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作為一種愚蠢但是很好吃的魚類,是餐桌上的常菜,它富含優質的蛋白,最常見的吃飯就是做湯或者清蒸,味道鮮美,尤其是鯽魚湯,對剛生過寶寶的媽媽們最滋補了。
李裕民和程信兩人已經過足了癮,現在正坐在大樹下休息乘涼。
「你說這地方的鯽魚憑什麼能長這麼大,我四十歲了今天算是第一次見識到。」
李裕民剝開花生米丟到嘴巴,又喝了一口剛從車上拿下來的冰可樂。
「可能是這裏的水肥吧,這地方以後可以常來,趁還沒多少人發現。」
程信同樣奇怪這裏的魚為啥這麼大,他們今天釣了有六條鯽魚,還有兩條白條,鯽魚就不說了,連這白條都比平常見的要大不少。
「那八斤六兩的大鯽魚力氣可真是夠大的,如果不是把它拖上了岸,你說是二十斤的魚我都信。」李裕民嘖嘖稱奇。
「哈哈,今天要不是兩個人,還真怕搞不下來!」
……
多寶似乎玩累了,在樹蔭下伸着大舌頭,尾巴掃着地,坐在程信隔壁,程信時不時剝一顆花生米丟給它吃。
西卡則好奇地趴在桶邊上,看着桶里的魚。
鯽魚在野生環境下長到這麼大是有些不合理的,假設水產資源很豐富,食物富足,空間足夠的情況下,要長到這麼大也絕非易事,更何況它剛剛大致看過附近的環境,這條小小的祝河水產資源根本說不上豐富。
反正事出反常必有妖,就像是之前見到的那只比鷹還大的麻雀一樣。
更不用說最近uc里經常出現的各類震驚新聞了,古怪的生物在不知不覺間多了起來,一年前的世界還是蠻正常的,至少西卡沒見過有比鷹還大的麻雀。
就比如在抖音里,以西卡為代表的高智商寵物團們,會唱歌對話的鸚鵡、會算術的大金毛、會自己洗澡的老鼠,都挺妖孽的,人家都說抖音里的動物成精了。
說不定真是成精了……
西卡算是其中一枝獨秀的存在,畢竟自己不但聰明,而且超可愛,女粉絲超多的。
它趴在桶邊看了好久,有些替這條愚蠢的大鯽魚可惜,都已經長到了八斤六兩呢,再吸收一下天地精華,過個百八十年的,說不定可以成為鯽魚精。
可惜,愚蠢的大鯽魚就要倒在這條漫長的成精道路上了。
西卡覺得,這條大鯽魚一定挺好吃的。
現在已經是下午四點鐘了,李裕民和程信兩人過足了釣癮,打算啟程回府了。
李裕民將西卡從桶邊揪開,跟程信兩人一起提着戰利品和繁雜的裝備上了車。
回到家中的時候剛好五點半,王惠素和李晚七也剛回來不久。
七七正滿屋子找西卡呢,結果看見李裕民背着一身裝備,髒兮兮地提着一個桶回來了,西卡跟在他後面,眼睛還盯着桶。
「咦,爸你又去釣魚了?」
李晚七問了一聲,就迎了上來。
李裕民心道女兒懂事知道過來幫忙提東西,正準備將一個包拿給她,結果李晚七直接繞過他,把他後面的西卡抱了起來。
「你這壞貓!在家呆着不好嗎!跑出去釣魚,搞得髒死了!」李晚七點着西卡的大腦門指責道。
李裕民:「……」
西卡:「喵……嗚……」
它被李晚七抱進衛生間洗澡去了,野外這麼髒,還整天跑她床上,不洗澡怎麼行。
西卡不想洗澡,上周才洗過,怎麼又要洗。
李晚七可不管它願不願意,板着臉就將西卡按到了澡盆中。
「喲,李將軍出征回來啦,這一戰的戰況如何?」王惠素一邊吃着蘋果,一邊走過來看李裕民換鞋子。
