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從今天起,就由你帶一個團隊吧。」美國高鴻的大豆貿易部經理塞爾西,對王航宣佈了這項任命。
「沒問題。」具備了職場應激反應的王航迅速做出了標準回答,在他意識到這是來自美國人的認可之前。
28歲的王航,是嘉穀國際化團隊成員中最年輕的一位。「納斯」,是他的英文名。
王航出生於東北一個農民家庭,五年前畢業於了一家中專,說起來,他的學歷在嘉穀中沒有任何突出之處。
但是,加入嘉穀並從基層干起的王航,第一年就展現了非凡的外語天賦以及管理能力,自此得到了嘉穀的重點培養。
他在嘉穀開拓俄遠東大豆生產基地時期的大招聘中投奔嘉穀的,在俄遠東做了一年多的基層幹部之後,被調到總部進行培訓進修,此後先後經歷了對澳洲糖企的併購、對巴西糖廠的整合,差不多輪了一圈以後,再次進修,被挑選來到美國輔助整合高鴻公司。
在嘉穀集團,基層幹部的水平都是遠高於一般農企的,甚至能達到其他農企中層幹部的水平。
這一方面是因為嘉穀基層工作的經驗性強,有利於基層人員的積累和進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嘉穀是一個年輕的企業,它極少桎梏,更不存在玻璃天花板,在晉升機制暢通的情況下,這些優秀的基層幹部會以很快的速度晉升,並拿到與才華和努力相適應的薪酬待遇。
特別是拿到股權激勵的優秀員工,即使依然留在基層位置,每年拿到的紅利也比普通的管理層還要多。如此一來,基層的完整性也能夠得到保證,基層幹部也不會盲目追求晉升管理層。
畢竟,後者的上升空間雖然更大,但工作要求卻是不同的,若是不能適應,不僅難以晉升,反而有可能從「股權激勵清單」上落下來,對嘉穀員工而言,能不能上清單,至少是三倍以上的收入差距,這對於大多數工作只是為了賺錢的人來說,再重要不過了。
就履歷和貢獻而言,28歲的王航無可挑剔。他既獲得了集團的股權激勵,又充滿了進取心。也是依靠着履歷和進取心,他才能得到整個嘉穀體系最重要的培訓機會,若無意外,以後嘉穀的跨國經營團隊,都會有他的身影。
千載難逢的機會,王航又哪裏會在乎辛苦不辛苦?
嘉穀很多幹部都是農家子弟,但能通過基層鍛煉、內部雙選會被特意挑選出來,獲得名牌大學出身的學生都無法擁有的晉升與進修機會,絕對不多。
這讓王航充滿了幹勁。到達美國後,他就成為了嘉穀國際化團隊有名的「拼命三郎」。
他起早摸黑,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摸透了從穀倉地帶到港口的流通機制和從業者的經營情況,以及美國糧食流通的機制。
從到達內布拉斯加州的第二天開始,王航就開始遊走在中西部各州了解情況,一方面不斷與有名的經紀人接觸,逐漸成為朋友的同時也逐漸掌握美國糧食市場的競爭體系;另一方面,他驅車到各州廣闊的田地間,直接聽取農民的意見。甚至有時一直跟在滿載糧食的大卡車後面,認識了所有隸屬與高鴻的系列糧倉。
即使是在努力得過分的嘉穀國際化團隊中,王航此舉也堪稱瘋狂。
要知道,在遭遇超級乾旱的美國中西部,室外溫度有時能上升到40c,一周下來,人都能被曬掉了一層皮。當一個月後,王航到高鴻大豆貿易部經理塞爾西的辦公室來匯報工作時,塞爾西差點就被他黝黑的皮膚亮瞎了眼。
等了解到王航的工作強度後,塞爾西一個勁地慶幸:「上帝保佑,幸好納斯你沒有猝死……」然後強烈要求王航壓縮工作時間。
這時候,就體現出中美文化的差異了,或者說,對於勞動權益的高度關注,才是中美員工之間真正的差異。
在美國,打點上下班是最基本的要求。當然,糧食貿易這一行又不太一樣,譬如在糧食豐收的季節,所有人員都會陷入一片忙碌,自然也無法做到準點上下班了。不過這是行業特性,倒也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而且工作的時間長,忙碌過後休息的時間也長。
但如果不是在忙碌的季節,特別是在天氣如此難熬的情況下,哪怕保持王航一半的強度工作……
塞爾西捫心自問,年輕時期的自己,能做得到嗎?
