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元年,春。筆神閣 bishenge.com一筆閣 .yibige.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發。於是收馬元義,車裂於洛陽。詔令三公司隸按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信奉張角之道者,誅殺千餘人。下冀州逐捕張角等。張角等知事已敗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以為標識。故時人稱之為黃巾軍。二月,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角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寶弟張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焚燒官府劫掠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月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安平甘陵人各執其王應賊。
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營營士屯兵都亭。修理器械,以鎮京師。置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軒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都尉。皇上召群臣會議,北地太守皇甫嵩以為宜解黨禁。出中藏錢,西園廐馬以班賞軍士。皇甫嵩是皇甫規兄子。皇上問計於中常侍呂強。呂強說:黨錮久積,人情怨憤,若不赦宥,輕與張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今請先誅左右貪濁者,然後大赦黨人,料簡刺史二千石之能否,則盜賊沒有不平復的道理。皇上懼而從之。
壬子,赦天下黨人,令徙邊者還鄉。唯張角不赦。發天下精兵,遣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
&潁川黃巾。是時中常侍趙忠,張讓,夏惲,郭勝,段珪,宋典等皆封侯貴寵。皇上常說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於是宦官無所憚畏,並起邸宅,擬於宮室。皇上曾經欲登永安候台,宦官恐怕望見他們的居處,於是使中大人尚但進諫說:天子不當登高。登高則百姓虛散。皇上自此以後不敢復登台榭。及封諝徐奉事發,皇上詰責諸常侍說:你們這些人常說黨人慾為不軌,皆令禁錮,或有伏誅者。今黨人更為國用,你們有些人反而與張角通謀,你們以為可斬嗎?諸常侍都叩頭說:這些事都是王甫侯覽所為,與小的無關。於是諸常侍人人求退,各自徵還宗親子弟在州郡者。趙忠夏惲等遂共讒害呂強,說他與黨人共議朝廷,數讀霍光傳。呂強兄弟所在並皆貪賄。皇上使中黃門持兵召呂強。呂強聞皇上之召,發怒說:我死之後,大亂將起了。大丈夫欲盡忠國家,豈能與獄吏相對呢。遂自殺。趙忠夏惲復進讒言說:呂強見召,未知所問。而就在外面自殺,很明顯是有姦情了。遂收捕其宗親。沒入財產。侍中河內向栩上便宜譏刺左右。張讓誣奏向栩與張角同心,欲為內應。收送黃門北寺獄,斬殺之。郎中中山張鈞上書說:竊以為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民所以樂于歸附他,其源頭都是因為十常侍多放父子兄弟婚親賓客典據州郡,辜榷(que)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為盜賊。應當處斬十常侍,懸頭南郊,以謝百姓。遣使者佈告天下,可以不須師旅,而大寇自消。皇上將張鈞的章奏展示給諸常侍看。諸常侍皆免冠徒跣頓首,乞求自至洛陽詔獄。並出家財以助軍費。有詔皆冠履視事如故。皇上反怒劉鈞說:這真是一個狂妄之人,十常侍難道就沒有一個好人了嗎?御史承旨,遂誣奏劉鈞學黃巾道,收掠死獄中。
庚子,南陽黃巾張曼成,攻殺太守褚貢。
皇上向太尉楊賜問黃巾軍的事,楊賜所對切直,皇上不悅。夏四月,楊賜坐寇賊免。以太僕弘農鄧盛為太尉。不久皇上閱錄故事,得楊賜與劉陶所上關於張角的奏摺。於是封楊賜為臨晉侯。劉陶為中陵鄉侯。
司空張濟罷,以大司農張溫為司空。
皇甫嵩與朱儁合將四萬餘人,共討潁川。皇甫嵩朱儁各統一軍。朱儁與波才交戰戰敗,皇甫嵩進保長社。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於邵陵,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史郭勛及太守劉衛。波才圍皇甫嵩於長社。皇甫嵩兵少,軍中皆恐。黃巾軍依草結營,會有大風,皇甫嵩約敕軍士皆手持火炬上城。使銳士乘間衝出圍外,縱火大呼。城上人舉燎相應。皇甫嵩從城中鼓譟而出。奔擊黃巾陣營。黃巾軍驚慌亂走,會騎都尉沛國曹操,將兵適至。五月,皇甫嵩,曹操與朱儁合軍,更與黃巾軍戰,大破黃巾,斬首數萬級。封皇甫嵩為都鄉侯。曹操父曹嵩,為中常侍曹騰養子,不能查明其生出本末,有人說是夏侯氏之子。曹操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世人並未以之為奇。只有太尉喬玄及南陽何顒以為他生有異相。喬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周濟。安天下的重任,會落在你的身上嗎?何顒見了曹操嘆息說:漢家將亡,安天下者,一定是這個人。喬玄對曹操說:君未有名望,可與許子將交遊。許子將,是許訓的從子許劭,好人倫,多所賞識,與從兄許靖俱有高名。喜歡一道評論鄉黨人物。每月都更換品評主題。故汝南俗有月旦之評。曾為郡功曹。府中之人聞其評,莫不改操飾行。曹操因前去見許劭,問他說:你看我是怎樣一個人?
許劭鄙其為人,不答。曹操於是劫逼他,許劭說:你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聞言,大喜而去。
朱儁擊黃巾,其護軍司馬北地傅爕(xie)上疏說:臣聞天下之禍,不由於外,皆興於內。因此虞舜先除四凶,然後用十六相。表明惡人不去,則善人無由得進。今張角起於趙魏,黃巾亂於六州,這都是因為過失發於蕭牆,但禍患延及四海。臣受兵戎之任,奉辭伐罪。始到潁川,戰無不克。黃巾雖盛,不足為廟堂之憂。臣所懼怕的,在於治水不自其源,使末流彌增其廣。陛下仁德寬容,許多事情不忍心治罪,故使閹豎弄權。忠臣不進。一旦張角梟夷,黃巾變服,臣的憂慮反而更深了。為什麼?邪正之人不宜一道治理國家。這就如同水火不能相容一樣。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正人的功績顯露,就是他們的危亡之兆,於是就將巧飾詞說,共長虛偽。孝子之疑來自於毀言屢至,若不詳察真偽,忠臣將復有杜郵之戮。陛下應當細思虞舜四罪之舉,速行讒佞之誅。如此則善人思進,奸凶自息。
趙忠見其疏而惡之,傅爕擊黃巾功多當封,趙忠僣訴他皇上知道傅爕的話是對的,得不加罪,但同時也沒有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