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麻姑聞百花仙子之言,不覺笑道「你既要騙我酒吃,又斗我圍旗,偏有這些尖嘴薄舌的話說!我看你只怕未必延齡,反要促壽哩。筆神閣 www.bishenge.com若講著棋,我雖喜同你著,卻又嫌你……」
百花仙子道「這卻為何?」
麻姑道「我喜你者因你棋不甚高,臭的有趣,同你對着,可以無須用心,即可取勝,所謂『殺屎棋以作樂』頗可藉此消遣。無如你棋品平常,每每下到半盤,看勢頭不好,不是一擄,就想推故要走。古人云『未角智,先練品。』誰知你是未角智,先練擄,又練走。所以我又嫌你。我們今日預先講定,或三盤五盤,必須見個勝負,不准半途而廢。如果有事,請辦過再來,免得臨時鬧詭。」
百花仙子笑道「小仙今拜南極仙翁為師,若論高手,大約除了敝老師就要輪到小仙,豈可與從前一例看待——就下十盤我也不懼!且命貴仙女暖酒安枰,我兩人好一飲一著,分個高下。」
麻姑道「仙姑休得夸強,到了終局,你才知利害,那才後悔不該同我時局哩!」
百花仙子道「仙姑今日如果得勝,小仙聞得下界高手甚多,我去凡間訪求明師,就便將弈秋請來,看你可怕?」
麻姑道「那弈秋老先生,連孟夫子都佩服的,我如何不怕!但仙姑『下凡訪師』這句話,未免動了紅塵之念,將來只怕下界有人聘你去做棋中高手哩。」一面說笑,隨命仙女擺設酒肴,安排棋局,登時各逞心思,對着起來。
百花仙子只顧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齊放。
原來這位帝王並非鬚眉男子,系由太后而登大寶。乃唐中宗之母,姓武,名[上明下空],自號則天。按天星心月狐臨凡。當日太祖、大宗本是隋朝臣子,後來篡了煬帝江山。
雖是天命,但殺戮過重,且涉於瀅私,傷殘手足;所以煬帝並各路煙塵趁他這個虧處,都在陰曹控告唐家父子種種暴戾荼毒之苦。冥官具奏。幸虧眾神條陳與其令楊氏出世報仇,又結來生不了之案,莫若令一天魔下界,擾亂唐室,任其自興自滅,以彰報施。適有心月狐思凡獲譴,即請敕令投胎為唐家天子,錯亂陰陽,消此罪案。心月狐得了此信,歡喜非常,日盼下凡吉期。
這日來到廣寒,與太陰告辭。嫦娥觸動前事,因悄悄說道「星君此去下界為帝,享受玉食萬方皆不足道。倘能於一日之中,使四季名花莫不齊放,普天之下儘是萬紫千紅,那才稱得錦繡乾坤,花團世界。不獨名傳千古,也顯得星君通天手段。」心月狐笑道「這有何難?我既為帝,莫講百花教他齊放,他不敢不尊,就是那從不開花的鐵樹,也要開朵花兒給我看看哩。此時說來無憑,日後便見明白。」說罷作別-一後來下凡,脫生為則天皇帝,即唐中宗之母。
當時中宗在位,一切謹守彝訓,天下雖然太平,無如做人仁慈,不合武太后之意。未及一載,廢為廬陵王,貶在房州。武后自立為帝,改國號周,年號光宅,自中宗嗣聖元年甲申即位,賴唐家一點疵蔭,天下倒也無事。
