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聽你講故事,一個關於你的故事。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點酥娘不知此言何解,問道「公子想聽何故事?」
凌浪涯道「關於這首《雨霖鈴》詞的故事,不知可否?」
點酥娘心中一顫,莫非他已看出什麼,抑或只是心生好奇。她沒有像前兩次答應馬敦和胡虛的願望一般,反而陷入沉默,輕咬下唇,露出了糾結之狀。
三人感受到她的曲中意,如今看到她的表情,大概已猜出,點酥娘和這首詞,想來有一定的關係,不然不會反常如斯。
凌浪涯也猜測到,這首詞裏面應該是有一個故事,如今看來應該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當下,他歉意道「。我只是聽曲之後,心有所感想知曉其中故事。姐姐若覺不可,那在下肯定不會勉強。」說罷,他站起向點酥娘深深作揖,以示歉意。
點酥娘看着眼前少年,不知不覺間,竟為其言行所感。詞曲不過字符樂章,唯有其中深藏的感情才是故事。倘若有一人能聽懂曲中意,那麼再說一回又何妨呢。
點酥娘心中思緒萬千,她沉默地重新把琵琶懸掛於牆上,然後回到榻上,和凌浪涯對視,卻感受到他那清澈眼眸中所含的真情。
點酥娘輕嘆一聲,卻笑若桃花道「世間知己終難覓,公子既懂曲中意,乃是小女子知音人。www..com既然公子有願,那就且讓小女子為君講一個故事。
為你講一個故事,講我和他的過去。
三人不再言語,凝神屏息,側耳傾聽,只待故事開幕。
窗外繁星如晝,樓內一燈如豆,佳人低首訴往事。
那是八年前的一個深秋,這一天秋雨綿延,落在江面上也落在離人心上。在某個渡口邊,蕭索的柳樹上,幾隻秋蟬時而哀鳴,仿佛在唱着離別之曲。渡口邊上,有一對戀人,即將別離。
故事,要從這對戀人身上說起。其中一人,乃是一名白衣青年書生,其文采飛揚,冠絕當時。因王朝科舉時,官家言其詞艷俗不雅,遂讓其落榜。書生聞之,心有所感,便作一詞。
其詞道「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孰料此詞,傳揚甚廣,終入官家耳中。官家聞之,怒而道既要淺斟低唱,何必在意虛名,且去奉旨填詞罷了。」自此,書生再無機會入廟堂。
此後,書生脫下儒生長袍,憑着一身布衣,一支禿毛筆,流連風月場所,從此千種風情,只向歌妓說。恰在此時,書生遇見一名青樓女子,深陷其容顏之中,便終日流連不返。而那青樓女子,初淪為風塵,幸得書生相助,方不再彷徨無助。
兩人日夜相處,男傾女之顏,女慕男之才,遂彼此心生愛意。奈何世上哪有長廝守,一個落魄書生,一個青樓女子,又何來長廝守。此事終被當時的青樓老鴇得知,強而拆散之。
此時,書生雖沉溺於旖旎繁華的生活,自詡白衣卿相,奈何對功名利祿終究有所嚮往,不願就此潦倒一生。每當醉里眠花柳之時,依舊念念不忘功名事。
又逢佳人無緣,書生便欲遠離此地,浪跡天涯,再謀功名。女子勸而不得,終究任其離去,只願其終會歸來。
那一天秋風蕭瑟,秋雨淒涼,白衣書生於長亭渡口處,告別青樓女子,乘舟順水而下,黯然離去。
臨時之時,書生言道,若五年不曾歸,此生不需等。
女子答道,若君不曾歸,願等此生年華。
後來,女子以其才藝,博得青樓頭牌之名,仍念念不忘時常打探書生消息。從賓客口中得知,書生其詞甚得外朝教坊樂工歡喜,更得風月女子歡心。時人更言,「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而柳詞千百,傳唱最廣,莫過於《雨霖鈴》。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只是,五年已過,八年將至。那個書生,終究沒有回來。
那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
故事娓娓道來罷,窗外繁星漸隱退,樓內殘燈將燃盡,桌上酒菜作殘羹,榻上眾人若有思。
你有故事,我有故事,誰又沒有故事呢。
良久之後,胡虛站起作揖道謝,嘆道「自古才子佳人,又得幾人白首。姑娘此故事,讓在下這說書人也汗顏慚愧。」
馬敦驀然問道「敢問姑娘,可是故事中人?」
點酥娘嫣然一笑,道「紅塵俗世,誰不是故事中人呢?」
凌浪涯聽罷此故事,只覺得心神震撼,猶如打開了情感大門。他從未經風月,不懂男女之情,此刻方知世間,尚有愛情一事。
只是,愛情,究竟為何物呢。
凌浪涯從沒想過,初聞此曲,不知曲中意;再聞此曲,已是曲中人。
鸞鳳居內,依舊是燈火通明,諸多賓客依舊在尋歡,眾多佳人依偎身旁,眉目間是笑意滿溢,而心間的念想卻無人可知。
湖畔小樓,依舊是一燈如豆,四人相敬而坐,卻不論**,不談風月,偶爾談及市井時事,言及所見所聞,倒也樂得自在。
若無心睡眠,長夜則漫漫;若有意中事,良宵則苦短。
待得繁星隱退,朝陽初生。四人通宵未眠,徹夜長談,頗為投機。只是終有止時,三人心滿意足,只覺萬金如雲煙,花得確實物有所值。
小樓門開,三人作揖告退。
待得三人過九曲木橋,消失在湖邊。點酥娘方掩門,拾梯而上,重返香閨。
閨房之內,一名侍女正立於琵琶。
點酥娘蓮步輕易,走到其身前,彎腰行禮後,柔聲道「小姐,在想何事呢?」
那侍女轉過身來,容顏便現,其眼角左側,有一顆嫣紅淚痣。
此情此景,凌浪涯等三人,並不曾得見。
三人於鸞鳳居外,行禮告別,馬敦自然是回燃盾門,和弟兄們吹噓昨夜之行,而凌浪涯和胡虛則欲往城門詢問小苗兒之事,繼而返回鳳炎古廟歇息。
兩匹小毛驢,再度嘀嗒行。
待得三人離去,鸞鳳居外的左右兩側勾欄內,分別出現一道人影。
那兩道人影,皆暗中目視三人,彼此沒有發現對方。
片刻之後,人影散去,欲行不法事。
——未完,待續——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百家祭》,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