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這地方,雖說也是經歷過戰火不假,不過一共才戰幾次?從董卓火燒雒陽後,那地方肯定就不如長安了。遷都長安,董卓雖說老糊塗不假,但是他也知道讓人去經營發展,那可沒錯。而後其人沒了,換成王允和呂布暫時掌權,不過他們也沒幾日,就直接讓李傕郭汜他們,幾乎就算是兵不血刃,拿下了長安。所以說長安這地方,還真是沒經歷那麼多。哪怕最
後是馬超拿下長安,可其人不說全力發展這兒,那也差不多了,一點兒沒錯。所以說那地方確實,不是其他的縣城能比的。所以說那地方是天下第一縣,也是天下第一城。可以說那地方的守御程度,堅固程度,絕對是天下最強,那沒說的。在馬超看來,這自己的家,還能
說不好好守御一下嗎。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曹操都到了長安城下了,可他還不說進攻,因為他很清楚,就自己那些人馬,拿不下長安。不光說拿不下長安,估計就戰那麼一日,都要損失很多人,所以說得不償失,自己還是趕緊走得好,那是一點兒沒錯。往好聽了說是撤退,
實際就是跑,可這個還中了人家埋伏一下,曹操也不得不說,長安的陸遜,那也確實是個人才,那沒錯。所以說他更清楚了,這個己方和對方的兵力對比,對方守御天下第一堅城還有陸遜那樣兒的人才,曹操是沒看出來己方有一點兒拿下長安的可能。因此,他就只能撤退,只有說撤退,那樣兒才正常。而且還不好耽誤時間,畢竟你一耽誤,讓天下人一看,你們是
想進攻還是不想?如果說想的話,還那麼磨蹭,這個一點兒好處都沒有。而他們認為己方要進攻,結果己方撤退了,那麼更丟人。所以說曹操也是當機立斷,對他來說,自己帶兵到這兒來了,其實就夠了其他的,絕對拿不下長安,那麼都不重要了,可不就是。所以說撤退
是必須的,而且還得很快,這個就是他的想法,也是兗州軍將士的想法,當然也包括他們的謀士,都是那麼想的。所以他們那麼想也那麼做了,結果就是早撤退……他(們)是覺得沒錯,也確實那樣兒,不過陸遜能讓他們那麼輕鬆就退了?顯然不可能,曹操一樣兒中埋伏,
不過只是小埋伏罷了,確實也是不算什麼大事兒,對兗州軍來說,更是如此。不過對涼州軍來說,確實也不是什麼事兒,可好歹是埋伏了對方一下,關鍵是這個還成功了。所以對他們所有人來講,這個肯定是好事兒。而且在雷銅那兒,可以說他是能吹一會兒了,那一點兒沒錯。不過其人也並非那種愛吹的人,但是和別的將領說起來的時候,那肯定有自豪的地方。
畢竟有誰能埋伏兗州軍?關鍵是還成功了,這個不容易。別管說就只是那麼一小下而已,可確實你得承認,確實是埋伏了,成功了,這個很重要。結果重要,至於說形勢什麼的,反而沒結果重要。這個更重要的不在於人多人少,確實他們也才三千人馬不假,但是成功了,
這個就足夠了,那是。對涼州軍他們來說,他們的將士絕對和馬超一樣兒,還是看重結果,其他的,和這個一比,確實就沒最重要好吧。當然了,這個肯定也是,如果說人多的話,也來個埋伏,那麼顯然比這個人少好。可顯然,人多的話,很難成功,所以說就雷銅那樣兒的將領,他帶着三千人馬,其實是正好,那是。多了的話,兗州軍探馬可不是吃素的,那沒錯。
