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包頭城,顯得有些不一樣,一個個的巨大的喇叭,出現在了各個街區和工廠之中,當然了,緊緊局限於住宅區,真正的工廠的區域,這些東西,是絕對不可能放上去的,現在的包頭,在完成了集約化和流水線了之後,工作強度相對的比較高,要求工人們上班,保證足夠的注意力,這也是8小時工作制的根本,後世無數的經驗證明了,8小時之外的工作,等於是一定程度上重複強度,不利於工人的身體,也容易引發大量的矛盾,甚至真正的效率,還不如全神貫注的八小時的,故而,包頭從一開始,就避免了這個情況,嚴格的按照規定的。
在這個完全沒有娛樂的時代,哪怕是通過廣播聽到一段戲曲,都會引發眾人的關注,休閒區域,家庭婦女,或者是老人們聽了無所謂,工人們聽了,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麼?
巨大的喇叭,接了兩條線路,一條是收音機,包頭目前的3個節目,新聞分為8點,12點,7點三個檔次,每次大概是30分鐘左右,國內外的報紙摘要,放在了晚上7點半到9點,會依據時間,稍稍延長或者縮小一些,至於戲曲,會放在上午的9點到11點,下午的2點開始一直到晚上6點,晚上的8點到10點,這樣一天會保證十幾個小時的滾動播出。
另外一個線路,則接到了社區,包頭已經根據戶籍,在公安機關的幫助下。成立了一個個的社區,這個社區,體現了過去,里長的指責,負責處理一些居民糾紛。還有傳達包頭市的一些精神和文件,一些基本的徵兵,招工,人員管理,衛生檢查,等於是最基層的工作。都會有社區來管理。
對於這個大喇叭,社區工作幹部們,當然是很歡迎的,本身社區工作,就是一個非常瑣碎的。千頭萬緒的工作,很多時候,要跑斷腿的,有些福利,只要有一家通知不到,都會產生相當的糾紛,有時候,一天下來。嘴皮子都磨破了,腿也會跑斷,七層的樓。一層層的跑和一家家的通知,這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一個社區,以七八個街區,會有幾條小路,但是住的人可不少,最少也是數百戶。多則千戶,有了喇叭。按照一個喇叭可以籠罩50米左右的方圓,一個社區8-10個喇叭。就可以完成全部的通知,最多,工作人員統計一下,分三四次通報,比如選擇工人們再家的時間,早中晚的通報,這跟之前一樣,一家家的通報,不知道強到哪裏去了。
李強是一名工人,他在機器製造廠工作,作為一個新晉的5級鉗工,他的工資很高,才包頭都2年多了,之前只是一個逃荒的,家裏面的土地因故沒有了,活不下去了,這才跑出來,本來是準備的闖一闖西口的,也算是拿命去換一個天地,沒想到到了包頭,正好包頭大範圍的招工,李強識字了,還在師傅的手把手的教導之下,從2級開始,一步步的成為了現在的5級工,最重要的是,他剛剛夠了積分,買到了一處房子,甚至回老家,討了一個漂亮的媳婦。
可以說,能夠想到的幸福日子,都過上了,即便是想不到的也過上了,現在,不說是每頓,隔三差五的吃肉,頓頓白面,包子饅頭之類的,地主也不換啊,說實話,他很明白這一切是誰帶來的,在包頭,楊元釗沒有搞所謂的個人崇拜,也沒有在教育之中神話自己,中國的老百姓,是淳樸的,是非常知道感恩的,之前包頭什麼樣子,現在包頭什麼樣子,多少的人因為楊會長而吃得飽,穿得暖,甚至過上了幸福的日子,飲水思源,他甚至在家裏的也搞來了一個楊會長的像,其實,就是一張報紙,包頭日報第一期。
當包頭日報創刊的時候,因為第一期的緣故,楊元釗的在上面有一個發言,並且有一張近照,正因為這樣,大部分訂報的市民,都把他裝裱出來,供了起來,甚至之後楊元釗知道了這一點,也哭笑不得的,但是這股風聲已經出去了,別說他第一次的正面照,後來的一些合照,訪問和視察的照片,也都被民眾們收集了。
李強走進小區的時候,正好看到一個工人正在一棟樓的前面,安裝大喇叭,這個大喇叭他們工廠也安裝了,不過都是緊急事件,或者是從車間之中叫人或者通知的時候,才會使用,他沒有在意,正要的回家,卻被旁邊的劉振華給拉住了。
