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打算?」袁紫煙警惕的問道。
「煙姨娘,難道你看不出來嗎?」高陽公主走近幾步,低聲笑道:「姨娘為了父皇,捨棄李勣,後廷妃位甚至是後位,非得拋頭露面當國師,難道不就是為了能一直留在父皇身邊嗎?姨娘一直是高陽的楷模,高陽只不過效仿而已。」
袁紫煙微微一怔,很快就反應過來,惱道:「你是為了接近房遺直才答應嫁給房府的?」
「有何不可?」
「高陽,勇於追求真愛,令人佩服。但如果你生在未來世界,這真的不算什麼,姨娘也會支持你。但是現在不行,這麼下去你只會惹禍上身的。」袁紫煙勸說道。
「呵呵,如果真能和心愛之人死在一起,又怕什麼?」
「高陽,前段你不也看中了吐蕃贊普嗎?也許這世界上並沒有最愛一說,何況房遺直還把心思都放到了杜氏身上,你是不會改變什麼的。」袁紫煙說道。
「姨娘,假如你同意將我遠嫁吐蕃,也許我就不會再記得房遺直了。可惜啊,偌大的長安城,能入本公主法眼的,目前只有房遺直。」高陽公主無所謂的樣子,簡直是油鹽不進。
「高陽,莫要惹禍上身!」
「煙姨娘,就像是後廷謹小慎微的女人那般可憐的活着,我寧願轟轟烈烈的去死。」
「我真的是為了你好。」
「呵呵,姨娘,我總以為你天不怕地不怕,是個隨性又灑脫的女子。怎麼,在這個高牆圍堵的宮中久了,也變得畏手畏腳起來?」高陽嘴角揚起一抹嘲諷的笑容,又說道:「其實我最想嫁的人是父皇那樣的,退而求其次也是太子哥那般。」
「住口!」袁紫煙正色打斷高陽的想入非非,提醒道:「人無論說話做事總該有自己的度和原則,而不是無所顧忌。」
「姨娘。這些話說給我父皇聽去吧。」
高陽冷笑幾聲,好似在言辭上佔據了上風頗感自豪,心情不錯的離開了。袁紫煙看着那個曼妙桀驁的後影,不知該讚許還是鄙夷。
更不知道高陽此舉是對還是錯。為了房遺直竟然甘願嫁給一個不喜歡的男子。甚至還為其忍受深閨寂寞,還是那句話,如果高陽生在未來世界就對了,可以大大方方的去愛,去爭取。
「姨娘。高陽任性,隨她去吧。」武媚跟了出來,輕輕給袁紫煙披了一件外套。
「以後離她遠點,高陽會惹出大亂子來的。」袁紫煙面色凝重的提醒了一句。
「呵呵,我怎會和她有交集呢。」武媚笑道,只是她不知道,未來的十幾年中,高陽公主一直穩居人氣排行榜。
房家更是吃了個啞巴虧,房遺愛空擔了個駙馬的名號,真正能摟在懷裏的卻是婢女珠兒。心裏賊拉不是滋味。
房遺愛難免跟哥哥訴苦,房遺直只是嗯啊的胡亂答應,心裏想的是再也不能走近公主,否則跳到黃河之中都洗不清。
房遺愛想不到這點上去,總認為哥哥這是推卸責任,根本不想管他這攤子爛事,兄弟倆之間的隔閡也開始加大。
房玄齡夫婦對此亦是無可奈何,公主並無原則性錯誤,總不能讓兒子休妻吧,而且高陽貴為公主。只有她甩駙馬的份,駙馬在她面前永遠是臣子。
兒女們長大成人,對於父母而言自然是欣慰無比,天下歌舞昇平。百姓富足安樂,對於君王是求之不得,李世民自認家事國事皆佳,舒心的過了幾個月好日子,人都變得白胖起來。
這日,楊淑妃求見。進屋後先是給李世民行禮,又向袁紫煙問安,這才說道:「陛下,臣妾這次前來,是想讓恪兒儘早趕往封地。」
李世民頗有些意外,其實這幾年李恪也沒有閒着,先後去過齊州、潭州、安州等地,治理都還不錯,但是李世民愛子心切,通常上任一兩年便再召回京城,如此反覆,以至於幾位成年皇子都還在長安逗留。
「朕亦有這個打算,只不過看愛妃這幾年為後廷之事操勞,想要讓他多在你身邊多呆幾年。」李世民柔聲說道。
「感謝陛下對臣妾的關愛,只不過皇子久留京城,早就有不少流言蜚語傳出。臣妾為人母,雖然想讓孩兒常留身邊,但更想看到恪兒成材。」楊淑妃不由流淚說道。
言外之意,怕兒子受中傷,李世民想了想,說道:「恪兒確實已經大了,那就依愛妃之意,至於啟程日期,可由愛妃來定。」
「臣妾謝陛下。」楊淑妃感激的一再道謝,抹着眼淚離開了。
袁紫煙微微嘆息,原來也喜歡爭寵好勝的楊淑妃首先是位母親,首要看重的便是兒子的安危。並不像是後代人拍攝的電視劇那樣,楊淑妃處心積慮的要為兒子謀儲,反倒是急着要把兒子調離是非之地。
然而,李恪並沒有理解母妃的一片愛子之心,有生以來和母妃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李恪認為母妃膽小怕事,李泰李治都還在長安,自己有什麼好忌諱的?
