手中拿到了退兵詔書。
並派使者去白文選的軍中遞交。
白文選看到永曆帝的詔書後,不禁忿忿不已。
他哀嘆道:「皇上如此懦弱,讓臣等如何復國?如今我大軍屯於城下,緬人對天子豈敢有所怠慢!」
「然我軍一旦撤離,緬人又將如何對待天子?莫非天欲亡大明乎?」
趙得勝、張國用等白文選的親信也頗為贊同,紛紛出言道:「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我軍已下緬北,殲滅緬軍主力數以萬計,此時正是直搗黃龍之時,又焉能輕易退兵?」
「依我之見,不必理會皇上的詔書,只管攻城就是,緬王已是窮途末路,我軍很快就能攻下阿瓦,救出皇上!」
白文選聞言也愛深以為然。
他心裏清楚永曆此時只不過是受到緬人的要挾而已。
於是便對使者言道:「本王斷然不信你們緬人之言也!你且回去告訴緬王,若不速速交還天子,阿瓦城破之日,必雞犬不留!」
待使者回城後白文選立刻命令軍隊擺好陣勢,準備攻城。
莽達喇為了贏得喘息之機,於是假意向白文選作出了『三日後出新城讓王』的承諾,並要求明軍退兵十里,以示誠意。
聽完緬方的請求後,白文選思忖緬軍新敗,且其兵馬羸弱,斷然不敢陽奉陰違。
又害怕自己貿然攻城,會惹得緬人狗急跳牆,害了永曆的性命。
於是便下令全軍停止攻城,並退兵十里,以示誠意。
哪曾想莽達喇竟然利用這三天時間,動員全城百姓加固城牆,又急令各地緬軍火速勤王。
三日後,白文選發現自己上當連忙揮軍捲土重來,揮軍攻城。
而此時的阿瓦城中,在莽達喇的宣傳和賞賜下,緬人百姓擔心明軍破城後會屠城。
紛紛拿起各式農具上城助戰,幾支緬甸正規軍也趁着這個空擋,得以入城增援,極大地鼓舞了阿瓦城的士氣。
除此之外,阿瓦的城牆也得以加固,並在護城河前挖出了一道隱蔽的壕溝。
在溝內插滿了鋒利的竹籤,上面用茅草遮蓋。
這一天明軍將士抬着雲梯,扛着沙袋蜂擁而來。
猝不及防之下一腳踩空,紛紛掉入壕溝之中,死傷者不計其數,原本整齊的攻城隊伍,也瞬間亂作一團。
莽達喇在城牆上見此情形不由地大喜,緬甸軍民的士氣也為之一振。
明軍見狀不得不在緬軍的炮火之下填平壕溝,而後用剩餘沙袋填平護城河。
然而當這些西營將士殺至城牆底下,豎起雲梯之時。
城牆上,無數雷石滾木夾雜着箭矢,像雨點般砸了下來。
大批百戰精銳白白地死在了緬甸軍民的反抗下。
白文選見狀心頭一痛,跟着他來到阿瓦的將士都是精兵強將。
這些精銳本就寶貴,加之雲南已失,他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兵源了。
他這一萬多兵馬可是死一個就少一個!
但為了救出永曆,白文選也只得含淚讓這些西營精銳血灑阿瓦,正如一千八百年前,項羽讓自己的西楚精銳死在滎陽、成皋城下一般。
大批西營精銳在阿瓦城下死戰不退,其付出的傷亡已經要高於擊破緬軍主力的野戰了。
這些精兵強將,在野戰中足以以一擋十。
甚至在大勝之下,緬人大軍死上一百人,明軍都不見得死上幾個。
但是此時此刻,這些精兵強將們在堅城之下,只能白白地喋血。
夜幕逐漸降臨,雖然明軍幾次登上城牆,但是又被緬軍殺退。
白文選望着城頭上密密麻麻的緬甸軍民拳頭緊握。
「大帥,撤吧,這些兄弟不能全死在這裏!」張國用哽咽道。
現在阿瓦城防依舊沒有瓦解,但是已經有大批西營將士死在城下了。
繼續下去只怕非但不能破城,這些精銳非在阿瓦死光不可
白文選眼含熱淚,頗有不甘,但最終只得咬牙下令道:「鳴金收兵!」
隨着鳴金之聲響起,那些正在攻城的明軍將士如獲大赦,爭先恐後地退回了本陣。
之後的幾天白文選一面和李定國聯繫一面試圖聯絡永曆。
由於他後勤無糧,又不願意就此離開。
於是明軍便開始散落在阿瓦附近的城鎮村落,燒殺搶掠,搶奪糧餉。
而這種行為,更加堅定了緬甸軍民抵抗的決心。
一連過去了許久,白文選都拿阿瓦毫無辦法。
又因為不斷地有緬甸勤王援軍逼近。
而且白部將士愈發地缺糧,不得不散落在更為廣闊的地區,搜刮糧餉。
在進退失據,白文選最終不得不下令撤軍。
臨走之前,他心有不甘,悵然遙望着前方不遠處的阿瓦城,失聲慟哭。
而後帶着自己兵馬撤離阿瓦,試圖返回木邦一帶就糧。
就在白文選撤離的時候,吳三桂統率七萬兵馬,打着大清國的旗幟浩浩蕩蕩地南下。
之所以打着咱大清的旗號,乃是老成謀國的洪承疇所建議的。
「打出大明的旗號,則緬人恐憂中國反覆,不願意交出永曆,徒生變亂。」
「若以滿清為旗號,則緬人以為中國已經一統,必不敢冒着亡國之危,收留永曆。」
在昆明,洪承疇是這麼和吳三桂說的。
的確要是平西王打出的是大明旗號,緬甸人顧慮明清戰事反覆,恐怕會有一些麻煩。
畢竟將永曆交出無疑是得罪滿清。
但要是吳三桂打着的是咱大清的旗幟。
那麼在他斷絕雲南交通情況下,緬甸人根本不知道國內的情況。
還以為咱大清已經一統天下了。
以一個大一統王朝的旗號,在洪承疇看來緬甸人別無選擇,只能乖乖地將永曆交出。
「爾等速去與緬人聯絡,一接永曆,二誅群臣,缺一不可!」大帳之中,吳三桂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王爺,殺了朝廷的所有大臣,是不是有些過了。」謀士汪士榮於心不忍道。
「本王不是孫可望,況且這也是老師的建議。」吳三桂嘆氣道:
「皇上身邊的那些臣子,一向尸位素餐,毫無自知之明!」
「若是花些錢糧來養他們也就罷了,只恐安龍之事重演,讓本王變成了第二個孫可望啊!」
「他孫可望跌倒一次可以爬起來,我吳三桂只怕就沒那麼的好運了。」
永曆朝廷這幫人的德性眾所周知,一個個地都不知該用什麼詞來形容。
吳三桂是打算挾天子以令諸侯,做第二個孫可望的。
只是孫國主的舊例觸目驚心。
要是不把永曆身邊的臣子殺個一乾二淨,只怕搞不好他們會搞出第二個密詔來,讓吳三桂做了第二個孫可望!
所以洪承疇這個老狐狸建議借緬人之手對永曆朝廷進行大清洗,讓永曆變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如此一來他就算想發衣帶詔,身邊也沒人幫他張羅。
況且這位皇帝身邊的袞袞諸公,尸位素餐,又竊居高位。
既浪費了錢糧,又不好安排,擋了吳三桂心腹的進步道路。
所以平西王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按照洪承疇的意思。
把這些人全都殺了,省得日後生出煩惱!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