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蘭遮城,處在一個反向「l」型海灣的底部,城池不大,也就一平方公里左右。筆神閣 bishenge.com
由於荷蘭人佔領這裏並不是很久,而且當時的荷蘭還沒有完全從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中獨立出來,以致東印度公司的財力沒那麼雄厚,所以此時的熱蘭遮城大都是用便宜的山土拌灰,外加就地取材的部分磊石築城,遠遠沒有歷史上鄭成功攻打時的堅固(後來熱蘭遮城才經過兩次加固和擴建)。
可以說,熱蘭遮城在當時只是一般民居的牢固度,那麼按照現代人的標準來看,完全就是豆腐渣工程。
進攻熱蘭遮城,最大的阻礙在於荷蘭人圍着海灣建立了八十多個炮點,裝備了清一色的岸防加農炮——一種和紅夷大炮同等級的大炮。
此外,港口之內還有七條蓋倫艦、一條施密堡級大型戰艦,以及二十餘條中小戰艦。其中施密堡級大型戰艦和明軍戰列艦同一等級,而七條蓋倫艦差不多只有明軍戰列艦的一半大。
不過,這八條戰艦裝的也是紅夷大炮同等級的重型加農炮。
但儘管如此,防守熱蘭遮城的荷蘭人依舊沒有絲毫把握。
第二天天蒙蒙亮,鄭芝龍派了條小船,載着幾個荷蘭人登上了熱蘭遮城。
這幾個荷蘭人就是被鄭芝龍俘獲的那兩條船上的船員,他們的使命就是傳達鄭芝龍的通牒,要求荷蘭人於三日內全數撤出熱蘭遮城,否則明軍艦隊將開進海灣,對其實施毀滅性打擊。
話說鄭成功明明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又給荷蘭人撤出的時間呢?
他當然是在下更大的一盤棋。
因為熱蘭遮城和赤嵌城是荷蘭維持遠東貿易的重要據點,如果失去這兩個據點,那麼從日本到南洋的航線就會被一分為二,荷蘭人不但再也撐不起一條完整的黃金航線,而且他們的船隻以後想跟大明、日本、朝鮮貿易,就必須膽戰心驚了——要麼隨時被擊沉,要麼被課以重稅。
另外,剛剛組建不久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藩的這兩個城池可是花了巨資的,如果就這麼輕易丟掉,恐怕很難跟國內的股東交代。
鄭成功早點與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打過很多交道,對這些都了如指掌。
所以,他認為荷蘭人一定會背水一戰。
而荷蘭人如果想背水一戰,必然會帶上防守赤嵌城的艦隊,以及海盜劉香的艦隊——劉香的主力就在魍港,這原先是鄭芝龍的地盤,鄭芝龍退出後荷蘭人為了交好劉香,主動把魍港讓給了他。
而魍港也在東藩南部,和熱蘭遮城不遠,如果荷蘭人邀約劉香,三天時間就夠了。
這就是鄭芝龍下的大棋,他要把荷蘭人和劉香都吸引過來,一次性解決,省的以後在海上到處去找——尤其是劉香這種海盜,滿世界亂竄的,要找到他還真不容易。
且說駐守熱蘭遮城的荷蘭軍隊的長官名叫奧蘭,在接到鄭芝龍的親筆信後,他一把撕成了碎片。
荷蘭人是絕對不可能放棄熱蘭遮的,因為放棄熱蘭遮還意味着要放棄赤嵌,這是絕無可能的。
奧蘭很快讓人書寫了兩封信。
一封是給劉香的,而另一封竟然是給北部的西班牙駐台灣行政長官貝拉斯科的。
由於海灣被封住,兩封信是從陸路送達。
第二天凌晨,劉香和貝拉斯科都收到了奧蘭的來信。
在給劉香的信上,奧蘭告訴他,明軍志在取得東藩全境,若是此役明軍勝,那麼今後明國以外的任何勢力將不可能染指東藩這個遠東貿易的要衝。而且,荷蘭一旦退出東藩及附近海域,劉香的船今後也別想去日本、朝鮮、大明了。
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明軍艦隊如此輕易地就取得了東藩,接下去就會擴展到呂宋、安南甚至爪窪等地,由於劉香是大明「認證」的海盜,所以他以後就等着明軍艦隊全方位追殺吧。
劉香接到信以後,深以為然。
奧蘭說的沒錯,如果荷蘭人失勢,他也唇亡齒寒,今後就只能做漂在海上的流浪狗了。
雖然是海盜,但是誰想整天漂在海上,連一個老巢都沒有?
