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不加賦而國用饒
李世民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連玄武門之變,都要拿着刀子逼着房玄齡與杜如晦參加的人,別想讓他有太多彎彎繞。筆硯閣 m.biyange.net
直來直去,是李世民的性格。這是李世民多年悟出來的道理。
當年,玄武門之變後,魏徵寧死不降,李世民關了魏徵四個多月,參與審問魏徵的段志玄、雷永吉、長孫無忌、甚至杜淹,都被魏徵罵得狗血淋頭。
最終,李世民犯了性子,一把刀放在魏徵面前,降或者死,若死,東宮餘黨無人可以倖存。於是,魏徵投降了,而且像李安儼、馮立、薛萬徹等東宮文武,全部赦免。
李世民坐在楊天保面前道,拿着一張聖旨,放在楊天保面前的桌案上,只見上面寫着:朕治世以文、戡亂以武,上輕車都尉、開國雲中侯、左領軍衛將軍楊思慎文資卓異,賢聲達於四野,定亂有德,武功彰至廟堂,乃拜見兵部左侍郎、同參大政,可。
下面則是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左、右僕射以及門下政事堂相國的籤押。這是一封雖然沒有公佈,卻已經擁有法律效益的聖旨。
就連向來雞蛋裏挑骨頭的魏徵、戴胄全部無人反對,聯名籤押畫可。
楊天保目光閃爍起來,這道聖旨,哪怕李世民想拿出宮,困難也不會小,這個難度不亞於冊立燕德妃為皇后,或者吳王為太子。
同參大政,就是參知政事的前身,也是堂堂副相之一。雖然說相國之尊,需要皇帝認可,但是這卻是需要文武百官,天下認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宰相的。
而楊天保卻是一個毛頭小子,現在的楊天保剛剛二十三歲,當然,有人會說最年輕的宰相甘羅才十二歲。但是他卻是秦國左相甘茂之孫,出身豪門。在戰國時期,相國都是世襲的,比如非常有名的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張良的祖父張開地,歷任韓國三朝宰相,而父親張平,歷任韓國兩任宰相,如果不出因為秦國滅掉了韓國,那麼張良也會成為韓國宰相,這是世襲之職,雖然有個人能力成份,不可否則,平民百姓是根本做不到這個職位的。
楊天保雖然出身不凡,弘農楊氏子弟,祖父是隋朝觀德王楊雄、父親是唐朝中書令、堂堂相國,現在唐朝禮部尚書、參預朝政。
不過,他畢竟年輕,讓楊天保與房玄齡、王珪、韋挺、魏徵這樣的人同殿為相國,他自己也會感覺臉紅。
然而,李世民為了自己可以做一個好皇帝,超越李建成這個所謂神功聖德文武皇帝的好皇帝,超過秦皇漢武的千古一帝,他也算是真拼了!
李世民望着楊天保一臉認真的說道「如何才能做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如果你能做到,同參大政,不是空話,這道聖旨馬上詔告天下!」
下面的話,李世民並沒有說,如果做不到,那就牢底坐穿。
楊天保心中暗喜,表面上卻不動聲色。
事實上,他賭贏了。
李世民是一個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為了可以打敗他的哥哥,李建成奪得奪嫡最後的勝利,於是他接受了長孫無垢給他的意見,污衊李建成與尹德妃私通。
李淵得知這個消息,勃然大怒,自然要求李建成進宮自辯,然而不知是計的李建成毫無防備的進入玄武門,就被李世民擊殺,李淵此時看到李建成的人頭,這才知道上了當,而尹德妃與李建成私通,純屬無稽之談。
只要能讓李世民達到民不加賦,而國家不缺錢花的目的,許出一個大參之職,李世民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在隨着李靖夜襲陰山,一戰而滅東突厥,李唐朝廷不僅僅得到東突厥的一百二十萬降民,而且版圖也增加三個都督府,新設立二十四州。然而,這些新增設的,因為地區偏遠,產出有限,地方駐軍與官府開支,成了朝廷極大的負擔。
後來,李唐朝廷不斷開拓西域,地盤倒是越來越大,可是朝廷開支也越來越大,新增設的羈縻府州根本無法自給,無論錢糧,都需要朝廷從長安往當地運輸,比如狼山都督府,以突歌羅逯部安置,約在今蒙古國巴彥烏列蓋省西部。以狼山往北三千多里,一直到貝爾加湖南岸,都是大唐的版圖。
從長安運一萬石糧食,能夠了成功抵達狼山都督府的,不過其中上千石左右,其他超過九成都會被消耗在路上。
