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琳卻有些失望,「難道今天又是無果而散嗎?」
程瑤笑道:「四族牽涉廣,影響大,謹慎一些是應該的。我們都不急,你急什麼?」
陸琳還想說什麼,看看陸遜緊皺的眉頭,終是什麼也沒說。
四族這邊仍然沒有大動靜,東順閣那邊卻行動迅速,經過嚴家一案,徐慎終於在東順閣拿到了難得的決策權,徐慎得以全權辦理東順閣與夏吟坊的聯合事宜。徐慎心中早有主意,權力一到手,馬上就開始跟龐尚談東順閣成為夏吟坊分舵的事情。
只要東順閣成為夏吟坊的分舵,那嚴家的兵員超員和結黨營私一案,就再也無法審下去。就是孫權親來,他也不敢拿夏吟坊開刀。而夏吟坊得到東順閣的力量,就可以直接伸手進入東吳的朝政體系,可以藉助東順閣的力量籠絡一大批朝廷官員。夏吟坊就此就能名正言順的融入江東,不再需藉助其他途徑。
如此大事,徐慎和龐尚不過三兩天就決定下來,並很快對外公開,在京城廣為設宴慶祝。
這絕對算得上是爆炸性事件!其引發的後續動作足以證明爆炸的力度和強度:孫權決計讓賢了!
很多人都在此事後猜測着,四族肯定會有大動作,所以都在盯着四族的言行,沒想到,卻是孫權快人一步,搶先與程瑤、蕭凝和徐瑩達成了一致,以同意孫武為太子的形式,向夏吟坊正式投誠。
孫權的投誠,來的有些過於突然,甚至讓程瑤、蕭凝和徐瑩三人都感到大惑不解。詢問孫權原因,孫權卻只是笑而不答。
直到第二天,程瑤收到來自成都的邸報,這才恍然大悟:敢情是孫權竟然早她們一步得到消息,這才痛下決心的!
成都送來的邸報內容不多,但卻是非常振奮人心,都是好消息!
一是河西方面的。本來黃順定下的進軍方向是西域。而這個方向,也是大多人認定的方向。祖藍和祖桂得到黃順的手書後,便使了一計,故意把黃順的手書內容透露了出去。結果造成了西域內部各國一片混亂,墨氏長老家族和矩子家族則趁勢強起,收編周邊願意歸順的小國,然後整合他們的力量,開始四處征伐。
雖然他們的力量不是很強,但誰都知道,他們的身後,有強大的河西軍,馬上就要打過來。面對着墨氏的軍隊,他們至少還有實力與墨氏坐下來談談投降的條件。若真等河西軍打過來,那真就只有無條件投降一途了。所以,墨氏的軍隊雖然不多,但幾乎都是望風披靡。
更為重要的,是西域墨門也終於轉變了一直以來的堅持,改為全面倒向夏吟坊,倒向黃順。墨氏內部,因為夏吟坊的存在而重新團結起來。
而祖藍和祖桂的大軍,並沒有如外界預料般的殺向西域。祖藍和祖桂將黃順的手書外露,不過是聲東擊西計,明着準備打西域,實際是要攻佔青海湖周邊的優良草場。
祖藍和祖桂算盤打得很精。西域各國都有不小的軍事實力,而且大都有城池存在。要逐一攻打過去,損兵折將不說,還會因此在西域地面上造成殺孽,為日後的統治造成困擾。
而青海湖周邊,都是零散的小部落,面對河西的主力,基本上沒有一戰之力,可以輕取。而取得青海湖,卻可以極大地擴充河西的地盤,每年因此可以多出幾十萬批優良戰馬。
跟黃順學的一腦門子生意經的祖藍和祖桂,當然會選擇吃肉挑肥的。
邸報里,祖藍和祖桂已經順利拿下青海湖,並且就在青海湖畔,與前來的墨氏三大勢力的代表見面,敲定了墨氏將西域地盤拱手交給夏吟坊,而夏吟坊則確保墨氏順利回歸中原,能夠安全的在中原各地傳播墨氏教義。
這樣一來,河西不但又多出幾十萬精銳騎兵,而且已經完全能夠騰出手來,揮兵東進,進入中原核心區域,參與中原爭霸了。僅是河西兵馬,就不是現在中原的三雄:魏蜀吳三國國能抗衡的。孫權得知這一消息,選擇投誠,算是識時務者的英明決策。
這還不算,還有一條好消息,是來自代郡的。司馬懿與軻比能聯合進攻代郡,讓代郡應付起來非常吃力。結果,老許蒙關鍵時刻派出一人,勾結軻比能麾下的幾個大部落,挑撥他們在軻比能大軍出擊的背後獨立出來造反。
不得不說,漢人的離間計,在漢人這邊成功率就高的可怕,在單純的匈奴人那裏,幾乎便是一用一個準。許蒙不過許諾了一些糧食和鐵騎,那幾個部落的頭領就興沖沖的答應,並迫不及待的實施了兵變。
結果,後方失火的軻比能大軍,在前方無心戀戰,被兩部聯兵一戰打的七零八落,戰場投降者十有七八。軻比能僅以身免。
這本是徹底消滅軻比能的大好時機,但兩部還需要面臨司馬懿大軍的威脅,顧不上乘勝追擊,略作休整後,就開始整兵回軍,迎擊司馬懿大軍。
司馬懿本來認為,代郡沒有什麼堅固的工事,趁着代郡主力在外,打勝仗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打下代郡,司馬懿可以賺個盆滿缽滿。但沒想到的事,迎接司馬懿大軍的,是呼延遼領兵固守的堅固城池。
司馬懿不敢讓過呼延遼的城池,把自己的後方讓給對手,只好選擇四面圍攻。但呼延遼城內儲備充實,一時半會之間,司馬懿還真拿呼延遼沒什麼辦法。
結果,等代郡主力回來,一切就簡單多了,司馬懿主動回兵,代郡大軍追擊,雙方大戰一場,司馬懿再敗,狼狽退回關中。
一再戰敗的司馬懿,被朝廷就此召回朝廷,關中的軍政大權,被此次出征中嶄露頭角的許章和許慶拿到了手。
許章和許慶是許蒙的兒子和侄子,在許蒙的一手安排下,許章和許慶成為曹睿的心腹將領。這次出征,在呼延遼的有意放水下,許章和許慶在曹軍眾將中顯得鶴立雞群,尤為耀眼。曹睿也順水推舟,將關中兵權交由兄弟二人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