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你提供的《》小說(作者:七七家d貓貓)正文,敬請欣賞!
995十字路口
今天第一更,求推薦,求訂閱!
埃文-貝爾很清楚地知道,他想把皮克斯團隊收入十一工作室旗下的計劃,要實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史蒂夫-喬布斯可不是一個會輕易讓出利益的人。當初,埃文-貝爾手握數字音樂商業化的方案與史蒂夫-喬布斯交鋒的時候,就很清楚這一點。
現在,十一工作室想和皮克斯合作,一沒有發行渠道,二沒有作品資源,三沒有強大的資金後盾。前後兩次談判,史蒂夫-喬布斯沒有任何表示,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如果位置互換一下,埃文-貝爾也不會對這種合作者另眼相看的。就單單依靠一個「皮克斯的獨立性」巴拉巴拉的,想要說服史蒂夫-喬布斯放棄那麼大的利益蛋糕,差不多就是天方夜譚了。
但即使如此,埃文-貝爾還是覺得有些沮喪。倒不是沮喪說合作方案沒有打動史蒂夫-喬布斯——因為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而是沮喪自己對做生意果然敏感度不夠,一直沒有察覺到發行部門對於十一工作室的重要性,從十一工作室製作「致命身份」開始,這前後都兩年了,他們對發行渠道重要性的認知始終不夠。特別是大衛-格林布拉特離開之後,這一方面就更沒有人關注了。即使是泰迪-貝爾,對於娛樂行業也還是在摸索之中。
不過還好,現在發現這個問題也還不算遲,首先撇開與皮克斯的合作不談,把發行部門當做是十一工作室進一步發展的必經過程,沉下心來慢慢籌劃,努力把屬於十一工作室自己的發行部門建立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從埃默里維爾回到洛杉磯之後,埃文-貝爾就找到了泰迪-貝爾、伊登-哈德遜談這件事。發行部門的問題,不是他們第一次談,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之前沒有意識到重要性,再加上人力、財力、精力等方面的原因,忽視了發行部門,那都是過去的情況了。現在,泰迪-貝爾也意識到了,建立發行部門對於十一工作室來說的必要。
其實,十一工作室經歷了過去兩年的輝煌之後,現在發展方向已經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目前,十一工作室的經營模式就是,十一製作負責拍攝出作品,然後把發行權賣給其他電影公司,實現盈利。如果一直按照這種模式下去,這也就意味着,十一工作室的作品必須看別人的臉色,如果沒有電影公司願意發行其作品——比如「神秘肌膚」,那麼十一工作室就會陷入一個困境。而這種情況並不是杞人憂天,而是遲早會發生的。
另外,按照這種經營模式繼續下去,也就使得十一工作室成為一個單純的製作作坊,規模始終沒有辦法提起來。現在十一工作室接的劇本都是小成本製作,成本最高的「戀戀筆記本」也才不過是一千五百萬美元而已。這也就註定了工作室的作品只能是小打小鬧。當然不是說動則上億的大投資,可是一部電影投資五六千萬也是十分正常的,但是投資五六千萬的作品還是要等待發行公司待價而沽,這對於十一工作室來說就是十分不利的。
再者,就算皮克斯和十一工作室達成合作意向了,一部三維電腦動畫的製作成本至少是一億往上走的,甚至兩億也不是不可能的——「玩具總動員3」就耗資兩億美元。那麼,在耗費如此巨額投資之後,十一工作室沒有發行渠道,必須再與發行公司瓜分利潤,結果就再簡單不過了:十一工作室很可能僅僅是回收成本而已,盈利的難度成倍上升。
所以,的確,十一工作室現在就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到底是按照目前小作坊的模式繼續經營下去,還是把發行部門建立起來,朝更大的方向發展,就好像夢工廠一樣,逐漸把自己的規模做起來,但依舊保持工作室的獨立性,拒絕大財團的注資。
答案其實並不複雜,不管是為了「陽光小美女」這樣的作品能夠有自己的發行渠道,還是為了十一工作室未來在劇本選擇、作品選擇方面擁有更大的自由性,亦或者是為了和皮克斯的合作,發行部門的建立都勢在必行。但問題就在於,要怎麼運作?沒有了大衛-格林布拉特,埃文-貝爾、泰迪-貝爾和伊登-哈德遜三個人都睜眼一抹黑,就算是把尚恩-梅耶爾拉了過來,依舊是沒有任何頭緒。
「埃文,你上次不是說,韋恩斯坦兄弟要離開迪士尼了,要不我們和他們談談合作的意向?」伊登-哈德遜想起了這件事,覺得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韋恩斯坦兄弟有人脈、有經驗、有才智,這是埃文-貝爾都十分佩服的,而且在圈內也是得到了不少讚譽。如果能把韋恩斯坦兄弟拉到十一工作室,那絕對是如虎添翼。現在,韋恩斯坦兄弟和迪士尼鬧翻了,2005年估計就會正式離開迪士尼,這是再好不過的機會了。
不想,埃文-貝爾卻搖了搖頭,「伊登,你不了解韋恩斯坦兄弟。他們對於電影的確有獨到的眼光,但是他們的桀驁不馴可是一把雙刃劍,哈維還有『剪刀手哈維』的稱號,他總是喜歡把導演關在剪輯室外,按照他的意思把電影進行剪輯,這可是十分糟糕的一個習慣。而且他們揮霍資金的本事你們又不是沒有見過,十一工作室這間小廟可容不下他們這兩尊大神。」
