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呀,元旦節你現在做東西越來越不錯了,蛋糕味道其實挺好的,就是有點兒太甜了,不過也挺好吃的,真棒,你現在這手藝可以了。文師閣 www.wenshige.com」
「行了,你趕緊吃吧,吃完收拾收拾歇息,一會兒我們就要出去了。」
「好嘞!」
隨後在五點左右的時候,自己一個人便出發去了剛才去過的廟會現場,準備晚上逛一逛。
「哇塞,這裏好熱鬧啊,這麼多人還是頭一次看到這些人的真熱鬧。」
小韓來到描繪的現場之後感嘆着,畢竟自從她來了這個地方之後,幾乎一直在家裏待着,根本就沒有出去過稅,自然而然想到外面是什麼樣的情況,這個樣子有機會見到的自然是很開心的。
「對了,這個人比較多,您一定要注意好你自己的安全,畢竟你現在可以重點保護對象和千萬不要出現什麼因他而如果你身體上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記得要趕緊說話哦。」
林子辰看着林雲非常細心的安慰着。
「嗯,我知道了,如果我身體那有什麼不舒服的情況,我肯定會第一時間說出來的,我是絕對不會拿我和孩子的生命安全開玩笑的,你就放心吧,互肯定會保護好自己的,如果人實在太多的話我會儘量繞一繞的,然後找人少的地方走嘛,畢竟我現在嗯好不容易能夠逛一逛,所以我還是想多在這地方逛一逛的,好吧,我會注意安全的,而且有你們兩個人保護我,所以還是很安全的。」
「雖然說有我們兩個人一起在你身邊保護跟你,畢竟這裏人太多了,我還是會怕擠到你再出現一些什麼其他的意外情況,所以說還是要格外注意一些的。」
「嗯,我知道了,我們還是趕緊逛廟會吧!」
「那你說說為什麼大家都會舉行這種廟會活動啊?」
「你想要知道呀?」
「就是有些好奇,就是問問你,那你知道嗎?」
「我當然知道了,如果你要想知道的話我可以告訴你呀。」
「好呀,那你講嘛,然後我聽一聽。」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着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着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逛廟會,是中國特有的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由於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又由於小商小販們看到燒香拜佛者多,就在廟外擺起了各式小攤賺他們的錢,漸漸地又成為定期的活動。而在廟會上,除了小商小販還會有各種民俗表演,如舞龍舞獅等等。村落廟會能夠數百年甚至千年傳承,民間信仰起到了巨大作用。廟會上祭拜祖宗和神靈,既有敬畏自然、敬畏祖宗、敬畏神靈的成分,更有感恩自然、感恩祖宗、感恩神靈的情感表達。」
「哦,原來是這個樣子呀!你可以呀,沒有想到對廟會上的事情,雖然這麼熟悉,知道這麼些事情。」
「我和你說的只是冰山一角罷了,其實關於廟會還有很多事情呢。」
「那你快給我們講講唄。」
「真的沒有意思,想要聽嗎?」
「當然想要聽了你趕緊講吧,我可信耳恭聽呢。」
「在過去,每一個古村落里都有大大小小的廟,不同的廟裏供奉着不同的神靈。但有廟不一定有「會」,有「會」的地方也不一定有廟。既有廟,也有「會」,並且能夠傳承千年者,實屬不易。所謂村落廟會,就是由一個或幾個村莊輪流主辦,民眾自發、自願、自主舉辦的廟會。廟會祭拜的一般是自然神、祖先神。廟會其形成的物質條件是集市,其次是宗教文化背景。廟會時,農工商皆定期赴會,參加貿易,同時亦舉行相關的文藝演出,如舞蹈、戲曲、花會等。傳統廟會是集會貿易的一種形式,但比通常的逢集貿易規模大,商品多,多在麥收前農閒時舉行,並有鮮明的季節特點。一般來說,正月、二月舉行的古會以燒香、玩燈為主;三、四月舉行的古會以出售麥收工具和交換農副產品為主。廟會會期少則1天,多則一周,大多數為3至5天。這些廟會,都是集祭拜與商品交易於一體,既滿足了大眾的精神訴求,又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可以說村落廟會起於信仰、盛於集會,「會」因廟而起,廟借「會」而盛,兩者結合,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到古廟會,形成風俗和習慣。」
「你知道廟會是怎麼來的嗎?」
「我們當然不知道了,就聽你講了,你趕緊找個不,千萬別賣關子了。」。
「東漢時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根。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群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廟會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