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高情緒有些不好,大秦仿佛遭受了天妒,各方面都傳來了不好的消息,特別是極南地之上,馳道與稻穀的研發進度遲緩。
嬴高心中有一個巨大的藍圖,而想要實現這一藍圖就需要龐大的人口,當下整個中原的人口,也才兩千多萬。
這樣的數量,根本不足以支持他的夢想,正因為如此,從他在嬴政那裏有了話語權,他就一直都在勸諫,然後讓秦王政下令鼓勵老秦人生育。
但是,嬴高心裏清楚,真正意義上人口大爆炸,需要解決糧食問題,也需要解決土地問題,只有這兩種問題都被解決,人口才會出現暴增。
為了解決這個原因,嬴高不惜出兵極南地,因為那裏曾經是占城稻出現的地方,後來,更是帶走了農家的人才。
看到嬴高情緒不好,范增不由得勸解,道:「儲君,這不是各大官署都在拖延,而是具體情況太過於複雜,而且大秦的主要目的都在東出。」
「哼!」
嬴高冷哼一聲,朝着范增,道:「東出的力量,全部都是大秦朝廷的力量,除了孤動用了蟒雀軍以及萬勝軍之外,孤甚至於連其餘的大軍都沒有動用。」
「數十萬大軍,無數的奴隸,三大商會的支持下,現在連咸陽到夏州的馳道都沒有徹底打通,更何況是其他的了。」
「咸陽到涼州馳道更是剛剛提升日程,這樣的局面只怕是等大秦兼併了山東諸國,馳道都不能完工,他們這是瀆職!」
嬴高罕見的發怒,這讓范增一下子沉默了下去,他心裏清楚,對於嬴高而言,這些工程的進度確實太慢了。
他們作為嬴高的心腹,自然是清楚嬴高的野心以及藍圖,但是,一切的進度都不盡如人意。
「只是儲君,現在三大商會看似強大,但因為戰爭的緣故,商會進一步收縮,為了防止後方出現問題,工程進度自然是拉了下來。」
范增眉頭微皺,他能夠感覺到嬴高的急迫,但是對於這種急迫,他多少有些不解,此刻嬴政坐鎮大秦,而嬴高更是年少。
不管是因為什麼,其實嬴高都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一切的一切完全可以循序漸進。
但是嬴高沒有這樣選擇,此刻的嬴高給人一種不顧一切想要推進的趨勢,這對於大秦而言,並非是好事。
「儲君,治國之道最忌諱的便是急躁,不管是如何的佈局,最好還是循序漸進為上。」
「此事不能再拖!」
聞言,嬴高搖了搖頭,然後朝着范增直言,道:「大秦兼併諸國,最快也會在五六年之內完成,到時候,大秦內部也需要修建馳道,修建學宮,梳理河道等等,如此眾多的工程一旦上馬,對於大秦的壓力太大了。」
「所以,不管是何種原因,今年年底之前,咸陽到夏州的馳道必須要修通,明年一年之內,咸陽到涼州的馳道需要完工。」
「就算是用奴隸的血與骨堆積出來,孤也在所不惜。」
.........
說到這裏,嬴高眼中掠過一抹殺機,朝着書房之外斷然下令,道:「司馬師,傳令王賁,讓其率領萬勝軍秘密入咸陽,孤要巡視各地。」
聽到嬴高的話,范增不由得臉色微變,他可是清楚,在這個時候離去,滅趙之戰只怕是沒有嬴高的份兒了。
一念至此,范增不由得勸諫,道:「儲君,此刻正是朝野滅趙之際,一旦隴西郡以及北地郡塵埃落定之後,必然會東出滅趙,這個時候巡視地方,是否有些不妥?」
「哈哈哈.......」
爽朗一笑,嬴高朝着范增搖了搖頭,道:「孤知曉先生在擔憂什麼,但是這一場滅趙之戰,不會錯過的。」
「都是騎兵,來去如風,兩月之內足以來回,但是,對於隴西郡以及北地郡之上的事情,從爆發解決,至少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
「在大秦滅趙之際,孤會率領大軍趕來。」
涼州與夏州,這是嬴高為了未來的佈局,更是他的根基之地,一旦發生意外,足以動搖整個大秦局面,也讓他一直都謀劃的事情,半途而廢。
「諾。」
點頭答應一聲,司馬師轉身離去,他心裏清楚,嬴高的意志除了秦王政之外,沒有人可以拒絕。
「這一次孤前往涼州以及夏州,就不帶先生了,如今正值多事之秋,需要留下一個人來坐鎮咸陽。」
說到這裏,嬴高不由得苦澀一笑,道:「你也清楚,孤的麾下文吏本身就少,在咸陽之中的更是極少。」
「咸陽的一切就有勞先生了。」
嬴高清楚在咸陽必須要留下一個大才,能夠掌控局勢的人傑,他的麾下,范增也算是有且僅有的唯一選擇了。
「諾。」
點頭答應一聲,范增沒有拒絕,他對於嬴高麾下的勢力了如指掌,自然清楚嬴高說的是實際情況。
喝了一口茶水,范增朝着嬴高輕笑,道:「儲君,滅韓之後,你是否忘記了一件事,忘記了一個人?」
聽到范增的話,嬴高神色微頓,他不由得想起了一個人,那便是張良,一念至此,他朝着范增詢問,道:「先生,張良現在在幹什麼?」
「稟儲君,張良一直都在讀書,幾乎將藏書閣內的書翻遍了,臣也曾指點一二。」范增眼中滿是驚訝,朝着嬴高,道:「儲君,這個人是個人才,只要他不死,未來必然會成長為臣以及尉繚子這樣的人。」
「這樣的人傑,臣目前在大秦朝堂之上尚未遇見,若是張良不能心悅臣服的歸順,否則臣建議還是殺了比較好。」
這便是范增。
在殺伐果決之上,更比張良以及尉繚更為恐怖。
聞言,嬴高不由得點了點頭,張良之大名,他自然是如雷貫耳。
劉邦曾這樣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
這是一個被後世人稱之為謀聖的主。
若是有了張良的臣服,這意味着大秦再也不缺戰略大師,尉繚,范增,張良三人,必然會前後有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