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種書》,一名《五十六種書法》,不分卷次,舊題唐韋續撰。韋氏生平事跡不詳,編有《墨藪》二卷,此篇即載其中。篇冠小序,述漢字演進和實用有五易、八體,又言後漢東陽公徐安於搜諸史籍,得十二時書,皆象神形,復加三十三體而匯為此篇。篇目稱《五十六種書》,系由五易、八體、十二時書、三十三體相加,去其五易、八體中重複述及之大小篆二種書,而得五十六之數。然其出典往往缺乏根據,分類也牽強附會,可作史料觀之。宋朱長文稱:「所謂五十六種書者,何其紛紛多說耶?彼皆得於傳聞,因於曲說,或重複,或虛誕,未可盡信也。學者惟工大小篆、八分、楷草>
中國崑崙神族傳人刻在神州大地各處打的古神文字,也突然流動變化起來,並發出金光,形成一種浩然之力,加持在神州九天結界上。
一、五十六種書
簡介
&十六種書》,一名《五十六種書法》,不分卷次,舊題唐韋續撰。韋氏生平事跡不詳,編有《墨藪》二卷,此篇即載其中。篇冠小序,述漢字演進和實用有五易、八體,又言後漢東陽公徐安於搜諸史籍,得十二時書,皆象神形,復加三十三體而匯為此篇。篇目稱《五十六種書》,系由五易、八體、十二時書、三十三體相加,去其五易、八體中重複述及之大小篆二種書,而得五十六之數。然其出典往往缺乏根據。分類也牽強附會,可作史料觀之。宋朱長文稱:「所謂五十六種書者,何其紛紛多說耶?彼皆得於傳聞。因於曲說,或重複,或虛誕,未可盡信也。學者惟工大小篆、八分、楷草>
並序
自三皇以前,結繩為政,至太昊氏,文字生焉。所謂依類象形謂之文。形聲相益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以代結繩之政也,故字有六文:一曰象形。「日」「月」是也;二曰指事,「上」、「下」是也;三曰形聲,「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長」是也。又曰字有五易,蒼頡變古文,史籀制大篆,李斯制小篆,程邈制隸書,漢代作章草是也。其八體者,更加刻符、摹印、蟲書、署書、殳書、傳信並大小篆,為八體也。後漢東陽公徐安於搜諸史籍。得十二時書,皆象神形也。又加二十三體。共定五十有六,列之於後:
1、太昊庖犧氏獲景龍之瑞,始作龍書。
2、炎帝神農氏因上黨羊頭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書,用頒行時令。
3、黃帝史蒼頡寫鳥跡為文,作篆書。
4、黃帝時,因卿雲作雲書。
5、少昊金天氏,作鸞鳳書,以鳥紀官,文章衣服,取象古文。
6、蝌蚪書者,因蝌蚪之名,故飾之以形,不知年代,或雲顓頊高陽氏所作。
7、帝嚳高辛氏,以人紀事,作仙人形書,車器衣服皆為之。
8、帝堯陶唐氏,因軒轅靈龜負圖,作龜書。
9、夏后氏作鐘鼎書,以鐘鼎形為象也。
&殷湯時仙人務光作倒薤書。
&周文王時史佚作虎書,有虎不害人,名騶虞,因茲始也。
&周文王時赤雀銜書集戶,武王時丹鳥入室,以二祥瑞,故作鳥書。
&周法魚書者,因素鱗躍舟所作。
&填書者,亦周之媒氏作,魏韋誕用題宮闕,王庾、王隱皆好之。
&大篆書,周宣王臣史籀所作也。
&復篆者,亦史籀所作,漢武帝用題建章闕。
&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
&小篆者,周時所作,漢武帝得汾陽鼎,即其文也。
&仙人篆者,古者所有,李斯善辨古文字,改為篆形也。
&麒麟書者,魯西狩獲麟,仲尼反袂拭面,稱吾道窮,弟子申為素王紀瑞所制書。
&轉宿篆者,宋司馬以熒惑退舍所作也,象蓮花未開形也。
&蟲書者,魯秋胡妻浣蠶所作。
&傳信鳥跡者,六國時書節為信,象鳥形也。
&細篆者,李斯摹寫始皇碑序,皆用此體。
&小篆者,李斯刪古文,始皇以祈禱名山皆此書。
&刻符書者,鳥頭雲腳,李斯、趙高並善之,用題印璽。
&古隸書者,秦程邈獄中變大篆所作,始皇嘉焉,拜侍御史。徒隸之書,今正書也。
&徒隸之書,因程邈幽囚為徒隸書也。
&署書者,漢蕭何所作,用題蒼龍、白虎二闕。
&稿書者,行草之文也,晉衛瓘、索靖善之。
&氣候書者,漢文帝時令蜀郡司馬長卿采晨禽屈伸之體、升伏之狀,象四時為書。
&芝英書者,六國時,各以異體為符信所制也。
&靈芝書者,漢代有靈芝三種,植於殿前,遂歌《芝房之曲》。
&金錯書者,古之錢銘,周之泉府,漢之銖兩刀布所制也。
&尚方大篆者,程邈所述,後人飾之斯法焉。
&鶴頭書者,與偃波皆詔版所用,漢尺一之簡是也。
&偃波書,即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蚊腳書者,尚書詔版也。其字仄纖垂下,有似蚊腳。
&垂露篆者,漢章帝時曹喜作也。
二、十書
即曾疑為古籍偽作的《倉頡書》、《夏禹書》,貴州的「紅岩天書」、「夜郎天書」,四川出土的「巴蜀符號」,雲南發現的「東巴文字」,南嶽衡山的《岣嶁碑》文字和浙江仙居的蝌蚪文,四川涼山地區爾蘇的沙巴文,湘西地區的女書。
三、九鼎
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這樣,九州就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九鼎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九鼎,據傳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象徵九州。商代時,對表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因此,『鼎』很自然地成為國家擁有政權的象徵,進而成為國家傳國寶器。據說,秦滅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徒勞無功。
&傳》中談到九鼎鑄造的情況是這樣的:夏朝初年,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後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九鼎象徵九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關於鑄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後開(啟)使蜚廉折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根據《左傳》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記載,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貢銅,鑄造九鼎,事先將全國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九鼎鑄成後,陳列於宮門之外,使人們一看便知道所去之處,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據說此舉深得上天的讚美,因而夏朝獲得了天帝的保佑。
變遷
商湯逐走夏桀後,將九鼎遷至其都。盤庚定都於殷後,九鼎遷移至此。周武王滅商後,曾公開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後,周公旦營造雒邑,將九鼎遷至該城,並請成王親自主持祭禮,將九鼎安放在太廟之中。(墨子.耕註: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後、殷、周之相受也。)
東周開始後,周朝王室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問鼎之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駁回。後楚靈王一度也動心問鼎,因國內發生叛亂,未果。
秦惠王時,張儀制定策略,希望能奪得九鼎以號令諸侯,楚頃襄王、齊國國王亦希望爭奪寶鼎。周赧王周旋於兩國以及魏國、韓國之間,令其相互制約,得保九鼎不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