答案:我做不到!
這種天氣下,不要求延長休息時間都算敬業了,還自動加班加點?真當自己是牲口嗎?
再看看嘉穀國際化團隊中,其他人雖然沒有王航這般瘋狂,但同樣是沉迷工作無法自拔,塞爾西就用極為複雜的語氣問王航:「中國人,都是這麼工作的嗎?」
雖然這符合大多數美國人對中國人的一個印象天性勤勞。
中國「世界製造工廠」的名號不是白來的。製造業是最能體現工人「勤奮與否」的產業,追求更高效率、更統一質量、更低成本的製造業,最適合的管理方式就是軍事化,把人異化成工業流水線上的機器,像一個月休息兩次、幾年回家一次、強迫性加班、集體化生活……簡直是信手拈來。
但嘉穀這幫「牲口」的勤奮程度,未免太嚇人了。塞爾西其實更想問的,就是嘉穀的員工,都是這麼工作的嗎?
如果是的話,塞爾西都考慮要不要辭職了。給再多的錢,他也受不了這種工作強度啊。
王航倒是笑了。
哪有這麼可怕?
首先,中國人也並非天性勤勞的。
剛剛改革開放時,一些應邀來華的國外專家對中國國營企業工人的最大印象,就是懶惰,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要三個人干;不管任務有多急,午睡時間雷打不動……
只不過,經過三十多年來的改造,中國的所有產業都幾乎是被製造業「改造」了飯店的服務員要做廣播操,白領要參加拓展洗腦,互聯網公司還有首席價值官……無論是華為比亞迪,還是bat,所有企業都是按製造業進行管理,核心都是「更高的效率、更統一的質量、更低的成本」。
另一方面,現在的中國年輕人,特別是從90後進入職場開始,也跟美國年輕人一樣,對這套管理模式嗤之以鼻了。他們簡單地追求「996」,做不到的企業就是資本家的剝削……
「嘉穀尊重員工的個性,也從不強求員工加班加點。但是,嘉穀的制度是公平的,願意付出更多的員工,自然也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機會。」王航解釋道。
在嘉穀中,他從來就不是天分最好的員工;而他能爬到今天這一步,靠的就是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付出。跟他一樣的還有駐紮在沙漠開荒的魏明,幾乎是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嘉穀體系內晉升。可以說,嘉穀的制度也正是為這些人所準備的。
塞爾西還是不能理解這些仿佛渾身上下都充盈着無窮能量的中國人,但是,正如所以的老闆都喜歡積極的員工一樣,他還是被王航的工作態度折服了。
很自然的,王航成為了第一個在高鴻被授予重任的嘉穀人。
他將帶領一個小組,到伊利諾伊州與大豆農場主確定新的訂單並建立新的業務聯繫今年美國大旱,糧食產量大跌,各大糧商對於糧源的競爭加劇。
這又何嘗不是一個融合的標誌呢?
並不是兩家公司的制度完全趨同才叫融合,只要雙方能在理念上達成共識,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融合了。
「公平」顯然是一個很好的點。起碼,美國並非是歐洲那些養懶漢的福利國家不是?美國夢的核心,不就是「只要有平等的機會,努力就能過上好生活」嗎?
