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美組織考察舊機床的時候,劉健已經和趙各莊的村委談妥了廠房租賃協議。
價格當然是大家都可以接受,趙各莊村委會也答應,在土地價格沒有大幅度波動的時候,不調整租賃價格。
劉健就是有這麼一個好處,只要他明白了自己要幹什麼的時候,就會為達到目的,想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主意來,可以說有些不擇手段。
他願意跟着美美干,就是因為美美可以給他很大的發揮空間,只要結果,不要過程。
美美是姚遠教出來的,姚遠自然就比美美老練多了。這讓他感覺,跟着姚遠干,比跟美美干還痛快。
直到劉健和村委會商討了所有細節,簽租賃協議的時候,姚遠才露面。協議簽訂之後,姚遠請客,大家加深一下感情。
那個時候,可能是因為大家的物質生活還不是很豐富吧,從上到下的都喜歡喝酒。而且,大家在酒宴上喝的越多,似乎感情就越深厚,不把自己喝醉,似乎就不夠意思,對不住主人家的一番心意似的。
姚遠在劉健陪同下,把村委會的幹部們都給灌了個七葷八素,他們也喝的回不了家了。
可是,從此以後,姚遠在趙各莊的工廠就異常順利,沒有人再找什麼麻煩。
姚遠當然不能整天這麼陪着村幹部們喝酒,他還有別的事情呢。
這時候,就看出公關部的好處來了,他們憑着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和酒量,就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全給辦了。
那時候姚遠設公關部,可不僅僅是為了協調與相關單位、機關的關係,也是為了對付喝酒。
公關部里專門有那麼幾個酒量大,說話好的男女,被姚遠安上些經理、主任、廠長一類的虛職,來應付各方面的酒宴,這也算是那時代的一個特色吧。
而他公關部這些手下,都是美美在礦機的時候,發掘的人才。
礦機新老大黃仲煥不知道這些人有用,把他們當做不勞而獲的吃貨,都發配到生產一線去了。等他發現這些人的價值的時候,人家早就不給他當兵,跟着姚遠干去了。
隨着美美帶人在外地不斷轉悠,一台台的舊設備也被拉到廠里來,機加車間的陣容也在一天天擴大。
管機加車間的,也是礦機過來的一個車間主任,屬於美美這條線上的,黃仲煥來了受排擠靠邊站的。
這人只有三十來歲,看着年青,卻是從生產一線一步步幹上來的,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他過來,就拉來幾個技術工人,都是過去跟他幹的弟兄。
有姚遠在後面做技術支持,有這幾個技術工人做骨幹,剩下的所有人員,大家一起上陣,車間從電器布線到設備安裝,進行的也十分順利。只是他們缺乏現在的風鎬、電錘、牽引機等機械化工具,大部分都要靠人工,大家吃不少苦頭,累了一些。
那時候的人們,還不像現在這樣,有太累的活就等着機械來完成,沒有對機械的依靠心理。自己錘打地坑,靠人力移動笨重機床,在他們看來都是正常行為,所以也就沒什麼好抱怨。
機加車間在一天天成型,另外兩個車間需要的設備少一些,準備起來就容易多了,只敷設的主要線路,電焊、氬弧焊、氣焊、卷板、裁板、折彎一類設備,價值不高,都買新的都沒問題。
雖然從礦機挖來了不少人,可這好歹的也是個設備製造工廠,需要的人數還是遠遠不夠,只能從附近的農村招募工人。
這些剛扔了鋤把子的農民,從來沒有進入過工廠,甚至好多連機加設備都沒見過,圖紙是啥玩藝兒都不知道,是無法從事車、銑、鑽、磨一類需要技術的工種的,就是電氣鉚焊,他們也幹不了。
針對這個情況,姚遠結合過去他見過的鄉鎮企業培養工人的辦法,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案。他在幫小慧搞那些企業的時候,也曾經將自己這個方案運用到培養人才上,效果還是不錯的。
他不會像國企那樣,實行師徒傳幫帶的辦法。那樣太慢了,再說他也沒有那麼多熟練技術工人。
他就生產幾樣設備,這就決定了他的每一台機床,需要加工的產品樣式不多,就那麼固定的幾件東西。
工人用不着樣樣精通。你在這一台機床上工作,只要記住這台機床加工的這幾樣東西就可以。
每一個工件需要加工哪幾個部位,都加工到什麼程度?不需要看圖紙,記住工件就行。
