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國的崛起 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鋒(六)

    首輔劉健頭髮花白,身穿緋袍,目光沉靜。御前會議開成這樣,他依舊保持着平靜。

    老首輔穩穩的道:「接下來是討論奴兒干都司的事務。是否要重設奴兒干都司?」

    「理當重設。」

    「今日我大明兵威大盛,以利就可驅胡酋。設立奴兒干都司利大於弊。」

    「大明之鋒銳,韃虜都要暫避。奴兒干都司自是要重設。」

    群臣們眾口一詞。

    關於奴兒干都司重設的問題,張昭去年十月底奏章就來了。

    他把重設奴兒干都司,更換各部首領的職位、印綬、官服,取消各部官職世襲的事情統一匯報過來。

    另外,將用刀劍等舊兵器驅使海西女真四部滅福余衛之事上報。

    大明朝廷對於張昭怎麼滅福余衛不敢興趣,這屬於張昭作為前線統帥份內的權力。

    諸位大佬對張昭如此「鎮壓」奴兒干都司下屬胡酋、各部其實都略微有點擔心。這是一種慣性思維。畢竟是過了幾十年的「窮苦」日子啊!

    大明自仁宣之後,就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可以說仁宣之時,對外的底氣遠比不上太祖、太宗皇帝時。

    不過,張昭把各部胡酋們都願意重新更換官職,且接受不再世襲的條件傳來時,廟堂諸公便再無猶豫。

    其實很多人都看出來,最理想的情況是奴兒干都司各部有人拒絕,給大明出兵的口實。

    朵顏三衛這一戰讓大明朝廷中的諸公看到「戰爭」的好處:賦稅、人口、土地!

    而歷朝歷代,不管是皇帝還是文臣,誰能拒絕開疆拓土的誘惑?沒有人。

    當然,朝堂中不是沒有人反對重設奴兒干都司。

    張昭威壓奴兒干都司下屬諸部,其實和儒家之道根本不相符合。有些人是看不慣的。而且,廢棄奴兒干都司是宣德皇帝的決定。所以上次暫時擱置下來。

    但重設奴兒干都司的事情被報紙曝光之後,那些阻攔的官員,基本都是被罵得狗血淋頭。大明朝對外,不管打不打得贏,總體氛圍就是「強硬」!

    《文學報》上那些為拒絕重設奴兒干都司辯解的文章基本都是被罵得體無完膚。

    不要和百姓講長遠啊!重新控制奴兒干都司,就意味着大明疆域的擴大。身為一個大明人,誰不自豪?

