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 第748章 升龍

    「千里相送,終須一別,諸位留步,倪某在此別過。》。》」

    京郊,前參議大夫倪元路『辭職』後立即攜帶着一家啟程離京返鄉,朝中眾多官員前來相送。

    倪元路是浙江紹興人,和御史大夫劉宗周是同鄉。昨天宮裏皇帝免倪元路職,但給了他一份體面,讓他上折辭職,然後皇帝批覆,算是提前病退。離職回鄉之後,爵位不變,銜加一級為少保,另外還享受半俸的退休待遇。

    倪元路決定今天就走,皇帝還特意派了一隊侍衛護送,給他調了幾輛馬車。各種宮中御用之物賞賜了不少,還賞了一萬塊銀元。

    其實皇帝希望倪元路在京師過完年再走,就算是京留在京中安享晚年也可以。但倪元路倒很乾脆,既然已經退休,那就回紹興老家安養。

    雖然他走的匆促,但京中官員們還是都知道了消息,更都趕來相送。倪元路也是當年東林黨的元老,天啟進士、庶吉士,還與現朝中大臣黃道周同是名臣袁可立的門生。崇禎朝時任過戶、禮部尚書,入本朝,又任過左都御史、參議大夫,朝中人緣很好。

    鄭三俊、李邦華等原東林黨人,都對倪元路一朝去職有些兔死狐悲之感。倒是倪元路看的比較開,反過來安慰他們,「今上一代雄主,雖年輕,但卻雄心勃發,且才能非凡,尤其是眼光高明,手段厲害。遇上這樣的君主,也不知道該說是我等的榮譽還是悲哀。我曾經反對過陛下,也攻擊過陛下,但陛下都未予追究,還一度授予我重職,令我參預軍機,如今大漢國強民富,我有些跟不上陛下的腳步了,也是時候給更有進取之心的官員們讓路了。」

    黃道周這位同門師兄弟也感慨唏噓不已,「你有時就喜歡犯抽,這次你若不是把事情弄的這麼難堪,陛下也不會讓你回鄉。」

    「回鄉也好。」倪元路笑笑,也不知道是真話還是心裏已經後悔,但不管如何,以當今天子的性格,既然已經讓倪元路回鄉,那基本上就不太可能會再用他了。

    御史大夫劉宗周也過來相送。

    兩人都是浙江人,還都是紹興一個府的,雖不是一縣,但也相距不遠了。前朝之時,又都是東林一黨,共斗閹黨奸臣,甚至還一起對抗過權臣劉鈞。新朝初立時,劉宗周已經在鄉守孝,那時倪元路在朝,最終還是效忠新朝。如今劉宗周回朝,出任御史大夫,而參議大夫倪元路卻反而要回鄉了。

    「回鄉之後,汝玉兄有何打算?這般年輕,不會就打算真的在家含怡弄孫頤養天年吧?」

    「現在還不清楚,不過看這幾年朝廷大興工商,國富民強,走的是一條前所未有之路,我想也許我也可能會試着下海去看看。」

    下海這個詞也是近年一個新詞,原指的是那些海商下海貿易,到後來,海貿興盛,許多原本不是做這行的也都湧入海貿,到後來,下海就成了放棄原來行業去做海貿,甚至成了改行經商的代名詞。

    聽說倪元路居然有意下海經商,劉宗周等都不由大為驚訝。

    「你一代大儒,書法宗師,堂堂開國伯爵,少保,居然要下海經商?」

    「如今滿朝上下都重商言利,雖不到笑貧不笑娼的地步,但確實是人人忙着賺錢。我倒是不缺錢,家裏有田有地,可安享晚年。只是趁着年輕,想下海去看看,陛下不常說,沒調查就沒發言權嘛。」

    「有想好下海做什麼嗎?」劉宗周聽了他這解釋,倒不急着反對了。

    「想去安南看看,那邊沃野千時,一年能夠三熟,比之江浙還更加是漁米之鄉。或者買點地建個種植園開個小加工坊,或者去那邊開個礦之類的,總之,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

    一隊馬隊趕到,卻是侍衛親軍。

    「聖旨到,倪少保接旨!」

    皇帝聖旨加封倪元路為開國縣侯,賞銀元一萬。

    這個封賞令前來送行的官員們都有些大為驚訝,原以為倪元路這次徹底的得罪了皇帝,才被趕出京,沒想到,先是一道旨意提了他一級銜為少保,賞了一萬銀元。這隔天又來一道旨,又加封他一級爵,從伯爵升為縣侯。

    大漢如今剛調整了爵位,所有的爵位都不再保留國名邑號,也就是沒有了什麼秦王周國公紹興郡侯一類的封號,只是以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郡侯、縣侯、縣伯、縣子、縣男、騎士、武士、勛士為封號,前面沒了國名邑號。