至於要加工到什麼程度,你學會用給你的尺子就行。如果你連尺子都不會用,那你也用不了機床。這麼笨的人,你還是找地方涼快去吧,別在我這兒給我耽誤事。
他這是把複雜的機械加工,轉換成南方工廠不需要技術的流水線作業的形式。
這個形式,不是他發明的,是後來的鄉企,因為缺乏技術工人,在實踐中慢慢摸索出來的,最有效的辦法,被他提前給拿過來,用上了。
當然了,這個辦法就需要有懂行的技術工人在一旁監督,隨時指導這些外行。
姚遠就把從礦機過來的,有限的幾個技術工人用上了。讓他們脫產,專門負責傳幫帶。每一個機加工種,都至少配備一個技術工人,他們不但要傳幫帶那些生瓜蛋子,還要負責產品的質量檢測,出了問題,追責只到技術工人,不問下面,逼着每一個工種都必須出合格品。
這就與國企正規的生產車間完全不一樣了。
這些技術工人,就自然形成了工廠的質量管理團隊。
另外一個團隊,就是生產管理團隊了。
他不需要那麼多管理人員,一個車間,有一個脫產的車間主任就夠了,負責工期安排,工件調度。
一個車間,每天需要交貨那些產品,這些產品都在哪個工序,誰那裏需要加快進度,那個工序需要為急活讓路。就這麼點事兒,還用得着整好幾個來管嗎?一個人足夠了。
而且,搞生產就得穩准狠,一個人說了算,不需要別人在後面胡說八道,也不需要各人考慮各人的那一攤,這才能在車間領導者腦子裏,形成全盤計劃,綜合分析,得出最接近正確的生產安排。
如果你做車間主任,連這點能力都沒有,那你就不是稱職的,換別人做就可以了。
然後,在三個車間主任上面,他才社一個生產部長,負責協調三個車間的生產進度。
剩下的財會、倉儲、統計這一些功能,他就全部劃歸公司了。
這樣,生產功能就被完全獨立劃分出來,再不用考慮其他的亂七八糟,只安心保質保量地把產品干出來就行了。
做為公司總經理的美美,手底下的部門就複雜了。除了從生產部門劃撥過來的職能部門以外,為確保產品質量,就得有一個質量部,從每一個工件的檢驗,到整機總成出廠,都要通過質量部。
而分佈在車間裏的那些技術工人,既要保證工件質量,又要保證生產進度,是受生產部和質量部雙向管理的。
另外,就是姚遠說的,生產過程,不是一個純粹的質量過程,還要考慮實用,不能因為無限地追求質量,而成倍地增加生產成本。
這就是質量部的最終職責,保證產品到客戶手裏,使用中不出問題,同時也要儘量去降低生產成本。
這事兒聽着容易,實際做起來很難,包括工藝材料協調,技術數據優化,還包括經驗判斷,區分客戶分類,相當複雜。
所以,美美這個質量部的部長,也得是個既懂技術,又有生產經驗的高手。
其實,礦機這種高手還真不少,只是限於體制,大多被埋沒了。
美美在管理礦機的時候,就很注重發掘這類人才,這也是受了姚遠對她說教的影響。
所以,當她需要一個質量部長的時候,她閉着眼都能想到好幾個,很快就把人家挖過來了。
同樣,生產部長也不是國企的模式,也像質量部長一樣,需要全面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
有時候,合理的情況下,質量部長能夠和生產部長互換,都能勝任對方的工作,才算合格。這樣,才能互相體諒對方的難處,做到質量和生產雙方不產生矛盾。
無疑,美美可以找到這樣的人選,保證她管理下的車間生產、質量兩不誤。
還有,就是美美直屬的辦公室,得設一個主任,負責公司所有場所的衛生、安全一類雜務,還得管理倉儲、材料、採購、發貨,與各部門協調,這個辦公室主任也不好當。
但美美有人啊,劉夏一直跟着她做辦公室主任呢,這人只要被別人重視了,工作熱情和能力都有。原先在廠辦公室不被重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後來求抗抗說情,就到美美身邊幹辦公室主任了。
美美被排擠出主要領導圈子,她的日子當然也不好過。聽說美美到了姚遠這裏,她自己就跑過來了。
她是抗抗的好朋友啊,當然知道姚遠的能力。只要跟着姚遠可以掙錢,她才不管公職不公職呢。
除了以上部門,還有一個機電技術部。這個部門,是姚遠根據以往的經驗,結合國外企業的管理方式,提出建議,美美才把技術支持部,改為機電技術部的。
這個部門,與國企技術部門的區別就在於,把過去技術部門單純的技術支持,另外附加了一個設備維修管理功能。
其實,工廠的設備、設施修理,本來就是一個要求懂一定機械和電器原理的技術工作,讓沒有太多專業知識的工人來做,根本就做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