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臥兒國去除帝號,恢復祖上傳統,接受華夏帝國的冊封,是為《突厥王國》,莫臥兒國原皇帝繼續擔任突厥國王。
二:突厥王國接受並簽署華夏帝國的《華夏附屬國協議》,成為華夏帝國的附屬國之一,並宣誓履行附屬國職責、準時根據協議要求上貢、保證貢品的數量與質量、如有貢品數量與質量上的差異,華夏帝國有權強制執行收取比貢品差異價值更高的黃金、白銀作為補償,突厥王國無權拒絕。
三:突厥王國恢復祖上作為華夏民族分支一員的傳統,恢復突厥禮儀作為地方禮儀,並全面接受恢復漢化,遵守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衡量、統一採用華夏官話為第一語言,並逐步取消突厥地方方言。
四:實行信仰統一,思想統一,謹記突厥王國和次大陸是華夏帝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莫臥兒帝國,恩,現在應該說是突厥王國了。
從突厥王國成為華夏帝國的附屬國開始,岡德瓦納國也經不住壓力,選擇了歸附華夏帝國,而尼泊爾早之前就已經歸附。
這些已經代表着次大陸三大勢力了,三大勢力都已歸附,剩下的小勢力哪裏還有獨善其身的道理。
時間進入到華夏十八年,西曆1670年,也是華夏帝國征服整個次大陸的第一年。
這一年,華夏帝國主力大軍還在次大陸沒有撤退,華夏帝國於東南神洲、南洋半島、南洋諸島的各分封國、附屬國的大軍如今也因為次大陸的戰爭,而主要聚集於此。
而華夏帝國不論是科技還是兵力等等,各個方面都是碾壓,巴特那城的不費一兵一卒、阿格拉城的人海戰術,這所帶來的絕對震撼,也是餘威猶在。
也為華夏帝國接下來的戰略佈局提供了保障。
「……滋我華夏帝國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賞罰分明的原則,以及優待軍人的鐵律,而如今次大陸戰爭基本平定,正是封賞有功之士的時機……」
說話的是華夏帝國皇帝鄭恩,而地點就是剛剛被人海戰術平推的阿格拉城。
阿格拉城城內外都已經燒成了一片平地,這是火焰與血肉之軀打造的平地,此地倒下的冤魂不下二十萬。
也正是這樣的一片平地,讓參加典禮的超過五十萬的次大陸奴兵、隨從兵,以及次大陸各附屬國、分封國的國王、國君代表團,對城牆上帝國正兵層層護衛的華夏帝國皇帝望而生畏。
當初攻打阿格拉城時,華夏聯軍一方充斥着大量連編制都沒有的紅頭巾百姓服飾的壯丁,如今這城下卻是沒有了百姓服飾,都統一穿着華夏帝國制式軍裝,哪怕附屬國、分封國的將士,我是一身華夏制式軍裝,只是顏色有些區別而已。
紅頭巾還在,百姓服飾的壯丁不見了,不是他們沒了,而是換上了一身制式軍裝。
「來自恆河、印度河、德干高原等等地方的壯丁們!我們華夏帝國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為帝國做了貢獻的人,我們帝國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哪怕是作為最底層的你們,也將一榮俱榮。
今我以華夏帝國皇帝的身份下令,升所有在戰爭爆發時參與過戰爭的壯丁為奴兵,奴兵雖低,但也是在編制中的華夏帝國將士一員,而壯丁中有功者,將另行封賞!」
「萬歲!萬歲!」
城下,原本次大陸紅頭巾壯丁隊伍,如今華夏帝國奴兵、隨從兵隊伍,發出了海一般的咆哮,這一句萬歲字正圓腔,可能是他們會的第一句漢語了。
這自然是提前排練的了,就像是他們提前就知道了即將升職,並提前被配發了軍裝一樣。
不過無論如何,次大陸壯丁們內心的激動是真摯的,持續數年的戰爭,伴隨着持續了數年的一等純漢兵、二等歸化漢兵、三等隨從兵、四等奴兵、五等壯丁的等級制度。
加之鄭恩深知宣傳與思想教育的重要,軍中一直緊抓宣傳與思想教育,以及次大陸早已成熟的種姓制度為基礎。
這從壯丁到奴兵的提升,在漢家兒郎看來不算什麼,但對於次大陸壯丁來說,這簡直就是鐵飯碗和臨時工的區別。
所以,這高呼「萬歲!」,還真有很多出自真心。
城下奴兵們的熱情,在鄭恩的意料之中,對於奴兵的安置,也是此次的主要項目之一,但絕不是所有。
「除了次大陸的壯丁們!從南洋半島、南洋諸島趕過來的各分封國、附庸國的將士,還有波利加爾斯地區的各分封國將士,連同岡德瓦納國、尼泊爾國、不丹國的將士。
同樣功不可沒!其中諸分封國為代表就是西公國、順公國,附庸國代表就是不丹國、岡德瓦納國、尼泊爾國、南洋半島大城國、金邊國、南洋諸島大泥國等等,勞苦功高,為戰爭出力頗多,不可不賞。
南神洲次大陸,有恆河之水,水之源為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南崑崙,宛如天河之水的恆河,成千上萬年的灌溉,肥沃了整個恆河流域。
自此恆河土地肥沃不下緬甸,更比緬甸的崎嶇複雜地形優勝幾分。
為做表彰,特將這恆河流域帝國攻佔的八成土地,分封於西公國、順公國,並且朕破格賜婚帝國公主於兩國世子。
因朕與兩國大公也是平輩,朕之女兒自不能嫁於兩國世子亂了輩分,又因朕之孫女都尚且年幼,因此特從皇族之中選出兩位才貌雙全的適齡皇族女子,過繼於朕名下為皇孫女,加封公主,嫁於二位世子。
二位帝國公主雖非朕的直系血親,但也是鐵一般的皇族女子,該享受的公主權利將不打半分折扣,其中一點就是,兩國世子與帝國公主所生的子嗣,可取國姓鄭,入皇族族譜。
如此,在兩國傳承到第三代時,而繼位者又是國姓皇族,那兩國也將不再受異姓不可封王的限制。
也就是說,介時西公國即可突破限制升西王國,順公國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