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
沒過多久,高德榮家中那台有些老舊的電話,發出清脆的鈴聲。
「餵?爸爸,媽媽在做菜,你什麼時候回家呀?」
接電話的,是高德榮的兒子,今天的「小壽星」高黎明。
「黎明呀,你先讓媽媽接一下電話!」電話那頭,高德榮的聲音有些着急。
「嗯!」
高黎明應下後,連聲喊道:「媽媽,爸爸的電話!」
「來了來了!」
正在廚房中忙碌的馬秀英,第一時間關掉灶火,爾後走到客廳,笑着接起電話:「怎麼啦?是不是馬上下班,準備去給黎明買生日禮物,不知道買些啥?」
「老婆子,幫我下鄉用的那個籮筐準備一下,我今天要去一趟獨龍江鄉!」高德榮的聲音很是嚴肅,不過語氣中,隱隱透着幾分愧疚。
高德榮當然記得,今天是高黎明的生日,也記得自己答應過高黎明,要給陪他好好過一次生日,買一份生日禮物。
可為了能儘快把三位支教大學生送進獨龍江鄉,他只能又一次讓自己的孩子失望。
這樣的失望,顯然不是一次兩次。
對於高黎明兩姐弟來說,他們的父親,永遠都是那麼的嚴厲,那麼的忙碌。
連在一起吃飯的機會,都少得可憐!
高德榮哪裏不想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可一想到貢山縣群眾,尤其是獨龍族同胞的生活條件還那麼貧苦,他就根本不敢閒下來,要抓緊一切時間,想方設法帶領更多的人脫貧致富!
「怎麼突然要下鄉呦?」馬秀英臉上的笑容戛然而止,「你這樣子,讓我怎麼跟黎明說嘛!」
而一旁的高黎明更是低着頭,滿臉落寞,心中不知有多少抱怨。
「你就跟他說,下次爸爸一定陪他過生日!」
高德榮尤為認真地說道:「今天來了三個支教大學生,要去獨龍江鄉任教,我得趕緊給他們送進去,要不然,過來天又要下雨,路就不好走嘍!就先這樣啊,你把籮筐給我準備好,我帶他們三個大學生買點生活必需品,然後就出發!」
就這樣,這通電話很快結束。
「唉……」輕嘆口氣,馬秀英把話筒放回座機,跟着目光移向自己的孩子,卻不知如何安慰。
「媽媽,爸爸是不是又不能回來陪我過生日了?」
「爸爸他有急事要做,下次,下次他肯定能陪你過!」
…………
……
大約兩個小時後。
高德榮身背一個大籮筐,領着三位支教大學生,踏上了前往獨龍江鄉的高黎貢山人馬驛道。
這一帶的氣候,有「半年陰雨半年雪」的說法。
所以,難得這兩日是晴天,高德榮決定要連夜出發。
否則的話,如果碰上陰雨天氣,原本就狹窄的馬幫小道,很可能會形成塌方,堵塞通行。
萬一還是大暴雨,山間的洪水甚至都可能會捲走趕路人……
「我們現在走的,就是62年的時候,政府給我們獨龍族人和邊防官兵修的人馬驛道!」
一邊拿着砍刀在前頭帶路,高德榮一邊為三位大學生介紹:「以前的時候,我們獨龍族人要翻越高黎貢山走到貢山縣,來回要半個月。有了這條驛道,三天左右就行嘍!」
「高主任,當時開鑿這樣的一條人馬驛道,一定很艱難吧?」那位名叫趙春梅的大學生,忍不住問道。
「非常艱難!」
高德榮點了點頭,爾後就開始娓娓道來:「高黎貢山太險,到處都是原始森林,在這裏開鑿道路,螞蟥、毒蛇、毒蚊子這些,簡直就是如影隨形,躲都躲不掉!」
「不過,為了解決我們獨龍族長期遭到雨雪封鎖、物資匱乏的狀況,改善邊防戰士的生活,黨和政府下了大決心,一定要打通這條人馬驛道!」
「這條驛道全長60多公里,平均每鑿一公里,都會有一位邊防戰士犧牲。」
「當年我們獨龍族,也有9位族人死在修路的過程中……」
…………
聽完高德榮的這一番講述,三位支教大學生都沉默了。
因為,他們能夠想像的到,當年那些修路人所經歷的,到底是什麼樣的艱難困苦!
「路,是我們獨龍族人的命根子!」
高德榮繼續說道:「有了這條驛道之後,我們貢山縣成立了國營馬幫隊,給我們獨龍族同胞運送物資,糧食啊,鹽啊,農具啊……可以說,沒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我們獨龍族人現在,都還在啃包穀,吃野菜!你們看地上的這些馬蹄印,幾天之前,肯定有一支馬幫隊進山了!」
「馬幫隊?」三位支教大學生異口同聲,驚奇地問道,「現在還有馬幫?」
這三位支教大學生,顯然都只在書本里聽說過馬幫,且認為那只是過去式,早就不復存在。
所以他們根本沒有想過,1998年的今天,即便步入21世紀的中國,居然還存在着馬幫隊!
「當然有的,我當副縣長的時候,還經常去省里找領導要買馬錢!」高德榮笑着說道,「別人都要買車的錢,我們要的卻是買馬錢……說起來,真的是難為情啊!可沒辦法,公路通車之前,我們獨龍族人,還得繼續依靠這條人馬驛道!」
「高主任,聽趙局長說,通往獨龍江鄉的公路已經在修,而且還是您專門跑去北京,等了整整7天,找領導批的?」那位名叫嚴華舜的大學生問道。
「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高德榮搖了搖頭,繼而開始解釋,「我們雲南省的各級黨委和政府,都非常關心我們獨龍族人的生活,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獨龍族人才有這條公路……」
待得高德榮話音落下,三位支教大學生就開始交流起來:
「通了公路之後,進出獨龍江鄉,肯定方便多了!」
「對對對!走人馬驛道要三天,可開車半天時間絕對夠了!」
「以後,獨龍江鄉很多農作物之類的東西,就能運出來賣,慢慢的應該就可以脫貧!」
…………
顯然,他們三人都非常看好獨龍江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