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當然知道阿爾達希爾一世已經帶着他的十七八萬叛軍正返回波西斯的消息。筆言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康居、大宛兩軍的主將還對鄧艾建議:「鄧將軍,阿爾達希爾一世有三萬波西斯騎兵,據說這些波西斯騎兵不遜於安息帝國的帕提亞騎兵,甚至還要更勝一些,他們戰鬥力強大,且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有十七八萬之眾,我們即攻破了波西斯,將波西斯擄劫一空,也成功迫使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放棄繼續攻向安息帝都泰西封,我們是否應該撤離波西斯,避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鋒芒?」
鄧艾會這般避敵鋒芒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
他深知陛下讓自己此次進入安息帝國的戰略目的,乃是為了讓安息帝國最終臣服於大漢,為此陛下甚至允許他在軍事方面可以便宜行事,非不能決定之大事,不必請示長安城。
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銳氣正盛,鄧艾可以肯定,如果不打掉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的這股銳氣,他只要率軍撤離波西斯,阿爾達希爾一世便又會轉頭再去攻打泰西封,徹底滅亡安息帝國,而建立自己新的帝國。
打掉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的銳氣,安息帝國方面才能真正能得到喘息,因老國王戰死引發的局勢崩塌也能夠制止,只要新國王繼位,安息帝國完全能夠重整旗鼓,彼時東西夾擊,可徹底剿滅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保住安息帝國。
當然,在東西夾擊叛軍之前,安息帝國的新國王必須先表態今後安息帝國臣服大漢。
說起來,鄧艾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安息老國王戰死,劉宇下了聖旨,讓鄧艾全權決定什麼時候率軍進入安息,鄧艾就是算準了安息老國王大致什麼時候會戰敗,而阿爾達希爾一世這樣的梟雄絕對不會因為趕時間就放過安息老國王,簡單說就是等故意讓安息老國王戰死或者被俘。
這其中有鄧艾的想法。
老國王當了三十年安息帝國皇帝,高高在上慣了,也自稱萬王之王慣了,他不會願意臣服大漢,就算一時迫不得已臣服,也必定會多生枝節,如果是在老國王戰死而新繼位的新國王情況肯定要好得多。
總而言之,先前已經按照鄧艾的設想發展了,老國王已經在戰場上被叛軍殺死,鄧艾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先打掉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的銳氣。
面對康居、大宛兩軍主將的建議,鄧艾輕蔑的笑了一聲後,哼道:「叛軍雖眾,卻不過烏合之眾也。所謂波西斯騎兵,也就那麼回事。再說我軍據城而守,吾便要憑此城,一點一點的敲掉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的銳氣,豈能現在撤逃?」
所謂波西斯騎兵不遜於帕提亞騎兵,甚至更勝一籌,戰鬥力強大,那是相對康居、大宛而言,在鄧艾眼裏也就那麼回事。
西漢時期,有漢使班固出使安息帝國,安息王為了向大漢炫耀安息帝國的強大,特地派遣最精銳的兩萬帕提亞騎兵前往迎接班固,卻得班固回到大漢之後,一句安息物產豐富,然兵弱的評價。
確實,大漢鼎盛時期六千萬人口,而安息帝國鼎盛時期不過一千兩百萬出頭,不說郡縣制大漢中央集權的政體,而安息帝國是鬆散的領主奴隸制,就人口方面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冷兵器士兵靠的就是組織力,生產力,生產糧食,生產兵器鎧甲。
再說大漢繼承秦朝,而秦朝之前,春秋戰國數百年,數百國不斷兼併,最終才成秦朝,秦漢時期的漢人對於軍隊的建設,可以說絕對是獨步天下的,近的不說,遠的有戰國魏國的魏武卒就比所謂帕提亞騎兵還要精銳。
安息帝國是帕提亞人建立的,帕提亞騎兵說白了就是帕提亞成年男丁,穿上鎖子甲,騎上戰馬,未必真有多少戰爭經驗,也就是靠着鎖子甲欺負欺負苦寒沒有什麼生產力的康居。
漢武帝時期,為了征討匈奴,漢武帝建立一支二三十萬規模的漢軍騎兵,哪一個漢軍騎兵沒有鎧甲,而漢軍的鎧甲不僅比安息帝國的鎖子甲更精良,設計也更為合理,鎖子甲對敏捷的限制太大了,而漢軍片甲對敏捷的限制要小得多。
說白了,班固時期,安息帝國最精銳的帕提亞騎兵,也就跟大漢最普通的騎兵差不多,或者說都還要差一些。
一名帕提亞騎兵可抵三名康居騎兵,然而一漢當五胡,匈奴、鮮卑不比康居更勇猛善戰?
這還是以前的西漢與東漢時期的對比,當今劉宇時期的大漢大規模種植紅薯、馬鈴薯、玉米之後,人口再一次爆發式增長,總人口已經直逼八千萬,而且劉宇改良了煉鐵、煉鋼技術,還有生產方式。
可以說,當前大漢最普通的騎兵裝備也比帕提亞騎兵精良先進。
普通騎兵尚且如此,更別提,大漢精心賽選百戰之兵,配備最昂貴精良的鋼製兵甲的飛龍騎與陌刀軍了,飛龍騎與陌刀軍對普通漢軍都可以以一當十,對帕提亞騎兵只會更多。
鄧艾手握兩千飛龍騎與三千陌刀軍,當年三千飛龍騎便在二十萬曹軍之中救出呂布,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十七八萬叛軍比之當年二十萬曹軍如何?況且還有三萬康居、大宛士兵輔助,加上據守波西斯堅城,鄧艾怎麼可能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十七八萬叛軍放在眼裏。
鄧艾如此放話,康居、大宛兩軍主將面面相覷,但不敢多言,漢軍的強大他們也曾深有體會,波西斯騎兵或許比帕提亞騎兵都要勝一些,卻仍遠不如漢軍的。
畢竟,當初兩千飛龍騎進入康居,就迫使康居臣服。
看了看多達五千,兵甲銀亮,士氣旺盛,殺氣騰騰的漢軍,康居、大宛兩軍主將也不禁有了充足的底氣。。
如此,三萬五千左右漢、康居、大宛聯軍便穩據波西斯城,坐等阿爾達希爾一世率領他的十七八萬叛軍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