可是,狼山都督府卻下轄八個羈縻州,共計六千四百名府兵,以及一萬兩千餘名僕從軍,加上戰馬,每年需要消耗的糧食,最低也需要將近二十萬石,而要運輸二十萬石糧食去狼山都督府,至少需要調運二百萬石以上的糧食,也幸虧在楊天保的治理下,雲中都督府不僅可以自給,還可以給朝廷上繳納共約二十九萬石糧食的稅收。
這些糧食全部運到狼山,還出現大約一半的缺口,對於朝廷來說,一百萬石的支出,也是極大的負擔。
雖然外表看,大唐蒸蒸日上,國運昌隆,萬國來朝,風光無限,可是政事堂相國們,卻為此煞費苦心。
李世民雖然從楊天保手中借着修繕臨湖殿的名義,敲詐了兩萬多貫,然而這點錢,剛剛到了李世民手中,他甚至沒有捂熱,就被戴胄給截走了,最終用在了瀚海都督府的軍費開支上。
在歷史上,貞觀十二年,李世民讓阿史那思摩擔任東突厥可汗,讓他率領部曲北上,這是因為朝廷實在負擔不起羈縻州的管理費用。
貞觀朝雖然地盤不小,可是財政收入卻不高,總數約合四百多萬貫,然而,北宋不及唐朝版圖的五分之一,卻擁有高達上億貫的財政收入,依舊入不敷出,當然,唐朝沒有宋朝那麼多冗官,但是朝廷開支依舊壓力很大。
能節流的,李世民與朝廷官員早已想過辦法,給宗室降爵,李世民也是頂着極大的壓力,現在李元昌的案子,連審都沒有審,直接先除爵,就是李世民不想出俸祿,因為國庫沒錢。
正在李世民頭大如斗,一籌莫展的時候,楊天保居然提出了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簡直就是給李世民打開一扇天窗。也給政事堂相國們一個希望,所以讓楊天保破格進入政事堂,擔任相國的詔書,根本就沒有遲疑,如果不是因為多封一個國公,朝廷要多付一份俸祿,相國們給楊天保開王爵的心思都有了。
楊天保的計劃成功了,在任何企業和公司,有能力的人,肯定會受到重視,別說什麼關係不關係,真正無可替代的角色,永遠都香餑餑,除非是可有可無的人。
楊天保仔細醞釀着情緒,斟酌着詞語,他知道在四百多年後,有一個叫王安石的人,一心想實現楊天保所寫的這句話,當然,只不過他這麼做,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而且青苗法執行也有問題。
楊天保望着李世民道「陛下可知大唐國庫收入緣何連年下降?」
李世民怪異的望着楊天保。
魏徵咳嗽一聲道「雲侯,國庫收入連年增加,貞觀四年國庫收入達四百十二萬七千貫,貞觀五年四百又三十七萬貫,貞觀六年達到四百八十二萬貫,今歲天下大豐,有望突破五百萬貫……」
楊天保忘記了,大唐與大宋是兩個概念,一個重武,一個重文,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大唐是打遍周邊,雖然有戰敗,有失地,但是就算失去了也會想着法兒奪回來,安西四鎮,唐朝就與吐蕃打了足足百年之多,直到安史之亂後,唐朝推動控制,這才丟失安西。
唐初的時候,唐軍是誰也打不過。宋朝恰恰相反,也是誰也打不過。哪怕到了遼國日暮西山,女真人已經快要打到上京的時候,宋軍也被人家殘軍敗將揍出翔。
現在唐朝不停的擴張,雖然兼併土地的事情依舊發生,然而朝廷卻有足夠的土地生存,直到武朝後期,土地與人口的臨界點才會打破,最終凝成府兵制度崩塌。
楊天保滿頭冷汗,裝逼不成反被操。
好在李世民對楊天保還有着重大的期待,並沒有在意楊天保說錯話,如果今天不能讓李世民與魏徵滿意,那麼這個天牢他肯定是出不去了。
楊天保道「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簡單點說,就是放印子錢!」
「什麼?放印子錢?」
李世民有點後悔來大理寺天牢一趟,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楊天保的餿主意居然是這個,早知道如此,他根本就不必來這一趟。作為世族門閥出身,李世民怎麼想不到放印子錢可以錢生錢?作為皇帝,他也不用擔心別人欠債不還,手握天下兵權,實在不行,派出軍隊去收賬。
關鍵是這樣以來,他雖然可以解決國庫入不敷出的問題,但是名聲卻毀了。
「這並不是簡單的印子錢,產出的利潤率並不足以彌補國庫收入,而是為了盤活農業這盤棋。」楊天保看着李世民臉色大變,急忙解釋道「眼下農民貧困,無力購買自己的耕牛、耕具和優良的種子,以及抗旱的水車、水排、只能靠天吃飯,無法產出巨大收益!」
魏徵的眼睛陡然一亮,貞觀五年楊天保就在雲中都督府擔任都督,當時河東、河北大旱,受災地區多達二十七州一百多縣。各地都損失慘重,唯有雲州都督府境內,雖然也有損失,收入只有往年的八成左右,但是對於百姓而言,比顆粒無收要好得太多了。
李世民也知道,當時楊天保出資為百姓免費打造水車、修建簡易的木渠,以供百姓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