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的被滲透無疑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日本每年高昂的經費補貼終於有了匯報,日本首相西園寺公望在看到駐英大使館發來的電報時大驚失色,此時距離他向聯合艦隊發佈第一封電報已經有一分鐘的時間了,於是他也來不及與內閣其他成員商議,便自己做主發佈了停止對峙,立即撤離的命令。
此時日本的聯合艦隊和徐衛的朝鮮艦隊已經在長江水道對峙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朝鮮艦隊司令林恩得到的命令是不得主動出擊,但是一旦日本聯合艦隊打出第一發炮彈應立即反擊,不得退縮,而日本聯合艦隊則是一直在等待東京內閣的準確命令。
在日本內閣向聯合艦隊發出第一封進攻命令之後,聯合艦隊總司令瓜生外吉便命令艦隊做好戰鬥準備,隨着旗艦生駒號的一聲令下,所有的炮彈都開始向朝鮮艦隊的旗艦射擊。
在受到攻擊的時候,朝鮮艦隊的各艦艦長也來不及等候旗艦的命令,立即按照指定的計劃向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發出反擊,長江水道頓時一片火光四射。
長江水道不同於廣闊的大海,能夠讓軍艦躲避的空間非常的少,這個時候作戰最有利的就是軍艦的護甲厚度和主炮的口徑,在這兩點上林恩率領的朝鮮艦隊都處於劣勢的地位,所以在戰爭打響的第一時間內林恩乘坐的旗艦就受到了對面兩發主炮的直接擊中。
日本的四艘主力戰列巡洋艦其實頂多算是加強版的裝甲巡洋艦,其在護甲的厚度上與林恩乘坐的裝甲巡洋艦旗艦相仿,朝鮮艦隊的旗艦主炮依然對它們有着有效的殺傷力,在朝鮮艦隊的旗艦一片火光的時候,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生駒號也受到了猛烈的攻擊。
雖說朝鮮艦隊全部官兵眾志成城,但依然彌補不了軍艦數量和主炮口徑的劣勢,戰爭突起之時朝鮮艦隊的旗艦就受到了重創,其中提供動力的四個鍋爐中最前的一個鍋爐被炮彈直接擊中,立即癱瘓,同時軍艦兩側的兩個副炮炮位也被擊中。雖然沒有引起彈藥庫的殉爆,卻不能再繼續作戰。
就在日本聯合艦隊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艦隊司令瓜生外吉卻收到了從岸上發來的第二封來自東京內閣的電報,命令聯合艦隊立即脫離戰鬥。向長江水道下游轉移。
瓜生外吉自從擔任聯合艦隊司令以來,最大的希望就是擊敗曾經將日本海軍打的幾近全軍覆沒的新澳港艦隊,不過好在現在的日本軍官還不是後世抗戰時期那群總是喜歡違抗大本營命令自大軍官,他縱然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依然下達了停止射擊。打出友好旗幟,退出戰鬥的命令。
日本艦隊的異常舉動讓對面的朝鮮艦隊摸不清頭腦,不過好在艦隊司令林恩也是一個心思通透的人,在日本旗艦生駒號停止射擊打出友好旗語的時候便命令所有的軍艦停止射擊,看着日本的聯合艦隊退出戰鬥,消失在長江水道的可視範圍內。
「艦長,日本人這是怎麼了,怎麼打了一半就不打了?」旗艦的副艦長拖着一條掛了彩的胳膊走到林恩的面前問道。
「肯定是少爺做了什麼,讓日本人投鼠忌器!」林恩一副非常肯定的語氣,隨後他對副艦長說道:「傳令下去。讓衛生兵趕緊救治傷員,讓沒有受傷的士兵將甲板上的火撲滅。」
徐衛的艦隊自組建以來名義上都是隸屬於英國海軍部,在歷次航行和戰鬥中都是懸掛英國國旗,但是現在考慮到朝鮮艦隊還有可能與英國艦隊直接起衝突,再懸掛英國國旗確實有點不倫不類。
在近代歷史,國旗被稱為國家的一種標誌性旗幟,是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的主權意識不斷增強後必然的產物,但其最初的產生於卻是在近代歐洲。
中世紀的歐洲各國統治階層將紋章作為家族的象徵,後來紋章的緞帶顏色與徽章圖案就發展成為國旗。