沒說的,和歷史上一樣,劉香決定跟着荷蘭人干一把!
現在他手上能調動的有二十艘戎克船、七艘蓋倫級戰船,以及三十餘艘各類小型快艦,這點兵力與鄭芝龍正面相遇自然不夠。
但是別忘了,荷蘭人除了在熱蘭遮有七條蓋倫艦、一條施密堡級大型戰艦,以及二十餘條中小戰艦外,在赤嵌城還有十一條蓋倫艦、兩條施密堡級大型戰艦,以及三十多條中小戰艦。
這樣他們加起來就有三條超大型戰艦、二十五條蓋倫級戰艦、二十條戎克船以及近百條小型快艦,更重要的是熱蘭遮城內的八十門岸防加農炮,這可比二十艘大型戰艦強——岸防炮可不會沉,而且調轉炮口快,不像戰艦需要調整艦體才能調轉炮口。
這樣未必就不能和明軍槓一下。
在劉香看來,明軍除了五十條超大型戰艦以外,剩餘的三十餘條戎克船和一百來條小型快船根本不足為慮。
而那五十條超大型戰艦,如果沒有合適的風向和風力,也就是笨重的胖子,只要將他們引到港口裏頭,也未必就不能對付。
總之,與其失去所有,倒不如背水一戰,與鄭芝龍好好干一場!
而更讓劉香振奮的是,奧蘭告訴他,西班牙人已經同意和他們一塊聯手對抗明國艦隊了。
如果西班牙人一起加入,那麼這場海戰取勝的把握就更大了。
於是,劉香立即回信,表示願意與荷蘭人聯手,跟鄭芝龍干一場。
於此同時,貝拉斯科也接到了奧蘭的來信。
年輕的行政官並沒有被奧蘭熱血沸騰的文字所蠱惑。
信上,奧蘭詳細地分析了東藩的局勢,表明現在西班牙和荷蘭是站在一艘船上的,如果荷蘭要退出東藩,那麼西班牙也要退出。
繼而,如果繼續任由明國艦隊這麼囂張下去,那麼西班牙和荷蘭今後在遠東的利益,都會大大受損。
甚至,在最艱難的情況下,他們有可能不得不放棄在遠東殖民的計劃。
奧蘭覺得,貝拉斯科應該能看清楚這個局勢,從而與他聯手。所以,他才直接在給劉香的信中說西班牙人已經同意聯合了。
同樣,他在給貝拉斯科的信中也表示,劉香已經同意聯合他們,一同進攻鄭芝龍。
貝拉斯科在接到來信之後,沉思良久。
不得不說,奧蘭的分析句句切中要害,尤其是一天前他派去的使者在與鄭芝龍會談後回來告訴他,鄭芝龍打算徹底地佔領東藩。
過了許久,貝拉斯科提起筆,給奧蘭回了一封信。
……
封港第三日,午時過後。
一艘快船靠上鄭芝龍所在的旗艦,隨後一個皮膚黝黑的海兵飛快地跳了上去。
「啟稟大人,探子在十里外海域發現劉香部大批戰船。」
鄭芝龍呵呵一笑,問道,「有多少?」
「不敢靠太近,暫時無法預估。怕耽誤戰機,故而先來稟報。」
鄭芝龍點點頭,「繼續去探。」
事實上,劉香能調動的兵力,鄭芝龍還是能估出來的。
對於劉香能率艦趕來幫荷蘭人,鄭芝龍很是欣喜。
半個時辰之後,鄭芝龍在旗艦上下令,十艘戰列艦負責繼續封鎖港口,另四十艘戰列艦全部接近海灣,進入紅夷大炮射程後,即刻向岸上開火。
另外,十艘戎克船和四十艘快船立即離開往西,埋伏在西面十里之外。
很快,四十艘龐然大物開了進去,並且抵達了預定位置,鎖定了目標。
此時他們離最外側的岸防炮還有三里左右的距離,不過改進型紅夷大炮已經能較為精準地打到目標了。
荷蘭人懵了一下。
不是說給三天時間考慮嗎?這第三天還沒有過去了,就要開戰了?
