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龍,中國人莫不引以為自豪,有時還自稱為「龍的傳人」。古往今來,有關龍的傳說,以龍為名字、以龍為圖案設計的工藝品、壁畫、裝飾,數不勝數。在十二生肖中,龍也深受人們喜愛。有人認為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也有人認為龍只是傳說中的東西。那麼,龍到底是什麼呢?
遠古時期,我國就有龍的傳說。《周易》曾有「飛龍在天」、「雲從龍」、「震為龍」的說法,意思是說,天上的烏雲、閃電和雷鳴,都是龍所為。從保留下來的文物古蹟看,那時龍的形象比較簡單,樣子也並不完全一致。唐宋之後,才逐漸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龍的形象。宋代畫家董羽認為,龍集九種動物的特徵於一身:「角似鹿,頭似牛,嘴似驢,眼似蝦,耳似象,鱗似魚,須似人,腹似蛇,足似鳳。」這裏所描繪的龍,已經接近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龍的圖案了。
到了今天,我們都知道,龍並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它只存在於中國人的想像和傳說中。
龍之所以備受中國人崇敬,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龍是威力無比、變幻萬千、無所不能的。龍王高居天上,也能潛入深淵;它能呼風喚雨,也能翻江倒海。天下旱澇,莊稼豐歉,人間禍福,全憑它的旨意。
因此,龍被看做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象徵,皇帝自認為是「真龍天子」。他的身體稱為「龍體」,他穿的衣服是「龍袍」,他坐的椅子是「龍椅」。故宮裏單是太和殿,便裝飾有一萬三千多條龍。
但龍的形象並非帝王所專有,龍老百姓的心目中,集各種動物特點於一身,無所不能的龍又象徵着自由歡騰和完美。所謂「金龍獻瑞」、「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說的就是這種祥和幸福、歡騰自由的景象。
西方也有龍的傳說,但西方的龍不同於中國的龍,西方的龍往往集各種兇惡於一身,專干害人的事情。中國的龍則是集各種能力於一身,象徵着中國人對自由完美的嚮往和追求,所以中國人常常自稱為「龍的傳人」。
舅舅從福建鄉下帶來了滿滿一籃鮮嫩的龍眼,圓圓吃得特別高興。舅舅說:「這是你表哥特意讓我捎給你的。」
聽了舅舅的話,圓圓一愣,隨後放下了手裏的龍眼她自言自語地說:「我不好,我說話不算數。」
媽媽和舅舅很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去年夏天,圓圓跟着媽媽回了趟福建老家,沒幾天,她和表哥就成了好朋友。表哥經常帶着圓圓到山上采果子。有一次,表哥爬到樹上,摘了一串又大又密的龍眼,對圓圓說:「我知道你愛吃龍眼,現在你就吃個飽。明年龍眼成熟的時候,我一定托人給你捎到北京。」
圓圓驚喜地睜大眼睛:「真的?」
表哥點點頭:「說話算數!」
圓圓拉着表哥的手,說:「山里紅是北京的特產,又酸又甜又好看。秋天,我也寄一些給你嘗嘗。」
表哥笑了:「說話算數!」兩個好朋友用小手指拉了鈎。
一年過去了,北京山里紅熟了的時候,圓圓把說過的話忘得一乾二淨。可是今年夏天龍眼熟了,表哥卻真的說到做到。想到這裏,圓圓羞愧極了,臉蛋真像山里紅一樣紅了。
圓圓望着籃里鮮嫩的龍眼,鄭重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在你的掛曆上寫幾個字。」說着,她在10月的地方寫了「寄山里紅」四個字。
媽媽問:「幹什麼?」
圓圓說:「我怕到時忘了,我說話也要算數的!」
唐寅出身於商人家庭,居吳趨坊,和文徵明同歲而略長數月。少有俊才,博雅多識,與張靈友善。初學畫於周臣,後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結交,人稱「吳中四才子」。二十九歲時由諸生舉應鄉試,得第一名解元,名聲大噪,故人稱唐解元。翌年,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被罷官為吏,自後灰心仕途,終日詩酒,或漫遊名山大川。自刻印章「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以賣畫為生。曾應江西寧王朱宸濠之請,聘往南昌,因不慣藩府生活,不久辭歸。在繪畫上,他是一個取材廣博的畫家。山水多取法於南宋李唐、劉松年,一變斧劈皴為細長清勁線條皴法,併兼及元人法。畫人物工筆,寫意俱佳。畫花鳥喜用水墨,清雋峭利,有別於同時代的其他畫家。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兼善書法,工詩文。晚年好禪學。思想趨向解脫頹放。自號「六如居土」 (謂人生如幻、夢、泡、影、露、電),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唐寅