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旗系丹麥國旗。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旗地為紅色,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圖案,稍偏左側。但是在當時國旗並沒有廣泛被各國使用,原因在於各國封建王權勢力強大,並沒有現代國家的主權意識。
隨着歐洲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展開,公民意識和主權意識高漲,大量國旗應運而生,最有影響力的當屬法國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象徵着革命者平等、自由、博愛的信念,直接影響到周邊國家的革命進程和國旗設計。
此外,新航路開闢促進了世界各國的交流,海上信號旗作為軍艦和商船的重要通信手段,被各國廣泛採用,信號旗設計理念被吸收後用於設計現代國旗。
作為有着五千年歷史文明的中國在歷朝列代卻是都沒有一面國旗的,有的只是從周朝開始就象徵着皇權的龍旗,而中國大一統的思想造就了強大的中央王朝不允許周圍有可疑與自己的抗衡的力量,自然也就沒有平等的外交,國旗自然是無從談起。
中國正式確立的第一面國旗是在滿清晚期出現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着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當時的總理洋務的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無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於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
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並於1888年《北洋海軍章程》頒佈與確認本為海軍旗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圖為大清國旗。
在徐衛撤掉英國國旗的時候,曾經有人建議徐衛選用一直被國人普遍接受的龍旗作為軍艦使用的旗幟,同時在干涉長沙搶糧風潮中更有合法性,但這對致力於推翻滿清**統治的徐衛是無法接受的。
既然滿清所使用的龍旗沒有被採納,隨後又有人建議讓朝鮮艦隊使用朝鮮王國現在依然在使用原大韓帝國的太極旗,這樣也能夠讓徐衛的這支朝鮮艦隊實至名歸。但是徐衛一想到後世的太極之爭,就忍不住一陣蛋疼,自然不願用用這種旗幟。
其實,太極旗出現於朝鮮王朝末期。隨着1876年《江華條約》的簽訂,朝鮮打開國門,而設計國旗之議也萌生了。
朝鮮國旗的第一個設計方案是由當時朝鮮的宗主國中國清朝駐日使館參贊黃遵憲提出的,當時黃遵憲撰寫了一本小冊子《朝鮮策略》,贈與訪問日本的朝鮮修信使金弘集。在《朝鮮策略》中建議朝鮮奏請陸海諸軍,襲用中國龍旗為全國徽幟,同年清駐日公使何如璋在致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報告也有提到,若朝鮮既經開港後,應飭令彼國襲用中國龍旗,或圍繞以雲,微示區別,以崇體制。
這種建議讓任何一個具有開闊眼界的人看來都是一個大漲國體的事情,君不見英國就因為其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以至於各大洲都有將英國的米字旗置於自己國旗之內的國家,所以接到建議的李鴻章也對朝鮮襲用中國龍旗的方案表示同意。
隨後。李鴻章曾在與朝鮮官員李容肅會談時說:「今貴國王自用之旗,據稱是畫方龍旗,亦與中國龍旗相仿,自可以畫龍旗為國旗,即作航海旗標。定於應用之先,將龍旗尺寸、顏色繪具圖式,咨明本大臣衙門,以咨核奏咨行。」