    之所以去掉了那些國名邑號,也實是因為如今大漢的封爵系統,其實都算是虛封,封爵既無封土又無封民,只是按爵位給一份不高的俸祿而已。因此不管加不加開國,實際上都不可能真的如兩晉南北朝一樣的能有封地采邑開國開府。尤其是大漢的爵位除宗室外,異姓臣子的爵位都不是世襲的,只是終身爵位,他們的爵位只能讓一個兒子享有授封勛士爵位的待遇。

    大漢的爵位,已經與三公三孤和太子三師三少一樣,都成了純粹的榮耀加銜。不過大漢朝的爵位和宮保銜也不是那麼容易加的,能封縣侯更不容易。

    這個時候皇帝給倪元路又加少保又晉縣侯,不免讓人有些暈頭轉向,但起碼倪元路就算回鄉了,也還是得皇帝看重的,要不然加銜晉爵不算,還給了兩萬塊銀元呢。

    參院否決官吏考核法案所引起的風雨,剛剛要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倪元路辭職之後,參議那三十多個投反對票的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皇帝根本沒有找他們麻煩。隨後,內閣再次向參議提交了官吏考核法案,這次的法案已經做過了一些增刪修改,也提前與參院的人做了溝通協商,在正式提交法案之前,其實參議這邊已經基本贊同了。

    參議院一號大廳里,表決結果毫不令人意外,一百零二張投票,其中投贊成票的達到了九十七張,五張棄權,沒有一張反對票。官吏考核法案正式通過,成為正式法案。接着內閣也開始全面開始官吏大考,全國所有的文職官吏,這次都要參加考核,並以考核成績決定能否留任,考試還沒開始,皇帝已經給吏部下了一個指示,這次考核,要淘汰掉現有文職官吏的百分之二十,各級職位按比率略有調整,但總淘汰率不得低於百分之二十。

    至於武官,他們早已經先行一步,都已經正式實行這種淘汰升遷制一年了,結果良好。

    風雪裏的京師,正開始為這次全國官員大考忙碌準備的時候,帝國南疆的中南半島,卻已經又經過了漫長的暑季和雨季,重又進入了一年中最舒適的涼季。

    中南半島、安南、升龍府外。

    傅山從安南總督改任為鎮南將軍,但依然是安南實際的前線總指揮。經過漫長的雨季期的休整、鞏固後,鎮南軍各部成功的鞏固了此前奪取的沿海一線各港,以及此後修建的各個堡壘。

    雨季期間,後黎朝的鄭軍、阮軍、武軍、莫軍幾大安南軍閥都曾希望借獨特天時奪回失地。但漢軍在此期間,穩守各港口要塞以及周邊堡壘,以逸待勞,堅守不出,防守反擊,反把前來進攻的安南軍打的損兵折將。


    最漂亮的當屬於廣南那邊,雖在香河吃了個虧,但卻隨後把順化、會安拿下,緊接着挾大勝之威,威降阮氏各地官員投降,只余少部逃入長山山脈大山叢林裏負隅頑抗,但已無礙大局。

    廣南的部隊在劉鍵被調離後,還乘勝南下,把占城、真臘佔領的南面沿海地區,幾個重要的港口城市都給打下來了,尤其是真臘的普利安哥,那是他們的副王城,也一樣被攻佔。

    如今,從廣西的東興港一直沿海岸南下,一直到最南端的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平原,都由大漢控制。

    整個安南沿海海岸地區,都由第六艦隊以及女真軍團、朝鮮軍團、日本軍團、外籍軍團控制。

    在渡過了雨季之後,進入十月涼季以來,傅山便開始組織反攻。

    雨季的進攻讓安南各部疲憊無比,且因今年紅河三角洲以及湄公河三角洲兩大糧產區為大漢所奪取控制,加上戰時的徵召士兵、民夫等,到了秋季後,本該是豐收的安南,卻出現了糧食不繼的情況。

    尤其是當廣南阮家被滅後,鄭氏與武氏和莫氏卻還無法團結起來,內鬥不止。結果就是傅山發起反攻後,被主攻的後黎朝鄭氏兵馬節節敗退,很快就被傅山四面合圍,被堵在了後黎朝國都升龍城。

    傅山也沒有急着進攻,圍住升龍城後,只圍不打,反而調集了幾鎮傭兵,開始讓他們在升龍四面外圍掃蕩,然後圍城打援,引誘阮氏兵馬來解升龍之圍。

    這只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戰術,但效果卻出人意料的好,被圍在升龍城裏的鄭軍無法突圍,只能天天困守。而外圍的鄭氏將領們,卻一**的趕來勤王,他們如葫蘆娃救爺爺一樣,一個一個的上,然後一個一個的被打的落花流水。