可你人越少,其實越好埋伏。不過要是兩軍人馬相差懸殊,除非說你埋伏的人馬都是騎兵,要不然的話,真別做那事兒。所以說涼州軍就算是可以,他們戰力不錯,還都是騎兵,那麼埋伏對方一下,成功了,對方還追不上,那沒辦法。涼州軍實力為什麼強,就因為錢糧多,而騎兵也多,戰馬多啊,這個綜合一起,騎兵不多才怪了。而雷銅能以三千人埋伏了兗州軍
多少萬人馬,這個不得不說,其人帶着的是三千騎兵,而且還是精銳,那是一點兒沒錯。這個就得說,趕上涼州軍那麼多條件都在一起了,那是。所以說兗州軍被埋伏了,還追不上人家,那沒辦法。他們並非就沒有騎兵,可來長安的才多少?畢竟曹操軍旅那麼多年,他很
清楚,那騎兵可攻不了城啊。不是說就一點兒不行,實在是基本上沒什麼大用,這個是。所以說曹操還能帶多少騎兵去長安?因此,根本也沒多少騎兵,那麼還拿什麼追人家?而且還得說,曹操很清楚,己方的騎兵,基本上是追不上人家涼州軍的騎兵的,那可真是。畢竟
第一己方戰馬不如人家,騎兵也不如人家。第二那就是人家更熟悉京兆這地方,而己方不熟悉啊,那也沒錯。所以就這麼兩點,曹操覺得也就是己方的虎豹騎,沒準能追上,其他的騎兵,真不好使。而虎豹騎,對不起,當初曹操是真沒帶着,那就沒辦法了。其實他當時也沒多想,就算是虎豹騎,也未必就真能追上那三千騎兵,當然了,就算是真追上了,除非說
虎豹騎的人馬多,要不他們和涼州軍精銳騎兵,其實傷亡也都差不多,沒有一方有絕對優勢。畢竟虎豹騎是兗州軍騎兵精銳不假,可雷銅當初帶着的騎兵一樣兒是涼州軍的精銳啊,那不假。可以說曹操對己方的虎豹騎,那是非常了解,那可一點兒沒錯。但是對於涼州軍的
精銳騎兵,那可真是沒那麼多了解。所以說他是沒一下就看出來,那是涼州軍精銳騎兵。不過之後,其人是一定能發現的,也確實。畢竟對曹操來說,他那軍旅二十多年,可絕對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沒錯。而事實也都沒錯,曹操雖說一開始沒看出來那是涼州
軍的精銳騎兵,可之後是反應了過來,知道那確實是涼州軍的精銳騎兵。而他也確實是想了,為了對付自己對付己方,陸遜也是下了不少力氣,那可不假。如果說換成步卒的話,還沒有如此效果,就得是騎兵,還得是精銳,那可沒錯。而曹操雖說是沒和陸遜戰,但是他卻記住了其人的名兒,也想了,馬超既然是能留下其人在長安,留守在這兒當主將,那麼其人
可能說防不住己方進攻嗎?曹操怎麼想怎麼都是,其人是能守住的。哪怕己方人馬再多,可其人支持到馬超帶兵回來,那還是沒問題的。這個就是他的想法,不得不說,陸遜其人本事可以,而且肯定足夠忠心忠誠,馬超留下其人,絕對放心。而且曹操還清楚,馬超是不在
長安不假,但是其人肯定有後手。說起來己方要大規模進攻長安,那麼陸遜肯定能調兵過來,二十萬人馬都在長安,他覺得沒問題。其實曹操想法是有道理的,可惜馬超的後手還不是陸遜。雖說他信任陸遜不假,可自己兒子還在長安,馬超怎麼都得安排他,那必然啊。所以說那半虎符在馬煥手裏,可以說其人用那半虎符,可以調撥任何郡縣的人馬,一點兒問題
都沒有。應該說在涼州軍絕大多數得到郡縣,其實只認虎符,而不認人。除非是馬超親至,要不然的話,基本上那些將領都認虎符,而不認人,肯定是。在涼州軍將領那兒,除非是馬超本人來,其他人,一個拿着虎符,一個說馬超軍令,那麼顯然,他們都會聽前者的,而不是聽後者,這個是。畢竟馬超早就說過,虎符最大,這個必須要聽。因為他也知道,真說要