然而,朝鮮王朝似乎對清朝的建議不以為然,隨後在清朝協助朝鮮與美國簽訂《朝美修好通商條約》的前一天。朝鮮官員李應浚提出了一種國旗方案。
翌日,負責協助朝鮮締約的清朝官員馬建忠對朝鮮全權大官申櫶說道:「昨李應浚袖至旗式,似與日本相混,貴國旗式究竟何若。前黃參贊謂貴國宜用中國龍旗,以仆觀之,似亦未安。」
馬建忠在否定了先前的中國龍旗方案後,又想出一種新方案,他說:「吾想貴國國旗,可用白底、青雲、紅龍。惟龍用四爪,暗示區劃。何以區別?只在四爪五爪耳。青雲者,亦取雲從龍之意,君臣以民為本,故質用白色。」
其實,不管是黃遵憲,還是之後的馬建忠,他們為朝鮮設計旗幟的本意自然是效仿英國將米字旗插遍全球的先例,將朝鮮隸屬於中國的事實從根子上定下來,可是朝鮮王國一方面要藉助滿清的威勢與列強談判,另一方面卻想着隨時擺脫滿清的掣肘,於是他們以紅龍青雲製造須費工為由婉拒了馬建忠的提議,並主張採用紅質中青白合成圈子作為國旗。
國旗關乎一國尊嚴,何來繁瑣不繁瑣,這明顯是朝鮮方面想要擺脫附屬國的地位而做出的推脫,隨後馬建忠又建議道:「前議此事後,曾思仍用白底,中用太極圖,外周用八卦,則恰合八道之數。八卦純用黑色為顯,太極用半紅半黑,旗外又緣以紅色,何若?但此系鄙人所見,歸當語我政府也。」
馬建忠這番建議可謂是朝鮮國旗的起源,之後朝鮮王國和再後面的大韓帝國沿用的國旗都是從他的提議中修改而來的。
太極最早出自《莊子》,太極圖據說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陳摶所傳出,原叫無極圖,不過隨着歷代人的不斷修改成為了現在的太極圖,這裏面有着非常明顯的中國元素,馬建忠的這番建議更多是要保持朝鮮對中國的一種附屬關係。
但是,縱然學貫中西的馬老先生永遠也想不明白他所倡導的這個太極圖案不僅沒有讓後世朝鮮對中國更加親善,反而讓他的繼任者韓國在滿朝鮮半島製造太極圖案出圖的事跡,用製造出來的事實力爭將太極本土化。
處於對後世朝鮮這種做法的天然反感,徐衛自然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個建議,然而朝鮮艦隊出征在即,一面屬於它的旗幟成了當務之急。
在滿清滅亡之後,中國還有兩面可以借鑑的國旗,一面是民國初立之時制定的五色旗,另一面則是孫文一直堅持的青天白日旗,不過考慮到五色旗所代表的五族共和與自己推行的忽略小民族的大中華民族主義相勃,而青天白日旗明顯是有效仿日本國旗的痕跡,最終摒棄了這兩個設計。
為了應急,徐衛不再詢問別人的意見,而是自己製造了一面新的旗幟,這面旗幟效仿具有革命精神的法國國旗,不過將法國國旗從左至右藍、白、紅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顏色改為黃、紅、藍,自然其意義也不是法國所表示的自由、平等、博愛,而是目前中國所欠缺的民族、民權、民生。
徐衛雖然對孫文本人不太感冒,但對他提出的三民主義卻是非常贊同的,又是一直被後來的學者批判的大沙文主義,不過徐衛所推行的並不是孫文提倡的大漢族主意,而是更為廣闊的中華民族主義,這種主義更具有民族包容性。
當朝鮮艦隊頂着這一面明顯與法國國旗相似的旗幟進入長江水道的時候,沿途的滿清地方政府和中國百信還真的不太清楚這是哪一國的軍艦,自然也沒有人敢出來阻攔,於是這支朝鮮艦隊就這樣大搖大擺的進入了長江水道,來到了武昌,並且堵住了準備乘船趕赴湖南長沙平亂的湖北第八鎮,這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這原來是長沙徐家少爺的艦隊。
鑑於對徐衛強硬的認知,滿清朝廷一直拿不出一個有效的應對方案,隨後準備鎮壓長沙饑民的第八鎮的軍事行動就無疾而終,而武漢三鎮沿江附近的百姓卻對這支艦隊抱有非常大的好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