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他乃乃的給我閉嘴!」話說,就在大堂之中的十幾名千戶將官,因為意見相左,而開始爭執之時。站在前排的張世輝卻也不由猛的從列隊中站了出來,並瞪着眼睛對着身後的一眾將官這般吼道。
「他乃乃的,我大哥是在向你們問計,不是他娘的在這裏看你們這群混賬玩意吵架的。一個個都也是千戶了,還跟個市井潑婦一般,也他娘不嫌丟人。誰在他娘的瞎吵吵,都給我滾蛋!」
這一番話說完,堂下的一眾將官被張世輝這樣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之後,也不禁乖乖的閉上了嘴,並將頭低了下去。畢竟在張世輝這樣的上司面前,他們可不敢呲牙炸毛。
而高坐在主坐上的張世華見此,卻依舊是面無表情的擺了擺手讓自己兄弟回去。並等到張世輝回到原本的位置之後,才用着不慌不忙的語調對着帳下的一眾將官們問道:「怎麼,爾等商議了這麼久,還是沒有辦法嗎?」
「將軍,末將有一計!」聽到張世華此次發問,微微安靜了片刻之後,郭羽卻是猛的從列隊中站了出來,並這般對着張世華抱拳道。
而張世華見此,臉上也終不由浮現出了一抹笑意。
故而在郭羽話音落下之後,張世華便也不由面帶微笑的對着郭羽說道:「阿羽,既然有計,那便速速講來。」
「遵命!」聽到張世華的話,郭羽先是高唱了一個肥諾,然後便就見其以雄厚的聲音,一字一句的說道:「回將軍大人,末將以為,對付太不花的數萬烏合,一字便可,唯『戰』而已!」
「『唯戰』好一個『唯戰』,阿羽真乃我之虎士。但不知初次計策之外,爾等還想到其他的什麼辦法了嗎?」聽到郭羽這樣的話,張世華笑着稱讚了他一番,卻也不由再度對大堂之中的一眾將官們問道。
顯然,郭羽的這種辦法,並沒有得到張世華的認同。
而堂下的一眾將官們見此,自也是明白的。故而聽到張世華在此發問,這些人默默思索了片刻之後,作為張世華代軍師的趙子玉便也不由站出來抱拳道:「啟稟將軍大人,您是知道的,這兩軍交戰,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可以說,若想在沙場之上,穩勝敵軍。那麼這天地人三者,可謂是缺一不可。但,諸位將軍也都知道,疆場廝殺不由人,所以自古以來的統兵之將,少有天地人三者俱全的。」
「故而,也正因如此,以致亞聖孟子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而可以說,統兵廝殺之將,能得人和者,與敵交戰,便可十拿而九穩。」
「而何為人和,那便是『人事和協,民心和樂』。將軍大人施政南陽,以仁義治民,使飢者得食、寒者得衣、老有所贍、幼有所養不說,南陽府軍民百姓,更是上下一心,皆可共御韃虜。」
「所以這『人和』兩字,必在將軍大人此處無疑。故而,這一戰,我軍雖兵少,但是勝算,卻當在七成以上。不過唯一可惜的是,我軍得到了人和,但是在此城之中,卻失去了地利。」
「諸位是知道的,這長社城,乃是許州南部之門戶,因而此城防南不防北。太不花北來攻伐,我軍若在此與太不花交戰,卻是等同於將地利之便,拱手讓給了對方。」
「這樣一來,無疑對我軍的勝算造成了極大影響。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許州城離此地太近,這樣一來不但使得太不花免去了紮營之憂,更加無需擔心糧草的問題。最可怕的是此城剛剛被我軍拿到手,人心未附,所以……在此城交戰對我軍可謂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故而以屬下之見,我軍最好撤回襄城,那裏才是我們的地盤,在哪裏交戰,佔據地利優勢的便就是咱們,到時咱們也必定可以一舉戰勝太不花的大軍。」
說道這,趙子玉也不由閉上了嘴巴,之時低頭站在那裏,等待着張世華的決斷。
然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站在張世華下手第一人的趙九卻也不由再度站出來說道:「啟稟將軍大人,趙先生方才所言,的確有幾分道理。但是,不戰而退,恐怕會極大的影響我軍的士氣。」
「那這樣一來,我軍反而會失了『人和』。因地利而失人和,那這不是因小失大嗎?」
「這個……」聽到趙九這樣的話,原本已經準備聽從趙子玉的建議,撤回襄城的張世華也不由沉吟一聲,低頭沉思了起來。
「不錯,阿九這話說的在理。那阿九,你覺得要怎麼做,才方為最好呢?」默默思慮了片刻之後,覺得趙九說的極有道理的張世華,也不由這般從善如流道。
「回將軍大人的話,末將以為,撤回襄城是必須的。畢竟就像趙先生說的那樣,在長杜城與太不花交戰我軍的確是失了地利,不過在撤退之前,我局卻也必須要和韃子打上一仗,而且必須要打上一場勝仗。」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之後消除我軍撤兵的不利影響。」聽到張世華發問,趙九也不由不慌不忙的這般對着張世華抱拳道。
而一直在哪裏默默思考的張世華聽到趙九這樣的話,點了點頭之後,卻也不由接着說道:「阿九,你這話說的倒是不錯。可是想法雖然是一個好想法,但是像將其付諸於實踐,卻還是很不容易啊。」
「畢竟,太不花這一次可足足率領了四萬人馬,面對如此多的兵力,不被他們在撤退的時候糾纏住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就更加不要說再小勝他們一場了。」
「將軍大人所言極是,想要在此之時取得一勝的確很不容易。所以,末將以為若想要取的一場勝利,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此之時,派我軍精銳騎士前往。騎兵來去如風,也只有騎兵可以做到速戰速決,在擊潰韃子少量前鋒的同時,能不被韃子的後續人馬糾纏住。」
