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五千軍士在離鄴城東門十五里外一處荒廢的村莊裏,這個村莊房舍已經坍塌了一半,田地荒廢,沒有一個村民。顯然是因為袁尚軍隊缺糧,所以在周邊村莊強行征糧以求渡過難關,導致這個離鄴城並不遠的小村莊不再有人煙,這也不失為一個堅壁清野的辦法。
此時在曹丕曹丕身邊的除了五千軍士之外,尚有統兵將領曹仁、親衛牛金、曹真三人,這三人跟曹丕聚在一個荒廢的村莊小院子裏。
「方才已經響過了一聲號角,虎豹騎應該開始沖城了,不知是否順利。」曹真雖然大局觀良好,而且沒有少年人的衝動,但是終究年少,尚有少年人那種患得患失的心態。
曹仁微笑道:「文烈馬術武藝在虎豹騎中都算得是上上之選,只要城門開了,五百虎豹騎就算對上五千步兵,也能擊潰之。更何況還有王雙的五百羌斗曲,這些軍士雖然成軍不久,但也是從一萬兒郎中選出來的勁卒,王雙此人又頗能和他們同甘共苦,很得人心,上下一心戰力比起等閒軍隊不知強了多少,袁尚軍隊剛遭逢新敗,斷然抵不住這兩支軍隊,吾等進去或許只剩下一些負隅頑抗的殘軍罷了。」
說話間,鄴城方向又傳來兩聲號角,曹丕開口說道:「子孝族叔,開拔進城吧。」
「諾!」曹仁答應一聲之後立即喝令親兵:「把耗旌和吾等屬將旗號拉起來!進軍鄴城!」
曹丕此時也穿了一身在黎陽時打造的新明光鎧,手持長矛,腰間掛寶劍衍,背上背着拓木弓,遙望鄴城方向,輕聲一笑:「且看看北地四州之精華!」
鄴城,大將軍府中央,一座階高就足足三丈的三層樓台頂層廊台之上,站着一個身穿長袍,外罩環鎖鎧的中年男子,環鎖鎧其實就是鎖子甲,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比起明光鎧和黑光鎧,鎖子甲只罩在上半身,而且更加輕盈,因為環環相扣的質地,製作工藝比起明光鎧和黑光鎧更難,但是面對強弓和利器,防禦力遠遠不如明光鎧跟黑光鎧,不過面對士卒常用的戈矛,倒是有卸力的效果,弓矢如果力道不足,也難以貫穿這種鎧甲,因為有一定的防禦力,又靈活,還輕巧,這種鎧甲受到不少文人的歡迎,比如曹丕軍中的陳群穿的就是環鎖鎧。
此人穿着環鎖鎧,腰間掛着一把環首刀,頭上戴着進賢冠,身材挺拔,看上去頗有氣質。此時這個氣質不凡的人眼睛始終盯着鄴城東門處,現在鄴城東門喊殺之聲震天,城牆上火光灼灼,那隆隆馬蹄聲不停地向他所在的方向逼近,這讓他的臉上有着濃重的憂慮之色。
男子身後,廊台的陰影之中影影綽綽站着好些身穿黑光鎧的人,人人背上都背着弩箭,腰間掛着環首刀,一動不動,彷如雕像,若是公孫續在此,就能夠認出,這是袁紹麾下精銳:先登營的裝束。
此時一個札甲軍士衝到了廊台上,來到那身着環鎖鎧的男子身後,拱手稟報:「審別駕,是東門校尉審榮引了曹賊之子執金吾曹丕的軍隊入城,現在曹賊騎兵鋒銳難當,派去東門馳援的一千步卒已經被殺傷大半!」
「審榮!!!」身着環鎖鎧的中年男子聞言挺拔的身形頓時一晃,身後一個身穿黑光鎧的軍士上前一把扶住了男子,低聲道:「別駕保重!」
此人正是殺戮了辛毗一家,受命和蘇由駐守鄴城的冀州別駕審配。聽到自己侄子造反,打擊太大,失了心神,竟然一時都站不穩了,接着先登營軍士扶持,審配站穩身形,問道:「大將軍何在?」
袁紹死後,袁尚繼承了大將軍號,審配說的大將軍是指袁尚。
先登營軍士答道:「大將軍以為曹賊既然攻擊東門,那大營必定空虛,是以已經率五百輕騎,七千步卒從南門出,強攻曹賊在鄴城南面的大營。」
審配聞言一拍廊台邊上欄杆,長嘆道:「當年烏巢澤糧寨被遭賊突襲,先主公何嘗不是派兵攻打曹賊大寨,結果卻久攻不下,前車之鑑,領軍的又是大賊曹操之子,也是一個小賊,如何會給大將軍可趁之機!冀州,沒啦!」
那扶着審配得先登營軍士頭盔下的面容也陰沉沉地,說道:「大將軍府還有兩百先登營兒郎,願於別駕戰至最後一滴血!」
審配嘆了口氣,用手撐着欄杆,身材比之前佝僂了不少,低聲問道:「將軍府中還有多少軍士?」
先登營軍士答道:「剛才又撥出了兩千步卒馳援東門,現在只有一千人在府中駐守。」
審配看着東面說道:「兵分四路,準備弓弩,死守將軍府,若有人意圖投降,斬之!」
先登營軍士大聲應道:「諾!」
就在這時,樓台之下有人大呼:「汝等為何攔我!我要見老爺!老爺!老爺!老奴又大事稟報!」
審配凝神一聽說道:「是吾家中管事,讓他上來吧。」
先登營軍士隨即朝下面喊話,不一會兒,一個老頭氣喘吁吁地跑了上來,見到審配一把衝過去,抱着審配的大腿說道:「老爺!老爺!不好了!一群鄴城大族子弟帶着壯丁把審府給圍了,還扣了老爺的妻小,其他旁支則趕出了府外,他們讓老奴傳話,如果老爺在天亮前不降,就要殺光審家老爺一脈嫡親!」
先登營那軍士聞言大怒,說道:「別駕,且讓吾帶二十人過審府,必然殺散這群反賊!」
審配聽到這消息身形倒是沒有晃動,只是木然地對着老奴擺擺手,說道:「知曉了!」隨即對着先登營那個軍士說道:「配死,族人也當殉之,不必救了。」
老奴聞言大驚,說道:「老爺!兩位公子尚有遺孤,大的不足五歲,小的尚在襁褓之中啊!」
審配雙目一閉,兩行清淚留下,嘆道:「就當他們命苦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