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唐僧處,豬八戒出言恐嚇唐僧,沙僧心思涌動,唐僧心中暗懼。更新最快
三人忽聽半空中有人喧譁,抬頭望去,只見半空中兩個孫悟空,你來我往,斗的好不激烈。
豬八戒見了,不禁手癢,向唐僧道:」等我去打妖精。」他縱身飛上雲頭,向天空兩個孫悟空道:「師兄,俺老豬來也。」
&戒,來的好,快幫我來打妖精。」一個孫悟空說道。
另一個孫悟空反駁道:「八戒,他才是妖精,不要認錯了。」
沙僧心中暗道:」這猴子無法無天,可如何是好?所謂一物降一物,欲要收服孫悟空,還得老和尚出馬。「就向唐三藏道:」師傅,你暗中念緊箍咒試試,哪位頭痛難忍,那位就是大師兄。「
唐僧搖頭道:」我若念動緊箍咒,悟空必頭痛難忍,若妖怪趁機將他打殺,豈不是我的罪過?「
沙僧臉色一怔,色變道:」是弟子考慮不周,險些害死大師兄。「
唐僧心中冷笑,他早已將緊箍咒念過千百遍,卻一點作用也沒有。
他心思百轉,暗道:」緊箍咒失效,原因不外有三點。第一:天空中兩個孫悟空都是妖怪所變,不受緊箍咒影響;第二,天空中有真孫悟空,但是他頭上的金箍兒已被人取下;第三,天空中有真孫悟空,頭頂也有金箍兒,但是金箍兒的咒語被人修改。無論哪一種情況,都對我不利。」
&然如此,我去將兩個孫悟空都請下來,我和八戒一人看住一個,師傅再念動咒語,能保大師兄安全。」沙僧提議道。
唐僧點點頭,卻根本不報希望,道:「去吧。」
沙僧起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師父面前辨個真假去。「
這大聖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
沙僧攙住一個,叫道:「二哥,你也攙住一個。「
兩人各攙住一個孫悟空,落下雲頭,徑至唐僧身前。
唐僧見了,說道:「我要念緊箍咒。」就低頭開始念咒。
唐僧一開口,兩個孫悟空一齊叫苦道:「我們這等苦鬥,你還咒我怎的?莫念!莫念!「
兩人奮力掙扎,口中呼痛,表情猙獰,似是正承受巨大的痛苦。
豬八戒和沙僧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恐懼。他二人都見過孫悟空被咒時的模樣,根本與現在不同。
以往唐僧念動緊箍咒,孫悟空會頭痛欲裂,翻筋斗,打滾兒,豎蜻蜓,哪像現在這般敷衍?
最重要一點,一旦唐僧念動緊箍咒,金箍兒勒住孫悟空的頭,會將他的頭勒成亞腰葫蘆。
現在呢?孫悟空只是呼痛,頭上卻無一點反應。
唐僧豈會不知孫悟空在表演?聞孫悟空呼痛,他就趁機收口,淚眼婆娑道:「悟空,為師怎能見你受苦?這緊箍咒我不再念了,你還是去別處分辨真假吧!」
唐僧一向仇視孫悟空,以往念緊箍咒可不會如此心軟。
&和尚害怕了!」沙僧和豬八戒心中升起明悟。
兩個孫悟空嘿嘿冷笑,心中暗道:「唐僧,你也有今天。不過殺人不過頭點地,你既認輸,俺老孫也不為己甚。」
兩個孫悟空掙脫八戒和沙僧,依然又打。
這大聖道:「兄弟們,保着師父,等我與他打到閻王前折辨去也!「
那行者也如此說,二人抓抓,須臾又不見了。
唐僧認輸,不再說趕走孫悟空話,更不提追究被打之事,豬八戒向沙僧道:「沙僧,你既到水簾洞,看見假八戒挑着行李,怎麼不搶將來?「
沙僧道:「那妖精見我使寶杖打他假沙僧,他就亂圍上來要拿,是我顧性命走了。及告菩薩,與大師兄復至洞口,他兩個打在空中,是我去掀翻他的石凳,打散他的小妖,只見一股瀑布泉水流,竟不知洞門開在何處,尋不着行李,所以空手回復師命。「
八戒道:「你原來不曉得。所謂水簾洞,以水簾為洞門,那一股瀑布水流,就是洞門。想必那怪將我們包袱收在那裏面也。「
唐僧心中一動道:「既如此,你二人可趁他都不在家,先到他洞裏取出包袱,我們往西天去罷。「他想撇開孫悟空,單獨上西天。
沙僧心中暗道:」大師兄發起狠來,誰能抵擋?如今他又得菩薩庇護,若取經隊伍沒有他,定然難得安穩。」
&然二師兄熟知道路,就遣二師兄去講包裹取回來吧。」沙僧輕描淡寫道。
豬八戒眼珠一轉,已知沙僧打的什麼主意,暗道:」我若前往水簾洞將行禮取回,待那孫猴子回來,必會怪罪於我,我才不上當呢!「
&弟曾言,那水簾洞中有數千小妖,我若前去,怕是弄不過他,反而不美。不若咱們兄弟同去?「豬八戒將事情推脫乾淨,順便拉沙僧下水。
沙僧道:」若我二人一同離開,再有妖怪前來,師傅的安危怎麼辦?「
唐僧道:」你們儘管前去,不用管我。「
沙僧和豬八戒頭搖的像撥浪鼓,齊聲道:」師傅安全為重,我們豈敢擅自離開?還是等大師兄回來,讓他將行禮取回吧。「
唐僧心中冰涼,後悔不迭。先前孫悟空在時,孫悟空法力高強,神通廣大,能夠以法力壓住豬八戒和沙僧。他雖手無縛雞之力,卻能依靠緊箍咒制衡孫悟空。
那時,他在取經隊伍中有一定地位。
如今孫悟空離開,沙僧和豬八戒不服管教,取經隊伍內的秩序頓時崩潰。
&孫悟空歸隊,他神通廣大,我又沒有緊箍咒制衡他,這取經隊伍怕是要成為他的一言堂了。「唐僧不由開始後悔先前所為,他堅決將孫悟空趕走,反而成就了孫悟空,將自身陷入不利境地。
&如此,我們三人在此等待,待悟空歸隊,再取回行禮,前往西天,朝拜佛祖。「唐僧說出這句話,似是耗盡全身的力氣。
他先前將孫悟空趕走,並言以後不再與孫悟空見面,如今自食其言,心中苦澀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