    升龍城外不遠的鎮南將軍帥帳內,傅山等一眾將領正看着沙盤。

    「大帥,已經半個多月都沒有南蠻子上門了,弟兄們在外面都閒的發慌,我看外面的南蠻子都已經喪了膽,根本不敢再往這鬼門關闖了。咱們也別再守樁待兔了,直接攻打升龍城吧!」朝鮮軍團的一名將領說道。

    圍城打援是皇帝的指導戰術,與傅山的想法不謀而合。對於大漢來說,要攻佔安南不難,畢竟朝廷高了水陸二三十萬人馬呢,還從沒有哪個敵人被大漢如此重視過。

    不過安南蠻子們向來頑強狠辣,又是個好戰之國。因此朝廷雖派了大軍,卻也沒打算一朝滅亡安南。而是提了了要逐步推進,步步蠶食計劃。先佔領沿海港口,再把沿海據點成線,徹底的掌控沿海地區,再把狹長的安南切成幾大段,讓他們互相不能相顧。

    最後才來個圍城打援,圍住他們主力,再把他們其餘的人馬都誘過來,聚而殲之。

    這樣既能減少傷亡,也能最大程度的殲滅敵軍主力,大漢可不想這些安南蠻子最後都跟大漢來打什麼游擊戰。

    安南蠻子雖狠,可仗打到現在,他們已經撐不住了。

    先是橫山以南的廣南阮氏,雖然阮氏一直與鄭氏對抗,但起碼還是後黎朝名下臣子,若是阮氏不滅,不說與鄭氏聯合,起碼能給鄭氏分擔一部份壓力。但阮氏半年前就被滅了,整個橫山以南地區都被大漢佔領,這讓鄭氏壓力更大。

    而漢軍憑藉着戰艦優勢,以陸軍配合,在紅河三角洲地區,利用那密集的水網,四處進攻,把鄭軍一點點趕出去,然後在那片地區建立了一個個堡壘,最後一步步的逼近到了升龍城下。

    在自己的都城下,反成了攻城一方,鄭軍這大半年來是吃盡了苦頭。

    圍城兩個多月,四方兵將都趕來救援,可一支又一支的被伏擊擊敗,終於再無援軍了。

    升龍城,徹底的成了一座孤城。

    打這樣的仗,安南人覺得憋屈無比。

    可強者有足夠的實力,無視那些規則束縛,強者是制訂規則的,不是遵守規則的。

    哪怕是在安南,大漢軍說要怎麼打,這仗就怎麼打。不論攻守,都是由大漢決定的。

    傅山望着沙盤,一旁的一面木板上,詳細的記錄着入安南之後發生的一場場戰鬥,以及雙方的詳細戰損數字。

    仗打到現在,安南人或死或降的兵馬,已經超過八萬,包括廣南阮軍。

    整個安南不過幾百萬人口而已,以往窮兵黷武,阮氏也不過五六萬人馬,鄭氏不過十來萬人馬,莫氏和武氏能湊個五萬人都算不不起。全加起來,整個安南的兵力也就二十萬出頭。

    現在他們已經被大漢殲滅了八萬,再扣除北面和西面莫氏、武力的五萬,鄭氏總共還能動員七萬。

    現在升龍城裏就有五萬,也就是說在升龍城外的所有鄭軍加起來不到兩萬。

    尤其是安南的軍隊其實跟以前明軍有些類似,多數平時是農民,戰時徵召起來,只是農兵而已。

    升龍城裏就算把所有的男人都叫上城頭守城,充其量不超過十萬。

    十萬人防守的升龍城,需要多少人進攻?

    「大帥,升龍城交給我們日本軍團,只要有炮兵支援,我們一定拿下此城。」日本軍團擁有四個鎮的編制,全軍有十二萬人,算是大漢規模最強大的一支軍隊。

    眼下日本軍團有一個鎮調往南洋劉允升處,還有一個鎮調往緬甸鄭芝龍處,但是在升龍城下,他們依然有兩鎮六萬人。

    這六萬人馬可沒有朝廷供應糧餉,全靠以戰養戰,雨季休整了這麼久,這些倭人早就按捺不住了。現在升龍城已經成了一座孤城,他們自然想要第一個攻進城去,大賺一筆。

    (未完待續。)



第748章 升龍  
相關:  隋唐大猛士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  晚唐  貞觀俗人  海上升明帝    御鬼者傳奇  九域神皇  一品唐侯  劫天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明末稱雄第748章 升龍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3.7872MB

搜"明末稱雄"
360搜"明末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