    至於說日後的治理難度,誰管?大明百姓就是這麼質樸無華,講的就是眼前好處。

    更別說真理報在帶節奏。當然,這和朝廷里某些大佬故意放縱輿論有關係。

    所以,此時劉首輔一提出來,立即就是全票通過。

    …

    劉健點點頭,道:「重設奴兒干都司,其章程制度暫依太祖皇帝之舊制。那裏民心未附,暫以新秦伯張昭領奴兒干都司事務。」

    這是題中應有之意。張昭本來就是兼轄遼東都司。奴兒干都司就在他的管轄範圍內。

    而且,奴兒干都司那幫名義上的大明小旗、總旗、百戶,不用武力威懾,恐怕是不會聽話的。更別說此刻正在動刀子。必須要強力人物壓場子。

    見群臣同意,劉健稟報給弘治皇帝定下來,再接着接下來的議程,「如此大寧都司、奴兒干都司重設,薊鎮、遼東兩鎮的防線需要重新調整。

    此事後軍都督府已經上了奏章。張昭,你簡單的介紹一下情況。」


    張昭拱手一禮,然後道:「重設大寧都司,在防務而言,薊鎮軍重點只需要受三個隘口:古北口、喜峰口、居庸關。整條對北虜的防線將集中在興州城、赤峰城一線。

    當然,燕山山脈中一些關卡,防止小股敵軍騎兵滲透。

    因而,薊鎮軍要整體提前,併入大寧都司之下。

    對於遼東都司而言,遼西這一段的長城隘口,可以逐步的廢棄,守好大寧城、錦州、山海關即可。其餘其餘不動。

    因此,遼東都司大約有五萬人的防區要變動,北上併入大寧都司中。

    大寧都司重設,我將在其故地修築城市,劃分土地給百姓,建立預備役制度,建立野戰軍和守備軍兩級體系。

    朝廷先不用單獨劃撥錢糧給大寧都司。但劃撥給薊鎮軍和遼東軍的錢糧不能少。

    大寧都司下屬軍隊的編制、花費,暫時由後軍都督府下屬的幽州商行通過戰爭債券募集的資金支付。因為具體要多少軍隊現在也算不出來。」

    戶部尚書侶鍾道:「張大人,你要控制大寧都司軍隊的數量。不要民戶的賦稅,還無法支付軍餉。那三衛之地就算白打下來了。如果是純火器軍隊,最好不要超過兩萬。」

    兵部的銀子也是戶部給的。侶尚書見劉老大人不大想搭理張昭,先把醜話說在前面。否則,他這個戶部尚書會非常難辦。國庫不足啊!

    張昭「耿直」的道:「侶尚書,民戶的錢糧賦稅肯定是不夠軍餉的。軍餉應該從大寧都司舊地上的礦產稅收、還有商稅上做文章。大明百姓已經夠苦了。不要再增加他們的負擔。」

    侶鍾給張昭堵的說不出話來。

    大明朝的特色之一,但凡朝廷想加稅,就找黃冊上的在籍百姓。所以崇禎皇帝時,大明百姓一片連一片的反。為什麼?這皇帝加稅啊!橫徵暴斂。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魏忠賢折騰東林黨,徵收各種稅賦,搞礦監,在某種意義上對大明朝的穩定是有貢獻的。

    其實大明朝的商人、權貴們富裕的很,從他們口袋裏掏錢才是正理。天天想着百姓那點賦稅,這大明不亡才有鬼!

    商人、權貴們造反,大明是亡不了的。藩王造反都壓下去了!只要大明的百姓不反,就不會有問題。

    侶鍾這時才想起張昭一系列的思想、政策。張昭是提倡重商稅,對百姓輕徭薄賦。

    …

    謝遷為侶鍾解圍,對張昭道:「張昭,大寧都司新立,還是歸你指揮。只是你身上的職務太多。大寧都司要再設一名總兵負責日常事務。」

    說着,對劉大夏、五軍都督府的四個都督道:「不知諸位可有人選推薦?最好是以武勛子弟領軍。」

    這是因為大寧都司還沒有徹底的立下來,還在移民中。否則就不是設大寧總兵。而是直接設大寧巡撫,把職權奪乾淨。

    大明朝的巡撫、總督,歷來地位都是高於總兵。

    現在朝廷要依賴張昭搞移民,分他的行政權沒有必要,回頭直接以府縣的方式接收就是。但對軍權確實要分一下。派一個掣肘的武勛過去。

    圖窮匕見!

    首輔劉健先給張昭「加擔子」,謝遷跟着補一刀。數數張昭身上的職務:

    征虜前將軍,充總兵官,總督宣府、遼東、薊州三鎮軍務。轄遼東都司,大寧都司、奴兒干都司。

    這兵權太大。

    如果是戰時,別說現在的職權,張昭直接佩大將軍印,總督京營、團營、新軍營、九邊軍鎮都可以。舉傾國之兵相付,估計不會有人有疑問。

    但現在不是啊!如剛剛禮部尚書張升說的:朵顏三衛都已經滅了。

    所以,謝遷這「分兵權」的要求提的恰到好處。

    但是國朝的事情通常是要細品的。張昭剛剛說過薊鎮、遼東和大寧三鎮的軍隊調整。別看張昭身上的職務掛的多,但實際上張昭手裏的軍隊並沒有增多。

    而直接設一個大寧總兵,反倒把他手上的兵權給分走。顯然,這個大寧總兵要下轄薊鎮軍,還有北調的遼東軍,以及準備就地組建的大寧軍。



  
相關:  恰我少年時  我來做明帝  重生之世家子弟  奮鬥在紅樓  從歌手開始的人生  神豪從系統抽獎開始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盛世嬌寵:廢柴嫡女要翻天  重生之全球首富  洛克王國之生命征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明帝國的崛起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鋒(六)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3s 3.9707MB

搜"明帝國的崛起"
360搜"明帝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