「呵呵,不負夫人所望,殺敵一萬有餘。」
「有魚?哪裏?」
李裕民將門口的桶拉過來,得意地展示在王惠素麵前,之前次次空軍,這次不僅帶了水回來,還把魚給帶了回來。
一條八斤六兩的大鯽魚,兩條半斤左右的鯽魚,一條白條魚。
「你釣的?」王惠素有些驚訝,用腳踢了一下桶,這幾條魚已經快要死掉了。
「難不成我去市場買的不成。」李裕民邊說邊換下身上的裝備,今天嗨皮了一整天,身上全是臭汗。
王惠素哼道:「誰知道你,平時都是帶一桶水回來,怕被我罵,自己偷偷去市場買回來的魚也說不定。」
聽她這麼說,李裕民不幹了,將那條八斤六兩重的鯽魚提起來給她看。
「夫人,您可看好咯,這是鯽魚!八斤六兩的鯽魚!市場你比我還熟,有見過這麼大的鯽魚嗎?」
瞧他那得瑟樣,王惠素終於相信這是李裕民自己釣的了,她仔細看了下這幾條魚,竟然都是大鯽魚,而且野生的品相比起市場賣的那種吃飼料長大的好看很多。
「有點意思,你們是去哪釣的啊?別人家池塘嗎?」
「祝河,野生的,除了吃了我的餌,一顆飼料沒吃過。」
王惠素來了興趣,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好的食材對她的誘惑力還是蠻大的,正好有段時間沒吃鯽魚了,今晚就用李裕民釣來的野生鯽魚做一頓全魚宴。
她並不反對李裕民釣魚,畢竟李裕民的愛好不多,釣魚算是可以讓王惠素接受的愛好。只不過這傢伙總是追求各種釣魚的裝備,錢花出去了,魚又沒釣到,空軍回來的時候少不了被王惠素嘮叨一番。
釣魚嘛,像以前小時候那會兒,砍一根小竹竿,綁上魚線魚鈎,掛上一塊蘆葦棒子當魚漂,去地里挖兩根蚯蚓,找條小河釣鯽魚泥鰍,多省事。
按照王惠素的說法,買你這些裝備的錢,都夠我去市場吃一年的魚了。
看到李裕民有收穫,她還是蠻開心的,這種感覺讓她想起以前小時候,她爸也喜歡釣魚。每次下雨天之後,她爸就挖一罐子蚯蚓,用泥巴放着,再帶上四五根竹釣杆去附近的小河釣魚。
那時候農田乾淨,農藥少,野外的小河小溪多的是雜魚,只要有耐心坐着,總會有收穫。
王惠素是農村孩子,小時候家裏窮,每每她爸出去釣魚回來,提着一桶的泥鰍、鯽魚、白條啥的,她看着就特別開心,今晚又可以加餐。
她和弟弟妹妹們自覺地就開始剝蒜刨姜,而她老媽就把魚收拾好。
都是小雜魚,放上姜蒜用菜籽油煎一下,味道噴香,出釣收穫好的時候,四個孩子每人碗裏都能分到兩條魚。
後來,只要老爹拿着竹釣杆出門了,幾個孩子們就會滿懷期待地等他帶回來一桶的魚,這可是童年一段非常美好的記憶。
這種感覺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每當李裕民出門的時候,她都期待他能帶回來幾條魚,可這傢伙次次空軍,水倒是帶回來不少,還說河水澆花好,放在陽台不許別人動,真是要把她氣死。
聞着李裕民身上的一身臭汗,王惠素嫌棄地不行,讓他趕緊去洗澡,而她接過桶里的魚,愉快地到廚房裏收拾去了
(還是小時候的竹釣杆好用呀,真懷念,現在的小河小溪已經找不到魚了。每日給西卡餵食不要忘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