動虎符的時候,肯定是出大事兒了,那一點兒不假。所以說那麼緊急的情況,基本上任何事兒都得讓路,那沒錯。而且馬超涼州軍中就一個虎符,一半在他手裏,一半在馬煥手裏。可以說那東西仿造都仿造不了,這個一點兒沒錯。畢竟馬超見識那麼多,防偽的技術說是冠
絕天下,其實也沒錯。所以說涼州軍虎符,各個郡的太守,那都認識,知道己方虎符到底是什麼樣兒的,有幾處只有他們涼州軍才能做出來的地方,那別的仿造的,都不好使。所以說馬超的後手就是馬煥的虎符,而這個還不是最後的後手。畢竟他也知道,人馬再多,可未
必就真能贏。而長安丟了,其實沒什麼,可怎麼保住自己家人,這個才重要,所以說馬超的最後手段,那自然就是平安保住自己家人,這個除了他和有限的幾個人知道外,其他人都不清楚。所以說馬煥的虎符,那是馬超的後手不假,可卻絕對不是最後的手段。畢竟在他看來,怎麼都是保住自己家人,那才重要。畢竟長安丟了,馬超覺得憑藉己方的實力,早晚還
能奪回來。可自己家人要都沒了,那麼徹底就沒了,自己可沒那麼大本事,還能起死回生什麼的,沒那麼玄幻啊。別看這地方有破碎,但是再玄幻的東西,那是都沒有了。所以說在馬超眼裏,還得說是自己家人更重要,而一城一地的得失,那真就不重要了,一點兒都沒錯。
哪怕就是長安,可也不是說就不能丟了。己方嚴防死守那是必須的,不光說自己家人在那兒,就多少將領謀士的家人,也還都在長安。但是這個馬超是有自己的安排,而且也不得不說,所謂是禍不及家人,哪怕就算是兗州軍或者江東軍滅己方,他們也並非就真是斬盡殺絕。
就像馬超,他對曹操家人,對孫策家人,那是絕對不會說來個斬草除根的,當然了,基本上他們兩家,如果說真有直系的人讓馬超給擒住,肯定大多都活不了。馬超能留下的曹家人和孫家人,那必然是沒什麼大威脅的,一點兒沒錯。這個也正常,要不你一直都想着報仇,又付諸於行動了,那麼確實,他覺得這個絕對也是麻煩事兒。還是那話,馬超不怕麻煩,那
不假,可他一樣兒是希望麻煩越少越好,這個肯定也是。其實別說是馬超了,就是曹操和孫策他們,在有些地方上,其實他們也沒太大區別。你親人未必都會被殺,但是大多數都不會有好下場就對了。馬超和孫策的話,他們都不是斬盡殺絕的人,不過到了曹操那兒,那確
實是不一定。畢竟曹操那個奸雄性格,就註定了他還不可能放過更多人,說是斬草除根,那他是能做出來的。當然了,如果說對馬超家人,那其實未必。當然就算是能留下他家人,估計也不會是直系的,這個是。曹操那性格,他就註定是要讓自己讓己方少點兒麻煩,那麼
自己真就絕情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對他來說,這個也正常。自己確實不怕什麼,但確實啊,麻煩事兒還是越少越好,那沒錯。馬超也都那麼個想法,就算是孫策也沒大區別。可他們雖說也是希望麻煩少點兒,可卻不會斬盡殺絕,和曹操真都不一樣兒。這個都不想有什麼麻煩,這個他們三人都一樣兒,但是在這個態度上,顯然曹操是更狠,而馬超孫策差點兒。
也不能說馬超和孫策就好心了,放過這個放過那個,不過更多只是性格使然,那沒錯。就像曹操那樣兒,奸雄性格,可以下令讓己方屠戮百姓。可馬超和孫策他們卻做不出來,這個就是性格不同。要說兩人就不狠嗎?顯然一樣兒是狠,畢竟慈不掌兵啊,你不狠的,基本上
當老大也當不了多長時間,早晚是要讓人給整下去,真的。所以說他們並非就不狠,可終究是比不上曹操,至少在這點上,那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