無奈武后一味尊崇武氏弟兄,荼毒唐家子孫。那時惱了一位豪傑,是英國公徐績之孫徐敬業,在外聚集英雄,同駱賓王做了一道檄文,佈告天下,以討武后。武后即發強兵三十萬,命李孝逸率領眾將征剿。徐敬業手下雖有兵十萬,究竟寡不敵眾,兼之不聽魏思溫之言,誤從薛仲璋之計,以致大敗虧輸。後來被周兵追到至急之際,手下只剩千餘人。彼時徐敬業、駱賓王各有一子,跟在軍前,都不滿十歲。徐敬業見事機萬無挽回,即同駱賓王商議,選了四名津壯偏將,保護兩位公子,暗暗奔逃。並將所討武氏檄文,割下袍襟,咬破手指,每人各書-張,交付兩位公子,丁寧囑付,教他日後務保主上復位,以承父志——所以徐敬業之子取名徐承志,駱賓王之子取名駱承志——當時駱賓王又割一幅袍襟,匆匆寫了一封血書,送給兒子道「此信日後送到隴右節度使史伯伯處。此人名叫史逸,向日同我結拜至交。為人忠心赤膽,素諳天文,刻下雖有勤王之意,因兵微將寡,未敢妄動。將來首先起兵剿滅武氏,必是此人。我兒前去得能替我出得半臂之勞,我亦寒笑九泉。切須勉力為之!」徐敬業也寫兩封血書,遞給兒子道「此信吾兒一送淮南節度使文伯伯處,一送河東節度使章伯伯處。文伯伯名隱,章伯伯名更。為人都是血心仗義。本欲起兵剿除內亂,迎主還朝,因兵馬甚少,尚未舉事。吾兒只要逃得性命,或在淮南,或在河東,投了此信,得能安身,將來自有出頭之日。……」丁寧未畢,後面追兵甚近,父子四人只得灑淚面別。
後來徐敬業被偏將王那相刺死,即持敬業首級投降,餘黨俱被擒捕,其兄徐敬功帶領家眷,逃在外洋。駱賓王竟無下落,其父駱龍帶領孫女,亦逃海外。余如唐之奇、杜求仁、魏思溫、薛仲璋諸人,悉皆奔逃。
武后剿滅徐敬業,惟恐城池不固,日間與武氏弟兄計議,大興土木,於長城外,另起東西南北四座高關,把個長安團團圍在居中,真是水泄不通。這四座關就命武氏弟兄把守,武四思鎮守北關北方屬水,兼之關下河道西通酉陽之水取名酉水關。武五思鎮守西關西方屬金,主肅殺之象,兼因地近巴蜀取名巴刀關。武六思鎮守東關東方屬木,又因關下河道向產紫貝,——本名木貝關他因「木」字犯了武氏祖諱,卻把「木」字少寫一筆——名叫才貝關。武七思鎮守南關南方屬火,因造此關之後,關內屢遭回祿,恐火太旺,取名無火關。
弟兄四個,都得異人傳授,頗有妖術。關前各設「迷魂陣」一座,極其利害。因此四方聞風而懼。當時雖有幾家忠良欲為勤王之計,因有此關阻隔,未敢冒昧興師,暫且臣服於周,相時而動武后恃有高關,又仗武氏弟兄驍勇,自謂穩如泰山,十分得意。一日,正值殘冬,同太平公主在暖閣飲酒,推窗賞雪,並與宮娥上宮婉爾唱和吟詩。
武后因雪越下越大,不覺喜道「古人云『雪兆豐年。』朕才登極,就得如此佳兆,明歲自然五穀豐登,天下太平了。」公主同上官婉兒率領眾宮娥都山呼叩賀
話說武后賞雪心歡,趁著酒興,又同上官婉兒賭酒吟詩。上官婉兒每做「雪兆豐年」詩一首,武后即飲一杯。起初是一首詩一杯酒,後來從兩首詩一杯酒慢慢加到十首詩一杯酒。
上官婉兒剛把詩機做的略略活了,詩興還未一分,武后酒巳十分。正飲得高興,只覺陣陣清香撲鼻,武后朝外一望,原來庭前有幾株臘梅開了。不覺贊道「這樣寒天,臘梅忽然大放,豈非知朕飲酒,特來助興?如此殷勤,自應懋賞!」分付掛紅、賞金牌。宮娥答應,登時俱掛紅綾、金牌。武后醉跟朦朧,又分付宮女道「此地蠟梅既來伺候,想來園中各花素知朕有愛花之癖,自然也都大放。即刻備輦,朕同公主往群芳圃、上林苑賞花去。」眾宮娥只得答應,傳旨備輦。公主道「臘梅本系冬花,此時得了雪氣滋潤,所以大放。至別的花卉,開放各有其時,此刻離春令雖近,天氣甚寒,焉能郁開呢?」武后道「各花都是一樣草木,臘梅既不畏寒,與朕陶情,別的花卉,自然也都討朕歡喜。古人云『聖天子百靈相助。』我以婦人而登大寶『自古能有幾人?將來真可上得《無雙譜》的。此時朕又豈止百靈相助,這些花卉小事,安有不遂朕心所欲?即便朕要挽回造化,命他百花齊放,他又焉能違拗!你們且隨朕去,只怕園內各花早已伺侯開了。」公主再三諫阻,武后哪裏肯聽,隨即乘輦,命公主、上官婉兒同去賞花。