轟轟轟!
四十艘戰列艦上的紅夷大炮首先展開了一輪齊射。
在熱蘭遮灣的外沿,荷蘭人佈置了十二門岸防炮,因為是「l」型海灣的外沿,所以無法形成犄角之勢分佈,只能同處於一側。
十二門岸防炮隨即還擊。
只不過相比起明軍的炮火來,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四十艘戰列艦,每艦一輪可發八發炮彈,加起來一輪就是三百二十發。
三百二十發炮彈如果都瞄準個炮台打,用腳趾頭就能想到那個炮台會有什麼結局。
當然,明軍沒有那麼浪費。
他們採用的是每十艘戰列艦轟擊一個炮台。
很快,四個最外沿的炮台遭受了地獄般的炮火打擊。
轟隆隆!轟隆隆!
只是經過兩輪轟擊,那四個炮台就徹底啞火了。
別說炮台上的人,就是上面的大炮都全部炸翻了。
於此同時,荷蘭人的岸防炮也打了兩輪。
總計二十多發炮彈稀稀拉拉地打過來,倒是有五發炮彈神奇地命中了明軍戰艦,其中三發打在三條戰艦的側舷,兩發分別打在兩條戰艦的甲板。
龐大的戰列艦受此一炮,基本都沒有太大反應。
被擊中側舷的,無非是外層的護板裂了,而被擊中甲板的稍稍倒霉一點,一艘被撩倒了一個水兵,另一艘起了一點小火,不過馬上就被撲滅了。
明軍戰列艦繼續開火,馬上又滅了四門岸防炮。
港口內,荷蘭人的戰艦和其餘岸防炮都在干着急。
戰艦可不敢衝出去跟明軍打,而其餘岸防炮又夠不着明軍。
沒過多久,最外沿的十二門岸防炮全部被明軍清除,而明軍只是輕傷一艘戰列艦,重傷一人,輕傷兩人。
港口內,荷蘭人嚴陣以待。
如果明軍艦隊再開進來,那麼就進入剩餘的所有岸防炮的進攻範圍,而且也將直接和荷蘭艦隊正面硬槓!
而此時,十里之外,劉香和赤嵌港的荷蘭艦隊正匯合到一起,緩緩接近明軍。
他們的目的是接近明軍五里之內,這樣一旦明軍主力進入海灣,他們就能迅速從外包抄。
與此同時,北邊,大約也是十里之外,西班牙的艦隊也在趕來。
這支艦隊由七條蓋倫船和二十餘條小快船組成,幾乎是貝拉斯科的全部主力——兩條蓋倫船還是昨天才到港的。
清除外邊的炮台之後,鄭芝龍下令四十艘戰艦全部入港,與敵決戰。
很快,真正的戰鬥打響了。
四十艘戰列艦入港後,很快遭到了七十多門岸防炮和三十多艘荷蘭大小戰艦的猛烈炮擊。
不過好在戰列艦皮糙肉厚,而且關鍵部位都包了鐵甲,挨上幾炮沒大問題。
饒是如此,還是有不少戰列艦被擊中了桅杆,燒起了火。而一旦人上甲板去救火,就難免會產生傷亡。
挨了一頓如雨的炮彈後,明軍三艘戰列艦重傷,兩艘輕傷,傷亡六七十人。
不過,他們也終於排開了陣型,調好了炮口,展開了更加猛烈的反擊。
根據戰前佈置,二十艘戰艦對付荷蘭戰艦,其餘的定點清除岸防炮。
轟轟轟!
嘭嘭嘭!
嘩嘩嘩!
巨大的開炮聲、爆炸聲、炮彈落水聲頓時響成一片,小小的熱蘭遮灣頓時硝煙瀰漫,猶如上起大霧。
由於雙方距離較近,因此命中率都很高。
荷蘭人的七條蓋倫船和一艘施密堡級超大型戰艦首先遭到了明軍的重點照顧。
明軍以兩條戰列艦對付一條蓋倫船,六條戰列艦對付一艘施密堡的密度,朝它們展開了猛烈的炮擊。
而荷蘭人則以大船配小船穿插的戰術進行還擊。
不過,當交戰之後他們發現,他們的小船面對這樣的龐然大物幾乎毫無用處。
首先,明軍戰列艦上除了十八門紅夷大炮,還配有十八門弗朗機炮。這些弗朗機炮做什麼用的?就是專門對付小船接近的!
