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萬曆八年,庚辰龍年。
如果站在全世界的角度來看,本年度頭號世界新聞應該是西班牙與葡萄牙組成共君聯邦。即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阿拉貢王國(加起來即通常意義上說的西班牙)的國王腓力二世,趁着葡萄牙在國王塞巴斯蒂安一世戰死於對摩洛哥的三王之戰後的繼承危機,在本年吞併葡萄牙(兼任葡萄牙國王),實際上統一了伊比利亞半島。
西葡合併的最明顯結果,便是世界頭號殖民帝國橫空出世。此時此刻,從歐洲到美洲的大西洋體系,與歐洲繞過非洲到亞洲的印度洋、太平洋體系,從政治上合二為一。總之,十六世紀見證了伊比利亞尤其是西班牙對環大西洋體系的開創、建設和獨佔。
當然,這跟此時的高務實關係不算太大,如果一定要掰扯掰扯的話,大概是葡萄牙開始藉助西班牙的力量強化在香料群島(粗略點說就是印度尼西亞)的殖民開拓,而西班牙也轉而藉助葡萄牙在亞洲的殖民根基,開始進入呂宋群島(粗略點說就是菲律賓)。
南洋地區包括呂宋在內,都是高務實早就內定了的「泛大中華勢力範圍圈」,所以西葡合併對他的影響主要就是今後「下南洋」可能多了一個(也許還是要算兩個,因為西葡殖民帝國內部矛盾很嚴重,而且它們沒有在法理上合併,只是共君聯邦性質)強大的海上競爭對手。
不過,高務實也並不是很着急,南洋是大明的家門口,只要大明自己回過神來,高務實覺得在新政改革之後,還是能夠跟西葡帝國在這個區域扳一扳手腕的。第一當然是欺負人家本土離得遠,第二則是因為八年後的西葡聯合艦隊——無敵艦隊將會慘敗給英格蘭。
雖然說此時的西班牙正是高光時刻,哪怕第一次無敵艦隊慘敗,也沒能折損西班牙多少元氣,在第二年到第三年,西班牙就再次打造了一支更加強大的無敵艦隊(無風註:詳見傑弗里·帕克《腓力二世的大戰略》,以及《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西班牙·葡萄牙:帝國的興衰》等著作),但至此西班牙帝國陷入了與英格蘭的長期海上拉鋸戰(後期還要加上尼德蘭),後來又因為尼德蘭獨立戰爭、三十年戰爭等等一系列戰爭,西班牙無論陸海,皆是元氣大傷,到了1640年,別說尼德蘭沒有保住,連葡萄牙都獨立了。
所以高務實的南洋戰略依舊很穩健,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定計劃逐步推進。
去年年底,他通過和工部的交易,取得了寧波、泉州、廣州三地的官港,現在正在想方設法進一步擴大港口和改善運營,同時也開始大量吸取遠洋造船工匠(其實也沒多遠,基本就到南洋打止了)、跑過南洋的水手等與南洋海貿相關的人才,並且正在籌劃建立第一個位於南方的京華造船廠……總而言之,他算是仗着年輕而不是很着急。
世界大局對高務實的影響不大,但國內有件事,高務實就非常關心,非常重視了。
那就是今年的庚辰春闈。
大明是個自從有貢舉以來最重科名的社會,極其講究出身資格。甲榜、乙榜之分,界限極清。世人眼中,進士與舉人的身家更是有着雲泥之差。
尤其是明中葉之後,一切以科舉為重,一切以出身資格為準。雖然進士為一途,舉、貢為一途,均屬正途,但實際上在使用時,貢生不如舉人,舉人不如進士,故民間流傳有「有空筒的舉人,無空筒的進士」之類諺語。
高官要職,非進士不能為之。
自天順二年(1458年)李賢奏定以後,修撰專選進士,自此以後非翰林不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以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庶吉士必由進士考選,而庶吉士始進之時,便已被朝野視為「儲相」。
正是因為舉人一旦高中進士,便可釋褐為官,在朝要弄個給事、御史、主事乾乾,外放則或授府推官,當個「市級」二把手,或知州、知縣,弄個縣級一把手噹噹,有權有勢,且前途不可限量,乃至於尚書部堂、內閣閣老等都是出自他們,因此進士身價百倍,遠不是舉人可以相提並論。
普通人稱呼進士,必加「老爺」二字於其後,沒有單稱進士的,便是明證之一。
士子一中進士,哪怕沒有做官,或者致仕歸家,乃至於主動請辭,回到家鄉都會自動成為地方名士。進士在籍之家,無論該進士人在何處為官,老家若有婚喪等事,知縣都要派人送禮,若這進士之家在縣城,知縣往往親自到場;若是在鄉村,也會派縣丞、主簿、教官代行。凡兩榜進士出身的地方士紳,要見巡撫、巡按,均可用名帖抗禮,而舉人則不行。
如果說這些還只是社會地位,那麼賺錢的能力差距就更大了。
中了舉人可以脫貧,中了進士則可致富。根據高務實這些年的了解,一個塾師要年收束脩五十兩,才能維持其家在京一年的生活(讀書人標準)。而非一個留京為官的新中進士,一年的花費卻最少也要一百兩銀子,一般需要三百里左右,甚至多一點的花個六七百兩也不少見。可是這其中有很多人是原本家資微薄的貧寒人家出身,哪來這麼多錢呢?
實際上,這些新科進士從高中開始,車馬、跟班、衣服、用具、吃喝花費,就都有人支應了。甚至哪怕是不做官,也有送錢送房上門巴結的人。因為但凡靠上個進士老爺,就等於靠上了一棵好乘涼的大樹。
譬如某商人犯了點事,自己去衙門求情,花上千兩也未必辦得成,但如果有個進士老爺幫忙,他一張二指寬的紙條就可以解決問題。
而決定一個人能不能鯉魚躍過龍門的考試,便是會試。
明制,舉人在京應禮部之試者,叫會試,乃集中會考之意。會試定時為三年一科,於鄉試的此年進行。由於鄉試都是在子、午、卯、酉年進行,所以會試則都在辰、戌、丑、末年進行。鄉試常在八月,而會試則在二月。
與鄉試的辦法類似,都是在當月初九日考第一場,三日後考第二場,再三日後考第三場。
會試既然是禮部主持,考試的地點當然是京師的貢院——明初在南京,永樂十三年後改在北京。
明代的會試與宋代有所不同,凡鄉試中舉的舉人,都可以無限期地參加會試,這一方面可以省卻不少士子的麻煩,少費冤枉勁、少花冤枉錢,但同時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會試參加考試的人數特別多。
其實早在正統元年、弘治元年時,朝廷曾兩次規定舉人三次會試不第便不得再參加會試,但由於此舉斷送了大多數舉人的前程,窒礙難行,所以都沒堅持多久,朝廷便扛不住壓力而取消了。
所以春節剛過,京師里便湧入了大量前來應試的舉人,高務實雖然不可能派人去數,但估計至少也是數以萬計了。
而現在,這數以萬計的舉人都在等一件事,等皇帝公佈本次會試的主考官和副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