到了群芳圃,下得輦來,四處一望,各樣花木,除臘梅、水仙、天竺、迎春之外,儘是一派枯枝,莫講賞花,要求賞個青葉也是難的。看了一遍,不覺面紅過耳,真是眾日之下,羞愧難當,幾乎把酒都羞醒了。正要到上林苑去,只見有個小太監走來奏道「奴婢才到上苑看過,那邊也同這邊一樣。據奴婢看來,大約眾位花仙還不曉得萬歲要來賞花,所以未來伺候。剛才奴婢已向各花宣過聖意,倘萬歲親自再下一道御旨,明日自然都來開花了。」武后聽罷,心中忽然動了一動,倒象觸起從前一件事來。再四尋思,卻又無從捉摸。不覺把頭點了兩點道「也罷!今日已晚,權且施恩,限他明日開罷。」分付預備金箋筆硯。提起筆來,想了一想,在那箋紙上,醉筆草草寫了四句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寫罷,分付太監拿去用了御寶,即發上林苑張掛。並命御膳房,明早預備賞花酒宴。公主同上官婉兒聽了,都不覺暗笑。武后酒醉難支,即帶眾人乘輦回宮。太監理旨,把金箋用了御寶,張掛上林苑內。
那上林苑臘梅仙子同水仙仙子見了這道御旨,忙到洞中送信。誰知這日百花仙子正同麻姑著棋,因天晚落雪,尚未回洞。當時牡丹仙子得了此信,不知洞主下落,即同蘭花仙子冒雪分頭到百草、百果各位仙姑洞中尋訪,毫無蹤跡。天已夜晚,雪仍不止,只得回洞。
牧丹仙子道「此旨限期又迫,偏偏洞主又無下落,這卻怎好?」桃花仙子道「據小仙愚見,為今之計,惟有各司本花,前去承旨。況我們這座蓬萊,周圍七萬里,上面仙姑洞府,不計其數,焉能個個遍訪。設或逾限,違了聖旨,豈同兒戲!此時即找著洞主,稟知此事,除承旨之外,安能另有別見。且洞主向來謹慎從不越分妄為,豈有違旨之理!」楊花仙子在旁聽了,不覺暗暗點頭。牡丹仙子道「話雖如此,洞主究系眾人領袖,——豈可不候號令,擅自前去。不知蘭、桂二位仙姑,可另有高見?」蘭花仙子道「小仙同桂花仙姑所司之花,原有『四季』之名,四時莫不可放。此刻就去承旨,也無不合。但細細忖度,自應找尋洞主,稟知為是。況『罰不責眾』,如果立意都不承旨,諒那世主亦難遽將群芳盡廢。
且眾姊妹雖以花卉為名,並非獨供玩賞,其中隸於藥品濟世的亦復不少,若都廢了,何以療疾?以此看來,更可放心。況時值隆冬,概令群花齊放,未免時序顛倒。雖皇上聖諭,究竟於理不順,即使違誤,諒難加罪。所謂『言不順則事不成』——若『名正言順』,事在必行,我們一經聞命,自應即去承目,又何須稟知洞主。現在行止在於兩可,所以不能不候洞主之命。小仙拙見如此。」桂花、梅花菊花、蓮花四位仙子聽了,莫不點頭,都道「仙姑所見極是。」只見揚花、蘆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八值仙子,彼此交頭接耳,商議多時,一齊說道」諸位仙姑去不去,小仙也不敢勉強。