自然而然的,王航的表現,也進入了齊政的眼帘。
按照他的進步幅度以及進取心,齊政看好他能成為嘉穀國際化團隊的核心人物,以嘉穀的海外戰略來看,他無疑是未來嘉穀巨頭的重要候選人。
因此,齊政也親自加入了王航的團隊,以近距離觀察他的表現。
在廣告宣傳中出現的美國農民,帶着牛仔帽,碩大的個頭,坐在更碩大的拖拉機里,單手扶着方向盤,對着鏡頭露出爽朗的笑容。
但今年的美國農民笑不出來了。
一路上,他們能看到因過分乾熱而無法進行收穫的枯萎的大豆田;能看到長得又矮又小,既長不出玉米穗,葉子也枯黃的玉米地;能看到一塊塊褐色的幾十英畝的草場甚至都養不活一頭牛的牧場……
「超級乾旱」的威力暴露無遺。
王航不知道其中也有身邊老闆的功勞,他只是冷靜地分析道:「對於美國豆農來說,一年的乾旱還不可怕,因為有保險賠付,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損失。他們最怕的,是連年的乾旱,或者連年的大豐收。」
「前者我可以理解,但後者是為什麼?」
「哦,我說的大豐收,是全球大豆的連年大豐收。因為這樣一來,大豆價格可能會跌破豆農種植成本線。對於豆農而言,跌破種植成本線就意味着破產。畢竟,按照美國大豆種植環節,大部分農民會先通過貸款購買種子、肥料,再通過收成出售獲得收入來償還貸款……」王航頓了頓,微微一笑:「我覺得這是個機會。」
王航很快就讓齊政見識到了他全面的能力。
首先,他是根據高鴻在伊利諾伊州的運輸線路以及運力最高效的安排,來選定合作的農場範圍。
內陸運輸和海洋運輸是大豆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這兩個環節,絕大部分都是由國際大糧商控制,當事實上的「壟斷」形成後,順者昌逆者亡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大豆收購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大糧商們不約而同地壓縮小型糧商們的生存空間。高鴻也是其中的一員。
對於不在四大糧商合作體系內的農場主,王航開出了可以長期為他們提供倉儲服務的條件今年這樣的減收情況,自然不會有倉儲的壓力。但是如果是連年豐收季,這些農場主最容易面臨銷路不暢、大豆又無倉可儲的窘境。
大豆不同於玉米,極易受潮,不易保存。如保存不當,便會很快腐爛。而一般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不在四大糧商合作體系內的農場主,最容易成為「炮灰」。「人無近憂必有遠慮」的道理,美國人其實也能懂。
王航敢開出這樣的條件,自然也是因為高鴻被嘉穀收購後,大豆的銷售渠道變廣了,能「空出」部分倉儲對外服務。但這種條件,是自己沒有糧倉的小糧商們難以承受的。
最後,齊政還發現,王航尋求合作的農場主,多是年輕的農場主。
「我畢竟是外國人面孔,而且年紀也不大,與更能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人更有話題。」對此,王航輕描淡寫道。
但齊政知道,這是建立在他此前一個月與經紀人的接觸,與農場主的接觸,從而掌握了美國糧食市場競爭體系的基礎上的。
還是那句話,你所看到的成功背後,不知道是人家付出了多少汗水。
等到王航以一己之力為高鴻新增了400萬噸的大豆收購訂單,讓高鴻大豆貿易部經理塞爾西都忍不住向高鴻ceo舉薦的時候,齊政也已經將王航這個人記住了。
現如今,大學生加入嘉穀當農民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情況了。嘉穀在行業的地位,不會讓大學生有任何從「殿堂」墜入「泥濘」的感覺;嘉穀給出的豐厚待遇,也最多讓人們對大學生當農民,只有一句「年輕人居然不嚮往繁華熱鬧」的感慨,而產生不了「腳踏泥濘,仰望星空」的讚賞。
不過,當「農民」能當到王航這種程度,即使是齊政,也是要稀罕的。如果再考慮到他平凡無奇的出身,平凡無奇的教育背景,就更覺難得!
嘉穀創立的第二個十年即將開啟,在這個時間節點,嘉穀體系內的一些老管理層,即將退位;而以王航、魏明為首的「新星們」,正在冉冉升起,為嘉穀這艘巨艦的乘風破浪提供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