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軍入關,是第一次渤海士兵沒有掩飾地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這隻男女混合的軍隊,因為女子們在全身裝備時,顯露無疑的身材而被稱為「妖軍」。
罪魁禍首的盧青被直接揍翻在地,半天直不起腰來。然後看着僅有大唐軍隊一半多人的連,卻帶着大唐騎兵三倍多的馬匹消失在武州方向,然後進一步進入了山區。
一直騎兵在山區能夠打仗嗎?
答案是:真可以。
強大的火力讓盤踞在太行山的積年老匪,堅固,易守難攻的山寨被攻破。然後騎兵們大搖大擺地退回了長城以北,這是一隻攻堅力量。補給總歸成為了制約渤海軍隊前進的腳步。也只有騎兵這樣足夠的補給能力才能打得遠,才能擁有攻堅的實力。
以長城為界,過了長城的部隊,除了偶爾的攻堅騎兵,都被命令這是剿匪和訓練。三個正規師的各連隊都要到這裏輪訓。
高繼沖一行人是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偷偷入關,知道的人很少。
已經在玄天閣安置各家族的張善算是一個。
張善,這個外來者其實並不受本地世家的歡迎。就算是他們以門派的方式出現,也不行。只是渤海騎兵的這次遠程奔襲把大家族們嚇住了。
治水,也叫桑幹河,張善選擇這裏,還因為這條河的名字。正一道有很多流派,張天師這一派還保留着國家治理形式的一種方式,一個「村落」叫做一「治」。
治,就是治理的意思。新建的村莊與渤海的村莊非常相似,但是對於風水草木環境的要求更加嚴格。道士們拿着羅盤定位,盤坐感悟,然後才決定被一株樹木,每一棟建築的位置與格局。不這樣就做不到一「治」。
這裏並非龍虎山,除了玄空閣為道士靜修之地以外,沒有在增加新的宮殿。
一些樹木被移動位置,有些被砍伐。憑什麼?憑道士們的感知。他們要讓空氣按照一定的路徑流動起來,樹木與藥田,藥田與農田,農業與放養小動物的地方,它們相互組合,形成一種豐富的多彩的格局。
在很短時間內,治水峽谷上方的這幾個村落,就變得連當地人都找不到路了。
這是第一個主動搬進大山的大家族。雖然是外來的,但是也可以說明,不靠平原的土地,他們一樣可以生活的很好。
太子的「治黃令」下了兩年了,原本認為太子還有幾個月就不再監國,能夠保有平原土地的世家們,突然發現,就算是太子不再監國,而支持太子的渤海軍已經快要打到家門口了。
另外一個消息傳來,就是太子要和渤海王在幽州盟約,決定的正是家族的「生死」。朝廷三大學士都去了。
一些族老們就紛紛到玄空閣見張善,
張善也真的派倒是在大山里,給這些家族勘地脈,測風水,定格局。並且刻意躲開了一些可能有礦產的地方。
「渤海王,對於礦產很重視。礦產的開採會破壞風水,於居住不利。而且被渤海王知道了,你們也不得長久。當然礦山你們也是可以開採的。和渤海王交易,你們也知道有多少財源。」
張善是稍有的幾個不裝神弄鬼的天師,他也畫符,也正在給這些心神不寧的人畫符。硃砂能夠寧神,特殊樹木纖維做成的符紙,加上浸泡不同的藥液體,曬乾後,不管是貼,還是燒成符水,都能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最基本的醫術,望聞問切,你得弄清楚這些人那些地方需要調理,才能正確使用不同的制符材料。
張善對每一步都很用心,對身邊的小道士,也是這麼要求。不然弄一些通用的符紙不是不可能,效果不好,那就是騙人,有違道心。
在他的身後,幾個成年道士也都默默地聽着,看着。
「你們這些家族,家裏總有一些老底子。渤海好奇物,種植也好,養殖也好,採礦也好,你們做起來都不困難。從商總是要比務農要容易一些。渤海王喜歡修路,就是為了物貿流暢。你們可以先做一些,對大家都有好處,何必非得和那些農人爭利?」
「天師,聽說渤海王是海龍王,要人給河流讓路。黃河之水,就是要讓龍如中原,回太昊之墟,這是真的嗎?」一個頭髮鬍子都白了的族老擔心地問。
「道法自然,人本就不應該和河流爭奪地域,所以人累死,水患也沒有減少。我讀過渤海王寫的文章,覺得有些道理。水育萬物,萬物能護根基水土。有萬物則水清,沒有,就像現在一樣,河水就渾濁。水土流失。水土不厚,怎麼能夠出得了人才?」
張善把畫好的符交給那位族老:「這個寧神府,您拿回去,貼在床前的窗口。不能遠,但是也不能太近。這樣就能睡個好覺。您已經六十多歲,應該懂得長壽之道。其它的不用我多說。」
族老連忙把靈符接過來,放進了盒子裏。
「天師,您說的,我們一定遵循。聽說渤海的耿仙師就出自您這一脈,還請您有機會,幫我們這些老世家說說好話。」
張善一笑:「凡事,只要符合天道,渤海王也不會為難誰。耿皇妃性情冷清,連東土殷地大祭司也見不到她一面。當人有機會,我還是會傳言一句的。」
世家之間,傳遞消息很快。
但是要完全放棄適合耕種的土地,跑到大山里刨食,但凡有些勢力的家族是不會幹的,只有那些被打擊,從巔峰衰落的家族,才想着能不能借着太子和渤海王的政策,尋求翻身的機會。
幽州,燕京在戰火之後,還沒有恢復。燕京,又叫幽都府,是遼國的南京。人皇王王府修建的還算豪華,只是戰火中大部分已經燒毀了。
李吉雖然是錦州府尹,但是實際上錦州,除了錦州港,實際上是渤海人在管,是渤海與大周的緩衝地。李吉早在兩年前就到了燕京,把王府的一些建築重建了起來。參與重建的,還有東土殷地的祭司們。與渤海崇尚自然與節儉不同,現在的王府甚至比汴京的皇宮還要壯觀和宏偉。
宮殿和重建的成本,都是正南正北經過重新測定後的方向,這是殷地祭司們的特長。
大殿被升了好幾米高,從進城門開始,寬闊的街道望過去,宮牆和大殿層層疊疊烘托出,大國盛世的景象。
驚嘆之後,看着數萬騎兵進入宮裏的柴宗誼,這些大成本都面面相覷。
這是要幹什麼?要建新都城?這還是王府?
**看着過來迎接的李吉:「冀王王府,修建成這樣,你可有話說?」
李谷也不是那麼高興地看着兒子。
李吉苦笑:「這座城,東土殷地前後有上萬祭祀參與建築。因為渤海供應一日三餐,戰亂之後,百姓苦無生計,到這裏就食的有十多萬人。整座城,連城牆帶城門帶宮城,都翻修了一遍。我也做不了主。」
李谷問:「怎麼我看現在沒有多少人了。」
李吉道:「渤海王征民夫修建鐵路,說要百萬人,這百萬人都有機會留在渤海,所以殷地祭司們在完成了建設後都走了。民夫有些回鄉分了土地,有些去了錦州。有些去了渤海。」
**有些幸災樂禍:「現在這城怎麼辦,其它地方怎麼修?這是王城?這比皇城還要皇城。渤海自己有這樣的城嗎?」
李吉也忍不住笑了:「沒有,有帝王氣象的只有晉王城,那是晉王石重睿修的。渤海最好的城是定遠城,那是一座愛城。」
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