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說隆慶不肯讓內閣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又如何解釋他讓高拱以武英殿大學士身份兼任吏部尚書呢?要知道,吏部尚書號稱「天官」,執掌人事大權,而內閣中因為排名在高拱之前的首輔李春芳根本不敢與高拱爭鋒,高拱又相當於掌握了行政權。
按理說這個權力本身就已經十分巨大了,可隆慶帝仍不滿意,竟然連司禮監掌印也讓高拱推薦的人頂上,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相當於把最後的審核權也給了高拱!
而在原本的歷史上,所有人都必須承認,終隆慶一朝,但凡跟高拱對着幹的,最後都是鞠躬下台,無一例外。
為什麼總說高拱是隆慶心目中唯一可以完全信任的臣子?這就是原因:隆慶不僅能完全、徹底的放權給高拱,而且對高拱的支持力度大到了「跟高先生作對,就是跟朕作對」這個程度。
那麼,高務實猜測隆慶不肯繼續加大內閣權力,是不是和這種信任形成了一個悖論呢?他認為不是。原因是,隆慶信任的並非內閣這種制度,也絲毫不希望違背太祖不設宰相的初衷,他信任的是且僅是高拱這個人而已!
這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隆慶真的是信任內閣制度本身,並且下意識認為有一個實際意義上的宰相是好事,那麼他就應該不在乎具體由誰來做這個大權在握的「宰相」。然而事實是,此前徐階「負海內人望」,稍稍有些大權在握的跡象時,隆慶就果斷讓他回家養老了。可見在他心中,高拱可以大權在握,但內閣本身並不能有這樣的慣例,首輔這個位置本身的權力仍然要限制在「輔」,而不能是「宰」。
所以,他寧可讓高拱兼任吏部尚書,寧可任用高拱推薦的司禮監掌印,以這些行動來大力加強高拱的權力和威望,也不會直接把這些權力交給內閣。因為只要這些權力是分開的,那麼將來如果沒有高拱這樣一個人,權力就仍然分散,不會形成對皇帝的架空。但如果這些權力演變成內閣的權力,那麼內閣的主事人——譬如首輔,就可能真正變成了宰相。
要知道,現在的內閣已經是有議政權的,有人視內閣為「中書省」,稱閣臣為「宰相」,主要也是着眼於這一點。而內閣議政權,主要就體現在票擬上,其文書運作機制,基本有三個方面。
首先,凡六部題請、奏準的政事,制度上內閣事先雖未被「關白」,但事後並不是備顧問,也不是說可能不被顧問,而是全部必經內閣擬旨,並且全都是可以予以「駁正」。全國除上述六部題請、奏准,然後「發擬」之外的一切章奏,也全都交內閣批答、票擬。
其次,諸司奏事,關白內閣。景泰三年十二月,景帝命吏部舉用方面等官,吏部「每次置二簿,鈐以部印,……一封進司禮監便覽,二送內閣備顧問」,打破了「諸司奏事內閣不得關白」的陳規。隨着內閣制度的形成,諸司在上疏之前,對重大問題的處理一般得與內閣商議,以達成諒解。譬如正德、嘉靖之際的吏部尚書王瓊就說:「內閣之權漸重,無異宰相之設。六部之權漸輕,凡事多樂受內閣風旨而後行。
再次,在外之督、撫、總兵、巡按御史直接上書內閣,請示機宜。尤其是自正德以後,督撫們紛紛以揭帖的方式上書內閣,請示軍、政、財、賦之計,內閣則居中遙授方略,習以為常。故每當民變平息、邊事安定,毫不例外地要封賞內閣諸臣,酬其運籌帷幄之勞。
以上三方面文書,皇帝的全部決策都不外乎通過它們做出。由於全都必經內閣票擬,所以和過去翰林學士等的「備顧問」不同,內閣的這一議政權是主動並且比較穩定的。
此外,內閣票擬對皇權還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首先,在票擬上,皇帝的批紅權原則上不可超越內閣票擬而徑自為之,票擬則經過批紅而成為行政命令。其次,皇帝如果主動下手詔、中旨處理政事,按例也必須送內閣「商確可否」,「聖意所予奪,亦必下內閣議而後行」。內閣如不同意,理論上可將手詔、中旨「封還」、「執奏」,也就是拒絕擬旨。
大學士徐溥曾疏言:「即位以來,未嘗有內降。幸門一開,末流安底。臣等不敢奉詔。」嘉靖初年,大學士楊廷和「封還御批者四,執奏幾三十疏」。
再次,閣臣密揭,表明內閣的觀點與立場,皇帝不得不重視。密揭是內閣進言奏事的方式之一,「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內則有會極門,俱有號簿,惟內閣獨得進密揭。……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語」。
內閣通過票擬、駁正,既可以為皇帝出謀劃策,處理全國政務,解除皇帝的沉重負擔;又與擁有執行權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統治質量與效率。這就是內閣有「宰相化」的發展趨勢和內閣大學士被視為「宰相」的主要原因。
當然,皇帝如果完全不顧及臉面,還是可以繞開內閣,譬如嘉靖在大禮議時代就老做這種事,但是相應的,就有了海瑞那樣的文官,敢罵皇帝說「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內外臣工之所知也」,於是嘉靖這個極有手腕的皇帝在後世成了昏君的代表。
隆慶當然見識和了解過自己父皇的手腕,他當然不想自己將來也混一個昏君的身後名,因此他的動作是很小心翼翼的:高務實這個太子伴讀是朕這個皇帝要新設的,但是這個職務雖然掛在翰林院,卻沒有品級,按慣例來說也就是所謂的「不入流」。就這麼點不入流的小事,你們不能說我亂來吧?
至於他獻書之功,朕雖然給了個侍讀學士,但卻是「假侍讀學士」——這裏的「假」不是真假的假,相當於「榮譽侍讀學士」——並非實際擔任侍讀學士這個職務,純屬看在太子的面子上給他掛個名,這你們不能說我亂來吧?
高務實正是因為想明白了這些,所以才會覺得只怕不光是後世史學界某些人小看了隆慶,自己此前說不定都小看了這個仁厚之君——他仁厚可能不假,但仁厚不代表沒有手段。
瞧瞧他今天幹得多漂亮,用新設一個無品閒官,既給太子找回了面子,又向高拱展示了寵信,順便試探了一下文官們對皇權伸張的底線和態度,甚至還小小地顯露了一下自己作為皇帝的崢嶸。
厲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