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沖沖地,史茜妮撥響了張愛玲的公寓電話。是一個陌生女子接的,估27這是房東太太,轉接給張愛玲後,史茜妮把自己的詩句讀給了張愛玲聽。
聽筒那邊,張愛玲一個勁兒地點頭稱讚。史茜妮定要她給這首詩起個名字,張愛玲拗她不過,思忖再三,想到了「對照」着兩個字。
「對照,對照。挺不錯的,就像你下午打的玻璃鏡子的譬喻。」史茜妮歡歡快快地掛掉了電話。明日個她還要到《萬象》雜誌社上班,父親是接受了她這個新的謀職的,她曉得父親要留她在身邊的,這份心,她不是不懂。
「宋主編。」史茜妮進門後招呼道。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火紅色的裘衣,頭髮散散的垂在耳際,細細想來,這是自己的第一份正是差使,她要偽裝起來,一方面圓滿自己的文學夢,另一方面也要試着和組織接上頭。然而,人海茫茫,她自己都照顧不到,更別提其他同志了。
宋弘中是一個半舊半新的人物,據他自己的說法,先前在香港做過幾種雜誌,都頗為成功,前段時間,他來應聘主編時,一頭油光的分頭,貼着頭皮在發亮,趙老闆一眼就瞅着他炯炯的目光,仿佛能看透人心般透徹。再仔細地一對談,果然是出版界的行家裏手,什麼類的文章能引起讀者的興趣,怎樣子排版,如何與同行業競爭,這些宋弘中都條條侃侃而談。《萬象》的趙老闆也是半路買過來這個雜誌,對於期刊的發行並不是多麼熟知,於是一股腦兒交到了宋弘中的手中,他只有一個條件,每年的營業額增長三成。
《萬象》此前不過是sh的二三流雜誌,沒甚多少人關注,自從他找尋來蘇青、張愛玲等一干人,抓住了亂世人那份不安分的心,窺探的心,好奇的心,**的心,雜誌的銷量居然紅火的多了。
趙老闆在慶功宴上,詢問宋弘中其間的奧秘。
「這個年頭,就得要靠女性作家來擔荷。男作家野心大,寫不上幾篇上乘的文章,就尋思着進階謀職,抑或是尋花問柳。女性作家絕不然,她們的心思較小,眼光也不長遠,對於錢財之外的東西,一概無意。只會把自己的錢遊街購物,裝飾己身,以更加精緻,更加細膩,這實在於寫作大有裨益。」宋弘中格格地說笑着。
《萬象》雜誌社的上班,也不甚繁忙。史茜妮的工作,就是每日整理一下作者的投稿,兼撰寫一些應景的文章。
「茜妮,你的文筆還需要凝練一些,多讀一些書稿,會讓你的文筆運用會更加精進的。」宋弘中勉勵道。
日已西垂,史茜妮伸了個懶腰,她不想回家吃晚飯,便記起了張愛玲的約定,坐上滾滾駛來的電車,到聖雅各路的朝陽弄。
電梯是二十年前的舊電梯,除了腳底是一塊實心的鐵板,其餘數面均是鐵條連綴而成,四壁透風,開上去,轟隆轟隆地作響。
從張愛玲的文字中,史茜妮得知,她也曾是公侯人家出身,然而他的父親不爭氣,把家產敗得差不多了,因和後媽不合,又被父親趕出家門,隨了姑姑住在這陰森灰暗的筒子樓里。想到此處,她不禁悽然淚墮。
「愛玲」,史茜妮輕聲喚道。
這種古舊的可以進博物館的建築,唯一的功用就是擋雨遮風,對於聲音,則是萬般無奈的。汽車叭叭的喇叭聲,走廊里各家各戶端着個爐火做菜的劈劈啪啪聲,打孩子的斥罵聲,還有熙熙攘攘的市聲,真不曉得她是怎麼度日的?史茜妮心中疑惑。
「茜妮,你來怎麼也不提前說一聲。」張愛玲推開房門,她蓬鬆着頭髮,穿着蓬鬆的緋紅色睡衣。
「愛玲,沒有打攪你吧?」史茜妮跨過對方在過道里的一堆雜物,到了張愛玲的房內。
「沒有,正好蘇青也在。」張愛玲迴轉身道,「蘇青,這就是我剛剛提到過的史茜妮。」
對於蘇青的名字,史茜妮自然耳熟,她算是sh文壇崛起的另一個新星,一本《結婚十年》不知讓多少人哭紅了淚眼。她在年歲上稍長,不過也就是三十歲左右。齊肩的短髮,包籠着瘦小的面容,如同六月里映日的荷花,素淨白潔。她是衝破了舊家庭的桎梏,拋夫棄子出來的新式娜拉。
一番寒暄後,三個人手挽手坐定了。
屋子的空間比較狹小緊湊,書本倒沒有幾個,張愛玲笑稱道:「天天忙着撰文,哪有時間看書,而且此處看書氛圍極差。我對吃穿不講究,唯獨是書本,非得是牛皮紙的線裝書,摩挲着那頁面,我就覺得心歡。我理想中看書的所在,是在細雨微蒙中,沏一杯釅釅的咖啡,濃稠的解不開的恩怨都在這咖啡色里,現在我都暫且把書本裝在腦袋裏呢!」
開飯時間到了,張愛玲推脫說自己四體不勤,沒有做廚娘的命,不如出去到小街小巷裏隨便吃些。史茜妮應聲地贊同。還是蘇青爽快,她蹭蹭蹭下樓到對面的菜場買了幾樣蔬菜,挽起了袖子,有模有樣地炒了起來。
張愛玲和史茜妮呆呆地立在她身後,搭不上手。
「你們這樣子如何是好,以後想是嫁不出去的。」蘇青邊炒菜,邊風趣地說。
「像你這般離異的人生,還不如不結婚,給自己留個念想。」張愛玲訕笑着。
沒多久,蘇青就炒了四大盤菜蔬。一份素炒三絲,一份清炒水芹,一份油燜春筍,一份白灼菜心。青的、白的蔬菜,配合着油汪汪地水色,勾起了各自人心中的饞蟲。
整個房間裏,滿是油煙氣,烏頭脹腦的,看不甚分明。
「雖然我不下廳堂,但是我就喜歡問這種油煙氣,汽車後噗噗的尾氣,男子手指間淡巴菰的味道,我都喜歡。」張愛玲說道。
「那你可要尋思好了,找一個有車、吸煙、又有老媽子伺候的人家嫁了。」史茜妮打諢道。
三人邊吃邊說說笑笑,一炷香的工夫,剩下來的是杯盤狼藉、殘羹冷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