但我等雖忝列群芳,質極賤徽,道行本淺,位分又卑,即乏香艷之姿,兼無濟世之用,何能當此違旨重譴?一經被謫,區區微末,豈能保全?再四斟酌,不能不籌『且顧眼前』之計。此時業經交丑,——那旨內說「莫待曉風催——轉瞬就要發曉,我們惟有各司本花,先去承旨。日後即使洞主責備,亦當垂鑒下情。且吾輩倘竟違旨,俱獲重罪,洞主身為領袖,又安能置身事外?今即循分承旨,彼此均無過失,洞主犒賞不暇,豈有責備之理!」因向桃花仙子道「適才仙姑曾言,惟恐逾限獲罪,何不趁此結伴同行?」不由分說,即拉了桃花仙子,竟自一同而去。九位仙子剛去,只見上林苑土地並值日功曹也來相催。
登時眾仙子莫不紛紛前往。
那時天已漸曉,雪已住了,牡丹仙子向蘭花仙子嘆道「眾心不齊,又將奈何!小仙惟有再去尋訪。至於行止,只好悉聽諸位。」說着去了。蘭花仙子等之許久,總無音信。功曹、土地、絡繹來催。轉眼間,紅日已升,眾花仙十去八九。洞中只剩桂花、梅花、菊花、蓮花、海棠、芍藥、水仙、臘梅、玉蘭、杜鵑、蘭花,共十一位仙子。大家商議多時,並無良策,只得勉強一同去了。牡丹仙子又在四處訪問,直到辰時,仍無影響。回到洞中,只剩兩個女童看守洞門。呆了半晌,無計可施,惟恐違旨,只得也向上林苑而來。
武后自從上林苑回宮,睡到黎明,宿酒已消。猛然想起昨日寫詔之事,連忙起來,心內着實懊悔酒後舉動,過於孟浪,倘群花竟不開放,將來傳揚出去,這場羞愧,如何遮掩?正在尋思,早有上林苑、群勞圃司花太監來報,各處群花大放。武后這一喜非同小可!登時把公主宣來,用過早膳,齊到上林苑。只見滿園青翠縈目,紅紫迎人,真是錦繡乾坤,花花世界。天時甚覺和暖,池沼都巳解凍,陡然變成初春光景。正是
池魚戲葉仍合凍,谷鳥啼花乍報春。
武后細細看去,只見眾花惟牡丹尚未開放。即查群芳圃,亦是如此。不覺大怒道「朕自進宮以來,所有上林苑、群勞圃各花,每於早晚,俱令宮人加意澆灌,百般培養,自號『督花天王』。因素喜牡丹,尤加愛護冬日則圍布幔以避嚴霜,夏日則遮涼篷以避烈日。
三十餘年,習以為常。朕待此花,可謂深仁厚澤。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獨無花。負恩昧良,莫此為甚!」分付太監「即將各處牡丹,逐根掘起,多架柴炭,立時燒毀。」公主勸道「此時眾花即放,牡丹為花中之王,豈敢不遵御旨。但恐其花過大,開放不易。尚望主上再寬半日限期。倘仍無花,再治其罪,彼草木有知,諒亦無怨。」武后道「你既替他懇求,姑且施恩,再限兩個時辰。如再無花,就怨不得朕了。」因問太監道「此處牡丹若干株?」太監奏道「上林苑共約二千餘株,與群芳圃數目相仿。」武后道「此時已交辰初,就以辰時為限。爾等即燒炭火千盆,先把干株枝梗炙枯,不可傷根-一炙後如放葉開花,即將炭火撤去。俟到巳時無花,再將所余千餘株,也用炭火炙枯。一交午時,如再不開,立將各處牡丹,一總掘起,用刀斧捶為齏粉。
那時朕再降旨,令天下盡絕其種。所有群芳圃牡丹,亦照此處一例辦理。」太監答應,登時炭火齊備,準備妥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