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過慮了!」
趙萬永知道這事情完全沒必要和滿清通消息,嘉慶本就是個保守的人,最煩的就是洋人入境,更兼入境的洋人里還夾帶着許多傳教士,尤其令他厭惡。
這要是告訴他朝鮮仁川這邊允許洋人前來貿易,只要是人為操作的地方,就一定有可以活動的地方,未必不夾帶幾個傳教士。而朝鮮和滿清的邊防形容虛設,柳條邊已經朽爛不堪,處處都可以越境。那嘉慶絕對是不會答應了,指不定還會下旨要求朝鮮恪守藩臣之禮。
「趙大府的意思是?」李放下上書,準備聽趙萬永的解釋。
「清國的廣東十三行主上可知道?」趙萬永也是睜眼看世界的人,要不是他能和洪景來暢聊三十年戰爭,洪景來估計都不會和他結成兄弟。
「行商?」李略帶疑惑。
既然不懂,趙萬永當然是侃侃而談,十三行不必去提了,乃是清國設置在廣州城外的專門辦理外洋貿易的行商。這種行商帶有世襲罔替的意味,同時也是清國某種意義上的對外交接窗口。通過長時間的貿易,積累了巨額的財富。當然啦,不可避免的成為了清政府和上下官員的錢袋子,報效和索取不斷,一旦入行,家產累賠殆盡者不在少數。
但是不可否認的,十三行充當了清國和絕大多數歐陸國家的中間人,代行了相當部分的外交職能,並培養了大量的外語和航海人才。
朝鮮雖然沒有十三行,但是有附帶着部分相同功能的萊商和灣商,一個是對日貿易,一個是對清貿易。兩者也培養了大量的漢語和日語人才,並奉命收集日本與清國的消息。
畢竟小小的朝鮮,對於這兩個鄰居,那都是根本惹不起的存在。隨便站一個出來,都可以逮着朝鮮暴揍。那吃得苦已經不少了,當然不能掉以輕心。一方面派往燕京和江戶的使臣需要大量的搜集整理市面上能看到的人文書籍,一方面還要記錄沿途的山川地理、人文風情,考察有沒有再度爆發戰爭的可能。
憂患意識這個東西,朝鮮上下到還算是有共識!
所以北學派、實學派這些個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學派能夠發展並光大起來,許多士人也憂心於朝鮮的落後,意識到了富國強兵的必要性。
「趙大府是準備以萊商和灣商充當經辦行商,與外洋荷蘭夷貿易通商,擴大關稅?」
「除此之外,還可直接與荷蘭夷人通信,搜取利國農工之技術。」趙萬永繼續說道。
「話雖不錯,但是寡人問你,此番開港,必教士人儒生擾動。且一旦清國知曉,於我國便是無益。」李這話也是很誠懇了。
「所以需要主上明發教旨,使八道皆知,此不過是通信貿易而已。乃是為了顯示我國物華天寶,海內義安。洋夷欣慕教化,願求來同而已。」
這話就有一丟丟撩到了李的癢處,作為一個封建統治者,當然希望自己的治下乃是太平盛世。而太平盛世的各種表現中就有蠻夷前來叩拜聖君這一條,不可否認的現在的有明朝鮮國自認為是繼承了華夏,自稱「小中華」。
那麼作為「小中華」,有人願意來仰求教化,不正是一樁太平盛舉嘛!
「那麼寡人可以得到什麼呢?」李突然畫風一轉,頗具一個成熟政客的氣質。
我不能給你們做了面子,你們連一點裏子都不給我啊!雖然我是被你們擁立起來的大王,可我畢竟是大王啊,大王也需要很多金錢來維持體面的呀。
就算有宮莊田,可是哪個封建君主會嫌棄自己的錢多,錢多了就意味着君主的權威能夠擴張,掌握的人與物就更多,憑啥不要。
「恩?」與李想必,趙萬永顯然沒有想到這一節,楞了一下,算是君前失儀。
「主上說的是,主上說的是。」洪景來心裏樂了,這回擁立的也算是個「大寶貝」了,要是換做別的李王,保准不會當面提這種事。
閔景爀這便拉着不食人間煙火,從來不考慮賺錢的趙萬永退殿,留下洪景來在殿中和李討價還價。這事情他們兩個就沒必要瞎摻和了,能說服李就成。
殿中只剩下幾個隨侍的宮人,洪景來大概瞧了瞧,有一位至密尚宮是自己的老相識,便示意她這殿中的人是否穩妥。人家尚宮點了點頭,確認都是自己人,洪景來這便可以和李談價碼了,不用擔心事情會外泄。
具體的內容肯定不能公諸於眾,此事就洪景來和李知道就成,頂多以後主管王室財政的洪顯周知道,反正暫時是不可能外傳的。大王親自下場做生意佔股算什麼事情,這可是「與民爭利」啊!
眾人只知道,三道水軍都統制使李禧著率先上書,然後吏曹參判、漢陽府判尹趙萬永表態支持並接着上書。隨後議政府內的幾位大佬就在稍微表達了一番自己的意見之後,交由主上李御裁了。
事情還沒有傳播開來,李的教旨就明發出來。但是比這份教旨早發出去一天的乃是朝廷將舉辦「黃柑試」的教旨,天下間的士人可以在今年再得到一次參加科舉的機會。
和預料中的一樣,但凡是有志於科舉的,尤其是那些見着上回科舉真的按照才學錄取,而不是按照家世門第錄取的士人,這時候那還有空罵街啊,全都趕緊收拾包袱往漢陽趕,不趁着洪景來科舉公平的時候去考,以後指不定就沒這機會了。
至於隨後公告的在仁川允許荷蘭夷前來通信和求取朝鮮貨物的教旨,關心的人本來就少了一多半,剩下的那些要麼是老的已經放棄了科舉,要麼是小的才剛識字,剩下的歪瓜裂棗連科舉都不敢去參加,在當地根本沒多少名聲,號召不起輿論。
當然啦,趕到漢陽的士人儒生還是討論了此事,但是堅定的保王黨分子認為這是宣揚「小中華」教化的機會,屁股立刻就站到了開港這邊,剩下的那些意見還不統一,爭執的再熱烈,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