「這個……阿九所說的的確有些道理。可是我軍精騎能動用者,加起來不過千五,可是據密報說,韃子的先鋒人馬足有近五千人。以千五對陣五千,兵力足足差了三倍有餘。縱然我方都是精騎,可是這件事照樣是難上加難啊!」
話說道這,張世華卻也不由顯得極為無奈的輕嘆了一聲。
不過也就是在張世華輕嘆的聲音發出後,一直想要表現一番的郭羽,卻也不由瞪着眼睛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將軍勿憂,末將郭羽願領兵前往,為將軍大人您,獻上這一首勝!」這話被郭羽高聲吼出之後,抱拳行禮的郭羽便也不由將目光緊緊的盯在了張世華的身上,以期待着張世華可以答應他。
然而未曾想,張世華見此一幕,卻是擺了擺手說道:「阿羽,此事實在太過兇險了。你要知道太不花帳下統帥的可都是精銳人馬,其麾下的五千先鋒,更加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
「面對這樣的人馬,還要以一敵三,這時何其危險的事情。再說此番出征之前,薇兒就曾千叮嚀萬囑咐的對我說:『她只有你這你個大哥,不希望你出事』。所以我又怎麼能讓你做這麼危險的事情呢!」
說完這話,張世華也不由擺了擺手,想要另擇人選。
而見此一幕,站出來請命的郭羽,卻也終不由急了。
這不就在張世華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之後,郭羽也不由猛的撕開了自己的上衣,指着胸膛上的傷痕刀疤,對着張世華吼道:「將軍,這麼多年了,我想您應該知道我郭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槍林箭雨這種事情,我郭羽眼睛都不會眨一下,又豈會怕死!我知道將軍您擔憂我的安危,但是作為一個武人,又豈能因有危險便不去。我實在是不能答應這樣羞辱的事情,所以我懇求您,希望您能准許我出戰!」
這話說完,郭羽也不由對着張世華單膝跪下,目光之中滿是堅毅和決然。
而高坐在主坐上的張世華見此,一直都波瀾不驚的面容,也終不由出現了些許波瀾。
「好好好!」只見張世華緩緩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雙眼睛看着單膝跪地的郭羽,卻忍不住連道了三聲好。
「哈哈,又你郭羽這樣的人,我豈會擔心那小小的太不花呢。來,快快起來。」這話說着,大步走到郭羽身前的張世華,也不由伸出雙手,將跪在地上的郭羽扶了起來。
「阿羽,我答應你的請求。我知道你是一個勇敢的人,所以我不希望你出任何事情,但是我會在這裏等着你凱旋而歸。到時,我必要與你痛飲慶祝。」親手扶起郭羽之後,張世華拍着他的肩膀,便也不由這般對着郭羽說道。
而郭羽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亦不由感動的說道:「末將謝將軍大人信重。請將軍大人放心,,末將現在便出發,千五精騎快馬加鞭,最遲兩日,末將必為將軍獻上捷報!」
「哈哈,好好好!既如此,我便也拜託阿羽你了。」這般說着,張世華也不由對着身後的李五說道:「阿五,速速將我戰馬牽來,我要將此馬贈予阿羽。」
「末將謝將軍贈馬!」聽到張世華要將他的千里寶馬相送,郭羽感到驚喜的同時,自也不由這般感動的拜謝道。
然而張世華見此,卻是滿不在乎的擺手道:「你我乃是兄弟,區區一馬,何須言謝。」
這話說完,張世華又看着他道:「你既要出征,還需何物,請儘管說來,只要我有的,必不推辭。」
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周圍人震驚的同時,郭羽卻也是大受感動的說道:「能得將軍大人這般信重,已然勝過世間一切。故,請將軍大人,靜候佳音即可。」
這話說完,郭羽對着張世華一抱拳,便也不由帶着兩名屬官大步退出了大堂,趁着天還沒有黑的時候,召集兵馬去了。
而一眾將官們簇擁着的張世華見此,卻也不由面色嚴正的對着身後的一眾將官們說道:「來,爾等且隨我去北城門,為阿羽壯行。」
「末將(下官)遵命!」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一眾將官心中無比羨慕的同時,卻也不由這般抱拳高聲道。
……
兩刻鐘之後,上社城北城門。
「阿羽,出征在即,且隨我一同飲了這碗酒!」此時天已經黑了,在周圍火把的照耀下,張世華拿着一滿碗酒,又命人給郭羽呈上了一碗酒之後,便也不由這般看着郭羽道。
而郭羽見此,有些不善言辭的他,自也是二話不說的接過了酒碗,一仰脖便就和張世華一起,將碗中酒水一飲而盡。
飲盡了碗中酒,又將瓷碗痛摔在地上之後,兩人心中自也是豪氣頓生。
故而在此之時,披甲戴胄的郭羽看着張世華也不由朗聲笑道:「謝將軍美酒。憑此美酒,三日之內,末將也必為將軍大人獻一大捷。」
這話說完,郭羽哈哈一笑,對着張世華一抱拳,便也不由三步並作兩步的來到戰馬前,一個騰躍翻身上馬之後,便也不由揚鞭高吼道:「將士們,將軍大人在此還等着咱們獻捷呢,為了將軍大人,咱們走!」
說着,郭羽馬刺一踢,胯下戰馬便也不由嘶鳴這,帶着千五精騎浩浩蕩蕩的向北殺去。
而見此一幕,受到感染的張世華也終不由高聲唱道:「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誓不休!!」受到感染,一眾將士皆不由忘情高唱道。
而在這雄渾的歌聲下,千五壯士也不由策馬北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