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毅在唐地招募了三萬新卒之後,便馬不停蹄地朝着庸城方向疾馳而去。
一路上,他又在各個城邑陸續招募了兩萬人,如今,白毅麾下已有十萬大軍,可謂聲勢浩大。
楚國現存將軍之中,能統領兵卒超過十萬的,也就司馬景琰和上將軍孫念兩人了,白毅如今也算是達成了第三人的成就。
然而白毅並沒有得意忘形,他深知五萬老卒帶着五萬新卒一同行軍會嚴重拖慢行軍速度。
經過深思熟慮,白毅決定將五千老卒調撥給宋寧,讓他們帶領這五萬新卒一邊行軍一邊訓練,這樣既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又能提高新兵們的戰鬥素養。
當初白毅麾下三萬虎賁軍也是這麼練出來的。
而白毅自己,則率領着四萬五千名精銳部隊迅速行軍,直奔上庸。
此時的上庸城正遭受着伊洛之戎的猛烈攻擊,在過去的半個月裏,上庸城的守軍奮勇抵抗,擊退了無數次戎狄的進攻,儘管如此,戎狄的人數眾多且攻勢兇猛,上庸城的局勢依然十分危急。
「將軍,這些戎狄和我們以往遇到的不同,他們的武器裝備雖不如我們精良,但無論是戰意還是戰法都與諸夏之國的軍隊不相上下」,上庸城頭之上,副將面色凝重地看着城下逐漸散去的戎狄,語氣沉重地說道。
「這伊洛之戎盤旋於周王畿與鄭國之間,與諸夏交往了數百年,早就不同於一般戎狄,與其說是伊洛之戎,不如稱呼他們為伊洛國,這樣的話,你看他們這般戰法就不會彆扭了」,守將羋復沉聲說道。
「將軍,楚國現在如日中天,就算這伊洛人能打我們一個突然襲擊,但只要後續我們都大軍趕到,這區區幾萬戎狄如何能招架得住,這伊洛人到底在圖什麼?」,副將不解的問道。
羋復搖了搖頭,他也不知道這些伊洛人到底在想些什麼,但是,作為一名將領,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誰知道呢,可能他們還有援兵吧」,羋複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沉聲說道:「伊洛人有什麼倚仗不是我們關心的,我們此刻最重要的就是把上庸城守住」。
上庸城乃是楚國西部的為數不多的大城,如果上庸城失守,那麼楚國的西部地區將會落到這些蠻人的手裏。
因此,無論如何,羋復都不能讓上庸城落入敵人之手。
「末將明白」,上庸城副將立刻回道。
他深知上庸城的重要性,也知道羋復對這座城池的重視程度,因此,他會全力以赴地協助羋復,共同守護好上庸城。
上庸城外,伊洛之戎的營地內,氣氛緊張而壓抑。
「大王,這上庸城內守軍戰力很強,人數也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半個月的時間,我們已經傷亡了一萬兒郎,這上庸城不太好打啊!」,帳內,一名萬夫長滿臉愁容地對其首領伊洛氏說道。
他的聲音帶着沉重和憂慮,仿佛戰場上的血腥與殘酷正從他的話語中滲透出來。
伊洛氏坐在營帳中央,他是一個四十來歲的精壯男子,面容堅毅,眼神犀利如鷹隼。
然而,此時面對密不透風的上庸城,他也不禁皺起眉頭,露出一絲憂愁之色,他沉思片刻後,轉頭將目光投向身旁的一個身穿黑袍的乾瘦老者,語氣恭敬地問道:「大祭司,您對此有何看法?」
那黑袍老者名為伊洛氏,乃是伊洛之戎的大祭司,地位僅次於伊洛王。他雖然年事已高,但智慧過人,是伊洛之戎內難得的智者。
「大王,這半月以來伊洛國的兒郎死傷太多了,若再這樣下去,就算是我們打下了上庸城,恐怕最後也無力守護我們的戰果,我建議向巴國求援」,大祭司用他那嘶啞的聲音說道。
「向巴國求援?」,伊洛王眼裏閃過一絲精芒,而後笑道:「不錯,這場戰爭是巴國挑起來的,我們伊洛國也按照計劃拿下了少習關和商於六百餘里的土地,就算是我們此刻收手,也足夠我們消化很長的一段時間了,像庸城這種大城就留給巴國吧」。
「可是,庸城有人口近三十萬,那是楚國西境第一大城,我們就這麼放棄了,恐怕…」,帳內又有人不甘心的說道。
只是當他們看到伊洛王那冰冷的眸光,心頭一凜,聲音瞬間戛然而止。
楚王章十一年春天,巴國突然派遣使者來到伊洛部落,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提議:巴國願意與伊洛部落結成聯盟,共同瓜分楚國的西部邊境地區!
這個提議的核心內容是:少習關、商於之地以及上庸城所在的區域將歸屬於伊洛之戎,一旦事成,伊洛之戎便可以憑藉這片廣袤的領土正式建立國家。
更為誘人的是,巴國承諾在伊洛國立國後,向諸夏各國宣佈與伊洛國結盟,並幫助伊洛國向周天子請求冊封,使其位列諸侯之列,從而真正融入諸夏這個大聯盟。
此外,巴國還計劃在奪取魚邑和巫地之後,與伊洛之戎會師,沿漢水東進攻打鄧地,屆時,巴國將能佔領鄧地以西的大片土地,這幾乎相當於其歷史上最為輝煌的版圖範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目前伊洛之戎對上庸城的進攻遭遇挫折,伊洛王開始考慮放棄庸地,將其讓給巴國,但前提條件是巴國必須成功攻克庸地。
伊洛王做出決定後,立即派人前往巴國傳遞消息,並詳細匯報了這邊的戰況,懇請巴國迅速派出援兵支援庸地。
自從伊洛之戎發出求援令後,伊洛人也不再強攻上庸,而是每日在上庸城外耀武揚威一番之後就退回自己的營地,看得上庸城上的楚軍憤怒至極。
如此又過了五日。
上庸城的西南方向有一支大軍迅速靠近,距離上庸城不過三十餘里。
「大王,援兵來了,是巴國的援兵」,伊洛人的營帳之內,有將領迅速將巴國來援的消息告知伊洛王。
「巴國來了多少人?」,伊洛王除了開始的錯愕之後,此刻已經恢復了平靜。
「巴國來了五萬大軍」,那人沉聲說道。
「呵呵,巴國總共出兵八萬人,現在趕到庸城的就有五萬,說明巴國進軍十分順利,恐怕魚邑和巫地已經落到了巴國手裏了」,伊洛王一臉感嘆道。
他是為諸夏之國的實力而感到驚嘆。
他本想着讓巴國的軍隊不斷消耗在上庸城,這樣一來,或許自己伊洛國還可以將巴國的戰利品也搶過來,但如今巴國援軍有五萬。
伊洛王不覺得這上庸城能抵擋得住近十萬大軍的攻伐。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