也就是說,雖然荷蘭人有二十多艘又快又靈活的小型戰船,但是這些小型戰船隻要一接近明軍戰船,面對的將是明軍七百多門弗蘭基炮。
七百多門是什麼密度?至少這些小快船無論從任何角度接近,都會遭到如織如網的火力覆蓋!
你本來就脆,而且火力密度也比不過人家,拿什麼去威脅人家?
這個時候,荷蘭人才知道,鄭芝龍之所以如此猖狂的原因!
論個頭,他們的超大型施密堡級戰艦雖然可以和明軍平起平坐,但是論火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施密堡級只有十二門加農炮配八門弗朗機近防炮!
雙方大約三輪炮轟過後,明軍擊沉了對方四條蓋倫船,並且重傷三艘,而施密堡艦因為被六條大船圍攻,也是被打得千瘡百孔,船上冒火處處。
但是明軍的損失也不輕。
荷蘭人的七十多門岸防炮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以每十門照顧一艘戰列艦的密度,那一艘戰列艦在三輪轟擊中至少要被三十枚炮彈威脅,而按照概率三十發炮彈打中五發是輕鬆的。
加上戰艦的反擊,這個火力密度也不算低。
明軍重傷了五艘戰列艦,並且有一艘着起了大火,眼看是救不回來了。此外,還輕傷了十一艘,不過並無大礙。
現在最關鍵的是,海灣中的那些岸防炮。有些裸露在外的岸防炮比較好搞,全部被戰列艦搞掉了,但是有些是挖在海岸邊的山體之中,這種就特別難打了。
這些岸防炮就是荷蘭人和劉香之所以抱有一絲僥倖的原因。
而此時,通過層層傳遞的信號煙花,幾里外的劉香及赤嵌城的荷蘭艦隊已經收到了明軍全面進攻的消息,正全速趕來。
北邊,西班牙的艦隊也全速了!
港口外的明軍艦隊,忽然改變了隊形。
八艘戰列艦被派到了隊形的南面,準備迎擊劉香和荷蘭聯軍。
兩艘北面,防範西班牙戰艦。
另外,約三十多艘戎克船和中小型戰艦緩緩靠岸。
精銳步兵終於要登陸了!
一條條甲板紛紛放下,一隊隊明軍手持火銃,腰胯軍刀,有些背上還背着弓箭、強弩,如狼似虎地登上了海岸。
因為外沿的炮台被摧毀,所以他們登陸地很順利。
「殺!」
在一片片怒吼聲中,明軍步兵飛快地沿着海岸線,朝荷蘭人的炮台衝去。
荷蘭人懵逼了。
他們在熱蘭遮港口的步兵總兵力,也就一千不到——要知道幾十年後鄭成功進攻熱蘭遮港口時,雖然荷蘭人數次增兵,也不過兩千人。
僱傭兵是很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可能沒事在一個港口駐守上萬人,要是那麼乾的話,他們在遠東起碼要幾十萬兵力——拜託,整個荷蘭才多少兵?
而明軍步兵剛剛完成登陸,劉香和荷蘭人聯合艦隊就趕到了。
遠遠一看,他們發現港口外只有十艘大型戰艦,五十多艘中小型戰艦,頓時就放心了。
嗯,很好,明軍的主力果然被困在海灣之內了。
二條施密堡戰艦,十八條蓋倫船、二十條戎克船以及六十多條小快船組成的劉香和荷蘭聯合艦隊,根本不怕鄭芝龍這點兵力。
更何況,北面的西班牙艦隊也已經趕到了,瞭望已經清晰地看到他們的身影了。
接近!接近!
轟!
隨着明軍戰列艦上的第一發炮彈打出,在熱蘭遮海灣口的戰鬥也打響了。
與此同時,在半里外的一艘小戰艦上,馬上升起了一個信號煙花。
更遠的半里外,一艘小戰艦看到這個信號後,也跟着升起了信號。
層層傳遞,如同烽火。
埋伏在十里外的五十多艘明軍戰艦立即全速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