唐寅唐寅書札
唐伯虎是姑蘇趨里人,世代在蘇州經商,拜名畫家周臣為師,擅長山水畫,與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畫家齊名,兼善書法。弘治十一年(1498年)鄉試第一,隔年會試,因牽涉程敏政科場舞弊案下杖。從此絕意仕途,後漫遊華中、江南諸山。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開始出爐大量優質作品。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相傳他曾畫有50多幅春宮圖流傳於世,而被稱為「風流畫家」。
史書記載,他出身於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蘇吳趨坊皋橋開 酒店,當時文徵明父親文林去酒店喝酒,見唐寅才學過人,決定讓唐寅與文徵明一起拜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為師。從此唐寅的繪畫天賦得到了充分展現。後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為明四家,與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合稱為吳中四傑。他的畫風纖柔委婉、清雋生動,尤擅長山水仕女畫,而且兼善書法,詩文俱佳。唐寅家住今蘇州城北桃花塢,故自稱桃花塢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採花仙人。他自幼性格不羈,稱已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29歲時中鄉試第一,人稱唐解元。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就此唐寅絕意仕途,遊歷名山大川,致力繪畫。正德9年(1514年)他被明宗室寧王以重金徵聘到南昌,後發現身陷寧王政治陰謀之中,遂佯裝瘋癲,脫身回歸故里,直到嘉靖3年(1524年)去世,死後葬在桃花塢北。
坎坷人生
唐寅唐寅畫
唐寅祖籍晉昌,即現在山西晉城一帶,所以在他的書畫落款中,往往寫的是「晉昌唐寅」四字。山西人是很會做生意的,北宋時唐氏家族南遷,開始來到南京、蘇州經商。唐寅就出生在蘇州府吳縣吳趨里一個商人家庭。唐伯虎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並博覽史籍,16歲秀才考試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二十九歲到南京參加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正當他躊躇滿志,第二年赴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交惡運。
&試泄題案」,一般說法是與他同路趕考的江陰巨富之子徐經,暗中賄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試題。事情敗露,唐寅也受牽連下獄。是年京城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兩人都是飽學之士,試題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應試者答不上來。其中惟有兩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使程敏政高興得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經的。」這句話被在場人聽見並傳了出來。唐寅和徐經到京城後多次拜訪過程敏政,特別在他被欽定為主考官之後唐寅還請他為自己的一本詩集作序。這已在別人心中產生懷疑。這次又聽程敏政在考場這樣說,就給平時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一幫人紛紛啟奏皇上,均稱程敏政受賄泄題,若不嚴加追查,將有失天下讀書人之心。孝宗皇帝信以為真,十分惱怒,立即下旨不准程敏政閱卷,凡由程敏政閱過的卷子均由李東陽複閱,將程敏政、唐寅和徐經押入大理寺獄,派專人審理。徐經入獄後經不起嚴刑拷打,招認他用一塊金子買通程敏政的親隨,竊取試題泄露給唐寅。後刑部、吏部會審,徐經又推翻自己供詞,說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平反」,程敏政出獄後,憤懣不平發癰而卒。唐寅出獄後,被謫往浙江為小吏。唐寅恥不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