想像一下,韋恩斯坦兄弟和號稱「暴君」的邁克爾-伊納斯都敢正面對抗、陽奉陰違,進入十一工作室之後肯定和埃文-貝爾這個刺頭有諸多不對頭,雙方的合作絕對不會是和平收場。而且,從「怒海爭鋒」、「冷山」、「芝加哥」等一系列作品就可以看出,韋恩斯坦兄弟花錢的本領一點也不必他們學院公關的手段差,十一工作室就那麼一點點資金,估計還不夠他們拍兩部電影揮霍的。所以,就算是十一工作室發出邀請了,估計韋恩斯坦兄弟也不會接受。
伊登-哈德遜表情平靜地仔細琢磨了一下,沒有任何表示,但他的眼神卻又是陷入了思考的神情,這就可以知道,他接受了埃文-貝爾的說法,又開始想其他辦法了。
「那夢工廠呢?」尚恩-梅耶爾一直駐守在洛杉磯,消息比泰迪-貝爾、伊登-哈德遜都更加靈通一些。他這話一出,泰迪-貝爾就滿臉問號地看了過來,「夢工廠怎麼了?」
尚恩-梅耶爾卻沒有注意到,埃文-貝爾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顯然已經知道了即將發生什麼。但尚恩-梅耶爾直接看向了泰迪-貝爾解說到,「環球影業打算收購夢工廠了,他們已經坐到了談判桌上。既然環球影業要收購夢工廠,為什麼我們不行呢?如果收購了夢工廠,我們不僅可以擁有他們龐大的發行系統,還將擁有一個巨大的產品庫,當然還有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等大牌導演。」
這似乎對於十一工作室來說,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在接連幾部作品票房慘敗之後,即使是「怪物史瑞克2」也沒有能夠拯救夢工廠。其實,這部稱霸2004年北美票房排行榜的作品反而成為了壓垮夢工廠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怪物史瑞克2」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夢工廠認為dvd市場上肯定可以取得大豐收,於是加快了dvd的發行腳步。但結果就是,觀眾們願意走進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卻不願意購買dvd加入自己的收藏,「怪物史瑞克2」在dvd市場一片慘澹,幾百萬張碟片壓在倉庫里,根本賣不動。這個決策上的失誤,也加快了夢工廠財政崩潰的步伐,於是,在進入二月份之後,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私交甚篤的朗-梅耶,代表環球影業正式提出了收購夢工廠的計劃。
但這一次,埃文-貝爾還是搖了搖頭,他們對於夢工廠背後的事不了解,埃文-貝爾卻再清楚不過了,「收購夢工廠,隨之而來的是六億美元的債務,還有一個人才都走光的空架子,這完全是一個爛攤子。當然,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夢工廠的動畫部門已經分出去了,根本沒有辦法一起收購。而且你們要知道,我們面對的競爭對手是環球影業,朗-梅耶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私交十分不錯,要對抗環球影業,難度太大。」
事實上,事情遠比埃文-貝爾說得複雜。上一輩子,關於夢工廠的後續發展,實在是太過精彩,他記得很清楚。夢工廠從1994年成立到2005年因為財政問題被迫出售,十一年來創造了無數輝煌,成為了美國獨立電影公司的一個神話。但是,進入2005年之後,夢工廠就成為了一個爛攤子。
環球影業從二月份開始與夢工廠談判,事實上,環球影業是夢工廠唯一的求購對象,雖然其間也經歷過不歡而散,但是到九月份的時候,環球影業還是決定收購夢工廠。收購費用包括了八億美元的現金,還有六億美元的債務。除了一些細枝末梢的問題,環球影業已經基本勝券在握了。
但隨後,陷入經營困境的派拉蒙影業橫空殺出,迫切需要調整公司結構重新出發的派拉蒙,以十億美元的價格,加上承擔六億美元的債務,在最後一刻,虎口拔牙,從環球影業的口中把夢工廠搶了下來。這完全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荷里活大片,讓人目瞪口呆。
可埃文-貝爾知道,這還不是結束。派拉蒙和夢工廠的蜜月期只有三年,2008年十月,派拉蒙和夢工廠宣佈分家,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離開了派拉蒙,在新東家的幫助下成立了全新的夢工廠。新的夢工廠把電影發行權簽署給了環球影業,但後來,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又和朗-梅耶產生了矛盾,轉頭與迪士尼簽署和合作協議。
可以說,夢工廠在2005年之後,雖然還是一直有佳作出現,但是在經營方面,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泥沼。
爆發求月票,求訂閱!感謝大家雙倍期間的支持哇,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