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候言在心裏發出一聲驚世駭俗大叫,撲過去,渾身顫抖,一把抱住姬啟良的小腿,「岳父大人息怒,岳父大人息怒,此事萬萬不行……」
打龍鞭是先先皇所賜,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自得鞭,便封供於府中一樓閣正廳,未打過誰。
自思量,自高明登基,北執國比任何一代君王時還要富強,高明是一代明君。
法不誅心,高明無實事之錯。
何況說白了,對沈靜琬如何那是高明的私事。
打龍鞭打他怎能服眾?
思及此,姬啟良怏怏不樂復坐下,氣極,默不作聲。
候言立即鬆一口氣,艱難地爬起來,用手揉揉膝蓋,小聲地道:「如今,要勸聖上,也得小心的勸,謹慎的勸。」
冷不丁姬啟良抬眸,眸冷如針,他立即嚇得打了個哆嗦。
誰叫心中有鬼!
&言!你今日說的這些可是事實?」
候言垂首,硬着頭皮道:「是!小婿知錯,可更知聖上不能犯小婿初時的錯!那女子就是一個能魅惑天下人的主!」
姬啟良不屑冷笑一聲,「也魅惑也不過是你等這些好色之徒罷了。」
汗濕了內衣,候言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低聲道:「是,小婿知錯!」
無奈向候言揮了揮手,沉沉的話語,「你先回去,要如何勸聖上老夫得思個理由。」
姬啟良的話音剛落,下人急匆匆地進門來稟,說洛容玉帶着宮人攜重禮前來。
洛容玉是洛氏的親侄女,洛氏與自己是表兄妹,而一直未能幫上洛容玉,心裏不安,姬啟良為難地皺了皺眉頭,隨下人跑出廳去迎。
代洛氏而來,姬啟良行了大禮,洛容玉急把姬啟良扶起,嘴裏道:「太傅大人!雖是代母后前來探望,可容玉也早想前來。」
&良人關心!」
分別在椅子上落坐,下人來奉茶後,洛容玉紅唇輕啟,「太傅大人!身體可好些?」
姬啟良起身揖禮道:「已是好些,明日便可到東宮授課。」
&宮!」洛容玉無奈一笑,姬啟良早知她心意,也不隱瞞心思,「名不正言不順,不知何時便被趕出。」
心裏陡添重重壓,姬啟良道:「良人休要心急,這事得慢慢的來。」
&啊!確實也不能心急!」洛容玉楚楚可憐地抽了一下鼻腔,「只是苦了太傅大人,容玉心中堪是不安。」
姬啟良心中愧疚不安,「立太子一事是國中大事,老臣是為國效力,良人休要不安。」
&傅是三朝元老,皇兒的事就拜託了。」稍微頓頓,洛容玉又道:「太傅大人可知蝶舞姑娘此人?」
姬啟良擰了擰眉頭,「是那救了長公主的蝶舞,征南的蝶舞?」
洛容玉重重地道:「是的!」
打了個哈哈,姬啟良道:「老臣剛剛聽說!」
洛容玉用手中的絹帕拭了拭嘴角,一副閒聊的表情,「她託了長公主給母后與我帶去了好多的禮物,儘是些令人愛不釋手的東西,也不知她是個什麼樣的女子?」
借了救了長公主就托長公主送禮給皇太后與良人可見沈靜琬是一個多麼有心計的女子,姬啟良冷哼一聲,「那不過是個市井女子,何須良人放在心上?」
姬啟良的態度沒瞞過洛容玉的眼睛,她暗暗高興,卻淡淡地道:「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太傅大人休放在心上。」
與候啟良又敘了會兒話,洛容玉便告辭。
姬啟良送至府門,眼望着洛容玉上了華貴的車駕,這才迴轉府內。
前行幾步,喚了姬安上前,附耳低語一番。
華貴一駕剛行出十來米,太傅府專屬府道旁的柳樹下鑽出一人立即驚了馬,趕駕的宮人一聲喝斥,車駕這才穩下來。
宮人正待上前怒斥,那人疾步上前來,口稱要見良人。
洛容玉掀簾一瞧,心中一凝,喚了車駕旁的水仙近前低語一句。
水仙上前去,福福,小聲道:「良人問,丞相大人怎在這裏?」
候言壓低聲音道:「專在此待候良人,望良人下車駕一談。」
水仙轉達候言的話,洛容玉稍稍猶豫下了車駕。
柳樹後,小河潺潺流淌,風輕輕。
&臣見過良人!」
&相大人多禮了!」
寒暄幾句,候言詭秘地道:「良人!聖上這段時間是不是有些反常?」
一年難得見幾次面,高明反不反常可不知道,只是丞相這話也問得太唐突,太直白,身為兩朝老臣,他不該如此說話。
聽弟弟說過,他與弟弟的關係還好。
他是姬啟良的女婿,候在這兒定是剛從太傅府出來。
此人的勢力不可小覷,淡淡一笑,道:「丞相!可是從什麼地方聽到了什麼閒言閒語?」
&聊閒聊!」候言訕訕一笑,若不是急了,才不會等在這兒見洛容玉。
洛容玉眸光一沉,有幾分不耐煩,「丞相專程等在這兒,就是為了閒聊嗎?」
&來良人也聽過蝶舞這人……」話說一半,候言打住,他得觀洛容玉的態度而說,不然,惹惱了洛容玉,她在洛氏面前吹吹不利於自己的風自己也就無形的樹了一個敵。
候言不是剛把九女兒嫁給蝶舞的下人來儀嗎?洛容玉微微轉過身,斜瞟着候言,有些吃不透候言是何意思,「丞相不是她舅舅麼?不是剛與她結為親家麼?」
這正是候在此時要說明的,候言嘆聲氣,一臉無奈之色,「她是微臣的親戚不假,微臣剛把女兒嫁給她的下人也不假,可世人不知,她是憑着當日聖上與太后打賞之時挾皇恩而要挾微臣,微臣是迫不得已才答應了那門婚事。」
那女子竟敢挾皇恩要挾丞相?洛容玉心中一咯噔,柳眉倒豎,斥道:「丞相!你這樣說莫不是怪母后與聖上打賞了她給了她要挾丞相的機會麼?」
候言揖一禮,「良人休要誤會。微臣專程等候在此地,不過是想向良人訴訴苦。必要之時,良人可要為微臣說句公道話。當然,於高琅大皇子立為太子之事微臣也會盡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