而聽到兒子這樣的不服氣,楊淑妃更覺得膽戰心驚,認定兒子對於儲君之位有野心,既然解釋不通,那就直接讓李恪儘快收拾行禮,三天之內離開京城!
李恪失望至極,甩袖離去,對自己的母妃十分失望。不知出於何心思,李恪離開京城之前還是想去看望下蕭昭容。
不過華露殿死氣沉沉,概不待客,李恪吃了個閉門羹。蕭昭容對於這個外甥的心理轉變渾然不知,此時已經髮絲半白的她,每日拜佛燒香,不問世事。
李恪卻認為這是蕭昭容對他不滿意的緣故,黯然走開,巧的是,太子忙着接待使臣,李泰着手編撰括地誌,其餘小弟懵懂無知,竟然沒有一個來給他送行的。
這日清晨,李恪帶着無盡的落寞,告別父皇,略顯孤單的趕往封地,職務安州都督。袁紫煙總覺得心裏有些不踏實,想要前去送李恪一段,畢竟也是她看着長大的孩子,但是公務纏身,加上認為李恪遠離了是非,將來再找機會說不遲。
李恪和李泰同一天出生,雖然李泰的封地比李恪大許多,但是皇子成年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那就是不能在長安久留。
李泰備受李世民欣賞疼愛,怎捨得京城的繁華,而且他自命不凡,認為自己的才識遠超太子,對於皇位也是心癢難耐。
「舅舅,李恪已經離開京城,接下來就要是我了,還望舅舅替外甥求情,讓父皇把我留下來。」李泰想了想,最終找來長孫無忌商議。
一聽這話,長孫無忌就有些警覺了,雖然都是外甥,但是誰也沒有太子重要,不由板着面孔說道:「泰兒,你身為嫡生皇子,此事何須陛下催促,本應當主動提及,順天意,彰孝道。」
「泰兒捨不得父皇還有大哥以及諸多弟妹。」李泰眨眨眼睛說道。
長孫無忌微微蹙眉,這個外甥無論從長相還是才情,都近乎完美,只不過上天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缺陷,李泰最大的缺點便是聰明過了頭。
「泰兒,聰明反被聰明誤,你已經二十多歲了,該明白其中利害,否則害人害己啊。」長孫無忌提醒道。
李泰的臉色立刻變得十分不好看,一言不發。想起早去的妹妹,長孫無忌又有些於心不忍了,說道:「現如今,你正為大唐編纂括地誌,此事談論尚早,若有他人提及,舅父亦為為你遮擋。」
「泰兒謝過舅舅!」李泰象徵性的道了聲謝,然後各走各路。
到現在李泰看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舅舅長孫無忌還有父皇他們都是一夥的,保護的是太子李承乾。其實這個長安早晚都得離開,該去該留,不能靠別人說了算,還應當是自己。
目前最好的拖延方法自然是延長括地誌的完書時間,日後再想其他的方法。不過李泰並看不上李承乾,所以私下也不找他拉攏關係,否則兄弟情義加上李世民的不舍,把李泰留在京城做官也不是沒有可能。
李泰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心裏極為不痛快,想要出胸中一口惡氣。想來想去,還是認為是李恪莫名其妙的臭顯擺,非要冒充好兒子,那就先找他點彆扭再說。
於是李泰暗中派人去監視李恪,一有他的動靜就回來報告。
此時的李恪心煩意燥,路上走走停停,進度十分緩慢,很快便被李泰的人盯上。由於楊淑妃自幼教導李恪做事謹慎小心,倒也一直沒有發現什麼過錯。
不過,就怕被人盯上,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恪還未趕到封地,沿途拉車馬匹受了點驚嚇,結果猜到了田地里的莊稼。
只不過是碾過兩道車印而已,不至於影響收割,李恪並無在意,繼續茫然的往前趕路。結果等到他到達安州之時,聖旨隨後而來,李恪桀驁不馴,暴殄天物,免去都督一職,被將為安州刺史。
再後來,李恪煩悶時與下人玩牌,也被人捅了上去,李世民十分不悅,又給了他削戶的處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