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正等人簇擁着崇禎帝來到正廳,然後吩咐周成給崇禎帝沏茶,奉茶。
崇禎帝端起茶盞啜吟一口,輕鬆地說道:「朕每當勞累忙碌之時,就想來舅舅這崇國府來躲半刻清閒,仿佛又回到了六年之前,我們在這裏共同商議對付魏忠賢的年少時光!」
王之正呵呵一笑:「皇上年少,就胸有大志,腹有良謀,如今更加成熟,當今天下雖然事務繁雜,但是皇上有光武之才何愁不可中興?」
崇禎帝嘆息一聲說道:「王兄,朕沒變,你卻變了,以前你可以教訓朕,對於朕的任性或者過失都可以及時阻止,可是現在仿佛不願意再這麼坦誠了,難道真的是坐上這至高之位,就是高處不勝寒了?」
王之正點點頭,然後拱手說道:「是的。當時,皇上是臣,我也是臣,我們是朋友,是兄弟,如今您是君,不再是微臣一個人的兄弟,或者朋友,而是全天下的君主!如今的皇上,是整個帝國的君主,所以微臣與皇上應該保持我們的身份地位!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崇禎帝點點頭,然後吃了口茶,說道:「王兄說的對,朕是天下的君主,換句話說,全天下都是朕的臣屬,對麼?」
王之正點點頭:「這沒有任何爭議。」
崇禎帝繼續說道:「如果君主有憂愁,作為臣屬,是不是應該憤然而起,為君主排憂解難?」
王之正點點頭:「義不容辭。」
崇禎帝突然站起身說道:「如此,請王兄接受朕的徵辟出仕如何?」
王之正早有心理準備:「微臣之前拒做內閣首輔,是因為微臣只是個做事情的人,不具備宰相之才,微臣了解自己的實力。但是如果皇上讓臣做臣能力之內的事情,當然義不容辭。」
崇禎帝點點頭,用修長的手指捏着翡翠茶盞說道:「申紹先向朕陳述的那個邊防方案,不是他自己可以想出來的,朕了解他的才能,做一個巡撫他可以做好,做朕的財政大管家他也可以做好,但是他對軍事可謂是一竅不通,朕知道,給出那個邊防方案的,必定是王兄。」
王之正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聰明人與聰明人說話,點的太透,就沒有趣味啦。
王之正不說話,崇禎帝理解為默認:「北塞十三鎮,各有總兵,你說得對,之所以韃子可以隨意在關內馳騁,就是因為他們進來容易,回家也容易。但是如果能夠把十三要塞協調處理,設置一個北線總督朕相信能夠達到關門打狗的效果!如果韃子進一次被圍殲一次,皇太極就不會再進關了!金國可用兵馬加上男女老少共計二十八萬人,裏邊可以戰鬥的壯年男子只有十三萬人,皇太極惜人,我們就殺他的人!」
王之正站起身躬身拜倒:「皇上英明,微臣真的沒有想到這一層!」
崇禎帝微微一笑:「所以愛卿,朕思來想入,沒有合適的可以經營北線的合適將領:盧象升,洪承疇,楊鶴,曹詔,都在西北剿闖賊,調走任何一個,都會影響全局,所以朕打算讓愛卿來經營北線!」
王之正馬上跪下來說道:「微臣領命!」
崇禎帝滿意的點點頭說道:「朕令:王之正,任北線總督,黃宗羲,周成任北線總兵,陳子龍任參贊,蔣鼐任北線副督,即可城立北線都督府,截止宣州,大同等十三鎮!」
王之正急忙說道:「皇上不可!」
崇禎驚奇問道:「怎麼,王兄不願意為鎮排憂解難?」
王之正說道:「非也!只是十三鎮掌握近五十萬兵力,如此雄厚的兵權,微臣不敢接收!」
崇禎帝信任的說道:「如果連王兄都不敢信任,這天下還有朕躬可以信任的人呢?」
王之正思忖片刻說道:「現在朝中,我得罪了很多權勢人物,如果手握雄兵,怕成為置我於死地的刀刃!」
崇禎帝說道:「朕再說一遍,沒有人能夠撼動朕對愛卿的信任!」
王之正點點頭說道:「微臣希望皇上派遣一名內官監軍。」
崇禎帝冷冷一笑:「內官監軍?呵呵,王之正,你是想讓朕學先帝?」
王之正說道:「微臣懇請皇上派遣監軍!」
崇禎帝思忖片刻:「好吧,既然如此,就讓王承恩監軍。」
王之正叩頭說道:「皇上聖命!微臣並非虛情假意,只是為了能夠使君臣相得益彰。」
崇禎帝點點頭,扶起來王之正說道:「愛卿能夠為朕着想朕心甚慰。愛卿放心,監軍只負責處理雜物,對於軍政大權,還是由愛卿一手負責!」
王之正叩頭說道:「皇上聖命,微臣定不負所托。另外,微臣這次出仕,能否帶上三名家眷?」
崇禎帝笑問:「是夫人。」
王之正說道:「是懿安夫人,還有我的義子良義,兒子良擇。」
崇禎帝笑問:「懿安夫人,朕准許,良義朕也准許,只是良擇,才方六歲,王兄何意。」
王之正說道:「良擇,是皇上賜弄,又是微臣的嫡子,將來的崇國公,但是微臣對他的性格並不滿意,他六歲,但是生性有些懦弱,膽小,微臣想把他帶到身邊見見戰場,這樣到微臣死後,可以給皇上留下來一個能夠繼承微臣志向,為皇上分憂解難的左膀右臂。」
崇禎帝嘆息一聲說道:「用心良苦。良擇是朕的侄兒,戰場兇險,還是讓良擇在府中學習,畢竟年紀還小……」
王之正說道:「微臣現在有六個兒子:良義,良擇,良美,良方,良毓,良奇,說句不好聽的,就算良擇跟我殉國,還有五個兒子可以立呢。」
崇禎帝看王之正心意已決,於是點點頭說道:「那好,既然王兄執意帶上良擇,朕就准許。萬務照顧好懿安夫人還有良擇兩個人。」
王之正躬身說道:「是,皇上。」
崇禎帝轉身問黃宗羲:「太沖,你要不要帶上家眷?」
黃宗羲呵呵一笑說道:「我就不帶了,麻煩。良義是我的學生,能夠讓他見見陣仗,也是夠了,我兒子百藥才四歲,就留在崇國府讓拙荊照顧就是。」
崇禎帝點點頭,然後拉住王之正得手問道:「王兄,你覺得,目前我大明帝國還有誰能夠舉薦為良將?」
王之正思忖片刻:「舉賢不避親,微臣舉薦我那親家翁洪承疇,還有兩個年青的,我見過,很有本事,一個是曹詔的大侄子曹變蛟,雖然才十九歲,但是頗有謀略,熟讀兵書戰策,稍加歷練必能成名將!還有一個就是寧遠總兵吳襄的兒子吳三桂,今年二十歲,從父征戰七年,十三歲就開始守寧遠,寧遠之戰,寧錦之戰皆有他的身影,是個實戰派!我出使建州曾經與他有所接觸,如今定當更加成熟。」
崇禎帝激動的說道:「好,既然王兄舉薦,那朕就索性用一用,這次讓曹變蛟跟吳三桂隨你圍剿金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