「老劉,怎麼,不回家啊,你媳婦是不是又回娘家去了,走到我那裏喝一杯去的!」看到劉振華,李強樂了,笑着說道,他是李強的工友,4級工,兩個人的私交不錯,經常在一起喝酒。
「你不知道啊,馬上包頭廣播電台要開始第一次廣播了!」劉振華道。
「廣播?什麼廣播的?」
「就是那個大喇叭放的?」
「那個,跟廠里一樣,難不成有人專門還講講話!」
「不知道了不是,看到那個玩意了麼,聽說,就是在哪裏講話,讓我們整個包頭都聽得到。」
「開玩笑,這絕對不可能!」李強說道,廣播這玩意,就是通過電線的一個擴音器,機器廠的工人都知道,也就是廠區範圍之內,遠一點的根本聽不到,包頭現在有多大,來到包頭2年的李強,可是非常清楚的,要繞一圈,走路的話,一天都未必能夠繞的彎,即便是騎自行車也要大半天的時間,最近的有軌電車快一點,但是也要兩三個小時的,用大喇叭,根本不能做到。
劉振華帶着鄙視的表情看着李強,說道:「外行了不是,看到那個鐵塔了吧,那個就是什麼廣播塔,聽說研究院的大科學家,利用機器,在上面用什麼什麼電,就可以傳輸到這裏,看到跟喇叭相連的那個小玩意了吧,那個東西,可以跟喇叭連接,發出聲音。」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了,我老鄉在研究院,就在電力研究所,他說的。」
劉振華的老鄉劉振江,是出了五服的兄弟,一起來到包頭,因為劉振江曾經上過幾年西式學校,來到之後,也脫穎而出,成為了研究院的研究員,也就是這些工人們俗稱的大科學家,他說的話,基本是靠譜的,在劉振華的說服下,李強還是停下了腳步,看着忙碌的工人,略帶不信的問道:「幾點開始!」
「好像說是6點。」李強看看手錶,這是包頭出產白雲牌手錶,以楊元釗按照老上海表的款式設計的,因為包頭的精密機床比世界上任何一個都先進,只要基礎理念完成了之後,要製作手錶非常的容易,這也成為了自行車,普通的電器之後,包頭又一個流行商品。
時間緩緩的流淌,已經是5點50了,只有10分鐘的時間就要播出了,李強也樂得逍遙,因為此時,小區的院子之中,在這個大喇叭的周圍的,人似乎越來越多了。
廣播塔上,研究員們對於發射機的最後一輪調試,終於完成了,幾次的發射接受,都完全沒有問題,幾個播音員也坐到了的桌子前面,他們的前方,三個特製的麥克風對準着他們,這個時代的播音相當的簡單,沒有後世那麼多手段,他們的前方,一個唱片機,還有一堆的紙,都是經過整理出來的新聞稿件。
特拉斯看了一下時間,5點55分了,對楊元釗點點頭,楊元釗說道:「開始吧,大家保持音樂,先放一段歌吧!」
悠揚的曲調傳來,外國鋼琴曲,沒辦法,這個時代的中國,連飯都吃不飽,或許戲劇什麼的,能夠來一段,歌曲這玩意真的不多,楊元釗哪裏有一些手機鈴聲,但是那些太超前了,遠超過這個時代的承受能力的,所以最終選擇的是外國鋼琴曲,貝多芬的月光。
悠揚的音樂響起,月光如同水銀瀉地一般,向下揮灑,而與此同時,整個包頭,近萬個喇叭,幾乎同時的放出了這個鋼琴曲,所有聽到的都嚇一跳,李強也是如此,他幾乎是跳着說道:「老劉,真的有聲音,還是音樂聲!其他的人們,也差不多的驚詫,從喇叭之中不是往常通知的聲音,是這樣完整的音樂,這是開天闢地,頭一遭啊。
只是一個部分的月光演奏完畢,三個播音員之中唯一的男性,劉家人劉玉,他是從美國回來的,比楊悅晚了兩年,正好遇到這個機會,用帶着山西口音的話語,略帶顫抖的發出了包頭第一條新聞,包頭到張家口,甚至是到太原的鐵路,預計會在兩周後,全線貫通,兩條鐵路實現併網,包頭到張家口和太原的旅程,會從原來的10個小時左右,減少到5個小時左右,極大的方便了出行。
劉玉不知道,他的這一條新聞,對於包頭來說,只是一個簡單的新聞,可是對於無線電的歷史,甚至是中國史都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存在,此時的他,還沒有舒緩緊張的心情,幾乎是帶着顫抖,完成的第一次的播報。(未完待續)