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政心急火燎地回到嘉穀實驗室大樓!
陳建章笑容滿面地等在樓下。
實驗室是個吞金的貔貅,哪怕放在全世界來看,也沒有哪個實驗室能真正做到自負盈虧的。嘉穀實驗室能運行下去,全靠嘉穀集團來輸血。
作為嘉穀實驗室的老大,陳建章最喜歡的,就是出成果的時候,因為此時也是最容易從集團口袋裏「掏錢」的時候。
齊政無心細究陳建章的心思,和他打了聲招呼後就問:「能消化塑料的菌種的研究到了什麼程度?」
陳建章笑眯眯道:「我們稱它為『解塑菌』!」
「別廢話,跟我說說具體的情況。」齊政和他捻熟,一點面子都不用給。
不要怪齊政對這個項目沒有印象,實在是今天的嘉穀實驗室,都擴充到上萬人的規模了,細分項目的數量近千,一張紙都列不過來。
要說重要性,研究出了成果的「解塑菌」固然重要,但開始立項的時候,就只能說是普普通通了。同樣立項的超級稻項目、超級奶牛項目、超富集植物項目、能源海藻等項目,哪個不重要了?齊政就是想要關心,也關心不過來。
只有像是「解塑菌」這樣,做出了實效的項目,才能得到他的注意。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哪怕有靈陣的「作弊」,誰又能知道這種「超級生物」項目,是三年出成績,五年出成績,還是十年出成績?
陳建章一副瞭然的樣子,道:「嘉穀農資那邊提出要求,希望能在環保治污領域開發出更多的適用產品,增加環保治污業務的範圍。因為這個要求,我們才給『解塑菌』項目組,增加了1000萬元的經費,也才有了目前的成果。」
「這種『解塑菌』通過分泌pet降解酶來完成塑料分解。這種酶是一種能夠加快化學反應的蛋白質,它能夠分解pet中特定的酯基化學鍵並使用其中的碳作為食物來源,最終留下細菌和植物能夠消化吸收的小分子。」
「目前初版『解塑菌』分泌的降解酶,一升酶溶液每天只能分解一百五十毫克塑料,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它的的塑料消化能力……」陳建章砸吧嘴,不甚滿意地介紹道。
齊政眼角突然抽動起來,他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在他的模糊印象中,幾年後貌似島國和英國都相繼發現了類似的細菌,但分解塑料的效率好像是每天只能分解幾毫克塑料……
幾十倍的差距,但在陳建章眼裏,可能還沒有太大的應用價值。
而在齊政眼裏,這一意料之外的發現,預示着推出分解塑料垃圾山的循環利用解決方案成為了現實。
這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呢?
在我國發出了「洋垃圾進口禁令」之後,很多人才知道,我國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進口國家。
——本質原因當然是我國太缺乏資源了!一個全球製造業大國要把生產線開動起來就需要填上天文數字的資源,進口資源可以解決一部分缺口,另外將洋垃圾里的資源提煉出來也是一種資源的補充。
但這種進口洋垃圾來獲取資源的模式是要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
垃圾就沒有安全的——飲料瓶中可能留存着腐爛的食物和紙巾;電子垃圾的塑料板上則有重金屬元器件;廢報紙上的油墨在再生過程中會污染河流……長期累積對生命質量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垃圾處理在全世界都是難題,以至於「洋垃圾進口禁令」一出,讓全世界垃圾回收產業都感到一場巨大的地震:垃圾沒地方去了?
而我們拒絕洋垃圾,一方面是我們的工業需要升級了;另一方面很殘酷,那就是我國自己就已經是世界第一垃圾製造大國了。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自己的垃圾都處理不過來了。
一直以來,我國處理垃圾的方法是以填埋為主。但這是歐洲國家所嚴禁的,因為你不知道填埋的垃圾會以什麼形式最終回歸到人類的生活中。
可能是吹來的風、喝到的水,是以垃圾為食的豬牛羊生產的肉類奶製品,是在垃圾填埋場上種起來的有機蔬菜水果,甚至是房子、學校下面那塊你不知道有沒有做過修復的地……
更不要說佔了很大比例的塑料垃圾,在自然環境中降解起碼需要一兩百年!
而嘉穀農資聯合嘉穀實驗室給出的垃圾山解決方案,是整體性的——超富集植物解決重金屬污染;「解塑菌」分解塑料作為「能源樹」的食物來源,將塑料垃圾最終轉化為生物能源……
「我們正在進一步研究『解塑菌』的作用機制,在實際投放使用之前,還有很多研究需要完成。」陳建章意有所指道。
「好,那我就靜候佳音了,希望能早日看到改進成果。」齊政自然是鼓勵為主。
陳建章嘿嘿一笑,說道:「進度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你們計劃想要多少?」齊政不動聲色道。
陳建章試探道:「如果要在兩三年內達到可投放使用的改善程度,我估計要3億元的投入。」
這絕對是獅子大開口了。嘉穀實驗室雖然富裕,但項目也是相當多的。上萬名研究員,主持着近千個項目,要是一個項目批幾億,豈不是每年要花上千億元?
還是那句話,科學研究就是用錢堆出來的,而錢永遠都是不夠的。
嘉穀實驗室的經費雖多,但主業仍舊是農業和畜牧業。環保服務業只屬於邊緣項目,3億元這麼大筆的投入,絕對是超級別的了。
然而,齊政卻是清楚「解塑菌」的潛力驚人。不管怎麼說,人家把「解塑菌」搞出來了,性能弱是能預料到的。但是,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後,性能改良在齊政看來是相對容易實現的——大不了,他開掛上陣好了。
對比而言,3億元的投入就顯得太渺小了。這可能是一筆會改變世界的投入!
「給你!」齊政根本是一個磕絆都不打地說道:「這還不算在嘉穀實驗室的總經費裏面,如果成果斐然的話,可以再議定經費。」
陳建章卻差點驚掉了下巴。研究經費向來是不好要的,那種要多少給多少的傳說是不存在的。齊政的乾脆,終於讓他認識到了齊政對「解塑菌」的重視程度。
但不管怎麼說,研究資金充沛總是好事。
又得到一筆額外投入的實驗室大佬樂得冒泡,而為了維持「金主」的信心,他打了雞血一般推介另一個重磅的研究成果:「『解塑菌』的性能還要改善,但我們的第三代『超級能源樹』卻達到了培育改良目標……」
第三代「超級能源樹」,其實就是小桐樹,又名麻風樹,可提煉性能優越的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潔環保、燃燒污染物排放低等優點,經改性後可適用於各種柴油發動機,是我國鼓勵大力開發與利用的替代能源。
嘉穀實驗室的培育改良,一是針對其果籽含油量,二是針對其果籽產量。
齊政這才注意到,小桐樹的改良居然已經來到了「第三代」!
「第三代」,意味着至少在三個關鍵性狀上得到了改良。
齊政不禁帶着期待問道:「可以實現產業化了?」
陳建章重重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